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物质文明史
18669200000058

第58章 四大石窟与中国佛教艺术(4)

第二节 中国佛教艺术的类别

佛教艺术主要是指伴随佛教活动而产生的建筑与美术。它根据佛教的思想信仰,服从佛教特有的偶像崇拜和礼仪上的要求,应教化活动或集团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它具有佛教的意义、内容、用途、机能,涉及艺术的各部门。具体地说,在建筑上主要是塔和伽蓝,在雕塑上主要是佛、菩萨、罗汉及诸天像,绘画上主要是佛、菩萨等单个形象和说法图及各种佛传、本生、变相、曼荼罗、故事画,工艺美术上主要是各种佛具。起初佛教是不关心造型艺术的实践性宗教,佛祖释迦牟尼涅盘后,在俗信者中盛行对释迦遗物的崇拜,特别是对收藏佛的舍利的窣堵波(佛塔)的崇拜,以至佛教徒以佛塔的营建和装饰美化为中心,开始了造型活动。佛教建筑初期为木构,不久开始使用石构,永久性的佛教石窟从公元前2世纪普遍化。但是,当时绝对不表现释迦佛的形象。初期的雕塑和绘画以法座、法轮、佛足印作为释迦佛事迹的象征,并且只采取本生图、佛传图的形式。佛像的出现始见于1世纪末叶的犍陀罗或马图拉。以后造像急速发展,佛像以外,还大量制作菩萨以下诸尊像,以至确立佛教的偶像崇拜性格。另一方面依然还盛行佛塔的崇拜。因此佛塔和佛像一起随着佛教的传播,遍布印度、中国、朝鲜、日本、东南亚及几乎所有东方国家。中国佛教艺术最初随佛教从印度传入,后来逐渐发展而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特色的宗教艺术。

一、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包括石窟、寺庙、塔三大类。中国佛教建筑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为中国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石窟寺

石窟寺是从山崖壁面向内部纵深开凿的佛教寺庙,简称石窟。许多石窟寺洞窟密集,故常有千佛洞之称。佛教石窟渊源于印度,中国开凿石窟约始于3世纪,盛于5-8世纪,最晚的可到16世纪。

中国的石窟可分七个类别:(1)窟内立中心塔柱的塔庙窟;(2)无中心塔柱的佛殿窟;(3)主要为僧人生活起居和禅行的僧房窟;(4)塔庙窟和佛殿窟中雕塑大型佛像的大像窟;(5)佛殿窟内设坛置像的佛坛窟;(6)僧房窟中专为禅行的小型禅窟(罗汉窟);(7)小型禅窟成组的禅窟群。根据洞窟形制和主要造像的差异可分为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三大地区。

新疆地区:分布在自喀什向东的塔里木盆地北沿路线上,集中的地点有三个区:(1)古龟兹区。在今库车、拜城一带。主要石窟有拜城境内的克孜尔石窟、库车境内的克孜尔朵哈石窟、库木吐喇石窟和森木塞姆石窟。其中克孜尔石窟规模最大,开凿最早,大约开凿于3世纪,4-5世纪是其盛期,最晚的洞窟大约属于8世纪。其他3处,开凿的时间都比克孜尔晚,衰落的时间可能迟到11世纪。(2)古焉耆区。在今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一带。开凿时间约在5世纪以后。(3)古高昌区。在今吐鲁番附近。石窟有吐峪沟石窟和柏孜克里克石窟。吐峪沟早期石窟约开凿在5世纪。柏孜克里克石窟是9世纪以后回鹘高昌时期的遗迹,最晚的洞窟有可能迟到13世纪。新疆石窟多塔庙窟、大像窟和僧房窟、禅窟以及不同形制洞窟组成的洞窟组合,也有少量的禅窟群。5世纪以后,方形佛殿窟数量增多,出现了佛坛窟。焉耆、吐鲁番一带还有洞窟前面接砌土坯前堂和径用土坯砌建的洞窟。

这些不同形制的洞窟,除一般僧房窟外,窟内都绘壁画,绝大部分原来还置有塑像。

绘塑内容,6世纪以前,主要有释迦、交脚弥勒和表现释迦的本生、佛传、因缘等图像。6世纪出现了千佛。8世纪以来,中原北方地区盛行的阿弥陀和阿弥陀净土以及其他净土,还有一些密教形象,都逐渐传播到这里,壁画布局和绘画技法也较显着地受到中原北方石窟的影响。

中原北方地区:指新疆以东、黄河流域以北,以迄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这个地区石窟数量多,内容复杂,是中国石窟遗迹中的主要部分。可细分为四区:(1)河西区。甘肃黄河以西各县沿南山的地段,大都分布有数量不等的石窟。其中延续时间长、洞窟数量多的是敦煌莫高窟。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开凿于5世纪,陆续兴建到14世纪。莫高窟以东的重要石窟有安西榆林窟、玉门昌马石窟、酒泉文殊山石窟、肃南金塔寺石窟和武威天梯山石窟等。这几处石窟除榆林窟外,都还保存5-6世纪的遗迹。武威天梯山石窟有可能是历史上有名的凉州石窟的遗迹。

