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18677100000029

第29章 应激与心身疾病(5)

在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系统中还存在着反馈调节,以保持机体的内稳态。

情绪反应时常常产生全面的内分泌变化。有人通过测定猕猴在72小时的回避性条件反射训练前、中、后内分泌变化的情况,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生长素、抗利尿素是增高的,而胰岛素、雄激素及雌激素的水平是下降的。

3.神经递质中介

神经生化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神经递质的研究。一般认为,在情绪应激时,有中枢儿茶酚胺增高与5‐羟色胺下降。已经证实,在躁狂症时,去甲肾上腺素升高;抑郁状态时,去甲肾上腺素降低。可推测,社会心理应激是以神经递质为媒介来影响大脑皮质功能的。同时,中枢递质改变,也可继发性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及内分泌腺功能改变。

4.免疫中介

动物实验证明,在拥挤环境下生长的动物,对感染的免疫反应降低。临床实践中发现,强烈情绪变化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极度抑郁者容易患传染性疾病。情绪抑郁的人有较高的患癌率。在癌症患者中,乐观豁达者可调动体内潜力,使免疫功能加强。

社会心理应激引起的免疫功能改变在自传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中也起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生理因素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心身疾病的复杂病因。对三者的作用下个比喻:生理因素是“靶子”,心理社会因素好比是“扳机”,个体的心理素质则是扣动扳机的“手”,经过心理-生理中介机制而引起特定的靶器官、靶组织的心身疾病。

四、心身疾病诊断和治疗原则

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应该兼顾个体的心理、身体和社会三方面。

(一)诊断原则

1.心身疾病的诊断要点

(1)疾病的发生包括心理社会因素,明确其与躯体症状的时间关系。

(2)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存在已知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3)排除神经症或精神病。

2.心身疾病诊断程序

心身疾病的诊断程序包括躯体诊断和心理诊断。躯体诊断的方法、原则与医学诊断学相同。心理诊断如下:

(1)病史采集:对疑有心身疾病的病例,在采集临床病史的同时,应特别注意收集病人心理社会方面的有关资料,如生活事件、人际关系状况、社会支持资源等,分析这些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

(2)体格检查:与临床各科体检相同,但要注意体检时病人的心理行为反应方式,恰当判断病人心理素质上的某些特点。

(3)心理行为检查:对于初步疑为心身疾病者,应结合病史材料,采用晤谈、行为观察、心理测试或必要的心理生物学检查方法。

(4)综合分析:根据以上程序中收集的材料,对是否患心身疾病、患何种心身疾病、由哪些心理社会因素起主要作用、可能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等问题做出恰当的估计。

(二)治疗原则

1.心理干预目标

对心身疾病实施心理治疗主要围绕以下三种目标:

(1)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例如因某一事件引起焦虑继而使紧张性头痛发作的病人,通过心理支持、认知治疗、松弛训练等,使其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发生改变,减轻焦虑反应,进而在药物的共同作用下缓解这一次疾病的发作。这属于治标,但相对容易一些。

(2)消除心理学病因:例如对冠心病病人,在其病情基本稳定后指导其对A型行为和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行为矫正,帮助其改变认知模式,改变生活环境以减少心理刺激,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心理学因素。

(3)消除生物学症状:这主要是通过心理学技术直接改变病人的生物学过程,提高患者身体素质,促进疾病的康复,如采用生物反馈法治疗高血压病人。

2.心、身同治原则

心身疾病应采取心、身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但对于具体病例,则应各有侧重。

对于急性发病而又躯体症状严重的病人,应以躯体对症治疗为主,辅之以心理治疗。

对于以心理症状为主、辅以躯体症状的疾病,或虽然以躯体症状为主但已呈慢性经过的心身疾病,则可在实施常规躯体治疗的同时,重点安排好心理治疗。

五、常见心身疾病举例

(一)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男性比例大于女性。我国1973年普查发现,本病在30岁以上人群中平均患病率为6.46%。

以往研究发现,冠心病主要集中在男性、血压偏高、血胆固醇高、吸烟、肥胖、有家族史、患糖尿病等人群中,但这些因素均不能预示是否患病,因为它们在冠心病中的出现率均不到50%(Key,1966)。于是人们开始探讨社会心理因素与人格、行为特征在本病中的作用。

1.应激性生活事件

社会生活中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常被认为是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Holmes采用其编制的生活事件评定量表进行研究,发现急性应激与冠心病显着相关,特别是配偶死亡后的头两年,冠心病的死亡率显着增加。Magni(1983)调查了55例首次心肌梗死患者,发现他们患病前一年的生活事件频度显着高于其他各种条件相同的对照组。国内徐俊冕(1983)随机抽查了40例心肌梗死病人的门诊病历,发现其心前区疼痛出现的诱因中劳累占41.58%,情绪变化占18.75%,气候占14.58%。

2.负性情绪

冠心病患者受病前各种生活事件影响,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孤独等负性情绪。Wassertheil等人对一组年龄超过60岁的健康人群进行随访调查,发现随着抑郁症状的加重,其引发的猝死、心梗和中风等心血管事件逐渐增加。Johoson等报道,情绪剧变如紧张、焦虑、恐惧及严重的心理应激,使交感神经的活动骤增,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前驱症状,诱发致命性心率失常和心源性猝死。

