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妈妈讲给男孩听的励志故事
18655500000012

第12章 美德篇:从小培养男孩忠孝感恩的德行(3)

其实呀,在皇宫里是有专门为皇帝尝食物、尝药的人,皇帝每天吃饭之前,都会有人先试吃一点食物,如果他吃了没事,才会让皇帝吃,皇帝如果生病了,喝的药也得有人先尝,这都是为了怕有人偷着下毒害皇帝。薄太后生病的时候,汉文帝也是可以让别人先尝汤药的,但是他却不许别人尝,要由他亲自来做,这是因为他要亲自确定母亲喝的药不会让母亲有一点点的难受。汉文帝这么孝顺,让当时宫里的人都非常的感动。

母亲生病的时候,汉文帝每天晚上都在母亲的床边守着,宫里的人请他到自己的宫里睡觉,他不答应,请他脱了衣服到床上去睡觉,他也不答应,他说如果母亲夜里不舒服的时候叫他,他穿衣服慢了会误事,还怕脱了衣服躺着会睡得太沉,母亲叫他的时候他听不见。于是在薄太后生病期间,汉文帝每天晚上都是穿着衣服坐在母亲的身边度过的,如果哪天母亲感觉尤其的不好,汉文帝整个晚上都不闭眼睡觉,一直眼睁睁地看着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

谁知道,薄太后这一病,就病了整整三年,而汉文帝也每天坚持着照顾母亲,一直照顾了三年。三年以后,薄太后的病终于好了,大家都说,是汉文帝的孝心治好了薄太后的病。而汉文帝,却因为整整三年没有在晚上脱了衣服躺在床上睡过一个好觉,终于累得病倒在了床上。

汉文帝在母亲床边,坚持三年亲自照顾母亲的事,被宫里的人传了出去,大臣们更加尊敬他,百姓也更加爱戴他了。大家都说:“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们的皇帝照顾自己生病的母亲,坚持了整整三年,他就是我们的榜样!”

在汉文帝做皇帝的那些年里,全国的百姓都积极地孝顺自己的父母,并认为孝顺父母是最光荣的事情。汉文帝孝顺母亲的事,还被人写了一首诗呢: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药汤必先尝。

在我国民间,一直都有“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说法,意思是说,如果父母一直生病很长时间,就连自己的孩子都不可能一直坚持着照顾自己,都会嫌弃自己的。可是,如果我们懂得心疼父母,就会知道“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是片面的,真正孝敬父母的孩子,是不会中途失去照顾父母的耐心,嫌弃自己的父母的。

打渔郎打胜仗

——感恩之心,可平息一场战争

春秋年间,吴国有一个大将军名叫伍子胥,他打仗特别的厉害,凡是他带兵经过的地方,敌军全都闻风丧胆,没有几个人敢跟他对抗到底。

有一年,伍子胥大将军带领的士兵就要准备去攻打郑国了,郑国的国君郑定公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吓坏了,天哪!人人都说伍子胥是战无不胜的常胜大将军,要是他真的带兵打到了郑国,那我的国家我的老百姓岂不是都要遭殃了?那时候我的皇位肯定也没有了,这可怎么办呢?不行!我必须想办法让伍子胥不打到这里来,这样我的国家就会一直平和安宁了。

这么一想,郑定公立即召集所有的大臣前来商议对策,他说:“诸位爱卿,大家都知道,伍子胥是吴国最厉害的大将军,现在他带领的士兵马上就要攻打我们郑国了,倘若他的军队一来,我们的国家用不了多久就会灭亡,到时候别说是像现在这样有饭吃有房子住,恐怕我们能不能活命都是问题了。”

大臣们纷纷附和国君的话,也开始为各自的脑袋担忧了。

看到大臣们焦急的模样,郑定公接着说:“如果哪位爱卿能想办法阻止伍子胥的军队攻打到我们郑国来,那么,我一定重重的赏他。等到国家安定了,别说是金银财宝,就是香车美女,朕也绝不吝啬!”

可是,在场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大眼瞪小眼,谁都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郑定公也急得团团转。

就这样,三天时间过去了,大家还是没有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而伍子胥的军队却离郑国越来越近了。就在郑定公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的时候,一个背着船桨的年轻人却跑进了皇宫,他说:“陛下,陛下,我有办法对付伍子胥,我可以让他不攻打我们郑国的,请陛下允许我去找伍子胥吧!”

