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责任,比黄金更重要
18646100000033

第33章 执行到位:有不折不扣的责任感,成功就没有难度(1)

责任重在落实,任何远大的理想、完善的规划,都需要切实贯彻执行才能变为现实。如果执行不到位,就不如不执行。花费了时间精力却没有效果,就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任何工作,只要做了就要做到位。执行处处到位,就会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

◎ 把口号变成业绩,离不开执行 ◎

要切实把工作做好,就不要空喊口号,关键在于执行。

我们经常看到,不论是在繁忙的马路上还是在工厂的车间里,办公室的墙壁上,到处张贴着各种各样的口号标语。喊口号确实有提振精神、明确目标的作用,但是这些口号往往不能落到实处,很多口号成了听起来不错的“表面工程”,缺乏执行,喊过去就烟消云散了。

口号表达的内容或者期望都是美好的,不会有哪个企业喊出希望自己破产的口号,都希望员工能按照美好的口号去做事。但是,在喊好口号、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执行到位。无论是多么科学的决策、多么宏伟的战略、多么美好的设想,如果只停留在嘴巴上喊些口号,而不落实在执行上,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画饼充饥罢了。

在海尔文化中心里,有一条令人啼笑皆非的口号写在微微发黄的稿纸上:“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很多人觉得这好像是一个笑话。其实,海尔的崛起正是从这句口号的严格贯彻执行开始的。

1984年底,张瑞敏刚刚到电冰箱厂上任。这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产品粗糙,滞销积压,资金匮乏。当年,在他之前有三任厂长都未能在此立足,有的知难而退,有的被工人赶走了。

迎接他的,是53份请调报告,工人们8点上班,9点就走,10点钟全厂就找不到一个人了。工厂管理混乱,人心涣散,迟到旷工、打架斗殴都是家常便饭,甚至在车间抽烟喝酒、随地大小便等恶劣现象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工人明目张胆地偷窃厂里的财物,连车间窗户都被拆掉当柴烧掉了,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拿回家的。

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张瑞敏没有畏惧,也没有退却。因为工人长久发不出工资,他就从朋友那里借来几万元钱,为每位员工发了一个月的工资,解决了员工的燃眉之急。然后,他抛弃原来厂里一人多高的规章制度,重新制定了13条,并把这些制度写成标语贴在车间里。其中包括严禁盗窃工厂财物、严禁打架斗殴、严禁在车间大小便等一系列规定,狠抓落实,谁违反了规章制度就扣工资。

以前海尔也不是没有各种各样好听的口号,但是都没有执行到位,只是大家口头上讲讲罢了,谁也没有动真格的。只有张瑞敏来了,用他那把著名的大铁锤砸碎了76台有缺陷的冰箱,砸碎了脆弱空洞的质量口号,砸出了员工们的执行力意识。

如今,海尔的执行力几乎成了各个企业学习的样板,海尔的OEC管理成为很多人眼中的法宝。正是靠着无可比拟的执行力,海尔走向了世界市场,把竞争对手都远远抛在了后边。

要切实把工作做好,就不要空喊口号,关键在于执行。人们往往被一些激动人心的口号蒙蔽了理智,以为喊了口号就是做了工作。但是,口号喊得再好、再响亮,也只能挂在墙上看看,说在嘴上听听,变不成现实。要想把口号变成业绩,还是离不开执行力。

可惜,很多企业出于急于树形象,或好大喜功等种种目的,往往只注重喊“口号”,在执行上雷声大、雨点小。这样必然导致结果不尽如人意,最终走向失败。

任何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喊口号上而不能有效执行是绝对不行的,成功的关键是在执行上下功夫。因此,不能仅仅只局限于喊口号、搞形式、做样子,更重要的是要高效地贯彻执行,全力以赴地解决问题,把工作做到实处。

作为在企业中的员工,我们要始终牢记:那些只会说空话、喊口号的人,无法有效地贯彻执行领导的要求,纵使口号喊得再响,也做不出什么卓越的业绩,最终也得不到领导的肯定和认可,只有那些执行力强、能够办实事的人,才会得到领导的青睐。

在工作中,小到领导让你去买一根针,大到国家让你研制宇宙飞船,都需要切实地去执行,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空喊口号或许能够赢得别人一时的欢心,但是必然不能长久。说到底,任何一个组织和企业,都是要求成员来做事情的,不是专门听你喊口号的。喊得再响,能比得过喇叭?所以,要想在职场上立足和发展,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执行力。

