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
18680700000013

第13章 要素流动和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2)

小岛清理论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两点:

第一,为日本对外投资,或者说为日本的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方式辩护。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包括技术转移,主要集中在一些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的企业也大多是一些中小企业。这和欧美国家主要由大型跨国公司实行对外投资活动形成鲜明的对比。小岛清用他的模型是想说明,日本式的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其实更有利于在投资国和投资对象国间获得“双赢”效果。

第二,借此说明东亚的雁行模式的机理。比如说,日本通过向亚洲四小龙(亚洲NIES)的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把在日本因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增加而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亚洲NIES,可以因此促进日本的产业高度化,同时促进亚洲NIES相关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和经济发展。而亚洲NIES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又可以重复日本当初的行为,将失去了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东盟国家和地区(ASEAN),进而推动亚洲NIES和ASENA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于是在日本、亚洲NIES、ASEAN之间形成一种雁行发展的状态。

第三节大山模型和产业转移

小岛清模型提出后很快就成为日本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的代表性理论。

在小岛清以后,人们谈到的“雁行模式”,实际上往往是指小岛清意义上的“雁行模式”,而非赤松要意义上的“雁行模式”。但是,一些研究者,如日本的大山道广认为,小岛清理论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小岛清理论强调比较生产费用,即比较优势,但是事实上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是绝对优势而非相对优势,这一点小岛清并没有给予明确的说明。从小岛清顺贸易投资的模型中可以发现,在投资对象国,作为投资国投资对象的A′、B′、C′产品的产业生产效率实际上是高于投资国的,其表现在产品成本低于投资国的同类产品,这也表示了实际上投资对象国在这些产业中的经营资源的效率要高于投资国。因此,从这一点看,投资国向投资对象国的投资,可能更多的应该是间接投资,而不应该是直接投资。如果是直接投资,从企业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这一新古典假定出发,除非直接投资企业主要是用来生产向投资国进口的产品,否则,这样的投资不会发生。因为所谓直接投资实际上是经营资源的转移。小岛清理论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对外投资是否真的能带来投资国和投资对象国的福利的改进。

如果投资国对投资对象国的A′、B′、C′产品的产业进行投资,促进了这些产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产量,从而产生了生产过剩,造成该产品国际价格的下跌,那么投资国对投资对象国的投资不仅不会带来投资对象国福利的增长,而且会降低投资对象国的经济福利。因此,大山认为,日本型的顺贸易直接投资是否真的如小岛清所认为的那样会带来“双赢”的效果,其实是不确定的。

大山模型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区分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特别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他明确认为,国际贸易是基于比较优势,但是国际直接投资是基于绝对优势,或者说是竞争优势。从这点出发,常常以直接投资作为自己的载体的产业转移,其必要条件,也应该是产业转移国或产业转移地区对产业转移的对象国或对象区域拥有绝对优势(竞争优势)。因此,如果说国际贸易常常发生于资源和产业结构具有互补意义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是一种“对流”,那么,国际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则主要发生于发达国家和发展相对后进的国家之间,是一种“单向流动”。这里所谓的“单向流动”不是指单纯的资金,而是指“经营资源和技术”,因为直接投资本质上是经营资源的流动和技术的转移。

大山道广用一个模型证明了他的观点。他是这样证明这一命题的。

假定:

(1)世界上只存在两个国家,分别称为A、B国;

(2)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3)只存在两种产品,分别为产品1和产品2;

(4)同一国家内部任何企业生产任何产品都拥有同样的生产函数;

(5)各国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假定:①A国企业进入B国进行直接投资和实行产业转移的诱因是追求利润最大化;②A国向B国进行产业转移不存在任何障碍;③由于B国接受了A国的产业转移,因此B国持有和A国相同的生产函数,即有:Fib(Lib)=Fia(Lia)。

由于以上假定,B国国内各产业的工资报酬率相同,即有:F′1b(L1b)=PF′2b(L2b)(P为B国产品2和产品1的相对价格)。

A国企业进入B国取得正利润的条件是:

F′1a(L1a0)L1a=F1a(L1a0)>F′1b(L1b0)L1a(2‐2)

PF′2a(L2a0)L2a=PF2a(L2a0)>PF′2b(L2b0)L2a(2‐3)

式中:L1a0、L1b0为A国和B国的产品1产业的最低费用劳动投入量,L2a0、L2b0为A国和B国的产品2产业的最低费用劳动投入量。

将式(2‐2)和(2‐3)整理后可得:

Fia(Lia0)/Lia>Fib(Lib0)/Lib (i=1,2)(2‐4)

由式(2‐4)可见,A国的企业在产业1和产业2都对B国的企业拥有绝对优势,或称为竞争优势。在式(2‐4)中,我们用Fia(Lia0)/Lia,即劳动生产率来表示。这就是A国对B国进行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大山道广由此认为,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是比较优势,但国际产业转移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是绝对优势。

第四节国际生产综合论和国际投资发展论

迄今为止,我们对产业转移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产业进化和产业发展的层面。如果对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领域进行进一步拓展的话,可以将其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产业发展层面;其二是企业发展层面。产业发展层面的研究可认为是产业转移的宏观层面、总体层面的研究,企业发展层面的研究则可认为是有关产业转移的微观层面、个体层面的研究。

