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利用“想想议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有些“想想议议”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介绍了一些与初中物理知识有关的、但学生在此之前尚未接触过的新的物理知识和常识,认真组织这类“想想议议”的教学,既能就所提出的问题得出正确答案,同时又使学生获得了新的物理知识和常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如教材第一册第15页“想想议议”介绍了“地球同步卫星绕地心转动,但地球上的人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的知识,要求学生进行解释。教师在引导学生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释这一现象的同时,便获得了有关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常识,并了解了卫星运转的原因和规律。
又如讨论解答第一册第124页“想想议议”中提出的“如果船从下游经过船闸驶向上游,船闸的阀门的开、闭顺序应怎样”的问题时,学生便获得了船闸的构造、轮船通过船闸的原理等知识。
七、利用“想想议议”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有些“想想议议”提出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和指明了学习物理课程的一些基本方法,在解答这些问题的同时,教师适时对某些方法和技巧进行有意识的强化,有利于学生获得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如教材第一册第8页“想想议议”,要求学生“把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规则归纳成几条”,第一册第105页“想想议议”要求学生“试着分别完整地说明物体保持和不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都蕴含着对学生进行物理学习方法的教育。我们在组织学生想和议中,适时启示学生,使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
又如教材第一册第41页“想想议议”,要求学生“据图回答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和所处状态”,讨论时,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正确作答,而且要求学生总结出观察坐标图的一般方法。
教学中应结合具体问题,恰当、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学习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教学和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义务教育教材中,“想想议议”数量很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提问角度灵活,绝大多数问题提得精巧,有很强的思考价值和教学价值,在教材结构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精心设计“想想议议”内容的教学,可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会收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素质的综合效果,个中滋味,有待于我们去深入探究、细细品尝。
教材之所以安排了这些“想想议议”是试图从教材编写的结构上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想想议议”的内容怎样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作者抓住了这一点并展开议论,这是课程与教材改变引起教法改变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现行的人教版初中物理义务教育教材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在“想想议议”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思考、讨论的素材。精心设计“想想议议”内容的教学,充分利用“想想议议”提供的素材,认真组织学生想和议,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化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者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在教学中发挥“想想议议”作用的一些具体做法。这样的分析论述能让读者在了解“想想议议”这一教学内容的价值的同时,了解具体的操作实施办法,对教学有指导意义。
以上两篇例文分别从教学理论指导教材编写以及教材结构中亮点内容的教学角度出发,有时我们也可以从对教材编排的理解角度出发,例如《对试验教材把几何光学置于静力学之前的理解》(张忠俊、万培玉)是这样写的:
人教社出版的高中物理试验课本把几何光学一章放在静力学前面,这一教材结构调整是有深刻意义的。其一,它降低了力学的台阶;其二,它为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从思维、方法、习惯上作了铺垫;其三,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们只有充分理解这一结构调整的意义,才能从总体上把握好这一章的教学。下面笔者谈谈粗浅看法。
1.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调查中发现,一是高一新生有较长的心理恢复期。初三后期对多数学生来说的确是一种煎熬。堆积如山的习题,接连不断的考试复习,还有老师的训导、家长的压力,使得许多学生对学习有厌倦情绪,觉得身心都很累。经过一个假期的放松,虽然身体恢复了正常,而心理的疲惫感仍然存在,需要一定的时间恢复。心理恢复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也与老师的引导和对学生施加的刺激量有关。如果老师引导得法,在教学中又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则恢复期就会短一些。大多数学生恢复期在一两个月,少数学生持续数月甚至1年。在恢复期内,学生的明显表现是学习缺乏热情,主动性差。其二是新生有一段时间的兴奋期。高一学生进校后有强烈的新鲜感,因为新事物的刺激最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所以高一新生的大部分注意力和兴趣都集中在熟悉环境和建立同学关系上,而不是集中在学习上。
这种现象持续约1个月左右,期间学生的明显特征是情绪异常兴奋,不能完全静下心学习。三是多数学生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和对高中物理的难度估计不足。因为初中物理要求较低,因而许多“玩耍型”学生利用“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方法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种心理暗示的结果造成这部分学生自信过头,误认为用不着下苦功夫也可以搞好学习。也有的学生认为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一样,只要上课听懂了,公式记住了,考试就不怕了。高一新生的这种错误认识,也是妨碍他们学好物理的重要原因。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把几何光学一章置于静力学之前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几何光学的内容有较多的实验,和生活又联系紧密,内容本身趣味性较强,所以极易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渡过心理恢复期;另外,几何光学大部分内容在初中已有基础,知识跳跃性不大,纵然学生在“异常兴奋”和“过分自信”的心态下学习,也不会欠很多账,即使欠点账,因其单独成章,以后也好补。如果从高一开始就学抽象而且是力学基础的静力学,学生在这种心态下不仅学不好,更为以后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可能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初中物理以观察、实验入手,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是形象思维,而高中物理则要求能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抽象出理想化模型,特别要求学生能分析出具体的物理过程。这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再造想象力,要能想象出具体的物理情景,而且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能力。这对高一新生来说,跨度过大,这是造成认为力学难学的根本原因。
而把几何光学放在静力学前面可以缓解这一矛盾,因为几何光学的内容有丰富多彩的实验,也有许多训练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内容,为静力学的学习作了思维上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