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18677100000004

第4章 绪论(4)

(四)实验研究

在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research)中,研究者需要操纵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测量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控制无关变量。异常心理学领域较难实施实验研究,但仍有研究者设计实验,试图揭示因果关系,从而来解释和预测心理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具体有以下几种实验研究类型:

1.临床实验

临床实验常用来研究治疗效果。在临床实验中,心理障碍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一种治疗方案接受治疗,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不接受治疗,作为控制组。通过两组进行比较,实验组治疗前后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研究者探明某种治疗比根本不治疗有用,但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已有证据证明某种心理障碍至少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那么展示某种治疗方案比不治疗好,对于决定使用哪种治疗方案几乎毫无价值。另外,绝对坚持不治疗并非易事,非治疗组成员可能到书本、朋友、网络等处寻求帮助,因此研究变成了积极治疗与其他帮助形式之间的比较(Haaga&;Stiles,2000)。同时对心理障碍患者不实施治疗是不道德的,所以控制组不接受治疗的时间往往不够长,它不能使研究人员得知治疗与不治疗的长期效果。

临床实验中还有一类研究是采用某种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作为实验组,单纯的药物治疗作为控制组,两组比较,从而分析心理治疗的有效性。这样的临床实验可以说成百上千,当它们通过鉴定时,常被说成是建立在经验支持上的实验,在临床上的意义很少得到足够重视。但临床实验是一种现场实验,它不仅能告诉人们有用的治疗方案,还可以告诉人们病情的起因。

2.模拟实验和动物模型

模拟实验是研究人员设计一个与“真实生活”相似的实验情境,这个情境为心理障碍发生发展提供了一个模型。模拟实验最大的优点在于能进行各种变量控制,可以鉴定因果关系,因此具有较高的内在效度。Wegner等(2000)运用模拟实验来验证假设:

强迫症患者越试图压抑强迫念头,结果该念头越容易闯入脑海。他以大学生为被试,一组学生将思想集中在一个目标即白熊身上,另一组学生试图不让白熊在脑海中出现,从被试随后的表述中知道,后一组学生想到白熊的概率要高于前一组学生。这一结果表明强迫症患者越试图压抑强迫念头,则越沉迷于该念头,从而会使强迫症状继续严重。

模拟实验的另一优点是能测试到心理障碍患者身上无法控制的变量。例如,让大学生暂时有一些强迫念头在道德上是允许的,但不能在强迫症患者身上冒险。模拟实验的局限性在于,在伦理允许的范围内,模拟实验诱发出来的心理变化与实际的心理障碍可能不具有类比性。

利用动物模拟实验来研究心理病理现象,有以下优点:①研究者不仅可以直接模拟自然发生的严重程度,而且可以控制研究对象的饮食、居住条件,甚至控制其养育过程和遗传基因来控制研究对象的成长过程,从而有效防止某些重要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②有些不允许在人类被试身上进行的操作,可以在动物身上做,如脑脊液的取样等;③由于许多实验室动物比人生长快且生命周期短,研究者能很快评估出病理变化的长期后果和治疗的长远效果。目前,动物实验已用于吸毒、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的研究。动物模拟实验存在的问题是动物的行为可能完全不同于人的行为,甚至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动物研究的结果推论到人身上。另外,从动物身上并不能诱发出人类所有的心理障碍形式,更何况动物实验也会引起伦理问题。

3.单样本实验

多组人群参与的实验,特别是那些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实验条件中的实验往往被认为是建立因果关系最好的实验方式。但在异常心理学的研究中,这些实验有不足之处。

例如,研究者把不采取治疗的患者作为控制组,就出现了伦理问题;有时很难找到足够的合适被试来参加实验。另外,一群被试的平均反应不一定能代表任何一个被试的反应。基于以上原因,一些研究者转向了单样本实验研究(single‐case experimentalresearch)。

单样本实验是以单一被试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研究。它与经典个案研究均着眼于个体行为的变化,难以得出概括性结论,但单样本实验通过一些方法改变个体行为的活动环境,并连续监测被试在变化环境中的行为变化情况,因此允许做出因果关系的推论。

单样本实验的一般程序包括观察阶段(基线阶段)、干预阶段和评估阶段。在基线阶段,研究者观察和记录被试行为在干预前的基线(baseline)。在干预和评估阶段,研究者引入某种处理或治疗,再观察记录行为,与行为基线比较来评估干预效果。

单样本实验常用的两种设计是ABAB设计和多基线设计。

(1)ABAB设计

ABAB设计包括四个阶段:基线阶段(A),治疗阶段(B),第二个基线阶段(A),第二个治疗阶段(B)。由于第二个A阶段被取消,于是行为方面任何改变都可能出现逆转,即回复到基准线,因此这个设计被叫做逆向设计(reversal design)。如果在第一个治疗阶段行为得到改善后,当治疗取消时,行为又回复到基准线A,而在经第二个治疗阶段B 后,行为再次改善,那么可以推测:是治疗导致了行为的改变。另一方面,如果仅仅使用了一个基线和一个治疗阶段(AB设计),那么任何在B阶段的改善都可能被视为一种巧合,说明在治疗的同时可能发生了自然的改变。

ABAB设计的实验研究有时因为对病人停止治疗而引起伦理问题,此时就应该考虑其他的单样本实验设计。

(2)多基线设计

多基线设计(multiple‐baseline design)是把相同的处理或治疗相继应用到几个目标靶——通常是几个被试,或者一个被试的几个行为,或者同一行为在几种情境中的变式。例如,当这种设计被用于三个被试时,最初要为每个被试确立一个行为基线,并依次对每个被试进行治疗。如果在治疗引入后被试的有关行为立即改善,那么可以说明治疗性干预是有效的。

