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生态环境与新农村建设280问
18672000000002

第2章 生态环境基本知识(1)

问题1:什么是农业生态系统?

答: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人类从事农业生产,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在人工调节和控制下建立起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农业生产体系。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农业生态系统也是由农业环境因素、绿色植物、各种动物和各种微生物四大基本要素构成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系统,具备生产力、稳定性和持续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农业生态系统表现为:为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加入各种辅助能(如化肥、机械动力等);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大为降低,系统中的主要植物和动物由人工选择而成;农业生态系统是受人为目的控制的,是一个由人参与及主宰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限于人口的压力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人类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未能给予充分重视,造成当前农业环境质量恶化,农业生态平衡破坏。这种生态失衡已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业生态生产力的发挥和农业的长期发展。

问题2:什么是农业环境?

答:农业环境是指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即指农作物、林木、果树、畜禽和鱼类等农业生物赖以生存、发育、繁殖的自然环境。它包括农田土壤、农业用水、空气、日光和温度等。从当前农业生态环境情况看,土地退化、土壤荒漠化及盐碱化、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农业用水污染及由此导致的农田土壤污染、农药和化肥污染也时有发生。

这一切均严重影响着农业的持续发展和粮食的安全。所以,农业环境保护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问题3:什么是环境问题?

答: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环境问题按其产生原因可以归纳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类。原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一环境问题,是指一些非人类能力所能控制的,而由自然因素(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等引起的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如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引起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水土流失、沙漠化、气候异常、地面沉降、诱发地震等。目前,人类活动对环境损害所造成的后果和环境污染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已日渐被人们所感受,并逐渐形成共识。保护环境,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问题4:什么是环境污染,有哪些污染类型?

答:环境污染是指由于某种物质或能量的介入,使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能够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被称为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及镉、铅、汞等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当某种能造成污染的物质的浓度或其总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产生危害,环境就受到了污染。能量的介入也会使环境质量恶化,如热污染、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环境污染既可由人类活动引起,如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也可由自然原因引起,如火山爆发释放的尘埃和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环境保护中所指的环境污染主要是指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

环境污染的类型,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按污染的性质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按污染产生的来源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和生活污染等;按污染物的分布范围分,又可分为全球性污染、区域性污染、局部性污染等。

问题5:什么是水体污染?

答:水体污染是指一定量的污染物进入水域,超出了水体的自净和纳污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向水体排放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的化肥、农药及地面污染物被雨水冲刷,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进入水体等。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体,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

问题6:什么是大气污染?

答:自然状态下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余为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和植物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生态系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等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大气环境质量。

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包括:①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②硫氧化物: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③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④氮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⑤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⑥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

问题7:什么是土壤污染?

答: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土壤污染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外,更为严重的是土壤对污染物具有富集作用,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镉等富集到作物果实中,人或牲畜食用后发生中毒。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是多样的,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质,特别是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进入土壤,废水中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直接进入土壤或其渗出液进入土壤。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灌溉带来的土壤污染。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也是土壤污染的来源之一。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广、种类多,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铜、汞、铬、镉、镍、铅等)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同时还要采取防治措施,如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种植有较强吸收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或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例如蚯蚓能降解农药、重金属等);或施加抑制剂改变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减少作物的吸收(例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的pH,促使镉、汞、铜、锌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此外,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问题8:什么是环境噪声污染?

答:环境噪声污染是指发声源发出的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妨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其他正常活动的现象。国家《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dB(分贝)、夜间(指22时至次日6时,下同)40dB;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dB、夜间45dB;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dB、夜间50dB;工业区,昼间65dB、夜间55dB;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内河航道、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昼间70dB、夜间55dB。环境噪声主要来自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会噪声等方面。噪声危害表现在许多方面。噪声对人体健康最主要的影响和危害是使人听力减退和发生噪声性耳聋。噪声会使人体紧张,引起心律不齐,血压升高,诱发心脏病。噪声还影响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引发疾病。在噪声的刺激下,人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容易疲乏。

问题9:什么是环境激素?

答: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其他脊椎动物能根据自身各个生长阶段的需要合成各种代谢调节物质,即内分泌激素,如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卵巢、睾丸等。虽然体内激素的含量极少,但正是因为有了它,自然界中的生物才得以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然而近些年来,人类不断发现一些存在于生物机体之外的、具有与生物内分泌激素作用类似,能扰乱生物正常内分泌功能的化学物质,当这些化学物质进入生物体后,会很容易与它们的“受体”相结合,诱使机体渐渐改变某些生物化学反应,造成生物体的激素分泌失调和生殖器官畸形甚至癌变,影响后代的生存和繁衍,这类物质就称为环境激素,又称环境荷尔蒙。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环境激素在制药、塑料制品添加剂生产、除草剂的使用和垃圾处理等过程中不断释放,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环境激素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含有环境激素的污染物种类很多,目前怀疑对生物体有直接影响的化学物质约有200种,已被专家们证实列入环境激素的有防止海藻和贻贝附着在船底的三丁锡、三苯锡以及源于塑料添加剂和洗涤剂的壬酚、垃圾焚烧场排出的剧毒物质二恶英、苯乙烯、多氯联苯、石棉及滴滴涕、氯丹、汞、6215齐镉、碳酸酯、有机氯、有机磷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汽车尾气等70多种有害物质,其中有7种最危险的多用于制造人们日常用的涂料、洗涤剂、树脂、可塑剂等。环境激素不易分解,其毒性作用的潜伏期长,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即使数量极少,也会导致生物内分泌失衡,并具有潜伏性、持久性和不可逆转性,在短期内人们不易察觉它的危害。环境激素已成为继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之后的第三大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

问题10:目前农村存在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答: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如何?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农村的资源正在日益减少。如我国农村的耕地资源在工业化与城市化中锐减,工业发展了,农民变成了市民,可是城市化和生态破坏使农村耕地资源在日益减少,农村人口却在继续增加,土地资源缺乏将进一步加重农村问题。同时,农村的其他资源也在日益减少。二是当今的中国农村正遭受着史无前例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农村环境却成了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农民居住环境脏、乱、差,饮用水体水质恶化,农民生活质量下降问题突出。我国农村有3.6亿的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每年有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农村水污染程度不断加剧,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据估计,我国每年有超过1500万吨的氮流失到了农田之外,污染湖泊、池塘、河流和地下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污染已成为制约和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城市化和工业化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缓解农民劳动力过剩、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城市化进程中引起的环境污染,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三是盲目开发、盲目建设和盲目发展带来农村的生态破坏,许多地方人民富裕了,经济发展了,经济指标每年都在高速增长,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巨大的,有许多是以损害农村的生态为代价发展的。

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超过西方100多年的成就,而西方一个多世纪的环境问题在中国20多年里集中呈现。

可能我们今天收益的只是对明天生态破坏的补偿而已,我国现在的很多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就是这种形式的偿还。

农村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支撑,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成严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