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传媒技术概论
18668100000041

第41章 传媒信息的安全监控(2)

播出质量包括播出技术质量和安全播出两个部分。播出技术质量是指播出时声音图像质量,其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节目本身在制作时的质量,在播出环节只对其进行个别的调整与弥补,因此可以说节目制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播出技术质量。毋庸置疑,电视节目管理部门制定了相关的行业标准,要求节目制作部门严格执行。但是还有许多影响播出安全的因素是始料不及的,如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的采用、节目临时变化调整、机械运行故障、现场直播活动的未知因素等等。这些都是必然遇到并影响播出安全的因素。安全播出属运行管理范畴,保障系统设备正常运转,无人为责任事故是保证安全播出的必要条件。

6.3.2 利用数字网络实现自动播出的技术安全

1.系统构建应当充分考虑冗余和容错处理

一个合理的自动播出系统应综合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应急能力、播出功能、扩展播出功能等。对于播出设备,在构建系统时应当有冗余和容错处理,以保证系统的安全。主要考虑硬盘(RAID)、服务器备份、网络设备(FC 与以太网)、电源备份等的冗余和容错,还应当制定一套有效的应急计划。一套安全的自动播出系统,除了考虑播出软件的稳定运行,有足够完善的容错以及可靠的网络安全性等必要条件,还应当有如自动切换器的精确、安全的自动控制设计,即主播、备播服务器在时钟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同步播出。在一般情况下,自动切换器切出的信号为主播服务器的信号,当主播服务器发生异常时,备播服务器可随时作为主播服务器的热备份。

2.充分利用硬盘系统的优点构建独特的安全应用

硬盘系统由于具备传统播出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其独特的应用方式也产生了传统方式所不具备的特殊作用。因此在构建硬盘播出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发挥其特殊作用。

利用硬盘录相机独立的双向通道同时录入和输出的特点,硬盘录相机作为备播信号源。

在日常播出中,针对存在磁带制作问题、节目串联单的误差、播控值班员失误等各种影响安全播出的因素,为了避免劣播、停播,通常都需要以一个合适的应急画面以保证播出的不间断,如采用字幕机打出静止画面等。硬盘播出系统具有同一个节目可重复在不同频道同时或非同时播出、任意插播等优点,且硬盘录相机可提供多路循环播放视音频信号,因此我们可利用硬盘录相机提供即时插播信号,作为多个频道的应急插播信号源。如事先将插播节目内容从某一通道写入硬盘,平常情况下通过输出通道持续送出一循环播放的插播节目,分别传给各个播出机房作为播出中心应急插播信号源使用。若播出中心出现故障,这一路信号即用即切,暂时接替正常节目,使工作人员有时间排除故障而不中断播出,另外,也可用于常见的正常插播情况。

利用硬盘录相机实现延时播出。现场直播已经是电视台一种常规的播出形式,不仅可以体现电视节目的快速、准确、实时性,而且减少了播出画面质量的损失,提高收视效果,但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甚至可能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在现场直播时,有时采用现场直播节目进行适当的延时播出。

根据Profile 的多通道特点,利用硬盘录相机即录即放的功能,在转播重要的现场直播时将实况内容先录入硬盘,按需要延迟适当一段时间后播放,实现对现场直播信号延时播出。

实际上,一个安全可靠的自动播出系统,考虑的不仅仅是系统方案、网络、设备配置等问题,自动播控系统软件的性能同样是衡量系统优劣的关键。

6.3.3 实现自动播出的软件安全

一套自动播出系统,其自动播出控制软件对于实现节目播出时的播出质量、实用效果以及是否能真正达到减轻人员工作强度等等,有着与硬件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系统的灵魂。随着视频服务器在播出和数字切换台中的应用,自动播出系统软件的开发不断趋于完善,功能也越来越趋于人性化。它不仅能控制录相机、数字切换台,而且可控制视频服务器、台标机、键混合设备等。此外,通过计算机网络,利用系统软件功能实现总编室串联单直接在网络上传输并转为播出节目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重复劳动,利用网络实现了主备控制计算机互为自动备份,也大大提高了播出系统的可靠性。

