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景区饭店环境影响及其管理
18662900000031

第31章 景区依托型饭店聚集的环境效应(1)

在前述的讨论中,景区饭店的概念是限定在景区划定范围内建设的饭店,景区界外的饭店不在研究之列。但是,从对景区资源的利用角度出发,景区界外的部分饭店仍然利用了景区的资源并获得了相关的收益,因此,对这一部分饭店的研究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旅游开发中,景区界外的饭店在规模和数量上远大于景区内的饭店。本章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索和分析,指出景区周边的饭店依托景区发展,对景区环境产生影响,这部分饭店的管理要纳入到旅游目的地规划与管理的范畴中统一进行。

第一节 景区依托型饭店及其发展

由于景区饭店在概念上无法说清楚哪些饭店会对景区环境产生影响,可能景区内饭店对环境产生影响,也有景区周边的饭店会对景区环境产生影响,但怎样的饭店属于景区周边饭店,需要商榷,因此,提出景区依托型饭店的概念。

一、景区饭店概念的扩展

(一)景区依托型饭店的提出

1.景区依托型饭店的概念

在景区开发中可以发现,随着景区的开发,景区周边就会不断有饭店的建设,这些饭店依托景区优良的自然环境和游客流的优势发展。景区环境质量的品质、知名度与依托景区发展的饭店数量呈正比例发展。

景区周边饭店的建设和发展完全依托景区的资源,饭店在景区周边聚集,密集的区域几乎形成一个集镇。这种景区周边区域的“集镇化”对资源产生巨大需求,如水资源、土地资源、排污处理等。通常,饭店资源的供给直接来自景区,因此对景区的资源保护形成巨大威胁。在我国的部分景区,饭店聚集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退化。景区的“内”与“外”的划分是人为形成的。尽管在进行景区边界划分时,考虑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等要素,但是出于管理的需要以及行政边界范围等因素的考虑,部分生态系统被划出景区的范围,成为了环境管理的“真空带”。

为此,本课题在研究中提出了“景区依托型饭店”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对“景区饭店”这一概念的扩展。景区依托型饭店是指以景区吸引的游客为主要的目标市场,选址在景区内或周边,提供住宿、餐饮等服务的饭店。目前,这类饭店是我国饭店业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数量剧增。在档次上,从五星级多功能度假酒店到经济型“农家乐”住宿点均有分布,遍布各个风景区。

2.景区依托型饭店的理论基础

本课题研究专门提出“景区依托型饭店”的概念,是基于我国这一类饭店建设、经营现状的特殊性的分析。从本质上看,这一概念的提出是针对旅游业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景区依托型饭店”的可持续性对景区,以至景区所在的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饭店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到饭店运营的成功与否。也就是说,作为旅游业一个部分的饭店业,两者之间的协调、融合将使饭店业能更好地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并使旅游业的发展更有力。饭店能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标志,使旅游目的地脱颖而出”(Cipriano Marin,2002)。因此,“景区依托型饭店”概念的提出基于饭店业可持续发展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两大基础。

饭店业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因为“每一个旅游目的地都有饭店,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饭店在最初是为商务活动的要求建设的,然后逐渐服务于休闲的需求,现在,很多饭店成为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物”

(Herve Houdre,2006)。研究表明,在旅游地区发展的任何阶段,饭店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饭店对当地的就业和满足游客需求方面具有促进作用。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景区依托型饭店”的概念首先包含了饭店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因为这类饭店的发展依托了景区的生态资源。

在社区利益维护方面,“景区依托型饭店”体现了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景区依托型饭店”在资源使用方面与社区居民形成竞争关系,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协调这一关系。其次,“景区依托型饭店”的发展要为社区提供利益,包括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保障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等。

