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物质文明史
18669200000055

第55章 四大石窟与中国佛教艺术(1)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佛教艺术因佛教的传播而得以兴起,并在南北朝时大放异彩,唐宋年间达到鼎盛,在创造出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精美绝伦的佛教艺术的同时,也成就了一种新的艺术范式与精神。走进本章,一起探寻中国佛教艺术的兴起和繁荣,分析中国佛教艺术的类别与特点。

第一节 四大佛教石窟

石窟是雕刻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的综合体,是中国佛教艺术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石窟传入中国后,从3世纪至16世纪开凿不断,在全国各地留下了大小不一的数百处遗迹。其中南北朝至唐代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鼎盛时期,被称为四大石窟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就开凿或兴盛于这一时期。

一、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通常是指莫高窟,也泛指敦煌一带的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五个庙石窟等。莫高窟位于敦煌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据武周圣历元年(698)《李君修佛龛碑》记载,乐僔和尚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创凿洞窟,法良禅师接续建造。经过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诸代相继凿建,遂成为巨大的石窟群。南区近千米长的崖面上,洞窟鳞次栉比,密若蜂房,中部尤为集中,上下多达5列。现存的洞窟近500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唐、宋木构窟檐5座。洞窟最大者高40余米、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过几十厘米。窟外原有殿宇,有木构走廊与栈道相连。壁画有佛像和佛经故事、佛教史迹、神话等题材,构图精美,栩栩如生。造像均为泥制彩塑,分为单身像和群像。造型生动、神态各异,最大者高33米,最小者仅0.1米。壁画除佛教题材外还绘有出资建造石窟的供养人像和耕作、狩猎、捕鱼、婚丧、歌舞、杂技、旅行等生产、生活情景。1900年发现藏经洞,出土了大批古代写本和其他文物。根据洞窟形制、塑像和壁画的题材及艺术风格的特点和变化,莫高窟可分为北朝、隋唐、五代与宋、西夏与元四个发展时期。

现存北魏、西魏、北周等北朝洞窟近40个。窟形主要有三种:(1)禅窟。平面长方形或方形,正壁开龛,两侧壁附有方形小禅室,窟顶平顶或覆斗形顶。保留有西魏大统四年(538)和大统五年(539)题记的第285窟,是典型代表。(2)中心塔柱窟。平面长方形,中后部凿有连顶接地的方形塔柱,柱的四面开龛造像,前部人字坡形顶,后部为平棊顶。这是北朝时期的典型窟形。(3)殿堂窟。平面方形,正壁开龛造像或仅造像,个别窟两侧壁开列龛,覆斗形顶或人字坡形顶。此窟形出现于北魏末、西魏初,沿用至元代。彩塑分为圆塑和影塑两种,圆塑包括主像和其两侧的胁侍像。主像有释迦牟尼、弥勒、释迦多宝并坐像等;胁侍像早期为二菩萨,晚期增加二弟子。影塑有粘贴于中心塔柱和四壁上方的供养菩萨、飞天、千佛等。此时彩塑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姿态简单,风格简朴厚重。

北朝时期壁画主要有四类:

(1)佛像画。有佛、菩萨、弟子、天宫、伎乐、金刚力士等。

(2)佛经故事画。佛传故事画,描述释迦牟尼一生或某些主要事迹的传记故事,除降生、出游四门、降魔、初转法轮等片断外,还有内容连续的长幅佛传故事画。

本生故事画,为释迦牟尼前生作各种善行救度众生的故事,有尸毗王割肉贸鸽、萨埵那舍身饲虎、月光王施头、睒子深山奉养盲父母、九色鹿舍己救人、须阇提搬兵复国、须达拏太子施舍、善事太子入海求宝等13种。因缘故事画,为佛度化世人或外道皈依佛教的故事,有沙弥守戒自杀、五百盲贼成佛、须摩提女请佛、微妙比丘尼现身说法等9种。这类故事画有单幅单情节、单幅多情节、多幅连环画等形式。

(3)传统神话传说画。有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羽人、飞廉、风神、雷公、雨师、辟电等。

(4)供养人画像。即出资开窟造像者在窟内画出自己和眷属供养佛菩萨的形象,其身份有王公贵族、世家大族、僧侣以及少数民族等,形象高不及尺,千人一面,排列成行,绘于四壁下部,像前有题榜,题写供养人的姓名、籍贯、职衔。北魏时期的壁画设色厚重、浓丽,线描挺拔,风格朴拙浑厚,并有浓厚的西域佛教艺术特征;西魏以后设色明快爽朗,线描遒劲,风格清新洒脱,呈现中原风格。