“哦?你是什么人啊?你有什么办法能让伍子胥退兵?”郑定公急忙问道。

“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打渔的,但我有办法的,我一定可以让伍子胥带兵离开郑国的,只求陛下准许我出面去见他!”年轻人信心勃勃地回答。

看到年轻的打渔郎这么自信,一点也不像吹牛的样子,郑定公有点心动了,再说,眼下可是十万火急,能有人出面,不管他是大将军还是打渔郎,总比没有好啊!于是,郑定公决定让他去试试。他接着问:“那么,你需要带多少士兵多少辆战车呢?我好马上派人去准备。”

可是,令郑定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打渔郎却说:“陛下,我什么都不要,只要带上我的这支船桨就够了!”“船桨?这是什么神奇的船桨,能够让伍子胥退兵?”郑定公好奇地问道。

“这个陛下就不用担心了,总之只要允许我带着船桨去见伍子胥,那么我就有办法让他不来攻打我们。”打渔郎神秘地说。

“好吧!那朕就准你前往吧!不过你自己好自为之,要小心为是!”郑定公叮嘱道。

“谢陛下恩准!”说完,打渔郎就带着他的船桨转身离开了皇宫。

打听到了伍子胥的下落,打渔郎一路飞奔就来到了伍子胥军队驻扎的地方。没见他进账,也没有听见他说话,却看到打渔郎站在伍子胥的军账前,放声歌唱道:“芦苇丛中藏的人啊,当年渡你过江,是谁的恩情啊?你送的宝剑,上面的七星文字还清晰可见,直到今天,宝剑我都依然带在身上,你今天已经是万人敬仰尊重的大将军,可是,你是不是还记得,当年搭救过你的那个老渔翁?”

原来,这首歌背后还有个故事呢!当年伍子胥年轻的时候,因为得罪了楚王,就找地方藏了起来,所以楚国全国上下都在追查伍子胥的下落,只要见过他的、并能提供他消息的人都重重有赏;倘若谁能够抓到伍子胥,并将他送至官府的人,不但会得到金钱的赏赐,更是会被封上高官。

于是伍子胥一路逃奔,风餐露宿,衣不蔽体,还要时刻防备被人认出,真是吃尽了苦头。有一天,他逃到一条江边,只见江水滔滔,激流滚滚,江面宽的一眼望不到边。如果过不了江,伍子胥一定会落入楚国人的手中,最后只有死路一条,可是如果要渡过这么宽的江,以他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的。

“难道天要绝我伍子胥于此?”正在伍子胥愁眉不展的时候,却见一个老渔翁摇着小船出现在了江面上。

看来我伍子胥命不该绝啊!想到这里,他立刻对老渔翁大声叫道:“船家,船家,快快过来,我要渡河!”“哦?这位年轻人,今日天色已晚,你却非要此刻渡河,莫非有什么急事?”老渔翁关切的问道。“是啊!我是有急事渡江,就请老船家帮帮忙吧!”伍子胥哀求老渔翁。

见伍子胥神情恳切,老渔翁便划船靠岸,说道:“好吧,那今日我就渡你一回,快快上船吧!”

等到渡伍子胥过了大江,老渔翁见他面黄肌瘦,想他可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就让伍子胥等他一会,他去找些吃的过来。

这些天里,伍子胥一直过着天天被人追杀,担惊受怕的日子,那时候他的画像早已贴满了楚国的大街小巷,他猜想在船上老渔翁其实就已经认出了他,可是却不动声色地渡他过江,现在还要去帮他找吃的,会不会有问题啊?

伍子胥实在是不放心,万一老渔翁找回来的是官府的人怎么办呢?那我岂不是没命了?我还是先躲躲为妙!想到这里,伍子胥便转身藏进了江边的芦苇丛中,透过芦苇的缝隙观察外面的动静。

不出一会儿,老渔翁拿着一大包吃的东西回来了,可是却找不到伍子胥了,因为自己离开时间的不长,他想伍子胥一定藏在了旁边的芦苇丛中。于是他冲着芦苇丛低声叫道:“芦苇丛中藏的人,快出来吧!我知道你是伍子胥,我只给你带来了食物,没有官兵,快点出来吧!”

