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产业集群知识传播与企业竞争研究
18678000000007

第7章 文献综述(3)

1.地理邻近类研究

地理邻近类研究的基本观点是:集群企业的地理邻近促进了它们之间的知识传播与创造。由于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传播需要面对面的互动和形象地演示(Gertler,2003;Nonaka &; Takeuchi,1995),地理邻近通过促进相邻企业之间的互动与联系,为企业间的知识传播提供了条件;另外,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和信息会带来较高的搜寻成本和面临很大的壁垒,而地理邻近能显着地降低这一成本;地理邻近能够触发在相同产业或相近产业中的企业间动态、灵活的知识学习与创新过程。

马歇尔(1964)最早对地理邻近与集群企业知识传播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提出的“产业空气”理论至今仍然具有重大的影响。马歇尔对“产业空气”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一,产业集群为其中的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熟练劳动力和新创意,而这些创意如同空气一般(intheair)在集群中被传播和分享;第二,这些新创意与新技术能被大量的集群企业轻易地获取,同时这些企业也在不断地促进和提升集群现有的知识存量。

现代地理邻近的研究继承了马歇尔产业空气的思想,着重考虑地理邻近带来的本地非正式联系,劳动力传播对集群企业知识传播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Audretsch,1998;Audretsch &; Feldman,1996;Bap‐tista,2000;Baptista &; Swann,1998;Feldman,1999;Feldman,2000)。

Maskell和Malmberg(1999)提出地理邻近带来集群企业更多的面对面互动机会,使得知识可以在集群企业间更好地进行传播和扩散。Gertler(2003)指出,对于个体企业,地理邻近能促进与其他已经拥有某些新技术企业的互动。Porter(1990,1998)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中指出,地理的邻近性增进了集群内的诀窍(know‐how)在本地范围内的形成与传播,使集群企业从整体上获得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

由于知识的承载者是人,地理邻近类研究认为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对于企业间的知识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Almeida和Kogut(1999)指出,除了知识内在的属性(显性或隐性)外,区域劳动力市场对于集群企业知识传播也有重要的影响,他们对半导体业集群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Dahl和Pedersen(2004)的研究也认为,集群中企业之间员工的非正式联系(informal contact)是集群企业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他们对丹麦无线通信集群的研究表明集群中的工程师之间确实通过非正式联系形成了相当有价值的知识传播。

大量的实证研究同样也表明,地理邻近对知识传播起促进作用(Au‐dretsch,1998:Audretsch &; Feldman,1996;Baptista,2000;Baptista &; Swann,1998;Feldman,1999,2000;Jaffe,Trajtenberg &; Henderson,1993)。Jaffe等(1993)使用专利引用数据来分析区域知识溢出的效应,它们的研究发现知识的溢出表现出高度的本地化特征。Feldman(2000)则发现区域的知识创新成果受到本地创新网络的重要影响。Audretsch等(1996)则发现美国企业的创新活动表现出集聚的特点。Baptista和Swann(1998)的研究则发现集群对于企业的创新绩效、成长速度有着重要影响。

2.非地理邻近类研究

地理邻近类研究最早关注到集群企业知识传播的特殊性,增进了我们对集群知识传播现象的认识。但是正如Capello和Faggian(2005)所批评的那样,地理邻近类研究对集群企业知识传播行为的解释更多是一种现象描述而没有提出有效的传播机制。Breschi和Lissoni(2001)甚至提出更严厉的批评,他们认为这些关于集群企业知识传播的研究是模糊和混乱的,造成的结果是实际上把集群企业知识传播过程“黑箱”化。他们认为传统的研究只是简单地将地理与知识联系起来,而对存在的内部机制却作了回避。

对地理邻近类研究的不满,促使学者们对其他更具体的集群企业知识传播机制进行探索。非地理邻近的研究认识到仅有地理邻近并不足以完全解释集群企业的知识传播现象,还需要其他方式的邻近才能保证知识传播发生,他们试图打开集群知识传播的“黑箱”。非地理邻近类研究主要强调集群企业在制度、文化、传统上的高度一致性带来的企业之间知识传播上的高效率。

Capello和Faggian(2005)与Malmberg和Maskell(2002)认为,由于集群中的企业通常具有共同的制度禀赋和关系邻近性,这将促进集群中企业知识传播和集体学习。Becattini(1990)认为集群企业要获得知识溢出必须要有某些社会环境(social climate)存在才可能发生,而本地的文化、共享的价值观、规范和制度促进了隐性知识在企业之间的扩散和采纳。

Crevoisier(2004)指出,通过频繁的社会互动,观察和沟通进行知识发送的边际成本最低,一个具有企业间高度互动性和交互的区域要比那些企业间较少互动和鼓励的区域具有更高的创新绩效。Desrochers(2001)指出,地理上的邻近实现了更多的人际联系,这反过来说通过提升信任、归属感也创造了合作的机会。Granovetter(1985)提出的社会嵌入性的观点也表明,不应当仅仅关注集群企业在地理上的接近程度,更应该考虑文化、组织的邻近性。

Keeble和Wilkinson(1999)认为集群企业在建立解决他们所面临的技术与组织问题时创立和发展共享知识的过程促进了集群企业的集体学习。

集体学习并不限于具体的地理范围,它实际上是一个由拥有共同文化价值观企业形成的领地(territory)(Camagni,2002;Crevoisier,2004)。在这个领地中,企业间的知识传播与集体学习促进了集群中非结构化的、一致均匀的知识传播(Malmberg,2003)。

