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共危机管理通论
18677400000001

第1章 序

当今社会政府在管理和影响社会及经济发展方面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与此同时,现代政府管理面临的环境也显得愈来愈复杂多样,各种矛盾和竞争错综复杂,不同类型的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公共危机的有效管理,是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和政府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也是政府履行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实现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径与基本目标。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因素,不同程度的公共危机时有发生。如何有效地管理公共危机,做到预防公共危机、正确处理公共危机、尽力将公共危机危害程度降到最低,这是现代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问题。我国从“非典”事件以后,高度重视公共危机管理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建立了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2007年8月30日我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并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是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纲领,标志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逐渐走向成熟。但从总体看,随着现代社会公共危机范围的扩大和影响程度的加深以及现代社会的迅速变化,公共危机管理也趋向于更为复杂。2008年的金融危机、各种自然灾害、社会领域的突发事件都证明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胡税根教授、余潇枫教授、何文炯教授和米红教授等撰写的这本《公共危机管理通论》正是在上述背景之下撰写的一部专着。

该着作结合当前公共危机管理发展的前沿性问题,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领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有新的突破,该书作者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和看法,对我们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深入认识公共危机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先,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公共危机管理框架,从风险评估、预警管理、应急管理、公共危机沟通、公共危机管理系统设计与政策仿真、公共危机管理绩效评估、非传统安全等领域提出了作者所建构的公共危机管理的框架,这对于进一步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次,本书注重公共危机管理作为公共管理者责任的重要理念,并将这一理念与一系列制度设计和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期实现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并切实转化为公共管理者的责任与管理实践。这些制度设计和技术方法包括风险评估方法、公共危机预警管理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系统设计与政策仿真方法、公共危机管理的绩效评估等等。同时,本书运用了新公共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注重公共危机管理的效率和创新。未来的公共危机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将不同于以往,社会公众不仅关心公共危机的应急管理,也开始关心公共危机管理的效率、资源使用的有效性以及公众的满意程度。这些研究领域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关注的问题。效率、结果、责任和公民满意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在现行的公共危机管理中也需要得以一定的体现。因此,本书在构建具有预见性的政府、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绩效评估框架、树立非传统安全观念、公共危机管理系统设计与政策仿真等研究领域都结合了新公共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使现代公共危机管理具备更多的可行性与创新性,体现了创新型政府的发展要求。最后,该书结合案例和实践对公共危机管理进行了剖析。如风险评估如何进行、预警管理机制的构建、如何运用政策仿真方法、非传统安全如何体现、绩效评估方法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应用等等。通过案例的介绍提高了这些观念、制度与方法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在书中认为,公共危机管理已经变成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水平,避免和减轻危机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提升政府形象和政府信任度的途径。有效地进行公共危机管理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紧迫而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考验地方政府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都是政府改革与创新过程的一部分。面对日益复杂与多元的公共需求,加快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也有助于为我国公共部门探索适合中国特定国情的公共危机管理道路作出一定的贡献。

该书是作者深入研究的成果。其中很多观点、思考与方法还将成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参考和依据。相信他们的努力将会吸引更多不同领域的学者来共同研究和探讨,为提高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做出有益贡献。

薛澜

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