书城成功励志最好的成长,是走遍万水千山:写给那些在外打拼的人们
18645800000012

第12章 在离别的夜里,以高歌祝福

没有人喜欢离别,但面对必须离别的友人,用高歌来祝福是最好的礼物。

小时候陪着爸妈到一处景区去旅游,方圆四百里全是农田。放眼望去,一片绿海,波澜壮阔。眼前尽是满目的青翠,生机勃勃,让人流连忘返。当地的居民告诉我,他们喜欢在离别的夜里围坐在篝火旁高歌,以表示对远游之人的依依惜别。

我佯装不知道她要离开,故意不去送别,便把手机调成静音,然后躲在被子里不要听到任何急切的敲门声或者混乱的脚步。我讨厌这种离别的时候,更讨厌送别他人所带来的长久不会散去的惆怅。

我是她的新邻居,某次在楼道里遇到,一见如故,就开始攀谈起来。我们同是离乡漂泊的人,同样在这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都渴望收获一棵能够庇佑我半生的大树。就在半个月前,她告诉我,为工作方便她打算住到城东去。事实上,每次从这里送走朋友,我都会伤心不已,可她竟然是我送走的第一个离别却又离不开的人。虽然我知道离别是人生难免的一道菜肴,因为最后无论是否咽下去都必须要品尝一番,可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得知。当我问她是否可以在周末重聚,她只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继续收拾东西去了。看她正在忙碌,只能转身离开,我感到尤其落寞。未来不可知,我能做的只有在暴风雨来临前锤炼成一颗能坚强地面对伤心离别的心脏。

我曾问过她,为什么会选择这座城市。她并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她有一个表姐,姓林,25岁,未嫁。为了避开父母的唠叨独自一人来到这里工作生活。因为爸妈催得紧,她连续三年没回过家,每年快过年的时候一定会关机。当然,父母的这种行为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女儿年近三十还未出嫁,必定担心不已。第四年,爸妈出于无奈最终妥协了,说一切都听她的,只要她好好地生活。

那时候,她已经快30岁了。要说不着急,一定是骗人的,可她自己也没办法。大学时谈了一任男友,可对方在临毕业时提出分手,她就一直单身到现在。并非不舍得,只不过当你经历过你认为合适的人后,再也不想走太多弯路,也就是说,她要求并不低。

麻烦事接踵而至,身边全是催着她恋爱的人,任何时候都能让人想起来她还未嫁的事实。随后,她又要迎来一段苦口婆心的劝婚宣讲,最后偶尔还会有人发表结婚幸福感言。更让她大惑不解的是,明明平时不常出门的七大姑八大姨突然间介绍了很多未婚适龄男青年,而且个个英俊潇洒,条件优越。她们坚持要安排一次场面宏大的相亲会,她不得不从早到晚马不停蹄地奔跑在相亲的路上和相亲的过程中。

第一次相亲见面会,一家三口以及介绍人全部已经入座,结果男方姗姗来迟。没一句道歉,坐下就要点菜吃饭。介绍人见场面尴尬,立马开始活跃气氛。可气氛还没活跃起来,男方马上就要开吃。看有长辈在场,不好意思直接开口,就坐在那里看着菜发呆……回到家,表姐给她打电话,说今后再也不去相亲会了,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人拉到一起实在尴尬。在介绍人眼里,只要适婚,就一定是美丽俊俏或者高大英俊的;凡是念过书就一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实际上,没见过面,不知道对方的品行,怎么可以谈感情?毕竟,人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的。

其后不久,她又被安排了众多的见面会。工作悠闲,周末双休,这两点不知道为自己带来了多大麻烦。随着年龄一天天变大,她也很焦急,没事业,连婚姻也不顺利。听说有朋友在这里工作,立马就打好行李、订好机票,连夜奔到这里来了。第二天打电话给爸妈说要在这里生活,打算安心在这里定居下来,好好寻找一个自己想要的归宿。无论是结婚也好,工作也好,只要一个人能快乐生活就可以是一辈子。

事情本来没有那么多的对与错,无论是父母的经验还是自己的执着,只要没有经历过,就不能武断地认为自己是错或者是对。

因此,她坚定地认为,如果不经历就不可能知道结果,如果不逼自己,不可能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强。很多人会说,趁年轻就应该去外面闯一闯,摸爬滚打过后才能更加理解生活本身的酸甜苦辣。刚毕业,她决心过来,带着大学期间兼职打工挣的钱在这里租房、工作、生活。实际上,生活很艰辛,无论在哪里度过,都不可能让人完全顺心。

刚开始的时候,她没有那么多钱租房,只能住在青年旅社里。四人间,空间狭窄,住的都是满怀梦想的同龄人。找到工作后,再换到群租房,不用支付那么多押金,但需要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赶公交。等工作挣了钱,攒下一笔钱给自己买衣服、换手机、租房。虽然未来一切尽是未知数,但只要活着一天就多一分可能,也就多一分希望。

经过几年的单身生活,她的表姐终于在某次单位集体旅游中遇到她现在的丈夫。大龄适婚,单身未娶,高大英俊,才华横溢,而且她爱他,他也爱她。没有谁能断定她一辈子单身,正如没有人知道她会在年过30后邂逅真命天子一样,一切都未知,一切都有可能。

结婚之前,表姐给她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她:生活未知,但自己要想办法让自己变得快乐。从此,她在这里又多了一份期待,或许在某个街角处会遇到属于她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