◎ 执行不到位,工作犹如“打水漂” ◎

执行到位,就会产生预期的工作结果;执行不到位,结果就可能谬以千里,吃力不讨好。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没有完美的执行力,便没有竞争力。拥有再长远的战略、再完备的规划,如果执行不到位,那么企业仍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并最终被淘汰。一个良好的战略只有在完美执行后才能显示其价值,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将既定战略执行到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布置好并不等于完成好。老板吩咐得再好,如果下属没有不折不扣地把工作落到实处,那么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一项计划、一个目标的完成结果不仅仅取决于事前的考察、设计,更在于执行是否到位。执行不到位,再好的规划和预期,也只能是纸上的蓝图、海市蜃楼。执行不到位,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有时候甚至会南辕北辙,使结果与预期大相径庭。唯有切实地把工作做好,才能完美地体现初衷。员工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工作计划是否已经执行到位了?上司的工作方案有没有在执行中走样?”

每一个老板都会对下属有要求,这些要求都会指向明确的结果,每一个企业都会有战略目标,同样地,每一个目标都会有最终的预期。但是,现实的结果往往与目标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要么没有完成任务,要么结果偏离了目标。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关键就是执行不到位。执行不到位,还不如不执行;布置得再好,也不等于结果一定出色。

对于企业来讲,要实现发展就必须建立一整套与市场相匹配的战略规划,以及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内部运作方案,并要下定决心保证方案执行贯彻到位,保证将每一项制度、工作落到实处。美国通用电气在其财务年报里骄傲地宣称,通用公司一旦确定一个策略,便可以在两个月内执行到位,这就是通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这种良好的执行力是值得我国企业学习的。

我国某地一家企业因为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无可奈何地被一家日资企业兼并了。

日方派了一位经理来管理,员工以为这位外国经理肯定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一番,不知道会给工厂带来什么样的先进技术或者设备。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位经理几乎什么也没改变,除了财务部门带来一个日本人以外,其他工人一个也没动。工厂里原先制定的规章制度也没变,就连生产设备也没任何改变。

日方经理就一个要求,就是把这个企业先前制定的各项制度、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下去,执行不到位的员工坚决按照惩罚措施来处理。结果不出一年,企业就实现了扭亏为盈。

布置好是一件很容易做的事情,但是完成好却并不轻松。完成好需要员工有良好的执行力,执行力是把纸上谈兵化成实际战果的唯一纽带。对于身为企业一员的员工来说,不仅要深刻理解公司领导布置的任务,更要在工作中做到执行到位,把老板布置的任务完成好,做一个拥有完美执行力的优秀员工。

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执行力发挥作用的结果。没有执行力,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是画饼充饥,再正确的政策也只能望梅止渴。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战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布置好任务之后确保完成好。

真正有执行力的员工应当把领导布置好的任务完成好,把工作做到位,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企业的各项要求。这样,企业之树才能常青,个人在职场上也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 完美的执行需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 ◎前期工作做得细致周到,最后的步骤又毫不放松地落到实处,这样的执行才能获得成功。

荷花开放的时候,第一天只开一小部分,到了第二天,它们就会以前一天两倍的速度开放。到了第30天,就开满了整个池塘。很多人认为,到第15天时,荷花会开一半。然而,并非如此。事实是,直到第29天时,荷花才仅仅开满一半,最后一天才会开剩下的一半,让荷花布满整个池塘。可以说,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29天的总和。

古人说的“行百里者半九十”,也是类似的道理。执行的关键往往在最后,最后步骤如果不到位,就会前功尽弃,前面的付出也就白费了。荷花差一天,都不能开满池塘;事情差一步,都会与成功失之交臂。越到最后,事情就越关键、越重要。所以,执行一定不能忽略最后的一步,最后的一步往往才是最关键的,是对结果影响最大的。

执行的关键在于到位,就像我们烧开水一样。前面烧得再旺,如果只烧到99摄氏度就停下来了,那么它仍然只能叫作热水而不能叫作开水,差1度都不行。99度跟100度之间,相差仅仅一度,但却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要实现完美的执行,就不能忽略最后的步骤。

某位企业家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在沿海大开放的时期,他应聘到了当地的一家创办不久但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力的报社。当时那家报社最缺乏的是广告业务,而他上班不久就给单位带来了一份很大的见面礼。他的一位朋友要到这个城市的开发区投资,并计划在当地投放价值总计83万元的广告。在他个人的努力下,朋友最终将这笔业务给了他。因为业绩突出,报社准备提拔他为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