隋唐时期为莫高窟的全盛期,现存隋唐洞窟300多个,占洞窟总数60%以上。

这时期的典型窟形多样,除四壁一龛窟、中心塔柱窟外,出现了四壁三龛窟、佛坛窟、大像窟等新的形式。其中四壁一龛窟数量最多,佛龛加深加大,形式早晚不同,隋代为内外两层龛,唐前期为内小外大的敞口龛,唐后期为仿照床帐形式的盝顶帐形龛,龛内造马蹄形佛坛。佛坛窟,隋至唐前期在正壁前凿长方形或马蹄形佛坛;唐后期在窟中央凿方形佛坛,坛后部有背屏连接窟顶。大像窟,高达30米左右,上小下大,近似方锥体,正壁前造石胎泥塑大像,佛座后凿供巡礼用的马蹄形通道,前壁开大型明窗,窟外建多层窟檐。

隋唐塑像风格与中原地区更趋一致。此时彩塑都为圆塑,数量最多、塑造最精的为与人等高的群像,其组合为一铺三身至十一身不等,大多为七身、九身。主像多为阿弥陀、弥勒、释迦牟尼,还有三世佛、三身佛、七佛。主像两侧的胁侍像,除菩萨、弟子外,增加天王、力士、供养菩萨等,其中天王或力士像,隋至唐初多置于前室,至盛唐时,由前室进入主室,与佛、菩萨、弟子像共同组合成一个群体。数量最多的群像,为释迦牟尼涅盘像和众举哀者的群塑,如唐大历十一年(776)李大宾营建的第148窟,主像为长15.8米的释迦牟尼卧像,身后塑有高约1米的菩萨、弟子、护法、国王、大臣等举哀群像共72身。唐前期延载元年(694)和开元、天宝时期,先后修造了高34.5米的北大像、27.3米的南大像,均是作善跏坐的弥勒佛。

此时彩塑造型浓丽丰肥,曲眉丰颐,写实手法高超,进入人物内心世界。

隋唐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壁画题材主要有五类:

(1)佛像画。

出现较多的单身佛像和菩萨像,如药师佛、卢舍那佛、观音、势至、地藏以及密教题材的菩萨像。

(2)经变画。

有阿弥陀、弥勒、东方药师、观无量寿、法华、宝雨、维摩诘、劳度叉斗圣、观音、文殊、普贤、报恩、华严、天清问、思益梵天清问、金光明、金刚、楞伽、密严、报父母恩重、降魔经变等20余种。隋和唐前期经变种类较少,场面宏大,构图谨严,内容精炼,每一壁一铺,后期种类增多,内容丰富,构图充塞,一壁二至三铺,甚至经变画下还增加屏风画,以补充经变的内容。前期壁画中净土内容的经变画占很大比重,是往生净土思想在世俗信徒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反映。后期经变画种类繁多,正是唐代佛教宗派林立,各有所崇的写照。

(3)佛教史迹画和瑞像画。

唐后期出现,为传自西域于阗以及天竺、尼婆罗、犍陀罗等地的佛教传说,如于阗舍利佛毗沙门天王决海、尼婆罗阿耆波尔水火池、中天竺波罗奈国鹿野苑中瑞像,犍陀罗分身瑞像等数十种题材。

(4)佛经故事画。

隋代逐渐消失,至晚唐复又出现,有善事太子入海等。个别洞窟绘《贤愚经》的故事20余种。

(5)供养人画像。

形象服饰描绘细致讲究,形象逐渐增大,晚唐已出现等身大像,并从四壁下部进入入口甬道两壁。场面宏大、结构严谨的河西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及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是重要的历史画卷。此时壁画艺术经过隋代的探索,唐代臻于娴熟精湛,唐前期人物丰浓,肌胜于骨,色彩富丽,线描采用自由豪放的兰叶描,一派雄浑健康、生机勃勃的气派。吐蕃时期,色彩明快清雅,线描精细柔丽,人物性格刻画细腻,构图严密紧凑,形成细密精致柔丽的风格。至晚唐出现公式化的趋向,已缺乏意境和情趣。

属于五代、宋时期的洞窟将近100个,除新开凿的一些大型洞窟外,多是改建、重绘前代旧窟。窟形主要有中心佛坛窟和四壁一龛窟,前者在覆斗形顶四角凿出凹面,以绘四天王。新开的大窟平面均为方形,在下层的大窟前面,曾有建于台基之上的木构殿堂建筑,构成前殿后窟的格局。彩塑遭到严重破坏,仅存两窟,造型虽有唐的余风,但表现技艺不如唐代精湛。

壁画题材也多沿袭唐代,主要有五个类别:

