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献案例与疑难解析
18671200000077

第77章 关于抗战时期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

1938年12月10日,张君劢在《致毛泽东先生一封公开信》中说:“共产党之特点与其所以异于他党者,在其阶级性,在其认定以阶级斗争为夺取政权之出路。公等昔年所以特注意于无产者,且标土地革命之说者,即在于此,此马克思之学说,而列宁从而实现之者也。乃公等社会革命工作正在进行中,忽而‘九·一八’之巨变。

于是先生等倍阶级斗争之不适于中国,转而标出民族战争之说。此种巨变,诚为国家之大幸,应表而出之者也。然民族斗争云者以全体人民为主体,不应更有阶级之成见。”

试结合抗日战争实际,评析这段话的主要观点及其实质。

答案要点:

这段话表明:张君劢认为阶级斗争不适合于中国,曲解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一致性的理论。

共产党是主张通过阶级斗争夺取政权的。“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侵略者。但这决不意味着阶级斗争不存在,共产党放弃了阶级斗争。特别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就是阶级斗争的具体表现。

对此,共产党必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只有这样,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日民族战争的最后胜利。

张君劢这段话的实质是:借口民族斗争,要共产党取消阶级斗争;为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