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配音艺术
18671100000046

第46章 配音艺术的现状与未来(代结语)(1)

第一节 配音艺术的现状分析

充满艺术感的“配音时代”已成追忆,这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从往日的辉煌走向萧条:1976年,上海电影译制厂搬入永嘉路383号,并在里面搭建了简陋的录音棚,设置了两个排演厅,及一个只有200余席位的放映厅。在专家的眼中,383号无论是环境还是设备,都达不到电影译制厂的要求,然而在观众心里,那里却是真正的译制片梦工场。

由上海电影译制厂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译配的影片,如《虎口脱险》、《简爱》、《佐罗》、《悲惨世界》、《追捕》、《流浪者》、《战争与和平》、《人证》等,让国内银幕跨越了译制片的饥馑时代,也让邱岳峰、毕克、尚华、李梓等一批配音演员的声音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偶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观众对“偶声”们配音的角色如数家珍,痴迷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今日的追星族。听广播录音剪辑及朗诵译制片里的台词,也是当年的流行风尚。无论是朗诵比赛还是晚会,我们能听到各种版本的《简爱》等着名影片的对白。而在中学里,配音磁带也一度成为最好的普通话教材。

我们来分析一下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

原因之一:市场化运作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译制片最辉煌的时候,曾有人做过一次统计,上译厂译制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600余部电影,中国译制事业的起源地长春电影译制片厂,则译制了30多个国家的700余部电影。

据了解,在1993年之前,作为主要的译制片生产基地,长春电影译制片厂每年要接20部译制任务,而目前由中影公司分配到手中的几乎很难超过10部。

即使是当年译制片的“圣殿”上译厂,其境况也难掩萧条之状。据一位业内人士说,在市场化运作的今天,制片方也开始“挑三拣四”,并不会因为上译厂的“金字招牌”就把活给他们,而是从市场出发寻求最佳组合。

比如迪斯尼公司,他们拿了各种风格的小片子、动画片到上译厂配音,对那里的导演、演员、设备都考察了一番,等真正的大片《玩具总动员》、《恐龙》等进来时,却一部都没有给上译厂,而是直接找厂里的退休导演和演员组建配音班子。

再者,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的译配经费都少得可怜。译配一部译制片的资金通常只有10多万,交纳各种费用及分摊给导演、翻译、录音师等人后,即使是为大片主角配音的知名配音演员,收入也不丰厚。译制人员感叹:虽然我们也想精益求精,比如一天配一集电视剧,一星期配一个电影,但经费谁来出?

资深制片人王进喜说,现在配音是一个社会化生产,大家都压低成本。

为了节约开支,一些电视剧往往是几十个角色四五个配音演员就搞定。目前电影配音,配音演员在录音棚里的时间都是尽量缩短,二、三天很正常,熟悉人物角色的时间也只有一两天。一位配音演员告诉记者,给电视剧配音,一场戏往往只能看一遍就要开始录。不过,整体工艺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生产效率,导致整个流程时间大大缩短了。译配速度大大缩短,只有原先的四分之一左右。而且先进的工艺和处理软件还能调节口形,甚至能自动将音调音色往原片上去靠。机器的作用越来越大。

原因之二:人才短缺

人才的青黄不接也是译制片厂面临的最大困境。据了解,目前上译厂的配音演员只有10多个人,正在着力培养的几名年轻演员,也依然淹没于上一辈的辉煌之中。

而长影厂的配音演员,大部分为生计所迫漂在北京,厂长杜慧军曾向媒体记者呼吁拯救配音艺术,但他同样无奈地表示,“说演员们功利性强,但他们也要糊口。”

2001年11月,上译厂搬入上海广播大厦。较之于永嘉路383号,这里的环境堪称“豪华”,还有价值数千万元的亚洲一流设备。不过,这一切依然无法改变人们心目中上译厂日渐衰落的印象。

原因之三:观众分流

当年配音艺术的辉煌是配音艺术家们丰沛的才华和敬业精神,再加上大的社会环境的直接后果。在那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不但是一些译制片中的主角家喻户晓,银幕之后的配音演员也成为明星。如今,蓬勃发展的电视与网络业,尤其是无孔不入的原声盗版影碟,抢走了很多观众。在大中城市里,人们常可以于影片引进半年前,就买到制作精良的原声盗版碟。

目前的译制片基本上可以分为字幕译制片和配音译制片两大类,为了对这两大类片种的受众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我们来参看根据一份调查问卷,把各类人群喜爱字幕译制片和配音译制片的数量整合成的。

中学文化程度以上的20岁以下青少年普遍偏爱字幕译制片。

40岁以下的中青年被访者中,优先选择字幕片的居多,反映出中青年对于西方文化的接受态度更积极主动,而随着年龄增大,受英文教育程度降低,40岁以上人群优先考虑配音片,这也和他们长期的观赏习惯、看电影方式有关。

此外,在选择配音译制片的20~60岁的被调查人员中,具有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了80%,喜欢配音译制片的人群还文化程度较高的特点,其中包括少数热爱者或研究者。

选择字幕原版的受众最多选择的理由是“配音译制片质量良莠不齐”,占了十分之九以上,这说明大部分受众对粗制滥造的配音作品是十分不满的,这也是他们放弃欣赏劣质配音电影的原因。学习外语、感受异国语言魅力这方面的需求也是许多人选择字幕译制片的理由,这个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息息相关。

原因之四:制作粗糙

许多观众不是不想看译制片,实在是因为现在许多电影的配音“不堪入耳”。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配音艺术的江河日下与行业工作者日渐粗糙的创作态度是分不开的。上译厂老一辈配音工作者严格遵循看原片、初对、复对、排戏、实录、鉴定、补配、混录等8道工序,通常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这期间从导演到配音演员、翻译,每个人都是非常用心地投入其中。但现在一些配音演员基本没时间去熟悉本子,拿到就读,口形对不上了,就随意加快或放慢语速。即使翻译的前言不搭后语,也照读不误。

配音质量的好坏,与翻译和导演的创作态度、水平紧密相关。为了了解异国的政治、文化背景,以便更准确地把握剧本和人物形象,精通外语与各国文化的厂长陈叙一,在导演《王子复仇记》、《简爱》等片时,几乎是字斟句酌。

这样严谨的工作方式现在已经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