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生态环境与新农村建设280问
18672000000019

第19章 安全农产品生产(3)

(1)肥料用量减少,利用率提高。缓释肥肥效比一般未包膜的长30天以上,淋溶挥发损失减少,肥料用量比常规施肥可以减少10%~20%,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2)施用方便,省工安全。可以与速效肥料配合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施肥用工减少三分之一左右,并且施用安全,防肥害。

(3)增产增收。施用后表现肥效稳长,后期不脱力,抗病抗倒,增产5%以上。(4)减少环境污染。

问题153:什么是BB肥?

答:“BB肥”是一种将氮、磷、钾的大颗粒肥按比例均匀混合而成的复混肥,在国外是指散状掺混肥料,因其英文字母的开头均为“B”,因而简称“BB肥”。BB肥的特点是氮、磷、钾的比例搭配随机灵活,可以根据不同作物需肥特点,随时配制、调整氮、磷、钾和一些中微量元素,满足作物对肥料的需求,提高农产品的品质;配制难度小,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生产出各种规格的专用肥,比较适合测土配方施肥的需要。但对原料的要求较高,即要求肥料颗粒大小均匀;养分的速效性较好,但易吸湿。BB肥在国外发展很快,这种掺混工艺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目前BB肥在美国的销售量占施肥总量的45%,在复混肥中的比例超过60%。我国的BB肥起步较晚,市场占有率很低。

问题154:什么是肥料利用率?

答:肥料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肥料中该种养分总量的百分数。在目前栽培技术管理水平下,化肥的利用率大致在以下范围:氮肥为30%~50%,磷肥10%~15%,钾肥40%~70%。

问题155:如何施用复合肥?

答: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三种重要植物营养元素N、P或N、P、K的肥料的总称。复合肥料中含N、P或N、K两种主要营养元素的称为二元复合肥。含N、P、K三种元素的称为三元复合肥。有的复合肥料除含N、P、K主要元素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这种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料称为多元复合肥料。三元复合肥料的品位以含(N、P2O5、K2O)%的总量来表示,但其每种养分最低不少于4%,一般总含量在25%~60%。总含量在25%~30%的为低浓度复合肥,30%~40%的为中浓度复合肥,大于40%的为高浓度复合肥。复合肥的施用方法主要有:作底肥,在播种前,整地时,撒到地表,翻到犁底,一般在耕层下10~20厘米为最好。作种肥,要注意种、肥隔离8~10厘米为好。作冲施,在作物生长的后期,将肥料溶化后结合浇水,冲施效果更佳。作叶面肥,用硫酸钾复合肥按0.5%比例溶化后,取上清液喷洒在叶子的正反面,24小时就能吸收完,隔5~7天喷一次见效快。

问题156:什么是二氧化碳气肥?

答:植物体的组成元素中,碳元素是占最大比例的,这些碳元素是通过光合作用,由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而来。

人们设想,如果能够增加作物生长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能使作物获得增产。在生产上,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制成肥料,称其为“气肥”。经过试验证明,施用二氧化碳气肥可以使作物产量增加。主要用于温室蔬菜等的种植。这是由于温室种植时,在夜间因作物呼吸作用能放出二氧化碳,浓度高于外界,但日出后由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很快,二氧化碳浓度会降得很快,浓度不足对植物光合作用不利,增施气肥可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问题157:什么是生物农药?

答:广义的生物农药是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及人工合成的与天然化合物结构相同的农药,这种农药也叫生物源农药。经农业部批准的《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中关于生物农药的定义,它包括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农药和天敌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有真菌农药、细菌农药、病毒农药和抗菌素农药,目前最常用的真菌杀虫剂是白僵菌和绿僵菌,前者能防除190多种害虫,后者能防除200多种害虫。在细菌农药中,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苏云金杆菌,它能防除粮、棉、茶、果等150多种鳞翅目害虫,药效比化学农药提高55%。生物化学农药以昆虫生长调节剂产品为主,随着国外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国内有关科研单位和企业也相继研制开发了一些新品种的生化农药。转基因生物农药和天敌生物农药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同类生物农药的开发生产尚有较大差距。生物农药具有化学农药所不具备的优点,不仅杀虫效率高,不产生公害,对人体和家畜都没有副作用,环境兼容性好,而且害虫也不容易产生抗药性。现在,国际上已商品化的生物农药有30多种,我国也将逐步用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特别是在蔬菜生产上应尽早使用生物农药。

问题158:什么是生物防治?

答:生物防治是利用各种有益的生物或生物产生的活性物质及分泌物,来控制病、虫草群体的增殖,以达到压低甚至消灭病虫草害的目的,其主要方式:一是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如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用七星瓢虫和草蛉防治蚜虫等。二是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侵染害虫,致使害虫死亡,如农业生产大量应用的苏芸金杆菌、核多角体病毒。三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如广泛使用的制剂有多抗霉素,井冈霉素、阿维菌素等。

近年来,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农产品残毒增加,环境污染加剧及害虫抗药性增加。生物防治则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它无污染,无抗性,保证了人畜安全,能够避免化学防治所带来的许多弊病。

问题159:为什么高毒的有机磷杀虫剂不准用于蔬菜、瓜果、茶叶等作物?

答:农药使用的范围主要是根据对人的健康有没有影响或损害来规定的。在蔬菜、瓜果、茶叶等作物上禁止使用高毒农药,主要原因是:高毒有机磷农药加工剂型多为乳油,乳油兑水配制成药液喷洒在作物上,容易渗入蔬菜叶片内和瓜果内,耐雨水冲刷,消失较慢;农药主要喷洒在这些作物的可食部分,给食用者增加危险性;农药喷洒后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降解到无毒害的程度,而蔬菜、瓜果等生长期较短,随时采摘食用,有的农户喷药第二天就采摘上市,引起食用者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防治这些作物上的害虫应选用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

问题160:什么是茶叶安全质量和清洁化生产?

答: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也是我国广大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有6亿人口饮茶。因此,茶叶食品的安全问题引起广泛重视,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成为中国茶业的主流。我国茶叶安全质量方面存在农药残留、铅污染、细菌污染、氟和其他污染物等问题。茶叶的清洁生产包括从茶园选择、种植中的清洁化、茶叶加工中的清洁化、加工厂的清洁化、包装和运输过程的清洁化。①茶园选择:要考虑到茶园与工厂、矿区、居民区、其他农田的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