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产业集群知识传播与企业竞争研究
18678000000026

第26章 集群知识分布形成与演化的比较案例分析(2)

另一家对台州缝制设备行业影响深远的企业是椒江第一工业缝纫机厂,其前身是1966年创办的黄岩下陈农机厂。改革开放后,为扩大业务,搞工业企业,该厂就到上海和杭州等地寻找合作项目,和西湖缝纫机厂达成合作意向,为西湖缝纫机厂生产配套机壳和机架,逐渐地也为上海的街道工厂做配套。1980年试产GNB系列三线包缝机,并改名为“椒江第一工业缝纫机厂”(以下简称一工缝)。利用当时上海与外地企业大规模联营的机会,先后租用过上海一些街道缝纫机厂的多个商标。1982年下陈镇政府任命一工缝的会计黄正才任厂长,又请管康仁、曹忠泉等人到一工缝进行技术协助工作。1982年下半年,一工缝生产的缝纫机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市场销售非常好。1985年,正式注册了自己的“奔马”牌商标。同年,开展了与上海缝纫机四厂的技术合作,生产GB6平缝机。1986年,通过引进一套专业生产设备,生产高速包缝机,形成了较有影响力的生产规模与竞争力。经过几年的发展,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量迅速扩张,成为台州着名的社队工业企业和浙江省“五个一批”企业。在高速发展之时,企业更名为“浙江第一工业缝纫机厂”。但作为集体企业,因为经营机制上的局限以及在90年代中后期决策上的失误,导致最后被飞跃集团兼并。

在一工缝的发展以及随后的被兼并过程中,它对下陈缝纫机产业区域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管康仁、曹忠泉等人原来在自己缝纫机厂不向外传的技术和信息,在做技术协助工作的过程中导入到了一工缝,而一工缝集体企业的性质使得更多的人从一工缝获取了相关的信息与技术,为以后下陈形成大批缝纫机企业奠定了基础。比如飞跃集团的创始人邱继宝就利用其姐夫阮日升曾经在下陈镇工业办公室建立起来的个人关系,从一工缝获得许多技术、供求和销售信息,仿制一工缝的产品,开始生产包缝机整机。在正式解体之前,原一工缝的阮小明就创办了宝石缝纫机公司,原经营一工缝产品的阮积祥创办了杰克集团的前身飞球缝纫机有限公司。解体之后,原一工缝的黄正法创立浙江顺发衣车有限公司,阮吉利创办椒江荣盛缝纫机厂,张海宏创办台州山水缝纫机公司,其他原一工缝员工创立的缝制设备企业不下10家。而在2000年后,飞跃和宝石等企业进一步成为本地知识溢出和企业衍生的主体,如莱克缝纫机的创业者就是在宝石有十余年工作经验的行政副总,佳静衣车的创业者也同样是在飞跃的技术部门工作多年后辞职后创业。

因此,一工缝的没落与被兼并,并没有伤害台州缝制设备行业的元气。

相反,却有力地推动了台州缝制设备行业的发展。一工缝的解体带来了信息的大量扩散和人员的广泛流动,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自己独立办起了缝纫机厂。

第四节台湾社头袜业集群形成与发展

台湾省彰化县社头乡是台湾织袜工业发展40年来的大本营,这里出产的袜子几乎占全台湾90%的产量。根据1996年的统计,社头乡工商及服务业场所共有1514家,员工9300人,其中制造业厂商为735家、员工6982人;而制造业中有249家为织袜业,员工3020人,换言之,从事制造业中有将近二分之一的人从事织袜业。根据社头乡公所统计,乡内小型工厂占台湾总织袜厂的比例,从1983年的41%,上升到2002年的65%,且几乎90%都是30人以下的小型工厂,这上千家的织袜外销贸易、代织厂,凭借弹性的合作外包策略,在出口市场上获得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社头织袜产业的一个特色是外包制度的运作,分工合作,垂直整合,化整为零,把家庭工厂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大多数社头家庭都在袜子的生产流程中扮演了某一个重要的角色。

社头织袜产业最早的起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上海回到新竹的郑学,为躲避空袭,于是带着早期手摇式织袜机疏散到社头乡,并在现今清水岩路一带设立“胜利织袜工厂”。随着二战后经济复苏,郑学引进的手摇式织袜机生产速度慢,产品供不应求,郑氏父子扩大经营与推广织袜技术,也带动乡民投入织袜的行列。几年间,将原本以农业为主的社头乡,改变为以织袜为大宗、农业为副的产业形态。全盛时期,全乡8000户中,几乎1500户从事织袜相关产业,为社头创造了不少财富。

在郑氏父子引进织袜业后,居民也响应当地纺织政策的优惠,纷纷投入织袜产业,1952年时,社头乡内就有39家袜厂成立,不过当时都是手工经营,规模并不大。直到萧氏集团(萧柏舟、萧柏煌、萧柏楠、萧柏洁四兄弟)创立的纺织工厂“大同实业”,才将织袜业带进自动生产的领域。

大同实业在1956年左右由棉袜改为开始生产尼龙伸缩丝,业务量也随之大增,进而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大量半自动和全自动织袜机,员工达两三千人,可说是社头乡当时规模最大的织袜工厂。但1977年时,大同实业因世界石油危机及营运策略错误宣告解散。公司解散后,因为当时织袜市场需求量仍大,工厂里的织袜机和相关资源便被员工买下,希望继续从事织袜生产。然而,对于员工而言,碍于资金庞大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却又希望自行创业,于是利用本身的技术及机器设备投入袜业生产,为降低生产成本而通过“分工合作”的外包制度就此形成。社头乡织袜工业厂商快速增加的因素,一方面在于乡内大厂的关闭,导致内部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纷纷自行创业,设立众多中小型袜厂;另一方面,因为通过生产活动外包制度,带动了更多村民投入织袜的行列。加上魏氏家族引进裤袜生产,促使社头织袜工业更加全面发展,并且吸引北部大型袜厂南移到社头乡设厂,使得台湾袜厂更加集中在社头乡,同时相关周边行业的聚集等,进而让社头乡成为织袜专业生产区域。