3.A型行为类型

1950年,美国学者弗里德曼(Frideman)和罗森曼(Rosenman)发现冠心病患者有一种特征性的行为模式,他们称为“A型行为类型”。A型行为类型(type A behavior pattern,TABP)的特征是具有好胜心强、雄心勃勃、努力工作而又急躁易怒的行为特点,可概括为“时间紧迫感(time‐urgency)”和“竞争敌意倾向(competition and hostilely)”。与之相对应的是B型行为类型,其性情温和、言语与动作较慢、缺少竞争性,把生活看作是某种享受而不是战争。弗里德曼(Frideman)等历时十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冠心病发病率中A型行为比B型行为高两倍。杨菊贤等还发现A型行为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预后也有关系。

(二)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指原因未明,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约占高血压中的90%。在我国,成人患病率为7.8%,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美国成人中患病率为18%。

高血压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长期精神紧张与应激、体力活动过少、家庭遗传史、身体超重、盐摄取量过多、抽烟等多种不良生活习惯均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关。无可否认,心理社会因素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1.长期精神紧张和负性情绪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高度紧张的职业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较高。Whitehead(1979)和Wood(1979)等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与焦虑、愤怒、恐惧等情绪关系密切。例如,让老鼠长期生活在恐惧紧张的环境之中(暴露于猫前),其血压持续上升,易患高血压病。

2.人格与行为方式

许多对高血压人格特征的研究发现,患者常常从童年起就表现出因为害怕失去爱和安全感而不敢直接表露自己的不满或愤怒,这类人表面上很好相处,但内心里总压抑着不满和猜疑。Oken(1960)发现那些过分谦恭、总是抑制愤怒的人,其血压总是高于那些能自由表达情绪的人,认为潜在的敌意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Drummond(1982)发现,A型行为可促发高血压病。日本学者石川中认为,高血压病人具有压抑的敌意,攻击性和依赖性之间存在矛盾。因此,高血压病患者的人格特征并非特异的,而是具有多型性。

(三)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以慢性、反复发作性、节律性的胃脘部疼痛为典型表现。其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多年研究证实,心理社会因素与该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及转归密切相关。

1.心理应激

负性生活事件所造成的心理应激是诱发溃疡病的主要心理因素。Alp等曾把1980名消化性溃疡患者与正常成人配对研究,发现病人组经历的负性事件显着高于对照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严重空袭的英国伦敦与克拉各地区,每次空袭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发病率均有上升。

Brady曾以猴子为对象进行实验:两只猴子分别被绑在椅子上,每隔20秒给它们通电一次。如果实验猴在电击开始前按一下杠杆,两猴均可免去电击一次,对照猴按压杠杆无用仍遭电击。结果发现,实验猴为避免电击,终日处于紧张状态,负担过重,其胃肠道发生了广泛的溃疡性损害;对照猴则安然无恙。

2.人格特征

关于溃疡病患者的人格特征,有人报道是竞争性过强和过于自我控制。也有人提出,溃疡病患者的人格特征是不好交往,行为上因循守旧、被动、顺从、依赖性强、缺乏创造性、情绪不稳定、过分自我关注等。但近期研究并未发现溃疡病具有某种特殊的人格特征。

另外,近年国内外学者多倾向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分开来研究,认为十二指肠溃疡人格特征更具有典型意义。这类患者有显着的依赖性、神经质人格变异和高度的焦虑、抑郁反应等。

(四)支气管哮喘

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因变应原引起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加、支气管缩窄,导致伴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Williams(1958)等人研究了487例不同年龄各种哮喘病人的主要发病原因,发现由外源性过敏因素引起者占29%,呼吸道感染者占40%,有突出心理因素者占30%,仅1.2%的人是由单纯精神因素所致。临床上,多数哮喘病人是在明显的过敏或感染基础上,当发生强烈的情绪或其他精神刺激时发作的。

1.情绪因素

心理因素中特别是情绪因素,对诱发或加重哮喘发作有重要作用。例如有位男教师,50多岁孑然一身,每年国庆节到次年劳动节必定有多次急性哮喘发作,经常送医院急诊治疗。后结婚,生活美满,生育一子,心情愉悦,连续多年未发作哮喘。对哮喘病人来说,保持心情愉快和情绪安定是很重要的。

2.人格特征

关于哮喘病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有人研究认为这种病人的人格一般表现为具有较大的依赖性,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照,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具有较强的暗示性等。但也有人研究认为并没有发现哮喘病有特殊的人格特征,因为各种人格的人都有可能患哮喘病。

本章要点

心理应激是个体在觉察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与心理应激作用过程有关的因素包括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自我效能、心身反应等。

应激相关障碍是指一组由应激性生活事件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不包括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生理障碍,及各种非心因性精神病性障碍。常见临床类型有三种: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性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ASD)又称急性应激反应,是指由于突然发生强烈的创伤性生活事件所引起的一过性精神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出现并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适应性障碍是由于长期明显的生活环境改变或应激事件后的适应期间,主观上产生痛苦和情绪变化,并常伴有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状态。

心身疾病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等。

心身疾病研究主要形成两种研究途径:心理动力学途径和心理生理学途径。

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生理因素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心身疾病的复杂病因,因此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应该兼顾个体的心理、身体和社会三方面。

(马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