(1)佛像画。大幅的四大天王、天龙八部、八大龙王、毗沙门天王赴那咤会是此时常见的题材。

(2)经变画。各种经变的内容进一步增加,在每个内容旁插以书写变文的榜题。此时经变与变文相结合。

(3)故事画。《贤愚经》的故事画进一步增多。第61窟33扇屏风所绘的131个画面的佛教故事画,是同类题材的鸿篇巨制。

(4)佛教史迹画和瑞像画。以大幅经变形式出现,如刘萨诃变相,以30多个内容描述圣僧一生的圣迹;第61窟的巨幅五台山图,高近5米,长13.5米,通贯全壁,面积达60平方米,运用鸟瞰式透视法描绘了河北道镇州至太原、五台方圆数百里的山峦、河流、城市、桥梁、店铺、寺庙、兰若、庵庐、佛塔,还有各种人物活动,如送贡、进香、商旅、行脚、推磨、踏碓等,是一幅形象的历史地图。

(5)供养人画像。数量进一步增加,形象更为高大,归义军曹氏政权一门五代及其姻亲、显官、属吏均与入壁。还有与曹氏联姻的于阗国王和王后、甘州回鹘公主供养像等。于阗国王像高达2.92米。这个时期的艺术,前期犹存唐代余风,人物肌肉丰腴,设色热烈,线描豪放而有变化,但用笔粗糙简率。后期出现公式化现象,经变内容空洞,人物神情呆板,色彩贫乏,线条柔弱无力,缺乏艺术性。

西夏和元代,莫高窟的修建、重修活动一直延续未断,但新开凿的洞窟很少,多是改建旧窟,改塑或妆銮前代塑像,很难指出典型的窟形和塑像。属西夏的第491窟,有女供养人塑像,为前代所少见。属元代的第465窟,规模较大,有前后两室,平面皆作方形,覆斗形顶。后室中部有一圆形佛坛。第3窟为平面方形,正壁开一龛的覆斗顶小窟。彩塑,西夏仅存二三十身,有佛、菩萨、弟子、供养天女等,继承唐宋遗风,面貌丰润,修眉细目,衣纹流畅;元代彩塑已荡然无存。壁画,西夏的题材有千佛、供养菩萨行列、药师佛、说法图、西方净土变、水月观音、十六罗汉、如意轮观音、不空索观音等。供养人画像为西夏党项羌人的形象和服饰,身材高大,面形浑圆略长,两腮外鼓,秃发高鼻,细眉修目,戴毡冠或云缕冠,着圆领窄袖团花袍,束带。西夏艺术题材贫乏,内容空洞,形式概念化,神情千篇一律,线条采用挺拔有力的折芦描,色彩单调清冷,装饰部分多用浮塑贴金,沥粉堆金。元代壁画题材以密宗为主,出现藏传萨迦派的五方佛、明王、金刚等新题材。供养人画像面相宽肥,男像着笠帽,窄袖袍,六合靴,女像着顾姑冠,文绣衣,长裙曳地。元代的艺术有迥异的两种风格:一种以第3窟千手千眼观音、第61窟炽盛光佛为代表,采用铁线描、折芦描、游丝描、丁头鼠尾描多种线描造型,设色清淡典雅,这是中原传入的汉密风格。另一种以第465窟的萨迦派壁画为代表,人物的形象有印度、尼泊尔人特征,铁线描挺拔秀劲,色彩多用青、白、蓝、绿,敷色厚重,这种线描和色彩并重,神秘、粗犷、冷艳的风格,来自藏传密教。

西千佛洞位于敦煌城西南30公里,因地处莫高窟和敦煌城西而得名。石窟凿在高约20余米的党河北岸崖壁上。现有洞窟22个,东起南湖店,绵延2.5公里,西至党河水库以东8公里处。主体部分的19个洞窟位于窟区西段,有2个洞窟位于窟区东段,在东西两个区段之间有一个洞窟。最早的洞窟约建于北魏晚期,西魏、北周、隋唐、五代、沙州回鹘政权均有续建,最晚的洞窟建于元代。部分北朝、隋、唐时期洞窟的壁画、彩塑经过后代重绘、改塑。洞窟形制,彩塑、壁画的题材和艺术风格,与莫高窟同期洞窟相似。五代建第29窟十六罗汉彩塑为莫高窟彩塑题材所不见。榆林窟位于安西县城西南70公里的踏实河两岸。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清代的洞窟41个。东千佛洞位于今安西县城东南约70公里桥子乡的山谷中,约始建于西夏之前,今存有西夏、元、清等朝代的洞窟23个,塑像有说法像、思惟像、高僧像等,壁画题材内容、艺术风格与榆林窟同时代壁画相同。五个庙石窟位于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南20公里党河上游的峡谷中,始建于北朝晚期,今存五代、宋、西夏、元等时代洞窟4个,无塑像遗存,壁画多经变和密宗佛像。毁坏严重。

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五个庙石窟等从北朝至清代1000余年中不断修建,其塑像、壁画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历代佛教艺术的发展,形成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敦煌石窟艺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