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公安文书实用写作教程
18665200000040

第40章 受案类文书

目的:通过受案类文书的讲解分析,让民警和学员认识到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过程中此类文书的基础作用,通过学习,能够熟练使用《受案登记表》和《移送案件通知书》为办理相关行政案件服务。

要求:充分认识两种文书内容的基本组成,根据实际案情能够熟练掌握这两种文书的制作和使用。

第一节受案登记表

【例文】

XX公安局受案登记表

X公(治)行受字[200X]第XX号

案由偷窃

案件来源110移送

报案时间200X年6月26日22时

报案方式电话报案

报案人

姓名成X性别男出生日期19XX年4月5日

现住址XX区城市中心花园3-2-201工作单位XX建筑公司联系电话XXXXXXX

接报单位XX公安局巡警大队接报人王XX

续表

简要案情:

200X年6月26日22时许,XX建筑公司员工成X在工地进行例行的巡逻时,发现有两个人正在偷工地的钢管,一根钢管已经被搬到停在工地一出口处的货车上。成X立刻控制住其中一人(另外一人趁机逃脱)并报警。随后,成X与赶来的110民警一起把违法嫌疑人抓获并送到派出所。违法嫌疑人刘XX,男,22岁,住XX乡XX村。该刘对盗窃钢管的事实供认不讳。

受案意见

经初查,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XX条的规定,建议受理。

承办人:杨XX朱XX200X年6月26日

受案审批

同意受理。

办案部门负责人:陈XX200X年6月26日

一式两份,一份附卷,一份存根。

【点评】本《受案登记表》的表格格式规范,内容要素齐全,法律手续完备。

简要案情栏事实叙述清楚具体,简明扼要。

一、概念

《受案登记表》是公安机关依法对行政案件表示受理时所制作使用的一种法律文书。受理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首道法律程序,对行政案件的查处,首先从案件受理开始。本表具有受理案件和立案的双重作用,一旦同意立案,本表就是重要的立案查处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38条规定,公安机关对接到的行政案件或者发现的违法线索,认为有违法事实需要追究行政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予以调查处理。

制作《受案登记表》,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公民扭送、报案、申诉或者举报的;违法嫌疑人投案自首的;其他违法嫌疑人交代、检举、揭发的;有关单位移送的;公安机关工作中发现或者现场抓获的。

不管是否符合立案条件或者是否属于本单位的管辖范围,只要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公安机关都应当无条件接受,制作受案登记表。对于明显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报案人或者违法嫌疑人享有管辖权的机关报案或者投案。对于明显属于刑事案件的,可以依法制作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填写《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

二、格式与写法

(一)首部

首部依次填写表首、文书编号、案由(行政案件的类别,如盗窃、赌博等)、案件来源(工作中发现、报案、投案、移送、扭送等案件来源)、报案时间、报案方式(口头报案、书面报案、电话报案等)、报案人(包括控告人、投案人、扭送人员)的基本情况、接报单位和接报人基本情况。

(二)腹栏

腹栏主要填写简要案情,包括:违法嫌疑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现住址和工作单位等基本情况;发案时间、地点、过程和后果、现状;有受害人的,要写明受害人、受害情况、损失物品、数量、特征等要素。违法嫌疑人是单位的,要填写单位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

对于控告、举报、报案人报案的,要具体写明他们陈述的案件事实和控告、举报的根据。对于群众扭送的,要把抓获、扭送的情况,当场发现了哪些违法事实,获得哪些证据以及如何获得的,违法嫌疑人是否承认违法事实,作了哪些交代等情况写清楚。违法嫌疑人自首的案件,要写明其陈述的主要违法事实和证据,以及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自首的,等等。

(三)表尾

表尾包括受案意见和受案审批等内容。受案意见是指行政案件的承办人根据案情,在初步确定案件性质、管辖权限以及是否应当追究行政责任等情况下,提出是否受理的意见,并签名、署时。受案审批是办案部门负责人对行政案件承办人所提意见进行审核并决定受理或不受理后,签署姓名和日期。