Capello和Faggian(2005)指出,对集群企业知识传播发生作用的还有社会机制,由于各种社会机制形成的共同的技术、组织、制度、惯例与行为将影响知识传播,社会邻近有助于促进形成关系资本。

Saxenian(1994)对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研究则指出,政治的、社会的、制度的和其他非经济因素对促进集群内部企业间知识传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Storper(1995)则更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关系邻近的思想,他提出了非交易性依赖(untraded interdependence)来表示那些基于无法交易的传统、规则、文化、制度、价值观等形成的企业间互相依赖关系,并认为这种非交易性依赖与基于经济分工形成的交易性依赖一起促进了企业之间进行知识传播交易成本的降低,并指出与经济性依赖会随着产业的发展成熟而进行转移不同,由于非交易性依赖对人际间互动的需要使得这类依赖更难以转移,因此通常会长期保留在某一个区域。Lawson和Lorenz(1999)也认为由集群内非交易性关系形成的集体知识与决策过程,能够促进集群企业在区域层次的知识传播优势。

Shan、Walker和Kogut(1994)指出,集群中的企业共同分享可交易资源的优势的同时,也拥有那些社会制度形成的不可交易的知识资源。

Pyke、Becattini和Sengenberger(1990)认为,集群中的企业间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传播,而当跨越集群边界时这种传播则较难,其根本的原因在于集群内部企业职员间的非正式联系网络作为有效的渠道促进了企业间的知识传播。Saxenian(1994)对硅谷的案例研究与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这类机制是确实存在的。

Barnes(1999)认为集群企业高社会嵌入性带来的强社会关系能够降低企业之间的知识传播的交易成本,因而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知识传播效率。

Galaskie‐wicz和Zaheer(1999)也指出,社会关系网络在集群总体水平上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Malmberg和Maskell(2002)则从分工的角度提出了区域中的知识传播与创造的理论:集群企业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工提供了多样性的知识创造与传播优势,而垂直方向上的分工带来了专业化的知识创造与传播优势。

随着集群的形成以及新成员的不断加入,集群企业的知识优势将得到持续加强。

White(1993)认为由于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形成了共同的规范和价值观,规避了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集群中的企业将会更愿意形成分享知识的伙伴关系。

Brown和Duguid(1996,2001)关于实践共同体(community of prac‐tice)的观点则指出,在同一环境下相互联系的个体将形成共同的社会情境(social milieu)和身份认同(identy),这将使得当这些个人的实践形成共同的关于系统运行(他们举的例子是打印机)的知识及其代表的意义与情境时,知识在这些个体间能够实现更好的传播。Gertler(2003)关于制度维度的知识隐性分析也认同这一观点。Gertler认为由于集群中的企业在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合作与竞争,促使这些企业能够更好获得产业相关的信息与知识,本地的文化如规范、价值观、制度使得某些隐性形式的知识传播成为可能,本地制度因素通过为集群提供设施和环境来促进技术、知识和创新的传播。

最新的研究中,Malmberg和Maskell(2002)从分工角度提出的知识基础集群理论和Capello和Faggian(2005)关于从社会邻近提出的集体学习模型,可以说代表了中观视角集群知识传播研究的最新思想。

(1)Malmberg和Maskell(2002)的基于分工的集群知识传播模型。

Malmberg和Maskell(2002)认为,集群对于企业并不只是降低交易成本,而在于集群能够为其中的企业提供知识传播和知识创造上的优势。

他们从知识分工的角度建立了一个基于分工的集群知识传播模型。

由于集群通常由一个产业或相关产业中的大量中小企业构成,他们将这些企业根据生产活动的特点分为两个维度:水平维度,即从事相似生产环节的企业;垂直维度,即具有投入产出关系的企业。集群企业在两个不同维度上的知识传播特点决定了集群整体的竞争优势。

Malmberg和Maskell(2002)认为只要从事相关生产活动的企业在地理上邻近,通过互相观察就可实现知识传播。由于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知觉能力与不同的观念与态度,从事相似生产活动的企业会带来多样化的产品与知识。大量企业的存在必然对于接收的信息有基于个人的独特的评价和认识。同时,企业在地理上的邻近使得它们能够发现和识别这些观点的差异。通过观察,讨论和比较这些不同的解决方式,集群中水平维度的企业间能够实现持续的学习与提升。通过水平维度上企业间的知识传播,这些企业就能够吸取其他企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样在水平维度上的企业间的知识传播就拥有了一个透明的空间,企业能够轻易地识别成功的实验和失败的实验。他们认为正是通过这种水平维度上从多样化-观察-比较-选择-模仿-改进的集体学习,使得这些集群企业获得了较单一大企业更大的知识优势。他们还认为,多样化观察比较选择模仿改进的知识传播过程并不需要这些水平维度的企业形成任何紧密的关系和信任,只要这些企业能够拥有共同的语言或编码来实现对知识的学习与认知即可。

随着集群中企业之间分工的出现,企业之间的知识与能力将逐渐异质化。集群垂直维度的发展使企业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它们经常能够发现其他企业通常忽视的问题。因此,专业化的分工将带来集群知识的加速增长。然而,分工的程度要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以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协调成本的影响。分工深化带来的企业之间对于产品和市场机会的不对称知识,使得企业之间的知识传播受到两个门槛的限制:首先,企业间的知识差异必须能够存在且足够大,使得知识传播对双方都有价值;另一个是,双方的知识差异又不能太大,否则有效传播无法实现。企业的地理邻近有利于这一困境的解决,企业的地理邻近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协调,填平由于知识禀赋异质性带来的传播障碍,能较集群外企业更好地理解传播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