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好的成长,是走遍万水千山:写给那些在外打拼的人们
18645800000007

第7章 换条路,换个出口

即使跌倒,年轻的我依然能够重新出发。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漂泊,可以说那是一次失败的经历,但父母还是原谅了我,并宽慰我道:“生活需要的就是睁开眼睛,看清楚整个世界。如果你一直待在家里,或许此生不能再有更大的成就。”于是,我在消沉了一段时间后选择重新漂泊。

可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父母在我走后,一直在为我的事四处奔波,试图一定要在我最消极的时候将我安置到一个他们所认为的安逸生活中去。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会有很多犹豫,一段失败的经历还有一个不堪回首的过往,似乎早就预示了我的性格缺陷必然会带来的失败。我就像走在单行道上的汽车,不能后退,只能前进。可前方正是岔路口,后面早已有人等得不耐烦,我必须要在短期内作出决定——留,还是走。

朋友的一个电话,让我觉得这里可能是我最理想的漂泊地所在,于是我谢绝了亲友的好意,重新离家出走,直接从N城来到X城。其间,因为不愿意面对父母怜爱的眼神和反复强调的生活经验,我并没有回家。后来经过沟通才知道,正因为如此,父母才更加担心我,生怕我会迫于生活的无奈而受骗上当。如今回想起来,只能总结出一个道理: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爱得太过无私,以至于将我看作自己羽翼下的雏鸟,必须为我选好将来远飞的方向才能安心等待晚年的夕阳。而我刚好是一只叛逆的小鸟,他们让我南飞,我偏要往北闯。他们要求我回家,我只有跑得更远才能不被抓到。

父母在,不远游。我虽然明白个中的道理,但最终并没能安心遵守这条古训。我现在还时常会想起我刚到这里时的窘迫,难以忘记父母当时的担忧与烦恼。他们一方面害怕我一个人在外受人欺负、被人欺骗,但另一方面又害怕他们安排好一切会折损了我的自尊心。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向我征询,是否愿意回到家乡工作,是否安于一份衣食无忧的生活。每次我都会义正词严地拒绝他们,但只有我知道,漂泊时那种太多的孤独与寂寞,并不是单凭一时的冲动就能解决的。

刚到这里的时候,我妈妈曾给过我电话,让我重新考虑是否要回家乡工作。她电话里用近似恳求的声音对我说,如果我能回家,就能不必担心房租的困扰、烦心饮食的不规律以及气候上的不适应。我每年换季的时候都会生病,而如今独自漂泊,无人照顾,他们也为我担心不已。

我问妈妈为什么会突然这么说,当初不是讲好让我出门再次接受历练,如果不行再回家也不迟吗?

她在电话那头踟蹰半天,最后终于挤出一句话:“城市再繁华,最后都不是你的;家乡再破旧,永远是生你养你的地方。”

我沉默,不知道如何去反驳。确实,城市再繁华也不属于我,世界再广阔我依旧只需要一片小天地。可既然目标已定,我能做的只有放开心,安然接受来自生活本身的鞭策。

她似乎感觉到了我的犹豫,立刻继续说道:“你一个人在外面,我们一方面是担心你,一方面也觉得没必要,你一个女孩子在外面,我们根本就不放心。当时看你那么坚持,也同意女孩子到外面闯一闯,见见世面也好。但没想到你一直不是很顺利,我和你爸商量,还是回家好。回家后你不用担心住房的问题,不用操心三餐,上下班时间稳定,不会有加班问题,你怎么就不想回家呢?再说,你要是嫁人,我们也要为你担心很久。”

确实,那段时间我在这里过得很不好,精神状态也极差,整天加班让我整个人都萎靡不振。本来约好周末要给爸妈打电话的,但周末加班,等下班到家的时候早就过了爸妈晚上睡觉的点,根本没有时间给家里打电话。当爸妈察觉到这个情况的时候,我已经连续加班了15天,刚刚回到家准备休息。

事实上,我并没有想过我的实话实说会给爸妈带去那么大的烦恼。月底,爸妈再次给我打电话,我没接到。爸妈发来短信询问是不是在加班,我回答:是的。当晚,爸妈再次问我,是否有回家的意向。我回答:不愿意回家,希望能保持最初的目的直到最后。爸妈不再回短信,表示认可。

次月,辞职待业,在住处整整休息了一周才缓过神来。一周时间里,除了吃饭基本上不下楼,过着宅女的生活。而父母是了解他们的女儿的,在得知我辞职后立马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我立即回家。整个事件的经过让我还未缓过神来,就已经变得很紧张,再重新回顾过去的一切,仿佛最初的目标和最终的道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偏差。我走得越远,距离也越来越远。可这种想法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我心里早已做了一个最初的决定—— 一直坚持下去。

后来,我当然是没有回家,父母也没有过多地强迫。我固然知道家里的好,但也明白自己必须找到另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所谓归雁南飞,最初的方向和最终的坚持永远也分不开,如果中途放弃,最后可能就不会有如今的生活,更不可能体会其中的快乐和成就。我把赌注全部押在青春上,趁着尚算年轻,我希望能用最少的钱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地方,重新开始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