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解放思想:浙江改革发展的根本经验
18673100000028

第28章 城市突击:从小城镇到城乡一体化(4)

2.强化产业集聚促城市化,择优培育中心镇

各中等城市因地制宜,通过培育和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促进城乡一体发展。比如嘉兴、湖州等地十分重视城乡结合部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教园区、特色工业园区和工业功能区的建设,把它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吸引乡镇企业向园区开发区集聚,通过改革投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升级和城乡一体化。

重视发展小城镇,择优培育中心镇、重点镇。2000年8月,省有关部门选择确定了萧山瓜沥镇等136个建制镇作为全省的中心镇,对其加以重点扶持和培育,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有机结合,并首次完成了中心镇总体规划编制和行政区划调整工作。2005年,在原有基础上浙江再确定了11个改革试点镇,同年实施杨汛桥镇、钱清镇等5个中心镇培育试点工程。

2007年5月,全省推出141个中心镇培育名单和进行强镇扩权,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根据相关文件,141个中心镇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包括建立和完善小城镇的财政体制、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投入体制、城镇规划和小城镇建设用地权、户籍制度改革等10个方面大幅度的改革,以此来推动城乡一体化。

3.改革城乡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第一,积极开展户籍管理制度改革。1997年,浙江在全国率先推出购房落户政策。2000年,又在全国率先取消了进城控制指标和“农转非”计划指标,率先建立全省相对统一的户籍改革政策体系。至2003年,全省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铺开,户口迁移限制基本取消,大中城市的户口迁移政策明显放宽。宁波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进行了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一体化改革,改革开始仅3个月,全市新办理城镇户口居民达到3.6万余人。义乌、奉化等县级市积极推行“本地人口城市化、外来人口本地化”政策,鼓励城区落户发展。温岭抓住全省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市的机遇,实行了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等主要生活基础为依据的落户标准政策。

第二,积极开展就业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创新和改革,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2006年,全省提出统筹城乡就业的六大目标任务,即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业体系,建立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近年来,在就业方面,全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坚持以培训促转移,大力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

工程,重点做好被征地农民、转产渔民、下山移民等农业劳动力的培训,较好地促进了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基本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

第三,不断创新土地流转使用制度。义乌为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把农民进城办厂经商与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在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鼓励农民把承包地的使用权交给集体资产经营公司经营,同时承认和保留农民的收益权,允许继续参与收益分配,解除农民后顾之忧,清除城市化道路上的障碍。东阳横店镇在城镇化进程中实施了土地制度创新,在城镇建设用地问题上,没有采用一次性支付土地征用费的办法,而是探索出由集团公司出面成立土地租赁基金会,由基金会与各村签订长期租赁合同、分期付款的办法。

(四)率先发布城乡统筹评价报告

为了更深入、更具体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开始着手编写城乡统筹评价报告。2007年底,在全国首次印发了《浙江省2006年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

报告披露,2006年度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为65.88分,比2005年增加了4.01分,按照初步统筹(45分以下)、基本统筹(45~65分)、整体协调(65~85分)、全面融合(85分以上)四个阶段的划分,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由2005年的基本统筹进入整体协调阶段,迈上了新的台阶。

评价结果显示,2006年,各地统筹目标更加明确,统筹重点更加突出,统筹力度更加加大,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四大领域统筹水平全面提升,目标实现度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3.53、4.37、3.40和5.24个百分点。各地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注生态保护,领域间差距进一步缩小,最高值与最低值的目标实现度差距减少了0.36个百分点,生态环境领域的增幅最大,目标实现度从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

城乡统筹水平全面提高。2006年与2005年相比较,在总共20项指标中,除4项指标因统计口径、目标值和计算方法调整不可比外,其余16项指标中有14项指标的实现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高于平均增幅的指标有“村庄整治率”、“环境质量综合评分”、“标准化公路通行政村率”、“城乡生均教育事业费比率”、“城乡信息化水平比率”和“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等6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倍数”和“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项指标的实现度出现逆向变化。从发展水平看,20项指标中,有14项、占70%的指标的实现度超过65%,其中,超过85%的指标1项。

城乡统筹的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2006年,全省11个设区的市综合评价得分平均增幅为6.66分,比2005年平均增幅高出1.51分,相对后进地区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其中,丽水市的增速最快,增幅达到10.76分;温州、衢州和金华三市的增幅在8分以上。对于60个县(市、区)的评价也表明,这些县(市、区)的统筹水平明显提高。同时从发展进程看,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县(市),进程相对快一些;发展水平相对高的县(市、区),进程相对慢一些。

城乡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从2006年的数据看,省、市、县三级统筹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处于初步统筹阶段的市、县已全部消除;统筹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后进地区统筹发展步伐加快,区域间统筹差距逐步缩小;统筹的工作重点进一步突出,关注民生和生态建设领域的统筹步伐明显加快;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和《纲要》的引领作用充分显现,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正朝着全面融合的方向快速健康推进。

浙江城乡一体化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城乡统筹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2007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从2005年的2.45倍扩大到2.49倍。二是农村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统筹城乡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领域目标实现度的总体水平和增幅均低于其他领域,主要是城乡教育、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优秀教师大多集中在城镇学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保障水平低,覆盖人口少。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仍然较大。近年来,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但农村垃圾仍以简单的收集为主,农村卫生厕所普及主要集中在城郊农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还刚刚起步,落实根本性的处理措施和加快全面推进的工作难度较大,村庄整治任务还相当艰巨。四是农居仍处于高度分散状态之中,土地浪费、生活污水治理难度较大,也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附录 “小城镇”与“大城市”之争

城市化发展战略之争论,在浙江由来已久。虽然没有很明确说是属于何门何派,但相关的研讨会、文献资料和论文非常丰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更是达到一个高潮。尤其90年代末的大量关于城市化发展战略取向的研讨会,实际上就是整个改革开放30年城市化时快时慢发展的一个缩影,也体现了一种百家争鸣、积极开放的姿态。这些会议和争鸣为加快推进和正确推进浙江城市化进程、推动浙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省委、省政府的相关决策。

(一)城市化讨论“风生水起”:90年代末的争鸣

在1998年初的浙江省第九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如何推进浙江城市化,仍是提到努力促进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战略思路。而到了年末,浙江城市化战略提法和思路突然有了较大变化,并由此引起了1999年一场有关浙江城市化道路“怎么走”的大讨论。

公元1999年,注定是浙江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有关城市化的课题研究、研讨会、领导会议和规划纲要制定讨论等层出不穷。这一方面与当时省委作出不失时机加快推进城市化战略决策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浙江的城市化水平较多落后工业化水平的客观事实有关,大家对推进城市化推动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积极性高涨,救国救民之心溢于言表。当年影响较大的有关浙江城市化研讨会,就有四次。

较早的一次是1999年1月21日,省社科联和浙江日报社联合召开“浙江的现代化与城市化理论研讨会”。会上几十位省内理论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明确提出了浙江省的城市化要积极发展以都市区、都市带为主的,功能互补的大中小城市网络群;抓住都市区和都市带这个牛鼻子,促进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升级,提高城市化水平。会议创造性地提出了“优先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等城市,稳定和完善小城镇建设”的城市化建设战略方针,以及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提高浙江城市化水平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