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科学课程与教学研究
18669400000055

第55章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整合(5)

WISE 是给4~12年级学生提供的一个在线科学学习环境。在WISE 中,学生可以开展关于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以及物质科学的探究项目(包括转基因食物、地震预测、艾滋病、水质、狼或畸形青蛙的秘密等项目)。大多数的WISE 活动是在计算机上使用网络浏览完成的,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指导学生,如通过网页提供学习内容,通过所作的记录鼓励学生进行反思,通过让学生设计、讨论、合作和评价来学习和解答当代的科学争论,并提供诸如可视化数据工具、因果关系模拟、实验模拟、评价等工具引导学生深入思考。WISE 也提供了项目的创作环境,教师可以制订符合他们自己需要的项目或者创建自己的项目。

实践证明,这些项目是高度互动的(很多项目都含有计算机代理),是可行的(项目包含了能够被分解为次级问题的丰富的科学内容)、情境化的(它们以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为依据)、有意义的(项目给全世界的学生提供了互动活动)、道德的(项目没有损害生命或环境)以及可持续的。

(三)WebQuest

1995年,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的伯尼·道格(Bernie Dodge)教授提出了WebQuest 学习模式,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处理不很明确的信息”。WebQuest 有其固有的教学流程与教学模板,是实现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的有效策略。

1.WebQuest 的含义与WebQuest 模板

简单地说,WebqQuest 是利用互联网资源的授课计划或者是课程单元,它通过向学生提出一些本质性问题,提供进一步探索的机会,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应用他们的知识,从而努力让学生在较高的水平上思考。每一个WebQuest 的核心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这个问题设定了WebQuest 的清晰目标,鼓励学生回顾原先掌握的知识,激发学习者进一步探索的动机。

WebQuest 有其固有的教学模板与教学流程。WebQuest 模板通常由六个模板构成:导言(Introduction)、任务(Task)、过程(Process)、资源(Resources)、评价(Evaluation)和结论(Conclusion)。

导言:提供关于WebQuest 核心问题的一些背景材料,用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任务:即要着手解决的问题,是探究目标的具体化。一个好的任务应该可行而有趣,并能促进学生高水平思维能力的发展。

过程: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者应该经历一个描述得非常清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确定合作学习的小组和小组成员。过程为问题解决搭建了一个思维的“脚手架”,是WebQuest 真正的核心部分。“脚手架”引导学生体验专家的思维过程,将那些令人生畏的、无从着手的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这些小任务就像基于问题的学习中的一个子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资源: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在WebQuest 学习活动中,学习者所使用的信息主要来自互联网。通常由教师创建一些链接来共享网络资源,提供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信息。教师提供的资源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网页、电子期刊、网上专家、电子公告版、邮件地址等,当然也不排斥使用离线资源,如印刷品、电子光盘、实地考察、模型等。

在一个实际的WebQuest 中,过程和资源模块往往并在一起。

评价:对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创作的作品进行评价。为了使学生学会选择、分析、综合利用信息而不是简单的拷贝粘贴,评价要注重学生高水平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作品的深度,是否有自己的观点,内容与表现形式是否有创意等。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只有自我评价才能引发学生的反思。要求学生对他人的设计或作品做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

结论:可以是拿出一个设计方案、报表、考察报告或演讲等。“结论”部分为学生提供总结经验的机会,鼓励对过程的反思,拓展和概括所学知识。

WebQuest 的引人之处在于它给学习者和教师提供了学习活动的整体性结构和活动向导,它表述了这样一种理想:很好地利用有限的电脑使用时间,让学习者运用高水平的思维技能开展学习活动。

2.Webquest 的设计原则

创建一个好的WebQuest,一般要遵循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可以用一个单词“FOCUS”来表示,即F ——找出精彩的网站;O ——有效地组织学习者和学习资源;C——要求学习者思考;U——选用媒体;S——为高水平的学习期望搭建脚手架。

找出精彩的网站:网站质量的标准因学习者的年龄、WebQuest 的主题、所期望的学习活动不同而不同。教师通常可根据与问题的关联性、内容的可读性、是否能够引发学习者的兴趣,是否与学生平常的学校生活不同等因素来寻找和确定作为资源的网站。

有效地组织学习者和学习资源:将学习者进行分组,对学习资源进行计划与安排。

要求学生思考:对每一组都分配任务,对每一个成员都设定个人要完成的工作。要求小组展开交流与讨论,并共同完成任务。

选用媒体:WebQuest 中的资源并不仅仅是网络资源。一个精彩的WebQuest 总是超越了“拷贝”与“粘贴”。提示学生用不同的媒体表现形式表达他们的观点。

为高水平的学习期望搭建脚手架:在WebQuest中存在三类脚手架:接收支架、转换支架、输出支架。接收支架提供了如何根据给定资源、已有知识开展学习活动的指导;转换支架要求学习者通过比较、对照、讨论、推理和决策将他们获得的信息转换成新的形式;输出支架要求学习者创建作品,可以用模板、写作提示向导、多媒体元素和组件作为学习任务的输出支架。

除以上三种整合策略外,还有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应用的策略,即DIS Lab。关于DIS Lab已在第七章详细论述。

思考题

1.谈谈你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认识。

2.选择一种策略,论述如何应用于科学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与推荐读物

1.Priscilla Norton,Karin M·Wiburg 着.吴洪健、倪男奇译.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Judith Haymore Sandholtz,Cathy Ringstaff,David C·Dwyer 着.宋融冰译.信息技术与学生为中心的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3.

3.李伟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4.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M·D·Roblyer·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M]. NewJersey:Pearson Education,2003.

7.Marcia C· Linn, Elizabeth A· Davis, Philip Bell· Internet Environments forScience Education[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4.

8.Robert Heinich, Michael Molenda, James D· Russell, Sharon E· Smaldino·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 ( 8th edition)[ M]. PearsonEducation,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