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
18675400000052

第52章 《营造法式》与江南宋元时期木结构建筑(2)

玄妙观坐落在苏州古城中心,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初名真庆道观,唐时更名为开元宫,北宋时改称天庆观,元代至元年间更名为玄妙观。玄妙观早期的面貌在南宋绍定年间所刻的《平江府城图》碑中尚可窥见一斑。图中所绘天庆观有棂星门、中门、三清殿、回廊等,其中三清殿为重檐顶,两侧有挟殿。后经元、明、清各朝历次重修、重建,面貌已有很大变化。

现玄妙观有殿堂七座,中路有山门、三清殿,东路有文昌殿、观音殿、寿星殿,西路有雷尊殿、财神殿等。唯三清殿为南宋遗构,其他均为晚近建筑。

三清殿系南宋淳熙六年(1179)重建。面阔九间,约43米;进深六间,约25米;重檐九脊殿。殿内柱子布局整齐,形成满堂红式的柱网布局。下檐本为副阶,但目前已与殿内空间完全相通。大殿正立面当中三间及后檐当心间皆用槅扇门四扇,其余各间除尽间为实墙外,皆开窗。门窗、屋顶瓦饰等外立面装修已非南宋原物,是后期重修所留。

殿身每缝构架用五柱,即前、后檐柱,前、后内柱,中柱。除前、后檐柱外,内柱与中柱皆以天花为界,分为上下两段,上段柱子立于下段柱头的铺作之上。上段柱子间用三椽栿、乳栿及劄牵连络。三椽栿、乳栿、劄牵一头插入柱身,另一头由蜀柱支承,并承托平槫。其中脊槫、中平槫由柱头直接支承。上段构架明显地带有明清时期江南建筑中穿斗架的痕迹,绝非南宋遗物,应是后代重修时所换,改动明显。下段柱子间由额枋及串枋连络,柱头施柱头铺作,柱间有补间铺作及襻间铺作。下檐深二椽架,下檐柱与上檐柱(老檐柱)间施乳栿及劄牵。乳栿与劄牵一头入上檐柱柱身,并以丁头栱承之,另一头入檐柱铺作,并承檐槫。乳栿与劄牵皆月梁造,梁广超过柱径,甚为罕见。

大殿斗栱由上檐铺作、下檐铺作和内檐铺作构成,与柱梁构架一样,原有形制与后世改建交织在一进,较为复杂。上檐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皆为七铺作双杪双假昂,里转七铺作出四杪,里外第一跳偷心,其余各跳皆为单栱计心造。假昂做法宋代罕见,而明、清建筑普遍使用,说明上檐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已留有明显的后世改动痕迹。上檐转角铺作为七铺作双杪双下昂,另于45度角出角华栱、角昂。下檐铺作较为简单,柱头铺作为四铺作单下昂,里转出一杪以承乳栿;补间铺作同样为四铺作单下昂,里转出一杪承托昂尾。转角铺作在柱头铺作基础上,斜出角昂,承托由昂。内檐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为六铺作双杪单上昂,第一跳偷心,第二跳施靴楔以承上昂。第三跳为上昂,承令栱及算桯枋。襻间铺作做法简单,似明清时期隔架科。

四、福建莆田元妙观三清殿

除了华林寺大殿,福建地区尚留存有几座早期建筑,莆田元妙观三清殿便是其中之一。

不过这些建筑后世改动较多,大多只留下早期建筑的某些风貌而已。

元妙观位于莆田北面东岩山麓,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初名天庆观。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改名玄妙观,清康熙后改称元妙观。元妙观规模宏大,殿宇众多,原中轴线上有山门、三清殿、玉皇殿、九御殿、四官殿、文昌殿等,两侧又有东岳殿、西岳殿、五帝庙、五显庙、太师殿、元君殿等。惜原殿大多不存,现仅有三清殿仍留有宋代建筑的某些风貌。

元妙观三清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九脊殿。外围两间为清代修缮时所加。宋构建筑为面阔五间,约23.30米;进深四间,约11.70米。从现存构架情形看,两梢间改动较多,只有中间三间基本保持了宋构建筑的面貌。当心间与次间的四缝梁架形制接近于《营造法式》中所提到的“八架椽屋前后用四柱”的结构类型。构架内外柱不同高,乳栿一端搭在外檐柱头铺作上,另一端插入内柱柱身,并用丁头栱承托。四椽栿搭在内柱柱头铺作上,上置驼峰、栌斗以承平梁。柱子分上、下两段,下段为石材,上段为木料。

构架中所用的斗栱极具地方特色。外檐柱头铺作为七铺作双杪双下昂,第二、第四跳计心,其余偷心。其中第二跳跳头上承瓜子栱、慢栱、素枋,第四跳承令栱与下昂形耍头相交,上承橑檐枋。昂尾及耍头后尾平行向上向内伸过下平槫后,与内柱柱头铺作三跳华栱后尾相抵。在乳栿背施驼峰、散斗,承第一跳昂尾,其上再施横栱两重,承第二跳昂尾及耍头尾。