饭店业的可持续发展包含两层内容,一是在饭店企业微观层面上的可持续运行(sustainable hospitality operation),即降低饭店运行中对环境影响和减少资源的使用。在识别饭店运行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时,需要对饭店的价值链和运行全过程进行考虑。所有的流程在分析中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环境和社会效益,保持三方面的协调(Philip Sloan,2009)。饭店在微观层面上的可持续的改进依赖于技术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饭店在能源效率方面的提升(Paulina Bohdanowicz,2001)。单个饭店的可持续运行并不直接导致整个行业的可持续运行。尤其在一个地区,饭店的密集度较高的情况下。因为,饭店的聚集使地区层面上的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无法实现最优,从而影响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饭店业可持续发展另一层面的内容是在一个地区(旅游目的地)内的可持续性。很多研究都指出,饭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具有重要意义(K.Hobson,2001;Silvia Ayuso,2006)。饭店业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旅游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饭店的供应和生产能力是旅游业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地饭店业的竞争力影响到各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

(二)景区依托型饭店的布局

不同类型的景区,景区依托型饭店的布局特征是不同的。本课题的研究认为,影响景区依托型饭店布局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可利用的场地

可利用场地对饭店的建设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景区依托型饭店的布局。

饭店建设需要有较大面积的相对平整、稳定的地块,并有水源、电源等的供给。其中,相对平整、稳定的地块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水源等的供给往往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建设。

2.交通适宜性

交通适宜性是指景区依托型饭店通常选择建在通往景区的道路周边甚至是到达景区必须路过的城镇。交通的适宜性使饭店与景区的联系更为紧密,可以通过道路的连接增加对景区的“依托性”。

景区依托型饭店的布局反映了这类饭店选址的模式和依据。本质上,景区依托型饭店发展的基础是景区吸引的游客市场,因此景区饭店往往以景区各个出入口为起点,沿交通道路向外辐射,直至能满足所有的住宿需求。只要场地允许,饭店会尽可能靠近景区建设。

(三)景区依托型饭店依托程度的衡量

景区依托型饭店在景区内和周边大规模聚集源于这一类型饭店在地域上的垄断性带来的优势。景区依托型饭店对景区依托程度的衡量有两个方面。

1.客源结构

从游客招徕的角度,饭店对景区的依托程度可以通过饭店接待景区游客占全部住店客人的比例,即客源结构来反映。该比例越大,说明饭店对景区的依托程度越大。另外,饭店客人淡旺季与景区游客淡旺季的同步性也反映了两者之间的依托程度。

2.资源利用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饭店对景区的依托程度与饭店所在位置与景区的距离成正比,距离越近,依托程度越高。景区依托型饭店对景区资源的利用主要表现为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利用,以及排污。在依托性衡量时,可以采用景区提供的资源量与饭店使用的全部资源量的比例来反映。

根据这一衡量标准,景区依托型饭店可以分为两大类:完全依托型和不完全依托型。

“完整生态系统”是指景区所在的生态系统的全部范围,景区边界与完整生态系统边界不一定重合。在完整生态系统内的饭店是完全依托型饭店。这类饭店与景区吸引的客源和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都紧密联系,并受其制约。在完整生态系统边界外的饭店属于不完全依托型饭店,这类饭店对景区资源的利用较少,主要依托景区的客源。这类饭店没有明确的地理边界,它受饭店微观环境,如饭店的经营策略、市场营销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二、景区依托型饭店与景区的关系分析

景区依托型饭店与景区存在密切的关系,饭店的发展与景区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分析这些关系有利于景区依托型饭店的规划和建设,减少饭店建设的盲目性。

(一)景区与景区依托型饭店的内在关系

景区依托型饭店与景区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相互影响关系

景区依托型饭店与景区相互影响的关系表现在对市场的吸引方面。景区质量与饭店质量会相互影响对方的客源,景区质量高,能吸引到较多游客,饭店就能获得较多的客源;饭店的质量高,能增加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没有高质量的饭店,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景区的吸引力。