1.网络化数字播控系统采用的控制软件模式

随着网络化数字播控技术和功能的日臻完善,一些条件成熟的电视台为改善播出的操作环境和质量,减轻播出值班员的工作强度,引进了网络化数字播控系统。

由于原有的播出软件并不合适作为硬盘播出系统自动播出的控制软件,往往需要采用控制系统播出与硬盘播出两个不同的软件,这无疑形成了两个关联着却又不同的操作界面。在播出操作中,往往需要根据节目播出串联单由值班员先在硬盘播出控制操作界面上对硬盘播出内容进行操作,而后在控制系统播出的计算机操作界面上对整体播出节目进行操作。这样,不仅操作环节多,而且在安全播出、应急处理、减轻值班员工作强度等方面也存在不利因素。

因此,在构建新的网络化数字播控系统过程中,不妨考虑采用融合控制模式,即由一台计算机既用于服务器的播出控制,又用于系统的自动播出控制。

这样,在一台计算机上通过一个操作界面就可以直接进行硬盘机素材数据库的查询、检索、调用,在播出节目单上直接编制硬盘机和其他节目源的播出单,全部节目的播出,包括定时、顺序、手动、插播等播出方式也可以由硬盘服务器独立完成。另外采用融合控制模式,既可实现节目单独采用硬盘播出的形式,也可盘带结合,有利于播出方式向下兼容和向上扩展。

2.自动播控系统软件的性能要求

一套自动播控系统的稳定可靠不仅取决于硬件系统,自动播控系统软件其实也是整套自动播控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系统控制软件,我们在重点考虑其在性能上是否安全稳定之外,对软件的操作平台、控制能力、管理功能也应当做全面的衡量。

(1)安全稳定

自动播控系统软件中的控制模块,由于要控制多种不同接口协议的录相机、切换台、视频服务器等设备,且实时控制要求高,如果经常出现死机、该切换而不切换、不该切换却乱切换、计算机莫名其妙的复位等现象,显然是不可能满足播出安全的要求的。另外,编辑串联单模块与控制模块之间衔接不好也可能出现编播的串联单正确,切换却不正常的现象。这些不稳定因素,需要软件编程人员充分详尽地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构建系统时进行周密的设计和精心调试。

(2)保护措施

自动播控系统软件应有安全保护措施,防止人为误操作引起播出事故。

如在节目切换前后某一个时间段内自动限制切换台、录相机、硬盘操作,在节目切换前某一时间段内限制对播出节目单修改变更操作等等;对值班员的不当操作或因操作可能导致播出错误与异常的情况,应能及时发现提醒,如对上下节目使用了相同的信号源,相邻节目间出现间隙,使用了非当日的节目单或非本频道的节目单,节目时间出现重叠等错误,能限制节目单的发送播出,直至修改正确为止。另外当操作者修改了串联单后,未进行发送播出操作,软件也应能及时报告。

(3)自动控制能力

自动播控系统软件的自动控制能力也是衡量其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总结起来,其自动控制能力大体包括:控制播出设备种类的多少、控制设备的程度(除基本的控制录相机的播放、停止、起带,切换台节目的切换和下一条节目的预置,还应能控制键混设备的切出、不同键源的选择、切换方式的选择控制、音频声道的控制选择、录相机播放状态的选择、台标机中台标时间的自动控制播出、硬盘播出的素材的管理等);另外,对播出设备损坏、更换时用户有足够的扩充、调整、更换设备的灵活程度、不同播放设备的不同预卷时间等方面也应充分考虑。

(4)节目播出类型

电视播出方式的灵活、多样化,要求播出控制应具备定时播出、插播、顺序播出等节目播出功能,自动播出控制软件中实现节目播出类型的多少便成为衡量自动播控系统软件性能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因此,我们应当充分的考虑控制软件应能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动播出的要求,不仅能满足定时、顺序、手动三种基本的播出类型,还需要满足各类如定时定长插播、定时不定长插播、顺序定长插播、顺序不定长插播、不定时定长插播、不定时不定长插播、连续插播等插播事件。