强迫症反应抑制功能的事件相关fMRI 研究

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抑制功能异常是强迫症状的核心这一假说。近来,神经心理学行为检测、ERP研究均支持这一假说。但其神经结构基础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在正常人群fMRI研究中,人们发现额叶-纹状体-丘脑-皮层回路(frontal‐striatalthalamic‐cortical circuitry,FSTC)是抑制不恰当反应的神经基础,尤以右脑为主。考察强迫症病人的神经结构成像,也发现这一回路上一些结构异常,如眶额皮层和丘脑。最近,Roth等人(2007)用事件相关fMRI考察了强迫症病人FSTC的反应抑制功能。

Roth等人让12名强迫症门诊病人和14名健康对照者执行视觉go/no‐go任务。

当屏幕中央出现圆圈内有十字形时,被试要尽快用右手食指按键反应(go刺激);而当出现圆圈内有“X”时,被试不要反应(no‐go刺激)。当no‐go刺激时,按键反应的倾向需要被抑制,所以用no‐go条件减去go条件来反映反应抑制过程。每个刺激持续200毫秒,刺激间隔2至4秒不等(快速事件相关设计)。磁共振仪扫描5分钟,这5分钟分为三段,每段24个刺激。这三段中go刺激和no‐go刺激的出现比例不同,分别是25%、50%和75%的no‐go刺激。这三段出现的顺序在被试间平衡。这些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被试对即将出现的刺激有预期效应。段之间有12秒的休息,在休息期间,被试保持注视点于视野中央。被试在扫描前都经过一小段时间的练习以适应该任务。

行为数据显示,强迫组和对照组在反应时和正确率上无显着差异。但成像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在右脑反应抑制相关区域出现的激活强于强迫症组,包括额叶下部和内侧额叶、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颞上回及梭状回。而强迫症组在右侧枕中回、左侧舌回、左侧脑岛及左侧尾状核头部显示出比对照组更强的激活。

因为强迫症组报告的抑郁程度都大于对照组,为避免抑郁症状造成的混淆,研究者以各个被试的贝克抑郁量表得分为协变量重新分析成像结果。健康组的右脑仍然显示出更强的激活程度,包括下额回和内侧额叶,以及梭状回;除此之外,还有右侧额上回、颞中回和丘脑。控制了抑郁变量后,原先强迫症组比健康组激活更强的脑区现在不再显着,相反,出现了左侧缘上回、右侧楔回和双侧中央后回更强的激活。

进一步的相关分析显示,右侧眶额皮层和左侧额中回的激活程度与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得分呈负相关;而双侧楔前回、右侧颞下回、中央后回、舌回、右侧小脑、左侧丘脑和左侧顶下小叶,这些区域的激活程度与YBOCS得分呈正相关。

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两个区域活动异常与强迫症有关。右侧眶额回激活与症状严重程度的负相关说明,额叶的功能越强,则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越容易被抑制。丘脑激活与症状严重程度的正相关提示丘脑可能是强迫症状的根源。这一正一反两种相关关系提示,额叶调节丘脑过分激活的功能异常是强迫症的病理生理机制。

研究者还检验了这组被试的治疗效果。未经治疗的强迫症被试比经过治疗的强迫症被试显示出更强的小脑、左额上回和左侧梭状回激活。反之,经过治疗的患者在右脑半球的多个区域比未经治疗的患者有更强的激活,包括右侧扣带后回、额中回、颞中回、梭状回和右侧丘脑。

该研究中,强迫症被试显示出更弥散的、双侧性的反应抑制相关区域,这与以往Nielson K.A.(2002、2003)研究中正常老年人与年轻人对比的结果相一致。这可能反映了一种代偿机制,强迫症被试通过调动更多的脑区参与抑制来达到与正常对照相当的行为反应水平。

以往很多强迫症的神经生物学模型往往强调强迫症是因为FSTC回路过分激活。

这些结论往往是基于静息状态或症状诱发的神经成像研究而做出的。而Roth等人利用认知任务,结合神经成像技术,发现强迫症不但有FSTC脑区的过多激活(如丘脑),也有过少的激活(如眶额皮层)。该研究的优点是它明确地观察了患者在进行反应抑制时参与的脑区,而以往静息状态或症状诱发研究中,被试在进行什么认知操作却无从得知。

(资料来源:张德玄编写,2008)

本章要点

异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智力以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及其原因,并对这些异常进行分类、解释,阐明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同时将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防治实践。它与普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心理卫生学等学科有一定联系,但也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内容。

异常行为有不同的诠释:文化相对论认为在不同的文化里对于异常行为会有不同的定义;性别相对论认为违背自己性别角色的行为是异常行为;还有把异常行为鉴定为不寻常行为、不舒适行为、心理疾病的表现、不适应行为等。

异常心理学发展历程可大致归纳为四次变革:从黑暗愚昧走向复兴的皮内尔时代的变革;从思辨走向实验的克雷丕林的变革;从病人的外部走向病人内心的弗洛伊德的变革;从医院走向社会(社区)的阿尔比和卡普兰等人的现代的变革。

异常心理学研究通常要达到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等目标,可以采用相关研究、个案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实验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异常心理学领域,由于考虑到可操纵性和伦理因素,因此大多研究只能停留在描述的目标层次上,多采用相关研究。

(马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