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18664500000014

第14章 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信息技术安全风险因素(5)

信息战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由信息化军队在外层空间、内层空间(传统陆、海、空)、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和心理空间等全方位地用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作战力量的,以点穴式精确打击为主要方式的战争。

因此,信息对抗、结构破坏成了信息化战争的核心内容。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情报战。

情报战是指一个国家或集团为满足战争的需要,采取各种手段,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搜集和窃取对方情报,为其制定战争政策、方略、计划和行动方案提供依据,为作战行动直接提供遂行任务的手段,同时防止对方的类似行动而展开的一种作战样式。以情报信息争夺和对抗为主要内容的情报作战的范围正由传统的军事领域迅速扩展到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各个领域以及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2)信息火力战。

信息化战争中的火力战是高技术战争中的精确作战的发展,是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支援下,由信息流控制物质流和能量流,信息力与火力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攻击目标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极佳,高度精确化的作战样式。信息火力战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信息与火力高度融合,信息控制火力极大地提高火力打击的效能。二是交战区域狭小,作战行动目标集中,不必在大空间、大范围进行,而是浓缩在一个非常有限的空间内。三是相关空间广阔,远程打击和精确打击需要大范围、立体的信息保障。四是作战流动性大,交战双方的要害目标始终处于快速运动之中。五是造成的物质破坏小,人员伤亡少,特别是“附带破坏”会下降到很低的程度。

(3)电子战。

电子战是指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以控制电磁频谱,为削弱和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同时保护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电子战包括电子进攻、电子防御和电子情报三个方面。电子进攻主要是通过电子侦察,对发现的对方电子设备和系统施放干扰(电磁波、红外和激光等干扰),削弱或破坏其工作能力。电子防御主要是采用电子技术措施,保护己方的电子设备和系统不受削弱或破坏。电子情报主要是侦察截获破译对方发出的各种电子信息和保护己方的电子信息不被截获。

(4)空间战。

空间战又称天战或太空战,是指运用或针对空间军事力量实施的攻防作战行动。这种作战行动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争夺制天权的斗争,即在保护己方天基系统和保证己方在空间行动自由的同时,干扰、破坏摧毁敌方天基系统和限制敌方在空间的行动自由的作战行动。这种作战既包括交战双方空间力量之间的对抗,也包括一方运用非空间力量对另一方空间军事目标所采取的行动。二是运用空间军事力量达成整个战争目的的行动。交战双方运用空间军事力量为整个战争系统提供侦察、监视、导航、通信、指挥、控制等方面的支援,以及运用天基武器系统对地面、海上、空中目标实施攻击。它直接服务于战争的全局,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有决定性的直接影响。

(5)信息心理战。

信息心理战实质是以各种高新军事技术为心理信息载体,以心理信息能为主要手段,重点攻击敌方的认识与信念,特别是敌军指挥员的认识与信念,以迫使敌方接受己方的目标,放弃抵抗意志,最终停止对抗,结束战争。它是机械化战争中传统心理战的继承和发展,是高技术战争中现代心理战的进一步延伸,是信息化战争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作战样式。

(6)网络战。

网络战是指在信息化战争中,为干扰、破坏敌方网络化信息系统并保证己方网络化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目的是夺取或保持信息优势或制信息权。信息化战争中的网络战分为两大类:一是战略网络战,主要是针对金融、电力、交通等关键基础设施所依赖的信息系统及军事信息系统实施的攻击;另一类是战场网络战,主要是攻击、破坏、干扰敌军战场信息网络和防护己方信息网络的作战行动。从网络战的攻击模式来看,主要有三种:第一,体系破坏模式,通过传播电脑病毒、植入逻辑炸弹等方法破坏敌方计算机与网络系统体系,造成敌国指挥控制系统的瘫痪。第二,信息误导模式,向敌方计算机与网络系统传输假情报,改变敌方网络系统功能,可对敌方决策与指挥控制产生信息误导和流程误导。例如,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就曾通过截取的通信链路把制造的假雷达图像插入前南联盟防空电脑网络系统中,致使前南防空系统陷于瘫痪。第三,综合模式,综合利用体系破坏和信息误导,并与其他信息战模式结合,对敌方指挥控制系统造成多重杀伤功效。

2.我国面临的主要信息战威胁

和平时代,我们不能放松某些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千方百计遏制的战略图谋,需要时刻提防一些大国和地区的信息战能力对我构成的巨大威胁。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最为紧迫的信息战威胁,就是台湾地区的信息战部队。根据一些军事专家的观察,如果“台独”分子一意孤行挑起台海战争,那么最先打响的战斗很可能就是信息战。据台军向外透露,他们认为台军目前的军事实力,总体上明显低于大陆。但由于信息战具有风险小、收效大和投资小、见效大的特点,所以他们优先发展信息战。

据报道,台军于1998年起开始规划成立信息作战部队,从1998年下半年起,台湾对武器采购政策作出重大调整,采购重点由“硬件”转向“软件”。经过充分规划准备,台湾决定以原“国防部”统一通信指挥部为基础,编成通信信息指挥部,成为一支专业信息作战部队。2001年1月1日,台军正式建立了第一支信息战部队——“国防部”通信信息指挥部,针对信息战的攻防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执行网路监控、防卫与反制等任务,这支部队被称为“老虎部队”。

“老虎部队”直属台军参谋本部,人员从原“国防部”通资局内从事相关信息任务的军官中择优选拔,后又不断吸收陆海空三军中的信息人员。此后几年内,台军信息战部队的组织与装备进一步扩大,所获经费在预算中占的比例也大幅度提升。2001年台军方还为信息战拨出了专项预算。

在台2001年度《国防预算报告》中,台军将强化信息战能力作为国防建设的优先项目,采取了制定信息战发展战略、增加有关预算等多项措施,准备在未来的战争中打一场高科技信息战。台“国防部”当时称,台拟定的信息战发展分三阶段目标:近期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先成立信息战研究单位和教育训练单位,制定信息战教育计划,重点是强化信息系统安全,建立安全机制等;中期以加强电子信息战软、硬件建设为重点;远期计划在2008年前后建立完整的信息战部队组织与指挥机构,建立自动化、数字化信息作战部队及构建攻守兼备的信息战能力。

目前,台湾已基本上具备进行针对雷达、通信以及各种专业电子设备的电子战能力。而这几年,台湾所加紧发展的信息战能力,主要是伴随各种作战行动展开的信息战,即广义信息战方面的能力。主要的举措是通过引进与自研相结合,在主战武器装备上加(改)装信息及信息对抗设备,全面提升信息作战能力。

在战略信息战的能力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台湾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配件生产基地之一,其软件制造水平、病毒制造水平、病毒研究水平,在世界上还是比较先进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源自台湾的计算机病毒曾多次让世界震惊,并造成巨大损失。比如1990年的“血腥”病毒,1992年的“米开朗基罗”病毒,都在全球爆发,引起世界关注。1992年,“米开朗基罗”病毒爆发之后,海牙国际法庭和国际刑警组织曾介入进行调查。而最严重的一次,则是1998年台湾的陈盈豪制作的“CIH”病毒“4·26”大爆发。此后几年的4月26日,很多国家都被迫在这一天将计算机关机。类似这种病毒,如果作为信息攻击武器进入对手的金融、电力等关键基础设施,一旦得逞,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而台海危机时期甚至发生战争时,我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被攻击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因此必须高度关注并警惕台湾地区信息战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