接警人员根据具体案情,经过初步审查后,应当将受案登记表交给领导批示。批示“受理”的,应当立案开展调查处理工作;批示“不受理”的,对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应当向报案人解释清楚并做好相应的告知或转送等工作。

三、使用要求

(1)《受案登记表》一式两份,一份附卷,一份存根。

(2)受案时对于报案人不愿意公开自己姓名或者报案行为的,应当为其保密。

四、思考与练习

(1)如何简明扼要地叙述《受案登记表》的简要案情栏目的内容?

(2)根据案例制作一份《受案登记表》。

第二节移送案件通知书

【例文】

XX县安局

移送案件通知书

X公(治)行移字[200X]第26号

案由诽谤

受案文号X公(治)行受字[200X]第3号

违法嫌疑人王XX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XX年2月5日

现住址XX县XX路223号

工作单位XX市小商品城

送往单位XX区公安分局

承办人李XX

批准人黄XX

填发人许X

填发日期200X年4月2日

XX县安局

移送案件通知书

X公(治)行移字[200X]第26号

XX区公安分局:

我单位于200X年4月1日受理了王XX诽谤一案,经审查,该案不属于我单位管辖,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第项规定,现移送你单位处理。

附:案卷材料共6页

其他文书和证据:

(XX县公安局印)

二〇〇X年四月二日

XX县安局

移送案件通知书(回执)

XX县公安局:

你单位于200X年4

月2日以X公(治)行移字[200X]第26号文移送我局的王XX诽谤案已收到。

收到案卷材料共6页

其他文书和证据:

(XX区公安分局印)

二○○X年四月二日

存根交被移送单位交移送单位留存

【点评】本移送案件通知书格式规范,要素齐全,相关法律手续完备。案由事实明确,叙述简明扼要。

一、概念

《移送案件通知书》是公安机关行政管理部门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时所制作的一种表格式法律文书。

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的主要法律依据为《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38、39条。

二、内容结构和制作方法

1.交被移送单位联

制作时按照要求填写发文字号、被移送单位名称、移送案件的受理时间、案由(案件名称)、移送案件的法律法规依据、移送案卷的页数以及其他证据,应填写清楚成文时间并加盖制作文书的公安机关公章。其中“案由”要填写具体的名称(如果实在没有明确的案由,则可以概括案件的主要内容),被移送单位应当写明全称。

2.交移送单位留存联(即回执)

回执是将案件移送给接收单位的凭证,由被移送单位填写。先在抬头部分写上移送单位名称,以下内容依次填写公安部门移送案件的时间、移送案件通知书的发文字号、案由、移送案卷的页数以及其他证据,填写清楚成文时间并加盖被移送单位公章。

3.存根联

存根联用于公安机关存档备查。制作时依次填写清楚发文字号、案由、受案文号、违法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现住址、工作单位等)、案件移送送往的单位、案件承办人姓名、批准人姓名、填发人姓名以及填发日期。注意相关“日期”应与前面两联相一致,受案文号应当与《受案登记表》的文号一致。

三、注意事项

(1)移送的案件必须是平级公安机关之间的移送。同一公安机关不同部门或者机构之间可以直接相互移送案件;不同公安机关同级单位之间可以相互移送案件;在移送案件通知书上应加盖移送单位的公章。

(2)移送单位对不属于自己管辖又必须先行采取强制措施的案件,应先采取强制措施,再办理案件的移送手续。

(3)本文书的发文字号、违法嫌疑人的基本情况要与受案登记表上的相关内容保持一致。

(4)对报案人明确的案件,移送单位应当将移送案件通知书回执复印件送达报案人。

四、思考和练习

(1)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时,针对的具体情形有哪几种?

(2)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时,在具体的刑侦案件办理程序上有哪些规定?

或者说,在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之前,公安机关工作人员还应办理哪些事项?

(3)根据具体案例,制作一份《移送案件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