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西医综合考试辅导与模拟试题
18670900000032

第32章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西医综合考试大纲精解(31)

(6)浆细胞肿瘤及其相关疾病。该组疾病的共同特征是B 细胞的克隆性增生,瘤细胞合成并分泌单一类型的Ig 或其片段。这类疾病多数是恶性的,包括多发性骨髓瘤(MM )、Waldenstr迸m 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原发或免疫细胞相关淀粉样变、意义不明的单克隆γ 球蛋白血症等。

3.外周T 和NK 细胞肿瘤。

(1)非特指外周T 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外周T 细胞淋巴瘤(PTCL‐U)是胸腺后成熟T 淋巴细胞来源的肿瘤。

(2)结外鼻型NK/T 细胞淋巴瘤。结外NK/T 细胞淋巴瘤被认为是自然杀伤细胞来源的侵袭性肿瘤,约2/3的病例发生于中线面部,1/3发生于其他器官和组织,如皮肤、胃肠道和附睾等。对发生于鼻部的该肿瘤,称鼻NK/T 细胞淋巴瘤;发生在其他部位者称为结外鼻型NK/T 细胞淋巴瘤。该肿瘤是淋巴结外最常见的非B 细胞淋巴瘤,属EB 病毒相关淋巴瘤。

(3)蕈样真菌病。是原发于皮肤的T 细胞淋巴瘤,多发生于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约为2∶ 1。

三、白血病的病因、分类及各型白血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骨髓内异常的白细胞(白血病细胞)弥漫性增生取代正常骨髓组织,并常侵入周围血液,使周围血内白细胞出现质和量的改变。

1.病因。

(1)病毒。成人T 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可由人类T 淋巴细胞病毒Ⅰ 型(HTLV‐ Ⅰ )所致。

(2)电离辐射。包括X 射线、γ 射线、电离辐射等。研究表明,大面积和大剂量照射可使骨髓抑制和机体免疫力下降,DNA 突变、断裂和重组,从而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3)化学因素。多年接触苯以及含有苯的有机溶剂如汽油、橡胶等,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关。

有些药物可损伤造血细胞引起白血病,如氯霉素、保泰松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发生白血病的危险性显着增高。化学物质所致的白血病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为多。

(4)遗传因素。如Downs 综合征(唐氏综合征)有21号染色体三体改变,其白血病发病率达50/10万,比正常人群高20倍。

(5)其他血液病。某些血液病毒最终可能发展为白血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2.分类。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其次,根据主要受累的细胞系列可将急性白血病(AL)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白血病或急淋,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又称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慢性白血病(CL)则分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白血病或慢粒,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白血病或慢淋,CLL)及少见类型的白血病,如毛细胞白血病(HCL)、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等。

3.各型白血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1)急性白血病。

1)周围血象:早期即出现贫血,白细胞总数多少不等,增多性与不增多性者约各占一半。

2)骨髓:骨髓内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可取代正常骨髓组织,并可侵蚀骨松质和骨皮质。

有些AML,大量瘤细胞主要为原粒细胞,在骨组织、骨膜下或软组织中浸润,可聚集形成肿块,称为绿色瘤,多见于颅骨和眼眶周期。

3)淋巴结:可有不同程度肿大,以儿童ALL 时较多见,AML 时较轻。镜下可见淋巴结内有大量的瘤细胞浸润。淋巴结结构可部分或全部被破坏。

4)脾:轻度至中度肿大。以儿童ALL 时脾肿大较多见,成人AML 时多轻度肿大。镜下,ALL 时红髓和血窦内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浸润,可形成结节状。脾小体可增大或消失。AML时主要累及红髓,原粒细胞增生,可压迫脾小体,严重时红髓和脾小体结构可被破坏。

