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8669500000012

第12章 教师成就目标理论结构研究——教师成就目标问卷的编制(2)

(4)专家评定。请有关专家对每个项目的可读性、内容相关性、意义明确性等进行评估和修订,最后形成了包括36个项目的教师成就目标的预测问卷。预测问卷见附录二。

问卷采用利克特式7点记分,要求被试从代表“完全符合”(7分)到“完全不符合”(1分)挑选一个回答。

三 问卷项目预测与筛选

1.项目分析

选取第一批样本80名,利用初测问卷进行自我评定。对测量数据首先进行项目分析。

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项目分析:

(1)相关分析,考察每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相关高显示区分度高,相关低显示区分度低。相关分析显示,有4个项目T3、T10、T25、T32与总分的相关没有达到显着水平(表略)。

(2)高低分组估计,即求出每一个题目的“临界比值”(Critical Ratio,简称CR 值)。如果题项的CR 值没有达到显着性水平(a<0.05或a<0.01),则表示这个题目不能够鉴别不同受试者的反应程度,此题项首先要考虑删除。将被试的总分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得分前27%为高分组,得分后27%为低分组,求出高低两组被试在每题得分平均数的显着性检验。根据项目分析结果,有8个项目T1、T3、T4、T10、T25、T27、T31、T32的CR 值没有达到0.05显着性水平(表略)。

结合以上两种项目分析的结果,删除T1、T3、T4、T10、T25、T27、T31、T32八个项目,保留28个项目。

2.因素分析

选取第二批研究样本(n=214),采用团体测量的形式,让被试用28道题组成的教师成就目标定向修订问卷进行自我评价,每个题目采用7点利克特量表记分。在前述项目分析的基础上,对28个项目的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极大似然法抽取因素,并运用方差极大斜交旋转。取样适当性KMO度量为0.791,表明原始数据样本容量较适合。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2054.570,显着性水平小于0.001,说明原始数据适用因素分析。

对28个题目假设六因素的问卷进行因素分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

因素分析显示:13、28题的负荷在0.4以下,第2、5、22、27题在不同的因素上有相近的负荷值且负荷均不高,所以考虑删除上述6题。之后我们进行了每一题目的内容与所属因子的意义分析,又删除了与所属因子意义有歧义的第16、24题。删除上述8题后的方差贡献率为63.809%。

四 教师成就目标定向的探索性研究

选取第三批研究样本,采用项目筛选后由20题组成的教师成就目标定向的正式调查问卷为工具,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师成就目标定向的结构维度进行探讨。分析工具为SPSS11.0。结果如下:

1.教师成就目标的Bartlett球形和KMO检验

为了考察问卷中的所有项目是否适合因素分析,采用Bartlett球形检验和Kaiser‐Meyer‐Olkin度量。

Bartlett球形检验值2080.432,显着性水平小于0.001,说明相关矩阵不可能是单位矩阵;取样适当性KMO度量等于0.757,表明该因素模型是较好的,因素分析的结果能很好地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本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是可行的。

2.因素提取

运用因素分析极大似然法抽取教师成就目标定向问卷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并对因子进行最大方差斜交旋转,得到教师成就目标定向的因子结构。

根据以上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教师成就目标定向的理论结构主要由3×2个因素构成,即:绝对-回避目标、个人-回避目标、参照-回避目标、个人-接近目标、参照-接近目标、绝对-接近目标。

绝对-回避目标,是指教师以工作任务的要求为标准,回避失败的目标定向。

个人-回避目标,是指教师以自身能力水平为基点,回避能力表现失败的目标定向。

参照-回避目标,是指教师以他人的能力表现作为社会比较的参照,回避得到社会比较的不胜任感的目标定向。

个人-接近目标,是指教师以个体能力水平为基点,追求自身能力提升的目标定向。

参照-接近目标,是指教师以他人的能力表现作为社会比较的参照,追求超越他人的目标定向。

绝对-接近目标,是指教师以工作任务的要求为标准,追求成功完成任务的目标定向。

探索性研究的结果与我们基于理论和访谈研究结果作出的假设相符合。

五 教师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结构的验证性研究

1.验证性分析的目标

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教师成就目标定向的理论结构包括六个维度。但这个结构是通过探索性研究而得到的初步结构,该理论构思模型是否存在,是否比其他维度的模型更好,还需要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来检验其正确性和优越性。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检验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模型验证,即检验三维结构是否得到另外样本数据的支持;二是模型比较,即对问卷项目所有可能包含的结构模型进行比较,以确定3×2模型是否为最优。

2.教师成就目标结构的竞争性模型

从理论上说,教师成就目标可能存在的结构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二因素模型、2×2的四因素模型和3×2的六因素模型。

(1)二因素模型。教师成就目标定向的两因素模型的结构。

在这一模型中,所有的回避因子合并为一个维度,所有的接近因子合并为一个维度。

(2)四因素模型。教师成就目标的2×2的四因素模型有两个。

在四因素模型Ⅰ中,绝对目标与个人目标合并。在四因素模型Ⅱ中,参照目标与个人目标合并。

(3)六因素模型。教师成就目标定向的3×2因素模型的结构如图5‐5所示。

3.模型的评估

采用AMOS5.0统计软件对教师成就目标定向的探索性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根据SEM(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理论,对模型进行检验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X2/df,RMSEA(近似误差均方根),GFI,AGFI,NFI,CFI。

教师成就目标定向的单维模型、两维模型和三维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指数。

七 研究总结

Elliot(2001)根据成就目标中的核心概念能力的三种能力界定标准和积极趋近-消极回避的两种能力效价提出成就目标定向的3×2的理论构想,但这一理论结构尚缺乏实证性研究的支持。本研究在Elliot 理论构想的基础上,通过访谈以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教师成就目标定向的理论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教师成就目标定向包括三个维度,即绝对目标、个人目标和参照目标,每个维度又有接近和回避两种不同的趋向,从而构成3×2的六因素结构。绝对-接近/回避目标是指教师以工作任务的要求为对照,追求成功或回避失败的目标定向。个人-接近/回避目标是指教师以个人能力水平为基点,追求自身能力提升或回避能力表现失败的目标定向。参照-接近/回避目标是指教师与他人的能力表现做社会比较,追求超越他人或回避得到社会比较的不胜任感的目标定向。

Elliot和McGregor(2001)认为,能力是成就目标中的核心概念,不同的成就目标反映了个体所执行的能力参照标准和能力效价的不同维度的组合。

能力的参照标准可以有三条:绝对标准,个人内在标准和规范标准。因此,理论上成就目标应该是一个3×2的因素结构。但Elliot认为,绝对标准和个人内在标准基本上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在测量上可以将其合并为一个标准,因此他们的成就目标量表是一个四分的结构,并且这一结构在大量的学生成就目标研究中得到了证实。本研究认为,对教师的工作和学习情境来说,完成工作任务的绝对标准和自我能力提升的个人标准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在许多时候两者是相对独立的。在教师身上,完成工作任务的目标定向和自我发展的目标定向是有差异的,并会导致不同的工作行为和结果。因此,3×2成就目标定向的理论结构更符合教师的工作情境,而研究结果也支持了假设,验证了教师成就目标定向的六因素结构。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成就目标六因素的理论构想,并提供了教师成就目标定向测量的有效工具对教师成就目标定向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评估结果表明,教师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而且结构效度良好,内容效度具有可靠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