里转出双杪偷心造,承托乳栿。外檐补间铺作同为七铺作双杪双下昂,里跳出三杪及靴楔,承下昂及耍头尾。内柱柱头铺作仅施三跳华栱,偷心造,柱中心缝施单栱、素枋两重。华栱里跳承四椽栿,后尾与外檐铺作昂尾及耍头尾相抵。内檐补间铺作简单,类似明清建筑的隔架科。

五、上海嘉定真如寺大殿

真如寺,原名万寿寺,俗称大寺,初建于宋代官场(今大场附近)。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僧永安改建后名真如院,取佛经《成唯识论》中“真实”、“如常”之义。元延佑七年(1320)僧妙心把佛寺从原址官场移建至桃树浦之滨,改名真如寺。后来因寺得名,遂称附近市集为真如镇。1963年,真如寺进行维修,在正殿内额枋底部发现“大元岁次庚申延佑七年癸未季夏月己巳二十乙日巽时鼎建”双钩阴刻墨字题记,成为该寺建造年代的佐证。

真如寺采用典型的中殿式布局方式,形成主殿坐中的庭院。受“伽蓝七堂”的影响,原寺院主体建筑由山门、韦驮殿、东西配殿和正殿等七座殿宇组成,它们组合成前后两院。明清时期,陆续兴建了许多偏殿楼阁:东庑有送子观音殿、伽蓝殿;西庑有十王殿、痘司殿;寺东有东岳行宫、忠显王殿;正殿西有城隍行宫、地藏殿;正殿前有韦驮殿、鄂王殿、鲁班殿、财神殿、北方殿;正殿后有大悲阁、文昌阁、西方境等,形成规模颇大的寺庙建筑群。后几经战火,配殿及附属建筑大多被毁,独正殿尚存。

真如寺大殿为单檐九脊殿,面阔三间,约13.40米;进深三间,约13米;平面几呈正方形。梁架采用前四椽栿、中四椽栿、后乳栿用四柱的方式,因此进深三间达十架椽。这与现存的江南地区其他宋元时期木结构建筑,往往采用八架椽屋前三椽对后乳用四柱的梁架方式有所不同。进深三间的深度比值约为2:2:1,前槽空间颇为宽敞。前槽在四椽明栿上立蜀柱,在蜀柱和前内柱间施平棊。平棊从次间转向山面,延至后内柱止。前、后内柱间施四椽栿及平梁,形成大殿主空间。其上置重椽,遂有草架之设,开明清两代南方建筑中置“轩”的先例。

大殿内柱均呈梭形,柱顶有覆盆式卷杀,形制优美。当心间柱下置石和素覆盆柱础,次间柱下仅置石。外檐柱有明显侧脚,并有生起,使檐口呈一缓和的曲线起翘。这说明大殿虽为元代建筑,但保留了一些宋代建筑的特征。

斗栱较为简单,为四铺作单昂,出耍头。昂已是假昂,后尾另出有挑斡,承托下平槫。补间铺作当心间置四朵,次间各用两朵,都较《营造法式》的规定为多,具有从宋代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特点。梁栿采用矩形断面的月梁,砍制工整,近于宋式做法,唯无琴面,与同时期的武义延福寺大殿、金华天宁寺大殿也有显着差别。

该寺正殿曾历经修葺,明洪武年间及弘治年间,僧道馨、法雷两次重修。清光绪二十年(1894)又由真如镇米商杨氏发起,同上海寿圣庵僧念岸、念伦募钱1.5万缗,将单檐三间改成重檐五间,但原梁架等主体结构仍保留元代特点。

六、浙江武义延福寺大殿

延福寺在浙江武义桃溪。后晋天福二年(937)僧宗一建。原名福田寺,宋绍熙年间改名延福寺。元延佑四年(1317)重建,明正统年间重修。之后,清康熙九年(1607)、道光十八年(1838)、同治四年(1865)、光绪三十三年(1907)多次重修。据《宣平县志》、元泰定元年“重修延福院记”碑、明天顺七年“陶孟端延福寺重修记”碑等记述,现存大殿建成于延佑四年(1317)。

大殿为重檐九脊殿。面阔五间,当心间广4.60米,次间广1.95米,梢间广1.65米,次梢两间之宽度相加,尚小于当心间,通面阔11.80米。大殿进深也为五间,自南往北第一间深1.60米,第二间深2.90米,第三间深3.70米,第四间深2米,第五间深1.60米,通进深11.80米。从现存梁架结构看,下檐及外围两间为后世所加,元构原物实为面阔三间,约8.50米;进深三间,约8.60米;进深稍大于面阔。

