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非实时方式
系统采用非实时的方式对用户的选择做出响应。如根据观众的意见决定剧情发展、节目内容的选择等。在这种方式中,不要求有非常高的响应速度,所以处理能力也没有很高的要求。由于用户请求不必立即影响信息或节目传送,所以可以在稍晚的时间中,根据统计数据决定传送内容。
非实时交互系统可以选择电话或互联网作为返回通道。
5.三种不同的传输平台
(1)卫星
具有极大的信通容量,它是交互电视业务极好的平台。附加信通易于被分配给节目的“交互层”。据一些运营商称,增加节目层比增加节目量是更为切实可行的。在欧洲,卫星特别受欢迎,在1500万台电视机中大约有一半能接收某种类型的使用数字卫星平台的交互业务。
(2)有线
从理论上讲,数字有线是交互业务更为强有力的平台,因为它能支持背面频道(back Channel),这种频道将交互数据从观众回传给广播机构。但实际上,有线业务比开发和推出新技术的卫星提供商发展慢得多。就总体接入交互式增强电视应用而言,美国落后于欧洲的原因之一是有线市场占优势,在美国有线占付费电视市场的80% (美国只有11.1% 有电视家庭接收卫星节目)。
当前,美国只有4.2% 的家庭有数字有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一个有线平台显示出交互电视业务可观的消费市场。也有许多人认为,这是因为还没有以适当的价格给消费者提供所需要的易于使用的应用。
(3)地面
地面电视是最大的市场,也是数字电视和交互电视最有魅力的市场。在英国,ITVDigital 公司是第一个提供地面数字电视业务的公司;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播地面数字电视的国家,其次是瑞典和西班牙;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也为提供地面数字电视业务做好了准备。欧洲的地面数字电视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在美国,由于数字电视调制方式问题,数字电视的普及率更是落后于欧洲,这限制了交互业务的可能的推广应用。
7.3.2 交互电视技术的标准
目前,在国内没有制订和执行统一的交互电视系统的标准,国外采用的交互电视标准都不尽相同,节目制作公司需要为不同的市场开发不同的内容,从而增加了制作成本,也使有些国家的观众无法收看到这些节目。国际电联(ITU)代号为ITU‐T J .202的标准是全球首个通用的交互电视标准,它的出台大大加快交互电视内容的开发。分别介绍国外的交互电视技术的标准。
1.数据广播协议
在广播信道中传输数据在模拟电视系统中就已经存在了,如字幕和图文电视。在模拟信号中传输数据信息主要是利用场消隐期间来加载数据信息。
数字电视系统的产生为数据传输提供了更便利的途径,为了能够传输更加通用的数据信息,以适应于更加复杂的应用,国际标准组织指定了相应的数据广播标准,其中主要是DVB 和ATSC 的标准。
DVB 将交互数字电视系统参考模型分为三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和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其中应用层主要包括各种交互式应用软件(如电视购物)和运行环境(如脚本语言解释器)。物理层和传输层对应于研究的数据广播标准,应用层对应于研究的数据广播应用。
DVB 关于数据广播协议方面的标准主要围绕着物理层和传输层,主要包括:
(1)ISO/IEC 13818‐1:Systems‐International Standard(IS)
(2)ISO/IEC 13818‐6:Digital Storage Media Command and Control(DSM‐CC)
(3)ETS 300800:DVB interaction channel through CATV Networks
(4)ETS 300801:DVB interaction channel through PSTN/ISDN(5)ETS 300803:DVB interaction channel for Satellite Master AntennaTV distribution system(SMATV)
(6)ETS 300802:DVB Network‐independent protocols for DVB interactive services
(7)TR 101194:DVB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the DVB network‐independentprotocols for interactive services
(8)EN 301192:DVB Specification for Data Broadcasting Services inDVB
(9)DVB SI‐DAT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Data broadcasting
(10)EN 300468:DVB Specification for Service Information(SI)in DVBstreams
其中,(2)是整个数据广播标准的基础;(3)(4)(5)是与低层网络相关的协议;(6)是与低层网络无关的协议,规定了参考模型中各信道实现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协议栈;(8)是如何在广播信道中封装数据的标准。以上标准都应归属于传输层,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通道。
对于广播电视系统,(2)(8)是最为重要的标准,(2)是DCM‐CC 标准,(8)是DVB 的数据广播标准,其中在DSM‐CC 的基础上规定了DVB Object Carousel和DVB Data Carousel,并且定义了DVB Multiprotocol Encapsulation 协议。
2.交互通道协议
交互通道的采用是交互电视区别于传统电视系统的重要特点,通过交互通道,接收机可以主动地和服务器进行通信,从而实现用户完全主动地获得服务的目的。关于这部分协议DVB 组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主要分为与具体网络接口相关的协议和与具体网络无关的协议。
针对CATV,PSTN/ISDN,DECT,GSM,LMDS 和SMATV 的网络接口,分别在ETS 300800,ETS 300801,EN 301193,EN 301195,EN 301199和TR 101201中进行了规范。
与具体网络无关的协议基于主要包括TCP/IP 协议簇,图中的空白部分做扩展之用。UNO‐RPC 指的是Internet Inter‐ORB 协议。