(5)检查、提示和报警

完善的自动播控系统软件应对所控制的播出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并能显示和告警。一方面便于值班员检查、监视设备所处状态是否正确。另一方面,一旦设备出现异常,可提醒值班员及时处理。

(6)完善的节目单编辑功能

要求节目单编辑可自动进行时间推算;允许有三种节目单格式,即模板节目单、总编室节目单和播出节目单;可建立节目名称库,并可对节目名称进行插入、编辑和删除等操作;具备日期自动或手动变更等。

另外,为便于使用者学习掌握以及方便、灵活、快速地运用、管理,控制软件还要求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一定的管理功能(如可以对播出过程中的不正常情况及发生时间作记录、打印等)。

一个完整、安全的自动播出体系,不仅需要在系统构建时对诸如以上各个“硬件”等方面有周详、完善的安全考虑和设计实施,同时对岗位设置、人员配置、操作流程、播出管理等方面需要有一套与之相适配的科学管理方案。与传统的播出方式相比,网络化数字播控方式有较大的区别,其业务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了,员工的工作强度减小了,对岗位技能的要求提高了,岗位的职能未变,但定岗人数和岗位工作方法变了。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案,系统资源就可以得到了优化,安全播出不仅在“硬件”方面有了充分的保障,在“软件”方面也具备了相适应的基础。

6.3.4 自动播出系统的播出管理安全

随着电视传媒业的发展,播出频道、播出时间必将发生较大的变化,播出样式的多样化,硬盘自动播出系统这种高科技播出手段的应用,使得播出最终必将进入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因此,建立一个与之配套的,具有先进水平、高效率、高度可靠性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便显得十分重要。

1.理顺各个环节,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节目播出是电视台各个部门工作的最终体现,因而影响其安全播出的因素也就形形色色,千变万化。在播出中,除了技术方面的因素之外,安全播出也具有同样的分量。安全播出属运行管理范畴,保障系统设备正常运转,避免人为责任事故固然是首先应当保证的,同时,还必须合理设置播出流程中各个环节,合理进行岗位分工、健全规章制度,科学地设置节目数据的流向、节目磁带的走向、编导和技术人员的交接等环节,保证播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比如,对硬盘节目素材的录入建立一套严格的节目交接、录入、下载等操作规范,对硬盘素材库的管理,由负责节目播出的部门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严格访问权限,并统一素材名称、使用编码(素材ID 码)的命名排列规则,避免节目素材编串错误、重复使用、误删除等所可能产生的差错以及对播出的影响。理顺各个环节,在节目及播出部门之间形成一个有力的管理规范,就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人为差错。

播出岗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岗位,播出内容千变万化,技术手段日新月异,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合理的岗位设置和人员搭配,对安全播出同样起着很大的作用。比如根据工作人员的资历(播出线上经验的积累)、学历、工作能力科学地进行人员搭配、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并对值班人员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及时传授新的技术信息和技术手段等。

2.制定严格制度,认真落实执行

电视播出是一个群体行为,节目最终实现播出不是某一人的独立行为,必然经过节目编辑、制作、磁带库、播出准备、播控操作等诸多环节,是编辑、技术等多个环节合作的结晶。因此在这些环节之间,形成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各种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以科学的操作规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约束值班人员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遵守机房纪律、履行岗位职责对保障节目播出安全地运行是非常必要的。

3.节目播出层层把关

播出线是不允许犯错误的岗位,如何将失误率降到最低?这就需要设立相应的关口,对节目播出层层把关。节目单、节目带从审核、交接、准备、播出都必须经过严格核查,特别是播控岗即将播出时,更需要不厌其烦地核对电脑单、磁带、素材,将有疑点的地方提出来,认真排查各种隐患,最终执行播出。

尽管这其中有许多工作是重复的,但绝不是无用的,这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播出过程中的错播及混乱。

另外,设备维护也是影响播出质量的重要一环。技术、设备原因造成的播出事故有时也能产生经济上甚至政治上的负面影响。因此,设备维护应当设立专人负责,对播出系统的各项设备建立档案,制定维护制度,定期维护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