(2)甘宁黄河以东区。主要石窟有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崖石窟、固原须弥山石窟、庆阳平定川石窟、庆阳南北石窟寺。固原、庆阳石窟始凿于6世纪;永靖、天水石窟始凿于5世纪,其中炳灵寺石窟第169窟无量寿佛龛有420年题记,是中国现存窟龛有明确纪年的最早一处。(3)陕西区。少数窟龛开凿于6世纪,主要石窟都开凿于6世纪以后,如7世纪开凿的彬县大佛寺石窟、耀县药王洞石窟,8世纪开凿的富县石泓寺石窟,11-12世纪开凿的黄陵万佛寺石窟、延安万佛洞石窟和志丹城台石窟等。陕西区石窟是中原北方地区晚期石窟较集中的一处。(4)晋豫及其以东区。以5-6世纪北魏皇室显要开凿的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巩县石窟为主流,延续此主流的重要石窟有6世纪中期开凿的邯郸响堂山石窟和6-7世纪开凿的太原天龙山石窟。此外,5-6世纪开凿的义县万佛堂石窟、渑池鸿庆寺石窟、济南黄花岩石窟和7世纪初开凿的安阳宝山石窟,也都与上述这批主流石窟有密切关系。晋豫及其以东地区石窟的承袭关系比较清楚,充分表现了佛教石窟逐步东方化的具体过程,因此,这个地区石窟在全国石窟中占有重要地位。

此区开凿较晚的石窟,还有6-8世纪开凿的益都云门山石窟、驼山石窟,11世纪开凿的内蒙古巴林左旗洞山石窟、前后昭庙石窟,13-14世纪开凿的内蒙古鄂托克旗百眼窟石窟和15-16世纪开凿的平顺宝岩寺石窟。中原北方石窟中,河西和甘宁黄河以东两区多塑像壁画,陕西、晋豫及其以东两区多雕刻。四个区除个别石窟外,多杂有摩崖龛像。中原北方窟龛的发展演变,大体可区分为四大期:第一期即5-6世纪,是这个地区开凿石窟的盛期。多大像窟、佛殿窟、塔庙窟,也有少数禅窟和禅窟群。主要造像有三世佛、释迦、交脚弥勒、释迦多宝对坐像、千佛和思惟像,其次有本生、佛传和维摩文殊对坐像。七佛、无量寿(阿弥陀)、倚坐弥勒和观世音、骑象的普贤等出现较晚。第二期即7-8世纪,主要盛行佛殿窟、大像窟,较晚出现佛坛窟。除释迦造像外,阿弥陀、弥勒、药师等净土图像和观世音像逐渐复杂起来,出现了地藏像,密教形象也开始盛行。第三期即9-10世纪,石窟开凿渐趋衰落,石窟形制摹拟地上佛殿的情况日益显着,佛坛后面凿出了背屏,窟前接建木构堂阁的作法开始流行。窟内壁画盛行排列多种经变的新形式。佛龛两侧流行文殊、普贤相对的布局。文殊似乎受到更多的重视,敦煌莫高窟和富县石泓寺石窟都出现了“文殊窟”。对观世音的崇奉更为普遍,许多地点出现了观世音的各种变相。

天王的形象也在这个阶段逐渐盛行。第四期即自11世纪以后,开凿石窟的地点愈来愈少。造像题材除前期习见者外,罗汉群像逐渐盛行,还出现了罗汉群像与佛传结合的场面。出现了布袋和尚。儒释道合流的形象也在石窟中出现,庆阳平定川石窟中1095年雕造的“三教诸佛”,是现知中原北方地区这类题材的最早实例。13世纪太原龙山开凿了全真道教石窟。13-14世纪莫高窟、榆林窟开凿了西藏喇嘛教的“秘密堂”。16世纪初开凿的平顺宝岩寺石窟出现了水陆道场的连续浮雕,这里有的洞窟内外全部雕出了仿木结构,石窟摹拟地上佛殿的做法,年代愈晚愈突出。

南方地区: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这个地区石窟数量不多,布局分散,除个别地点外,摩崖龛像多于开凿洞窟。凿于5-6世纪之际的南京栖霞山石窟和新昌剡溪大佛,原都前接木构殿阁。广元一带6世纪的石窟,形制多属佛殿窟,有少量的塔庙窟。这时期的主要造像除释迦外,多无量寿(阿弥陀)和弥勒坐像,还有释迦多宝对坐像。自8世纪以后,四川岷江、嘉陵江流域诸窟龛盛行倚坐弥勒、净土变相和各种观世音造像。10-11世纪多雕地藏和罗汉群像。11世纪大足石篆山出现了最早的儒释道三教石窟。12世纪大足大佛湾造像内容更为庞杂,除佛传、经变、观世音等形象外,还有祖师像和西藏喇嘛教形象。杭州西湖沿岸的窟龛开凿于10-14世纪,13世纪末以前多雕阿弥陀、观世音和罗汉像,13世纪以后多雕西藏喇嘛教形象。开凿于9-13世纪的大理剑川石钟山石窟都是佛殿窟,9世纪主要造像有弥勒和阿弥陀,10世纪以后主要造像有观世音、毗沙门天王和密教的八大明王,最具地方特色的是以南诏王及其眷属为主像的窟龛。

