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人文旅游(第3辑)
18663300000022

第22章 旅游与生态(2)

3.生态旅游地环境管理

生态旅游地环境管理就是为了实现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规划的预期目标,运用多种手段,维护和改善生态旅游地的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首先是环境体系的科学评价,其次是监测和汇报工作,再次是调整流量等等。此外还有巡视、监测点的部署、环境工程的投资等。

生态旅游地环境管理的前提是做好环境体系的评价与管理工作,生态旅游的环境体系评价包括环境体系的现状评价和旅游开发影响评价。可采用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和科学的环境监测手段,制定出旅游地的最佳环境容量,对游客的数量、行为、交通、住宿、餐饮、废弃物、娱乐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减到最小。

增加设施容量(Site‐Harding Measure)也是生态旅游地环境管理的有效途径。提价,限员和游客的时空分流等游客管理方法虽然是减小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但当这些方法仍不能完全实现环境管理的目标时,增加设施容量(SH)是有效的途径之一。SH是指通过建设相应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等方法使景点在不损害其环境完整性的基础上,增加所能容纳的旅游者人数;例如,在游径建设方面,土路或许每天只能容纳100人/天,而相同宽度、长度的鹅卵石道路能够容纳1000人/天,而且不会像柏油路那样对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当然道路建设应在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4.生态旅游社区管理

生态旅游社区管理指的是对生态旅游目的地所在社区加强管理,使社区参与到生态旅游业中来,让生态旅游区与社区共同促进、共同繁荣、持续发展。由于生态旅游开发的部分旅游资源为当地社区所有,社区理应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过程。在开发规划的初级阶段,首先使当地社区全面客观地了解生态旅游的好处及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本,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经营管理阶段应通过为当地社区居民提供小额贷款,组织社区集资等方式为当地社区提供启动资金,提高当地社区参与经营的能力。更深层次的研究是社区优先权和社区收益在社区内部的分配,社区利益分配的失衡会导致当地社区社会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到社区稳定和社区文化的传承。如果社区利益分配不当,会出现社区居民和周边地区居民在旅游区的过度集聚,带来环境问题。同时使传统的农业、林业等低收入产业衰退,出现当地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旅游业的现象,由于旅游的季节性和波动性较强,就会加大社区产业结构的脆弱性。

中国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张振家

内容提要:国内不断升温的旅游热潮,带给旅游地的既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有巨大的环境隐患;急功近利的破坏性开发,违背科学的过度消耗资源,使一些旅游地景区陷入生态恶化、支离破碎的困境。如何协调好旅游发展与旅游地景观保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已成为中国旅游地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论概念,包容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

它的思想已上升为一种哲学高度的当代伦理观,因此它可以渗透到人类意识和理念之中,并能指导人们去思维和实施行动。本文通过对旅游地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旅游地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认真地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渊源,由此提出了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理论渊源、战略转变。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立足于风景名胜等旅游地资源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产业也蒸蒸日上,日趋繁荣,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不断升温的旅游热潮,带给旅游地的既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有巨大的环境隐患。急功近利的破坏性开发,违背科学的过度消耗资源,使一些国内的旅游地陷入生态恶化、支离破碎的困境。如何协调好旅游发展与旅游地景观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已成为中国旅游地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努力促进人口、经济、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条缓解旅游地景区环境压力,提升景区规划、管理和保护水平,促进风景名胜区和旅游事业共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深刻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渊源,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提出了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所存在的严峻现实问题

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即过于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从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这种理论认识实际上助长了传统发展观在旅游业中的流行,并直接导致了我国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一系列严峻的现实问题。

1.旅游地的粗放型开发和盲目利用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地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开发。

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宝贵旅游资源遭受损害与浪费。

如: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如今,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大面积砍伐,使这里原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30厘米,致使黄龙钙华堤已开始退化、变色。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这里的岩溶湖将会过早衰亡。更令人费解的是有关部门为了大量揽客,在九寨沟内大量建造宾馆,严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

2.旅游地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旅游地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范围,修建旅游设施,使得旅游地的风景名胜区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区域和城郊的一些风景区受到冲击。有的地方在风景名胜区邻近盖工厂、办企业,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有的景区对名胜古迹随意修葺,在山林古刹安置电器设备,铺设人造大理石、地砖,人工修整痕迹过重,与其“自然本色”

极不和谐;有的景区不顾环境、条件,乱建寺庙、佛像和不伦不类的主题公园等等。这些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