这样喊叫了好几遍,伍子胥才战战兢兢地从芦苇丛中钻出来。

老渔翁接着说:“我看你饿了,不过是去给你找些吃的,你害怕什么呢?”

伍子胥答道:“人的命是由天定的,既然今天我的性命已经交到了您老的手中,那我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于是他一屁股坐下来,狼吞虎咽地吃起了老渔翁带来的食物。吃完之后他又要起身离开了,可是他却没法报答老渔翁的救命之恩,因为他身上早就一毛钱都没有啦!最后他把身上佩戴的宝剑摘下来递到老渔翁手中,说:“这是我家祖传的宝剑,上面刻有七星文字,今天您救了我的命,我却没法回报您的恩情,就把它送给您做个纪念吧!”

不料老渔翁却笑着答道:“哈哈,楚王下了那么重的奖赏要捉拿你,既然我连那些都不想要,那要你的一把宝剑又有什么用呢?你还是好好留着吧!”“那么,您能不能把姓名告诉我,好让我日后有机会报答您的救命之恩啊!”伍子胥接着说。

“哈哈,你是楚王要捉拿的人,我是放你走的人,我们两个都是有罪之人,既然如此,还知道名字干嘛呢?要不这样吧,你是在芦苇丛中藏的人,而我是江边打渔的人,不如就叫你‘芦中人’,叫我‘渔丈人’吧!这样日后也好称呼,即便发达了也希望不要给忘了!”老渔翁爽快地回答。

“好的,那您保重,我走了!”说完伍子胥转身离开了。可是,还没有走几步,伍子胥还是不放心地转过身来说:“您还是收下这柄宝剑吧,这样至少我可以安心一些!”拗不过伍子胥,老渔翁只好收下宝剑,然后才送伍子胥离开。

从此,“芦中人”和“渔丈人”的称呼就成了只有伍子胥和老渔翁才懂的暗号。

可是,伍子胥却没有想到,事隔这么多年,明知道老渔翁早已经去世了,而现在,他竟然还能在郑国的土地上再次听到那个熟悉的称呼。

于是,他立即吩咐下人请帐外唱歌的人进来。

年轻的打渔郎拿着他的船桨走进了伍子胥的帐篷。

刚刚见到年轻人,伍子胥便急切地问道:“请问,这位年轻的公子是什么人?怎么会在我的军帐外唱这样的歌曲?”

打渔郎没有马上回答伍子胥的问题,却反过来问他:“大将军,您看到我手中拿的船桨了吗?还记得当年在江边救过您的那个老渔翁吗?”

“当然记得,我怎么能够忘了他呢?”伍子胥急切地说道。

“我就是那个老渔翁的儿子,我手中拿的这支船桨就是我父亲当年渡您过江的那支。”

“噢!原来如此啊,那么,你今天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我能帮你做什么吗?”伍子胥接着问年轻人。

年轻人回答:“大将军,因为您要攻打我们郑国,所以我们的国王让全国人想办法,说谁要是能让大将军从郑国退兵,就能得到重重的奖赏,如果大将军真的要报答我父亲对您的恩情,那么就请您从郑国撤兵,不要再攻打郑国了,好让我回去也领些奖赏吧!”

听到这里,伍子胥二话没说就立刻答应了打渔郎的要求,而且感激地说:“当年正是因为你的父亲救了我,才使得我做上了大将军,我一直都想要报答他却总也没有机会,现在你只不过是希望我从郑国退兵,这一点我当然可以做到,你不用担心,赶快回去吧!”

果然,第二天,伍子胥就下令所有的士兵都从郑国撤离,郑国的老百姓终于不用担心再打仗了,郑国的国王也重重赏赐了打渔郎。从此,打渔郎救国的名声在整个郑国传扬开来,所有人都把他当成了郑国的救星,都尊重他,喜欢他。

为了报答曾经老渔翁对自己的救命之恩,而答应老渔翁的儿子,也就是打渔郎的要求,不但下令让自己的士兵从郑国撤军,还让打渔郎得到奖赏,伍子胥的这种做法,就叫做“知恩图报”。

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就要记得感激对方,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对方需要你的帮助,你一定要去履行自己曾经的承诺,用自己的力量去回报别人。忘恩负义的人是可耻的,只有学会知恩图报,你才可以获得别人对你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