进入1990年后,随着台湾产业市场变动与北部经济环境快速成长、工资高涨、土地成本上扬等因素,陆续有台湾北部的大袜厂南移到社头设厂。

这些袜厂南移很大的原因就是为了利用社头当地发展的织袜卫星工厂及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也就是通过外包制度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整体而言,随着织袜厂商不断的地理聚集,社头在台湾形成了织袜专业生产区。

第五节以核心企业为基础的集群知识分布形成机制

所谓核心企业或主导企业是指在集群形成过程中,最先进入集群所在的产业,采用主导型的技术、并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以往研究中,许多学者已经认知到集群中某些核心企业对于集群形成的重要作用(Schmitz,1995;Lazerson &; Lorenzoni,1999)。如李新春(2005)就注意到,珠江西岸的许多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主导企业组织和运作,外部资源的能力发挥着关键作用。具有较强外部资源利用能力的主导企业首先从进入贸易活动为主,然后逐步转向以生产活动为主;当其他企业也仿效主导企业依次进入贸易活动到进入生产性活动后,一个地区的产业集群就可能由依托专业市场而发展起来。符正平也提到了主导企业的作用。

从认知视角看来,集群中企业间知识传播取决于集群整体的知识分布。笔者认为核心企业的出现对集群知识分布形成发挥着如下作用:

(1)区域知识资本积累功能。集群中的核心企业通常是本地首先进入某个行业的先行者,它们最先接触某一行业的技术,通过大量的学习与试错,获得了这一行业关键的生产技术,从而为整个区域内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区域知识溢出功能。由于早期竞争者较少,核心企业在进入市场后通常在较短的时期内获得了较快的成长,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要求会在本地招募大量的员工进行培训,或发展外包生产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核心企业的成功通过员工招募、外包输出的方式,为区域本地成员获得核心企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创造了条件。

在北仑模具集群中,塔峙机械厂在较早就进入了模具行业,并通过自身的技术研发获得了模具开发的相关技术。而乡镇企业的企业性质决定了地方政府在企业的目标设定上有别于一般的私有企业和国有企业。根据对我国乡镇企业的研究,乡镇企业具有较强的非经济目标,如地方就业。

因此,乡镇企业在人员的招募和培养上要表现得更为开放,机械厂通过在内部培训的方式将其拥有的技术知识传播到本地成员中去。

台州下陈缝纫机集群中,乡镇企业在本地知识分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更为显着。在下陈较早进入缝纫机行业并掌握主要开发技术的企业实际上是管康仁和曹志忠创办的下陈缝纫机配件厂,但由于其民营的属性使得在技术传播和技术培训方面比较保守,直到管康仁后来加入到椒江第一缝纫机厂后,缝纫机技术在下陈本地的大规模发展才真正开始。而由下陈缝纫机配件厂发展而来的大洋衣车对本地的知识溢出则是相当有限。因此,由台州和宁波两个集群的情况来看,集群中核心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对集群企业与知识传播发挥着调节作用。那些集体所有制的核心企业相对民营所有制的核心企业来说,对于集群本地的知识传播发挥的作用更大。

此外,台州缝纫机集群还表明集群核心企业的知识水平和类型对集群中各企业的知识水平与类型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在台州缝纫机集群中,有一个特点是企业的出口比例都非常高,无论是规模较大的企业还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在进行产品出口贸易方面并没有什么显着的差异。这一情况与北仑模具集群和大唐袜业集群截然不同,在大唐和北仑只有那些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企业才具备对外出口贸易的能力。对一工缝历史的分析给出了一些信息:早在1985年,一工缝就通过上海缝纫机四厂技术人员的联系,建立了与上海轻工产品进出口公司的进出口业务联系,开始向巴西出口缝纫机。因此早期在一工缝的员工对于外贸出口业务并不陌生,到1996年一工缝被飞跃兼并时,企业已经拥有10多年的外贸经营经验了。而大唐和北仑中的核心企业,直到破产解散时也没有多少对外出口业务,企业的主要客户集中在国内。三个集群中核心企业在外贸知识上的差异直接决定了后来集群企业在外贸知识上的分布。台州缝纫机集群中企业之间在外贸知识的差异性要比大唐袜业集群和北仑模具集群要小得多。

而台湾社头织袜集群的情况则展现出核心企业对本地知识分布形成的另一种影响机制。胜利织袜厂与大同实业显然是社头织袜集群中的核心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复苏的背景下,胜利织袜厂为了满足高涨的需求,主动将其生产流程进行分解,通过将各种生产活动分解,把一部分发包到本地的加工户中去。通过这一方式,胜利织袜厂为织袜技术的本地传播与普及建立了基础。然而,这一时期胜利织袜厂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手工织袜技术。随着自动化织袜技术的兴起,大同实业通过内部大规模生产,进一步在本地普及了自动织袜技术,为后期大同实业破产后各家各户的创业奠定了基础。因此,社头袜业集群中早期的产业需求和内部的员工培训促进了核心企业对本地企业的知识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