3.旅游地内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加上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致使旅游地内生活污水、垃圾、废物剧增。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垃圾随处可见;甚至连“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游客也留下了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最后不得不花费巨资去清除。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日趋严重,目前已有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

4.旅游地及其周围地区社会文化受到严重冲击

旅游业是典型的文化经济,可以说旅游文化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及其周围地区的文化却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文化的冲突和不协调的开发建设,使得很多景区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5.旅游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景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表现为:在管理体制方面,旅游地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障碍。我国旅游地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特别是跨行政区的风景区,更是管理混乱。没有制度保证旅游地,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相当困难的。在员工素质方面,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亟待提高。轻视培训又不主动引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这种情况一直得不到解决。在人员配置方面,旺季工作人员不足,淡季工作人员闲置。

以上方面都是我国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另外还有一系列阻碍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市场营销、景区与其他各旅游利益主体关系,也深深影响着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渊源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既是对现实的分析,也有其理论根据。这是人类多方面理论研究的成果,是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新思想与理论产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人类在对于环境问题表面现象分析的基础上,逐渐加上理论的研究而不断深化的结晶。

1.生态学理论

生态系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与发展,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环境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平衡。

2.耗散理论与协同理论

耗散理论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生态系统又是一个远离热力学平衡态的自组织系统,它不断地在与环境交流的过程中从环境获得它所需要的负涡流,它通过生命运动,通过其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同时也从地球表层吸收能量,生态系统越复杂,就表明它贮存的能量就越大。此外,协同学也是研究远离平衡态开放系统在保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条件下,系统能够自发产生一定的有序结构和功能的一种理论。耗散结构的系统逻辑总是表现为循环组织,如果循环组织的功能发生障碍,就会导致系统本身的欠缺。因而,根据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人类的所有活动都要在整个生态系统允许的范围内。遵循这一原理我们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3.经济理论的突破

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主要缺陷表现在两点:一是不考虑“外部不经济性”;二是衡量经济增长的经济学指标——国民生产总值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福利。环境经济理论的研究在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上逐渐明确了以下两点:第一,经济再生产过程以自然再生产过程为前提;第二,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协调进行。循环经济模式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4.富有生态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特别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和“万物一体”,“天人和谐”的有机自然观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可持续观。

三、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变

旅游地丰富的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旅游发展的载体,景区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要求我们加强景区资源的保护。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渊源,我们发现: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必须要进行观念的转变。这些观念包括:

1.发展观的转变

人类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

只有正确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使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正是对人类活动进行认真反思的结果。

2.价值观的转变——人不是自然环境的惟一主体

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乃至人们行为方式的一系列变革。自然环境是由有机界与无机界组成的有机体。有机界中的各种生物都不过是自然环境的一个成员。作为不同物种共同的环境,人类就不是惟一的环境主体。所以人类就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愿、自身的需求来确定对自然界的取舍。对于整个自然环境,可以说一切因素、物种都是主体。

3.伦理观的转变

环境问题引起的一个深刻变化的问题就是道德观念变化问题。生态伦理观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新伦理观。新的伦理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平等互爱、保护互利、代与代平等等思想。

4.技术观的转变

环境问题的出现,人类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都是基于对科学技术发展前景的依赖和相信的基础上的。要使科技的发展与生态发展相协调,促使科技生态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的具体措施

1.加强旅游地的环境保护管理

能否保护好环境是关系到旅游地前途命运的大事。旅游地的管理应慎重处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尤其是自然风景和文化古迹为主的旅游地,要从观念上、管理手段上、管理人员素质上,以及法制上全方位着手,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矛盾,使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2.引进国外智力进行景区合理规划

旅游地应通过积极聘请国外高级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或派遣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出国(境)培训,对景区进行科学规划。通过对景区科学严谨的规划,能辩证地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做到良性循环,避免建设性破坏。

3.加强旅游地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的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如果不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景区的环境保护只是空谈,良好的设施设备也发挥不了作用。科学合理地安置员工,挖掘员工的潜力,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4.严格控制旅游地的容量

旅游地必须认识饱和与超载的危害性,应随时掌握旅游地的客流量,关注可能引起饱和和超载情况的发展,设法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游客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5.改变游客滞留景区的无效时间和空间布局

过多游客进入景区的确会对景区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但游客量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还应考虑到游客在景区的滞留时间,尤其是无效滞留时间的影响。

如果能够有效改善景区内部游路系统的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全可能在游客量增加的情况下降低对景区生态和景观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