对产业转移的微观层面的理论研究,在欧美国家的理论界相对热门,这主要表现在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论研究方面。这方面的研究以邓宁的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最具有代表意义。

邓宁(Dunning,1988,1993)用O‐L‐I模型来说明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扩张行为,认为产业组织决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O优势)(Ownership‐specificAd‐vantages),要素赋存结构决定的区域特定优势(L优势)(Location‐specificAd‐vantages),交易成本决定的内部化特定优势(I优势)(Internalization Incentive Advantages),是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主要原因。由于这一理论综合并包容了解释跨国公司行为的垄断优势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区位优势理论,因此被称为“国际生产综合论”。

国际生产综合论的基本原理可以集中概括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分析的有机结合。具体来说,一个企业从事国际生产的水平和结构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1)就进入某一市场而言,跨国发展企业必须具有其他国家的企业所不具备的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特殊优势,即所有权特定优势。这种优势能够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并增加企业资产的净现值。企业特有优势的获得和维持往往只有在非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才能实现。因此,市场不完全性假设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这就是所谓的产业组织的要因。这一要因把国际直接投资同一般的国际资本流动严格地区分开来。在这一前提下,跨国发展企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某种技术的垄断,这种技术是广义的,包括商标、品牌、经营秘诀,等等;

②产业组织形式的寡占性特点;

③企业家才能或管理能力的“过剩”;

④获取廉价原材料和资金的渠道。

当然,跨国发展企业优势的来源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或方面进行概括,我们可以罗列更多条件使上面的清单变得更长。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企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的获得总是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许多场合,考察企业特有的所有权优势常常要与考察国家的特有优势联系起来进行。

(2)如果说对外发展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是它成功地进行对外投资的必要条件,那么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并不意味着必须对外投资,或者说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还不能构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跨国发展企业之所以选择对外投资,而不选择出口或发放许可证的方式,这是和商品市场的不完全以及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市场的不完全分不开的。这也正是内部化特定优势理论的基础。

跨国发展企业的中间产品中,虽然也包括那些有形的物品,如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但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更为重要的是以无形资产形式存在的,诸如技术、信息(渠道)、诀窍、营销方式和经验等的中间投入。由于中间产品市场是不完全的,所以这些无形资产通过市场交易很难实现价值。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无形资产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②无形资产的定价受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困扰;

③不确定性(Uncertainty)的存在使上述不对称现象难以克服。

总之,这牵涉到一个交易成本理论问题。

交易成本的概念是科斯(Ronald Coase)教授在其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引入并阐述的。所谓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广义地理解,就是人与人打交道的成本,它是相对于人与自然打交道的生产成本而言的。从狭义上说,它指的是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时必须付出的代价,包括寻找相应价格的成本、确定成交条件、签约、履约及为避免对方违约而付出的成本等。

为了得到交易所提供的经济利益,人们必须支付某种费用。例如,为了购买一批商品,寻找合适的卖主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而时间和信息都是稀缺的;与卖主协商,讨价还价,签订有关合同之类的经济契约也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请有关机构和专家检查这些商品的规格、质量、功能等还需付出时间和费用等等。由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不确定性以及与其伴生的风险在交易过程中无处不在,又由于人并不具有完全理性,所以他(她)在交易中未必能对这些风险都洞察在先。这样,交易的当事人就必须为交易支付信息成本和谈判履约成本,必须承担由经济人行为而带来的不确定风险以及因不完全契约引起纠纷所可能带来的损失。正如生产任何一种物品都需有一定的要素投入一样,任何一项交易活动也需要成本。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作为一种组织便具备了一定意义上替代市场的功能。一旦企业作为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低于市场的交易成本,企业便获得了扩张的动力,这种扩张的过程跨越国界便产生了跨国企业。而企业创造其内部市场的过程,便是所谓的内部化过程。

(3)假设对外发展企业具备了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内部化特定优势,企业国际生产的水平和结构就取决于企业的整体利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通过在国外市场创造和使用其所有权优势而有所提高。换言之,只有国外的区位优势同企业的所有权优势相结合才能同时提高这两类优势的生产力。

运用上述原理分析对外发展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可直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任一既定的时点,一个国家的企业(相对于别国企业而言)拥有所有权优势越多,它越具有较强的内部化动机;国外的区位优势越明显,它越是倾向于选择到国外生产的方式。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具有相反的条件,它就会对外国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总之,按照国际生产综合论的观点,对外发展企业在选择以何种方式进入国外市场时,往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

邓宁的国际生产综合论主要是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和海外生产的角度提出问题的。他的实践依据主要是美国企业的对外扩张,没有牵涉到后发工业国以及新兴工业国的对外投资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的对外投资扩大,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对外投资活动,纵向研究对外投资现象引起了欧美国家经济学家的兴趣。在这种背景下,邓宁提出了国际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这种理论基本上是他的国际生产综合论对后发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的演化过程的分析和应用。该理论认为:从纵向看,一个国家的对外投资倾向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阶段和该国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他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经济发展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均国民收入在400美元以下。处于在这一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只有少量的外来直接投资(即引进外资),几乎没有对外投资。第二阶段,人均国民收入为400~1500美元。在这一阶段,外来直接投资将不断增长,对外投资则处于非常少量的阶段,对外净投资,即对外投资‐引进外资的增长仍旧呈负增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