3.应用层标准
多媒体家庭平台(MHP)定义了交互数字应用与其所运行的终端之间的通用接口,这一接口解除了不同的应用提供商与不同的MHP 终端实现中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细节间的耦合关系。它使数字内容提供商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终端,从低端到高端机顶盒、数字电视机,从而使得内容只需创作一次就可在“任何”地方运行。
MHP 的第一个版本多媒体家庭平台规范提供了基于Java,在广播网络上为应用提供交互能力的应用程序接口(API)。MHP 系统由用户终端、中间件和一组开放的支持广泛业务的标准API 集合组成。
互应用应该能够在不同的广播网络和软硬件环境下正常运行,MHP 机顶盒使得交互应用能够在一个相对于应用的提供商、创作者和广播网络完全中立的环境中接收和呈现。MHP 规范的核心是基于DVB‐Java 平台的,该平台包括一个符合SUN 公司定义的虚拟机。
MHP 作为一个开放的中间件标准,它使得机顶盒的开发者不需要任何的移植工作就可以被所有符合MHP 标准的机顶盒开发应用。同时MHP 也为不同的广播网络如电缆、卫星和地面广播上的应用开发提供了一个通用平台。
M HP 标准采用了层次(Profiles)结构,使得它可以不断地增加新的功能和要求。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和所支持应用的类型,MHP 被划分为增强广播、交互广播和因特网访问3个主要的层次:
(1)增强广播。该层次描述了提供或者仅需要本地接收机内完成交互的接收机和应用,在这一层次中所使用的网络接口为单向的网络广播。
(2)交互广播。该层次描述了提供或者需要使用(双向)回传信道提供交互服务的接收机和应用。
(3)因特网访问。该层次描述了需要提供或者访问因特网内容和服务的接收机和应用。
从MHP 规范的作用范围来看可将MHP 模型分为3层:
(1)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如机顶盒、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等。
(2)系统软件和API。包括MHP 中间件API,应用导航(或者称为应用管理器)等部分。
(3)应用。是相互作用共同运行于同一环境下的Java 类的集合。
7.3.3 交互电视技术的应用和展望
目前,交互电视的应用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用户控制功能:屏幕指南(EPG)、视频点播(VOD)、个人录相机(PVR)。
信息功能:新闻点播、天气预报、体育、教育、电影预告。
通讯功能:电子邮件、分类广告、商品零售、聊天。
游戏功能:互动游戏、电视猜谜。
客户服务:账单、电视银行以及其他各种帮助。
交互电视最早在欧洲产生并实际使用。在欧洲,交互电视取得了显着的进展。目前,交互电视收视观众中西欧占62%,北美占18%,亚太地区占10%,拉美占1%。74% 的观众使用基于卫星的业务,21% 的观众使用有线业务,5% 的观众使用地面业务。
欧洲的交互电视发展较快主要是由于欧洲人从以节目为中心的观点着手于交互电视,形成了延伸自然观感的技术。而美国当前主要采用以PC 为中心的办法,基本上是使Internet 技术适应于将电视变换成PC。美国起动的许多交互电视应用往往是人们在PC 至因特网连接上已经能做的一些事务的缩影,即收发电子邮件,冲浪和购物。不过近两年来,随着广播机构制作特殊的交互电视节目(例如给游戏节目增加一起播放的功能),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我国继对韩日世界杯进行了交互电视转播后,中央电视台又对釜山亚运会进行了交互式转播。CCTVsi(覆盖18个省份,66个城市)的订户在长达16天的亚运期间享受到了多画面、多摄像机角度的赛事报道。
交互电视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手段。交互电视将永久性地改变人们使用和欣赏电视的方式。被动的印象将转变为主动的体验。当人们的娱乐越来越丰富,参与度越来越深的时候,也产生了崭新的收益源泉。这反过来,会进一步促进交互电视的发展。
7.3.4 视频点播技术
视频点播(VOD),意即按需要的视频流播放。当用户打开电视,可以不看广告,不受某个节目播放时间的约束,按各自需求,随时直接点播希望收看的内容。
视频点播是宽带多媒体网络上最主要的应用。视频点播技术应用在一个城市的HFC 有线电视网中可以给广大的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小区用户可以通过机顶盒和电视机实现VOD 视频点播应用。实现DVB‐C 的视频点播有两种途径:一是有线电视网络经过双向改造后实现交互式视频点播,另一种是使用基于单向网络的视频点播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让广大的电视用户通过单向HFC 网络享受高质量的视频节目。
视频点播相对于传统广播电视,既扩大了用户对节目选择的自主权,又实现了媒体对用户的管理。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基于DVB‐C 的视频点播。
1.视频点播系统拓扑图
(1)全国性的分布式、多层次的视频点播拓扑图
视频点播系统是一种分布式、多层次的系统。在此系统中,各项数据要经过压缩、存储、检索,然后通过网络发送出去,在用户端接收并同步演播。用户的各项请求通过回传信道返回。
(2)基于DVB‐C 的单向视频点播拓扑图
单向视频点播(准视频点播)系统是一个广播系统,大量的用户可以共享轮播节目,占用频带资源较少。基于DVB‐C 的单向视频点播在一个模拟电视通道中可以具有三路VCD 质量或一路DVD 质量的数字点播节目。这一技术适用于现有的大多数有线电视网络,即使是装有单向放大器的同轴电缆也能实现互动,这样就无需花巨资就能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改造。用户可以访问当前正被提供的任何节目,平均响应时间为24秒。
不受其他用户的收看选择或数量的限制。
单向视频点播服务可以把将要播出的节目经过CA 加扰后播出。己授权的用户点播视频点播节目单上的节目,点播成功后对节目解扰实现正常收视。
系统的前端有视频服务器,复用器,QAM 调制器,编辑工作站等。网络采用广电干线网络和HFC 分配网。用户端通过电视机及机顶盒接收观看。
(3)基于DVB‐C 的双向交互式视频点播拓扑图
交互式视频点播系统有回传信道,每个点播用户可以享有唯一的视频流,对频带需求比较多,系统支持的用户数有限,每个用户对节目流享有完全的控制权(快进,快退,暂停,恢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