5)肝:中度增大,表面光滑。镜下:AML 时瘤细胞主要沿肝窦在肝小叶内弥漫浸润。

ALL 时瘤细胞主要浸润于汇管区及其周围的肝窦内。

6)继发性变化:出血、感染。

(2)慢性白血病。所有CML 病例均有独特的染色体异常,即Ph 染色体。大约95%的CML 患者的Ph 染色体是22号染色体长臂转位到9号染色体的长臂上。Ph 染色体可在粒细胞、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前体细胞及B 细胞中检出,一些病例在T 细胞也能检出,证实CML 来源于多能干细胞的克隆性生长。然而,尽管Ph 染色体是CML 最具特征的改变,但并不是该病特有的,在30%成人ALL 和少数AML 患者也可检出。

1)周围血象:周围血白细胞显着增多,CML 时尤为明显。

2)骨髓:CML 时骨髓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粒和杆状粒细胞占优势。CLL 时主要为成熟的小淋巴细胞。

3)淋巴结:CLL 时淋巴结明显肿大。

4)脾:多明显肿大,CML 最显着。红髓脾窦内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浸润,可压迫血管引起梗死。CLL 时主要累及白髓。

5)肝:中度肿大,表面光滑。CLL 时,瘤细胞多浸润于汇管区及其周围;CML 时,瘤细胞多沿肝窦呈弥漫性浸润。

泌尿系统疾病

一、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伴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又称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由于此型肾炎大多数病例与感染有关,故又称感染后性肾小球肾炎。

1.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原微生物感染为引发疾病的主要因素。最常见的病原体为A 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中的致肾炎菌株。急性增生性肾炎由免疫复合物引起,C3先于IgG 沉积于肾小球基膜,提示最初的损伤可能由补体引起。

2.病理变化。

(1)眼观。见双侧肾脏轻到中度肿大,被膜紧张。肾表面充血,有的肾脏表面见散在粟粒大小的出血点,故有大红肾或蚤咬肾之称。

(2)镜下观。肾小球体积增大,血管球细胞数增多。增生的细胞主要为肿胀的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并有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由于细胞增多和内皮细胞肿胀,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闭塞。肾小球内血量减少。病变严重者毛细血管壁坏死,腔内有血栓形成,可发生节段性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血管破裂、出血。部分病例壁层上皮细胞增生明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变性。肾小管管腔内可出现蛋白管型、红细胞或白细胞管型及颗粒管型。肾间质充血、水肿并有少量炎细胞浸润。

(3)免疫荧光检查。显示肾小球基膜和系膜区有IgG 和补体C3沉积,呈颗粒状分布。

(4)电子显微镜下。主要特点是具有电子致密沉积物。沉积物呈驼峰状,通常位于脏层上皮细胞和GBM 之间,也可位于内皮细胞下或基膜内。

3.临床病理联系。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蛋白蛋。尿中还可出现各种管型。水肿也是较早出现的症状,轻者为晨起眼睑水肿,严重时为全身性水肿。水肿的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超敏反应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使水肿加重。大部分患者出现高血压,原因可能是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患者可出现少尿,少数患者可发展为无尿和肾功能衰竭,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rGN)又称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为一组病情快速发展的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表现为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由蛋白尿、血尿等症状迅速发展为少尿或无尿、肾功能进行性衰竭。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常在数周至数月内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本组肾炎的病理学特征为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新月体形成。

1.病因和发病机制。大部分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病例的肾小球损伤主要由免疫机制引起。

2.病理变化。

(1)眼观。双侧肾脏体积增大,色苍白,皮质表面可有点状出血,切面皮质增厚。

(2)镜下。特征性病变为多数(通常为50%以上)肾小球球囊内有新月体形成。新月体主要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巨噬细胞构成,有时可见淋巴细胞。新月体细胞成分间有较多纤维素。

(3)电子显微镜检查。除见新月体外,部分病例见电子致密沉积物( Ⅱ 型)。几乎所有病例均可见GBM 的缺损和断裂。

(4)免疫荧光检查。结果与类型有关,Ⅰ 型表现为线性荧光,Ⅱ 型则为颗粒状荧光,Ⅲ 型免疫荧光检查结果通常为阴性。

3.临床病理联系。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时常表现为血尿,伴红细胞管型、中度蛋白尿,并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和水肿。由于肾小球内新月体形成,球囊腔阻塞,患者迅速出现少尿、无尿和氮质血症。随病变进展,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肾单位功能丧失,最终发生肾功能衰竭。

