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公共财政之路:浙江的实践与探索
18672100000027

第27章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浙江公共财政理财思想(4)

根据省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对浙江地方可用财力增势趋缓的现实考虑,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浙江省财税经济的良性运行,浙江省财政厅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了“三个三”理财思想和工作措施。第一个三是指,在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较快发展中,强调支持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二个三是指,优化税收收入结构、政府财力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等三个结构,特别是对各地在优化三个结构过程中,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省财政将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助。第三个三是指,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中,针对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分别实行“控、压、保”三个字。“三个三”工作措施是财税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浙江省委“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的有力举措,是浙江财税部门理财思想的与时俱进,也是我们浙江财税创造性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二)“三个三”理财思想的实践意义和成效

“三个三”理财思想的出台,是深深扎根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上的。

首先,浙江正处于产业升级的新阶段。经济发展中积淀的结构性、素质性等问题和矛盾逐渐突显,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这就迫使我们财政部门必须树立科学的财政发展观,转变理财思路,运用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对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新兴的现代服务产业进行“促”,而对落后的生产方式、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控”,推进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

其次,浙江省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经济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2005年,我省人均GDP达到3400美元,开始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一阶段中政府需要更多地协调生产与消费、三产与二产、收入与分配等之间的关系和矛盾,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的介入,而财政政策无疑是政府在这些领域发挥调控作用的不二选择;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带头示范作用也使得我省公共财政支出的压力加大。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浙江省财政收入的规模和增速相对于财政支出的规模和增速越来越显现出不足,因此,挖掘新的财政增收“亮点”成为全省财政部门的工作重心。

最后,“三个三”工作措施,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可以说,它是财政工作者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辩证法思维,前瞻性地总结和提炼出来的理财思想精髓,进而用于指导全省的财税实际工作。财税政策支持第三产业,尽管当前会压缩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自然也就孕育了未来的财政收入,不仅调整了财政收入的结构,而且这种财政收入将是可持续的。而一个健康、发达的财政事业光有财政收入作保证还不行,优良、高效的财政支出对财政资源的配置起着更直接的推动作用。“三个三”工作措施既照顾到了经济对财政的承受能力,又兼顾了政府从事经济社会管理对财政的现实要求,从而正确地处理了需要与可能的关系。“三个三”

工作措施还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其总体目标是促使地方经济和财税事业和谐发展,着手点便是优化地方财政收支结构,精管严管地方财政收支,同时在优化财政收支结构的过程中,也完善和提升财税部门自身的工作能力。

“三个三”工作措施实施以来,成效显着。

(1)扶持引导,将“三个三”的要求落实到财税政策的产业扶持中去。从整合政策、资金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对经济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稳定增长,巩固和发展现有财源,挖掘和培育潜在财源。各地将扶持的着力点逐步转向第三产业,探索扶持新手段、新方法,重点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扶持旅游、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财政收入的可持续性。例如金华市财政从2004年起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扶持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地税部门采用核定系数法调整定额,提高按期缴纳营业税的起征点。金华市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扶持三产,东阳安排1000万元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结合税收政策支持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浦江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义乌出台政策对会展业、现代物流业进行补助。全省各地的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来自第三产业的税收收入占地税部门组织税收收入的62.2%,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不断加大;地方税收结构和财力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同口径历史性地突破了50%大关,达到50.4%,2007年达到了50.9%。

(2)按照“控、压、保”的要求,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根据构建和谐社会和“三个三”理财思路的要求,按照“增量优方向、存量调结构、增量调存量”

的原则,财政支出着力向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倾斜,彰显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向“三农”倾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科技、文化、环保和生态等社会事业倾斜,不断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尤其是过去五年来,浙江省公共财政支出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向民生领域倾斜。

义务教育已经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落实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政策;全省财政支出中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支出比重由2002年的51.1%提高到2007年的58.2%;全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从2002年的11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01亿元,占同期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4.6%提高到16.7%;2007年全省财政支出1807亿元,民生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比重达到67.8%,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支出的比重达到70.3%。而对行政经费则从严控制,根据政府职能转变和事业单位改制的要求,正确界定行政支出范围,逐步改变以往行政支出多、乱、滥的现象。重点保证国家政权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发放、公检法司武警支出的需要。预算上,一般经常性行政经费实行零增长,厉行节俭办事;压缩消耗性支出、竞争性领域支出,对基建支出实行刚性约束。全省农业、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卫生支出增幅均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幅,有力地促进了“平安浙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民生财政的建设。

本章小结

浙江财政理财思想是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开拓务实、与时俱进是浙江政府理财思想的集中体现,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浙江特色,并对浙江的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有些理财思想已经对全国的财政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并在全国推广,如创新管理体制的省管县财政理财思想已经成为全国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最近几年财政部出台的一些奖补结合的财政扶贫政策与浙江省早已实行的激励兼容的财政扶贫政策如出一辙。规范公开,赋权力于制度的理财思想既是市场经济法制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共财政自身建设的需要。而“三个三”理财思路是新时期浙江财税创造性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既顺应了中央建设和谐社会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导向,又是地方政府生财、理财、用财之道。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旭明.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三个三”工作措施为抓手努力创建地方财政经济的和谐运行机制.浙江财政年鉴2006.北京:中华书局,2006.

[2]翁礼华.“两保两挂”的实践和思考.浙江省财政税务志.北京:中华书局,2002.

[3]钟晓敏,张守凯,张雪平.公共财政之路:解读浙江财政理财思想.财政研究,2002(12).

[4]钟晓敏等.浙江财政理财思想研究.研究报告,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