2.相互制约关系

景区依托型饭店与景区的制约关系则表现在对资源的利用方面。如果景区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饭店将因为需要高价购买资源而使运营成本极大提高,从而使饭店的建设和运营受到资源有限性的制约。而景区依托型饭店数量不足对景区的游客量及游客停留时间产生制约,景区及周边接待能力就降低,减少了游客的停留时间,景区所在地旅游总收入减少。

(二)景区与景区依托型饭店之间的均衡与非均衡

景区、景区内饭店、景区周边饭店以及其他的旅游接待设施构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各旅游企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旅游企业的集群。集群内各旅游企业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各企业是价值链上的一个部分,相互协作共同形成旅游产品的价值。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了集群中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及其效率。企业集群的研究认为:各企业通过集群的方式整合资源、获取信息,取得竞争优势和生存能力。企业取得的竞争优势和生存能力要多于单个企业所能够获得的,因此,企业集群就逐渐形成,反之,将消散。

旅游企业的集群与其他产业的企业集群有所不同,在聚集区域上,与旅游者消费行为紧密联系。在旅游客源地,旅行社、旅游交通企业相对数量多,表现出“聚集”现象,以便于将旅游者送往各个旅游目的地。在旅游目的地,饭店、餐馆相对数量多,表现出“聚集”现象。因此,旅游企业的“聚集”现象以旅游者需求为基础。

“企业集群区位”的研究认为,供给和需求都对企业集群区位产生影响。

最初的研究以研究供给影响为主,而后出现需求影响的研究,目前,逐步发展对供给和需求平衡影响的研究(谭劲松,2007)。景区依托型饭店的选址模式是一种资源导向型的选址模式,景区环境资源的优劣程度决定了景区依托型饭店的选址。在选址依据方面,则同时受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供给是景区环境质量,需求是景区吸引的游客量。景区环境质量越好,对景区饭店建设越有利,饭店的聚集度就高。景区吸引的游客中,有一部分会形成对景区饭店的需求,需求量的大小对景区饭店建设产生影响。需求量大,饭店的聚集度高。景区环境质量与景区的游客量之间并不一定成正比关系。景区游客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理论上,景区依托型饭店的集聚度受游客量因素的限制。

1.景区与景区依托型饭店的均衡

景区依托型饭店以景区资源为主,利用景区资源的溢出效应形成的“聚集”。虽然,景区游客主要出于对景区的需求而非景区饭店的需求前往景区,但是,景区与景区依托型饭店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共生关系。

景区依托饭店等设施,增加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延长了旅游者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饭店则依托景区的客源取得市场优势,利于经营。景区与景区饭店对游客在景区的体验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景区与景区依托型饭店之间的关系中,景区能吸引到的游客量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理论上,景区能够吸引的最大游客量与全部景区依托型饭店的接待量相均衡。两者不均衡会引发低效率的出现。

2.景区与景区依托型饭店的非均衡

景区与景区依托型饭店的非均衡是普遍存在的。当景区的游客量大于饭店的接待量时,景区会流失一部分客人,但饭店可能会因为供不应求,获得额外的利润。当景区的游客量小于饭店的接待量时,饭店处于低效率运行状态,通常,这是由饭店数量过多引起的。

景区能吸引到的游客量是景区外旅游企业集群的关键因素,它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首先,受景区环境容量限制。环境容量决定着景区能接待的游客量;其次,景区游客量受产业内其他企业供给的制约,如旅行社的组团能力、旅游交通企业的运送能力、旅游信息的发布能力等。

饭店数量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景区的吸引力外,还有政策因素、市场的错误信号、不适当的规划等。

景区与景区依托型饭店的这种非均衡最终对景区的资源和饭店的运行效率造成影响。

(三)景区依托型饭店之间的关系

由于景区依托型饭店与“集群企业”存在的上述差异,景区依托型饭店之间只能利用景区带来的客源的优势,并不一定能分享其他的优势,因此,在经营中,可能会出现因为不能获得其他方面的优势而增加了运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