大殿构架为八架椽屋,前三椽栿后乳栿用四柱。原系彻上明造,当心间正中于清乾隆九年(1744)修佛像时加天花,并作粉底彩绘,饰团龙及写生花。前、后内柱间用三椽栿,一端插入前内柱柱身,另一端架在后内柱的柱头铺作之上。其上平梁则一头置于三椽栿背上斗栱,另一端架于前内柱柱头铺作上。栿背斗栱及柱头铺作,皆于栌斗中出华栱两跳承托三椽栿。

平梁之上不用侏儒柱,而是在梁中部置栌斗,前后出华栱一跳,上施替木,似为丁头抹颏栱之遗制,但不用叉手。栌斗左右置泥道栱与慢栱两重,以承脊槫。《营造法式》卷三十一的“四架椽屋分心用三柱”、《园冶》卷一的“小五架梁式”两图之主要构造法与此略似。此种构造法尤以元、明建筑中为多见,直到明末清初还屡见不鲜。不过此殿在平梁梁头底部与后内柱柱头铺作之间,加弓形月梁一道,其作用如劄牵,其方法是于栌斗间出一跳承托之。前檐柱与前内柱间用三椽栿一道,栿上施蜀柱,柱作瓜柱形,下刻作鹰嘴状,此种做法,在江南地区元明清建筑中也较为常见,但以此殿与金华天宁寺大殿为最早。蜀柱并非用于承托乳栿,而是在前后加弓形劄牵。后内柱与后檐柱间用乳栿及劄牵,劄牵与前檐相同,皆作弓形月梁。次间两山檐柱与内柱间梁架做法亦如此。下檐结构,系在檐柱与下檐两柱间施“挑尖梁”,颇类明以后做法,当为后世所加。此殿梁栿的形式皆为月梁形。而整个梁架之所以如此配置,在于使佛坛前有较大的空间,并求屋脊位于正中。

除柱头铺作外,当心间施补间铺作三朵,次梢间各施一朵。山面自南往北第一、二、四皆一朵,第三间三朵。其配置方法在当心间较宋代《营造法式》所规定的已增多一朵。与金华天宁寺正殿相同。阑额下施由额,上无普柏枋,此种不施普柏坊的做法,在江南地区元代木结构建筑中仍普遍存在。上檐斗栱,栌斗宽30厘米,耳高8厘米,平高3厘米,欹高8厘米。

交互斗宽16厘米,耳高3.5厘米,平高2.5厘米,欹高3.5厘米。材为15.5×10厘米,栔为6厘米。采用六铺作单杪双下昂,单栱造,第一跳华栱偷心,第二、第三跳为下昂,每一昂头各施单栱素枋,昂面作人字形,下端特大。第二层昂头亦仅施令栱,耍头与衬枋头皆略去。

在柱头中线上利用单栱素枋两层重叠,后尾华栱两跳偷心,上出靴楔以承昂尾。两跳昂尾不平行,故其下层昂尾托于上层昂尾之中段,在其上施重栱。柱头铺作则仅上层昂尾挑起,其下层分位乃为三椽栿或乳栿所占。下檐斗栱,材为11.5×6.5厘米,栔为5厘米,用材小于上檐。采用五铺作双杪单栱偷心造,里转双杪偷心。斗栱卷杀虽上、下檐极相似,然究不如上檐老成,且后尾华栱上之素枋,雕刻已趋繁琐,为近晚期做法,疑是明代作品,又经清代重修。

柱础计有两种形式,正面当心间檐柱下施雕宝相花聚盆柱础,刀法精深,上加石,此为江南地区元代建筑习见的做法。其余的皆为形柱础。用料除下檐檐柱间有黄石者外,皆青石制。柱除下檐的外,均作梭柱,曲线柔和,尤以内柱为佳。柱身中段直径与柱高比例约为1:10。最耐人寻味的是柱上下两段均有收分,是名符其实的梭柱,比《营造法式》所说自柱之上段三分之一开始者,更加挺秀。内柱顶施圆斗,与上海真如寺相同。

七、浙江金华天宁寺大殿

天宁寺位于金华山城东南的山坡上。据清康熙《金华府志》、《金华县志》、道光《金华县志》、光绪《金华县志》等记载,天宁寺,旧名大藏院,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赐号“承天”。崇宁中(1102-1106)改名“崇宁万寿寺”。政和(111-1118)更今名。南宋绍兴八年(1138),高宗皇帝赵构为了崇奉他的父亲赵佶,赐名“报恩广寺”,又改“报恩光孝寺”。

元延佑五年(1318)重建。明正统时(1436-1449)重修,名“天宁万寿寺”。旧有石浮图,可登览。大殿后有大悲阁,乾隆四年(1739)知县伍某改建成为万寿宫,为官司视圣之所,乾隆五十九年(1794)捐修,后圮,同治十年(1871)重建。20世纪50年代,该寺尚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阁,今仅存大雄宝殿,其余均被拆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