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修养导论
18676100000020

第20章 人生是在交往中度过的(2)

第二节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善于沟通和合作

我们面对一个正在走向高度全球化的社会,加强人际交往与沟通,在群体之中做出更好的表现,是尤为重要的。李开复说,与大多数美国学生比较而言,中国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要相对欠缺一些。表达能力和沟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你不可能只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中,而应当尽量学会与各种人交往和沟通。

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公司,甚至是一个国家而言,团队精神都是非常关键的。微软公司在美国以特殊的团队精神着称。像Windows2000这样产品的研发,微软公司有超过3000名开发工程师和测试人员参与,写出了5000万行代码。没有高度统一的团队精神,没有全体参与者的默契和分工合作,这项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千万不要不愿意把好的思路、想法和结果与别人分享,担心别人走到你前面的想法是不健康的,也无助于你的成功。有一句谚语说:“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沟通与合作能力是新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情商中就包括了沟通与合作能力。在21世纪,我们需要的是“高情商的合作者”,因为几乎没有哪个项目是一个人可以做出来的。由于跨领域的项目会越来越多,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与别的领域的人合作。

如果一个人是天才,但他孤僻、自傲,不能正面地与人沟通,融洽地与人合作,那么,他的价值将大幅度下降。

高效能的沟通者善于理解自己的沟通对象,能够使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与其交流,能够把复杂的信息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在信息随手可得的今天,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少信息,而是你是否能合适地用易理解的方式表达这些信息,取得对方的共鸣。

高效能的合作者善于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恰当定位,能快速分清自己和其他团队成员间的职责与合作关系,并在工作中积极地帮助他人或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

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并且彼此要善于沟通和合作。这样,你所在的团队才能表现出足以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独特价值。托马斯·弗里德曼提出:“19世纪的国家不学会沟通无法生存,20世纪的企业不学会沟通无法生存,21世纪的青年不学会沟通无法生存。”国家的合作是外交,企业的合作是商业协议,人与人的合作可能是跨国界、跨领域、跨单位的。所以,要成为21世纪的人才,就必须学会与人沟通合作。

印度着名企业Wipro的首席执行官保罗曾说过:“我可能早上和一个美国人合作以更好地与某印度公司竞争,中午向一个中国人下订单,下午和一个法国人签约,晚上把产品卖给英国人。我们能把任何工作移到任何国家。今天的人才不但要适应这种国际产业链中的合作与竞争,而且更需要具备自觉、上进和沟通的能力。”显而易见,现代人非常需要具备交往和沟通能力。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同时,他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李开复说:“我认为我较强的是我对人的诚意和宽容。我会尽量花时间理解每一个下属的每一个成就。我会去想每一个人的优点,而不把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挂在心上。我较弱的地方是社交能力。除了工作需要,我很少与公司同事建立关系。前一阵我雇用了一个人,他告诉我,他认识公司里所有能干的人。起初我以为他在吹牛,但是后来发现我对任何人有疑问时,他都能给我很好的建议。他当然不可能认识每一个人,但是他确实认识很大一批能干的人。当他想打听一个人时,他可以利用他广泛的人际交往圈,得到准确的消息。这个例子给我很大的启发,我于是也要求自己多花时间去认识更多的人,即使没有急迫的工作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越来越重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他们对人际交往有了更积极的看法和更迫切的要求。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互动加剧,极大地强化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充满竞争、丰富多彩和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为大学生扩大交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大学生交往的内容日益广泛,不仅交谈学习经验、职业选择,而且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学生独立、自主的交往意识日益增强。大学生意识到社会发展到今天,要成就某一事业,需要自身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以自己的力量去开拓事业和前途。大学生交往的方式新颖多样,如组织体育、社团活动,以及郊游、互祝生日、舞会等。

第三节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中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心理现象,科学地用好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对大学生很有意义。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称优先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的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人们初次见面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对人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解释,有先入为主的作用。由于第一印象的新异性,通常会在人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英国科学家大卫·佩伦特和费奥纳·摩尔曾经专门研究过“人脸之谜”。结果表明,第一次见到某人时,在最初的几秒钟之内就会对(她)作出某种评价。如果留下了正面的、良好的印象,人们就会希望继续交往;如果留下了负面的、不好的印象,人们则会拒绝继续交往。这说明第一印象是深刻的。第一印象好了,对他(她)以后的其他方面的认识基本上倾向于积极的肯定;而第一印象差了,以后有关的认知大体上倾向于消极的否定。第一印象可能会造成认知上的偏差。因为第一印象不能等同于对一个人的全面评价。第一印象赖以产生的信息是有限的。尽管如此,印象形成中的首因效应是存在的。所以,在对人的知觉中,留给人们的第一个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它会影响人们以后对这个人行为的解释和对人稳定内在特质的归因。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要注意自己的外表、谈吐和举止,以文明得体的言行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人从此以后喜欢你、接纳你,这样就会促进后来的交往与沟通。

二、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即根据局部信息对别人作出全面的结论。晕轮效应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推断泛化的结果。晕轮效应就像月晕把月亮本身扩大化了那样,往往容易以偏概全。在晕轮效应状态下,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环被扩大,其缺点或优点也就隐退到光环的背后被别人视而不见了。晕轮效应会使人对他人某一方面印象好时就觉得他(她)处处可爱,“爱屋及乌”,甚至对其缺点也觉得可爱;而对人某一方面印象不好时,则对他处处看不顺眼,“憎人及物”,对其优点也视而不见。