三个地区虽各具特点,但又互相影响。5世纪60年代云冈最初开凿的大像窟——昙曜五窟应和新疆古龟兹石窟有一定的关系;莫高窟现存早期洞窟的塑绘,也受到了新疆的影响。5世纪晚期,南方造像明显地影响了中原北方,江南无量寿佛的崇奉传播到中原西部的时间,可能更早。6世纪中期以后,中原西部的石窟龛像又影响到四川北部。7-8世纪的隋唐盛世,中原窟龛典型所在——各种净土变和密教形象已南遍四川,西及新疆。11世纪以后,罗汉群像既盛于中原北方,也流行于江南。13-14世纪西藏喇嘛教窟龛不仅出现在中原北方,还出现在南方。在以上各地区相互影响的复杂现象中,可看出:5世纪晚期以前中原北方受到新疆的影响,这显然是和佛教艺术自西向东传播的情况有关;自5世纪晚期以来,佛教窟龛在新疆以东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后,中国各地石窟龛像的发展演变,尽管都还具有地方特征,却都程度不同地受到全国主要的政治中心或文化中心所盛行的内容的影响。这一点,与中国考古学其他方面的资料所反映的情况,是大体一致的。

2.佛塔

塔的概念是随同佛教一起从印度传入的。“塔”字是梵文Stupa(窣堵波)的音译略写,有时又借Bu‐ddha(佛)的译音浮屠、浮图为塔。印度窣堵波原意是坟墓,早在释迦牟尼以前就已存在。释迦牟尼涅盘后,遗骨分葬在多座窣堵波中,从此窣堵波就具有宗教纪念意义。窣堵波是一座半球状的坟堆,上面以方箱形的祭坛和层层伞盖组成坟顶。佛教在公元1世纪前后传入中国内地时,中国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已经形成,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艺术经验,建造过迎候仙人的重楼,当时人们又常以神仙的概念来理解佛。所以,佛塔从很早起就开始了以传统重楼为基础的中国化过程。

据记载中国最早的佛塔是东汉永平十年(67)洛阳白马寺塔和东汉末笮融在徐州所建浮屠祠中的塔。据称白马寺塔是“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魏书·释老志》),已显露了中印建筑融合的迹象;浮屠祠的塔是“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后汉书·陶谦传》),中国的重楼成了塔的主体。金盘又称相轮,即窣堵波的层层伞盖。

这种塔属楼阁式。塔的另一重要样式是密檐式,多为砖石结构。密檐式的各檐也是对重楼各檐的模仿。早期楼阁式塔的重要作品之一是北魏洛阳永宁寺塔,据《洛阳伽蓝记》记此塔为木构,高9层,平面方形,各层每面9间,三户六窗,塔刹铜制,有金盘30重,并从刹顶垂铁链4条向屋顶四角。北朝时的楼阁式塔还可在敦煌、云冈等石窟的壁画和石刻中看到。现存最早的塔是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平面十二角,密檐式15层,全高约40米。在早期佛寺中,塔常置于寺院中心,是寺中的主要建筑,供信徒旋绕礼拜。唐以后,以佛殿为主体的佛寺布局渐占优势,塔多数置于殿后或在中轴线以外,这和佛教向注意义理的方向发展有关。

唐、宋以前的楼阁式塔大多是木构建筑,但由于木塔不易保存,又创造了砖石建造仿木塔形式的楼阁式塔。唐塔现存有数十座,全是砖建。楼阁式塔现存重要实例有西安慈恩寺塔(大雁塔)、兴教寺玄奘塔和香积寺塔等;密檐式塔有西安荐福寺塔(小雁塔)、河南登封法王寺塔和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等。这些塔的平面都是方形,对木结构的模仿只是大体意会,不追求精细的形似。如层檐都用砖叠涩砌出,没有出挑斗栱,密檐塔各檐檐端连线为柔韧的曲线,楼阁塔的壁面也只有简单的壁柱和示意性的简单斗栱。唐代的塔体现了砖石结构的本色美,具有雄浑质朴的时代风格。

五代、宋、辽的塔遗存更多,方形平面已极少见,八角形最多,这个时期还留下了一座古代仅存的楼阁式木塔。在南方,还流行了砖身木檐的混合结构方式。塔的细部造型已渐趋细腻,并更多地表现了地方风格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