三、膜性肾小球肾炎、血管间质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1.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又称膜性肾病,是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病变特征为上皮下出现含免疫蛋白的电子致密沉积物,并引起弥漫性毛细血管壁增厚。

(1)病因和发病机制。约85%的膜性肾小球肾炎为原发性。其余病例与其他疾病或因素有关:①慢性乙型肝炎、梅毒、血吸虫病等感染性疾病;②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结肠癌和黑色素瘤;③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④金属或汞中毒;⑤ 某些药物。

膜性肾小球肾炎为慢性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现认为大多数原发性膜性肾炎是由抗体与内源性或植入性的肾小球抗原在原位反应引起的。

(2)病理变化。

眼观:早期肾小球基本正常,之后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发生弥漫性增厚。

免疫荧光检查:显示IgG 和补体在GBM 沉积,表现为典型的颗粒状荧光。

电镜观察:显示上皮细胞肿胀,足突消失,上皮下有大量电子致密沉积物。沉积物之间基膜样物质形成钉状突起,六胺银染色显示增厚的基膜及与之垂直排列的钉突,形成梳齿。以后钉突向沉积物表面延伸,并将其覆盖,GBM 明显增厚,其中的沉积物逐渐被溶解,形成虫蚀状空隙。虫蚀状空隙渐为基膜样物质充填。

(3)临床病理联系。多发生于成人,起病隐匿,临床通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由于GBM损伤严重,滤过膜通透性明显增高,小分子和大分子蛋白均可滤过,故常表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镜下血尿和蛋白尿。

2.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是引起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原因。病变特点是弥漫性上皮细胞足突消失。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但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脂质沉积,故有脂性肾病之称。

(1)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表明微小病变性肾炎的发生与T 细胞功能异常有关。T 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或细胞因子样物质作用于上皮细胞,导致足突消失和蛋白尿形成。

(2)病理变化。

眼观:肾脏肿胀,色苍白,切面肾皮质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脂质沉积而出现黄白色条纹。

光镜下:主要改变是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出现大量脂滴,由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对脂蛋白重吸收引起。

免疫荧光检查:无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沉积。

电镜观察:也无沉积物。超微结构主要改变是弥漫性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

(3)临床病理联系。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水肿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蛋白尿的主要成分是小分子的白蛋白,属选择性蛋白尿。

3.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血管间质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肾小球基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本病又常称为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1)病因和发病机制。膜增生性肾炎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的。原发性膜增生性肾炎分为Ⅰ 型和Ⅱ 型两个主要类型。Ⅰ 型通常由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并有补体的参与。Ⅱ 型常出现补体替代途径的异常激活,50%~ 60%的患者的血清C3水平明显降低,但C1和C4 等补体早期激活成分水平正常或仅轻度降低。

(2)病理变化。

光镜下:两个类型的病变相似。肾小球体积增大,细胞增多。增多的细胞主要为系膜细胞,有的病例可有浸润的白细胞和脏层上皮细胞参与。肾小球基膜明显增厚。六胺银和PAS染色显示增厚的基膜呈双轨状。双轨现象的形成是由于系膜细胞突起插入邻近毛细血管袢并形成系膜基质,而不是基膜本身的分离。

电镜下:Ⅰ 型的特点是内皮细胞下出现电子致密沉积物。Ⅰ 型的特点是大量块状电子密度极高的沉积物在基膜致密层呈带状沉积。

免疫荧光:Ⅰ 型可见C3颗粒状沉积,并可出现IgG 及C1q 和C4 等早期补体成分。Ⅱ 型显示C3沉积,通常无IgG、C1q 和C4 出现。

(3)临床病理联系。本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年,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也可表现为血尿或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