尼斯贝德和威尔逊1977年进行的研究清楚地说明了这一效应的影响。在这个研究中,主试让大学生被试看有关一位教师的录像。录像分两类,在第一类录像里,教师以一种非常热情和友好的方式行动。在第二类录像里,同一教师以一种冷淡和疏远的方式行动。把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分别看其中的一个录像。看了录像以后,要求学生说出对教师的喜欢程度,以及对教师的外貌、举止和语言的评价。结果显示,“热情”和“冷淡”两个变量的不同对反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比两个实验组的反应后表明,看了教师以“热情”方式行动的录像的学生比后者更喜欢这位教师。更有意思的是,这种变量的不同还扩展到了对该教师个别特征的反应。前者对教师的举止、外表和语言都作出了积极的评价。后者对这些却作出了消极的评价。尼斯贝德和威尔逊得出的结果表明,一旦我们形成了对一个人的初步印象,那么我们就会按照这个印象去解释他的所有其他的特征。晕轮效应与首因效应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说,晕轮效应是首因效应的延续。

三、定型效应

定型效应,也称刻板效应,指的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人物或事物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一般来说,定型的产生是以过去有限的经济为基础,源于对人的群体归类。定型对我们加工社会信息是有用的,因为它有助于我们简化所面临的过分复杂的社会世界。由于定型简单方便地把人划分为群体,使得我们在获得少量信息时就能对他人作出迅速判断,并据此形成对他的印象,从而预测他的行为。

定型发生在各个不同的种族、民族、地域、性别、职业、年龄等方面。例如,人们通常认为,美国人积极进取,讲究物质享受;英国人绅士风度,因循守旧。北方人身材魁梧,豪爽率直;南方人身材瘦小,聪明机灵。男生果断坚定;女生温柔细心。商人奸诈狡猾;教师文质彬彬。年轻人富有闯劲;年长者追求安逸,等等。

虽然有些定型是积极的,但大部分定型是消极的。由于过分泛化,定型常常是很不准确的。它导致对他人在知觉和判断方面出现错误,不能准确地形成印象。定型使得我们假设,一个群体中的所有成员都拥有某些相同的特征,但是,事实上群体中的成员之间在任何一种特征上都有极大的区别。定型使得我们假设,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同另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事实上不同群体之中的某些人存在相似或相同的特征。所以,定型效应促进了不准确的人际知觉。当我们形成有关某个人的印象时,常常从该个体所属的群体的定型出发,于是容易形成错误的印象。所以,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克服定型效应的消极面,要全面地、发展地、辩证地了解自己交往对象的特征,提高对人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交往和沟通的水平。

四、预言效应

预言效应,也称自我实现预言,指的是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于1968年做过一个着名的实验。他们告诉小学教师们说,这一学年中,他们班级中的某些学生在学习成绩上会突飞猛进。并说,这是根据“哈佛反射探测测验”所提供的可靠信息判断出来的,实际上并没有这么一个测验。主试随机地选择三分之一学生指定为“跃进者”。学年结束时,测试了学生的智商。结果表明,一年级和二年级儿童中被指定为“跃进者”的儿童果然在一年之后智商显着地增高,虽然他们被指定为“跃进者”与哈佛的测验没有丝毫关系。显然,在这里,教师以自己的期望塑造了这种学生。教师的期望以某种方式传递给了学生,而学生也照着做了。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实验经受得住别人的检验。有人在中学里,在智力迟钝的儿童中所进行的实验中,也发现了这种现象。

教师的期望使学生的行为发生改变,这一问题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验上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理论上的基本研究问题,包括探索我们的期望传递给这些期望对象的过程。实践的基本研究问题,包括研究教室和其他情景该怎样构造,以至于能最大限度地传递积极的、建设性的期望;与此同时,尽量减少消极的期望的传递。

预言效应超越了教室,影响到许许多多人际交互作用。在人际交往中,A方的期望和行动,影响了B方的行为,预言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应用价值。

五、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也称新近效应,指的是最后的印象对人们认知具有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阐释的后摄作用。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有时首因效应不起作用,相反会产生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印象有强烈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印象形成的下述条件下,可能发生近因效应。

——如果要求被试在形成最后印象之前回忆有关对一个人的所描述的特征,就会减少第一印象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发现,在形成最后印象时新近提到的特征便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越是新近出现的特质在形成最后印象中越重要。

——如果对被试进行预先警告,提请被试注意第一印象的危险性,也会削弱首因效应的作用。

——在开头的信息与最后的信息之间有较长时间的间隔,或者,在中间插入其他的与形成印象无关的工作任务,也会削弱首因效应,并显示出近因效应。

此外,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也与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熟悉程度有关。研究总的表明,开头的信息与后来的信息相比,对印象形成中的整个判断来说,开头的信息影响较大。特别表现在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初次接触,首因效应的作用更大一些。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加,彼此比较熟悉或已经成为朋友,近因效应可能有更大的影响。所以,如果认为后来的信息对印象形成没有作用,显然是不正确的。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固然重要,最后的印象也绝对不可忽视。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既要注意平时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也要注意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和最近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