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杭州,已三年有余。《新诗的碑纪:浙江诗人群与中国新诗的现代化》算是我对这座美丽“诗城”的一片心语。
“诗城”,是过去的许多年里,我还生活在另一座城墙屏障的古城时对杭州的一份文化牵挂;“诗城”,也是现今我客居杭州的时候,它的精致、秀美、浪漫、风雅留存在我心中的一份心灵感悟。“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杭州应该是中国最诗意的城市。白居易、苏东坡们留给杭州诗情的时候,恐未料及的是,他们与杭州的所有细节今天都赋有了诗意。长堤漫步是白居易的诗;望湖楼宴客是苏东坡的诗;当然,孤山闲隐、梅妻鹤子又何尝不是林和靖的诗呢!水波抚岸,帆影流年,这是运河的诗;芦花翩飞,白鹭玉立,“一曲溪流一曲烟”,这是西溪的诗;柳浪闻莺,断桥残雪,雷峰夕照,三潭映月,这是西湖的诗。最有意味的是,当你不带半点功利的嫌疑和西湖在一起的时候,西湖会这样让你陶醉:灵隐寺、凤凰寺各司法事,却总相安无事,超逸绝顶的道家也能在葛岭峰腰起炉炼丹;刺字明心、精忠报国的岳飞偏偏安息在西湖之畔;宁静淡泊的国学大师也可与青、白二蛇毗邻而居。西湖博大的文化胸襟不是十里之广的西湖所能度量的,这是如椽诗笔绘就的西湖之诗!
2007年央视春晚的《小城雨巷》,将杭州的诗意渲染到了极致:丝竹悠扬,烟雨朦胧,纸伞倩兮,小巷悠悠,那是戴望舒《雨巷》的写意。
其实这“雨巷”,就是杭州的大塔儿巷。1927年的大塔儿巷,清一色的粉墙黛瓦,清一色的泥壁木窗,清一色的青石板小路,千种风情,万般意态,如诗如画。而今杭州的“大塔儿巷”不多了,但那份记忆是永恒的。
因为它是杭州的象征,正如皇城是北京的象征,园林是苏州的象征一样。
也许在很多人的心中,杭州已不再有这份诗意。杭州是日渐商业化了,现代化了,更重要的是诗歌与现实渐行渐远,人们早已没有那份诗心了。杭州给予人们最强烈刺激的是房价像胡子一样天天长而股票却像眉毛一样老不长;人们最大的焦虑是很多的时候在汽车的森林里如蚂蚁走热锅似地在车头车尾的逼仄里转圈而无可奈何。杭州给人们的这种感受很真实,不想经历都不行。但自从有了房子住,我就不大关心新开盘的排屋是否需要半年的工资买一平米了,因为无论睡在哪里都是睡在黑暗里,只有梦能证明睡眠的质量;自从我把杭州所有的地方都用自行车碾过一遍以后,即便所有杭州的汽车都放在马路上展览或者秀行为艺术也不关我的事情了,因为杭州已经可以和我一起呆在家里了。就像当年沈从文住在北京却老是留恋湘西一样,生活在越来越“现代”的杭州,我总是希望杭州还是那个回避了吵闹的杭州。杭州的现在好似一部“新感觉派”小说,而杭州的过去也可以说“骨子”里是一首诗,一首轻灵婉约、柔美曼妙的诗。
我留恋杭州的“骨子”,留恋那份弥漫着的诗意,留恋在杭州停过留过、匆匆走过的现代诗人们,与杭州、与浙江有着种种关联的现代诗人们。在现代中国,浙江诗人缔造了一段神话。鲁迅、周作人、徐志摩、冯雪峰、艾青、戴望舒、施蛰存、殷夫、陈梦家、俞平伯、沈尹默、刘大白、邵洵美、孙大雨、穆旦、唐湜、袁可嘉,等等,一时多少诗杰,几乎占据了新诗的半壁江山。幽默一句:那时的杭州,那时的浙江,“一根棍子从楼下掉下来,就能砸到一个诗人的脑袋”。回望整个中国新诗发展的历程,浙江诗人们拓启诗路,领袖群伦,居功至伟。周作人、沈尹默、刘大白引领五四白话新诗,“湖畔诗派”“专心致志做情诗”,徐志摩、陈梦家领衔“新月诗派”,戴望舒、施蛰存领导现代诗潮,艾青成就现实主义诗歌高峰,穆旦、唐湜、袁可嘉标志现代主义诗艺成熟。而今,诗人大多远去,杭州也不再依旧,但钱塘水长,西湖依旧,诗情也当浪漫依旧。怀着那份对诗的以心相许,欲把诗意的杭州当作沈从文的“湘西”。2006年,确立了浙江新诗人与中国新诗现代化的关系研究这一课题,真心想为浙江的新诗人们写一篇碑纪。历时两年,不敢怠慢,有了这即将付梓的30余万文字。尽管粗糙、拖沓,也终究有了一个交代,了了一份心愿。
本书是2006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新诗人与中国新诗的现代化》结题成果,2008年又被列为省级社会科学学术着作出版资金资助项目。书成之际,理当感谢所有关怀它生长的人们:令我崇敬的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先生,在我完成初稿之际,欣然应允,为我审阅书稿,并赐一序,为本书增色万分。先生的恩德我铭记在心。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斌教授、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吴秀明教授、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雷体沛教授、浙江工商大学艺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日葵先生,等等,在本课题的研究与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他们给了我多方面的指导与帮助,这是让我永远牢记的感动。我也要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石国华与宋旭华先生,感谢他们为本书的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曾受益于许多学界前辈与大师的着述,我在注释与参考文献中都尽量予以注明,若有疏漏,恭请谅宥。因为我的才疏学浅,书中谬误之处难免,敬请方家指教。
罗昌智
2008年9月18日识于杭州退思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