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金融学基础联考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
18683200000041

第41章 货币需求和其他货币理论(1)

【本章重点】

1.掌握理性预期的货币理论。

2.熟练掌握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主义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就是研究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决定一国货币需求存量的因素有哪些,以及这些因素和货币需求存量之间的关系的稳定性或可测性。

(一)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1.现金交易数量说

现金交易数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I.Fisher)。费雪认为,货币的唯一功能是充当交换媒介,货币并不能直接满足人们的欲望,人们需要货币仅仅是因为货币具有购买力,可以用来交换商品和劳务。因此,一定时期内社会所需要的货币总额必定等于同期内参加交易的各种商品和价值总和。据此,他提出了着名的“交易方程式”,即:

MV=PT(1)

式中,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为货币的流通速度;P为一般物价水平;T为该时期内商品和劳务的总交易量。

由于所有商品或劳务的总交易量资料不易获得,而且人们关注的重点往往也在于国民收入,而不在于总交易量,所以交易方程式通常被写成下面的形式:

MV=PY(2)

式中,Y为以不变价格表示的一年中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即实际国民收入;P为一般物价水平。因此,PY即为名义国民收入;V为货币的流通速度;M代表一定时期(一般为1年)内流通中的货币量。

式(1)和式(2)的实质是一样的。

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V)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具体地说,它取决于人们的支付习惯、社会信用制度、运输与通讯条件以及人口密度等因素。由于这些因素在短期内很难发生变化,在长期内变动也是相对缓慢的,所以在短期内可以将货币流通速度(V)视为常数。加上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商品和劳务的总交易量或实际国民收入在短期内也保持不变,因此,货币供应量M的变化将完全体现在价格P的变化上,即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将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同比例变化。即:

M=PY/V

在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下,货币存量(M)就等于人们所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即货币需求(Md)。因此,我们有:

Md=PY/V

上式就是现金交易数量说所导出的货币需求函数。从中可以看出,货币需求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和名义国民收入。而根据费雪的观点,在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因此货币需求仅取决于名义国民收入。

2.现金余额数量说

现金余额数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庇古(A.C.Pigou)和罗伯逊。他们认为,人们是基于某种便利和安全的动机而保留在手边的现金余额就是货币需求。处于现实经济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其实质就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问题。人们持有货币的多少受安全动机、个人的财富水平、利率、持有和获得货币的便利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物价变动主要是因为人们所欲持有的货币余额发生变动。这一余额的大小、留存时间的长短都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货币数量。当人们手边保留的现金余额增加时,整个社会的货币需求就会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就会减慢,物价就会下跌,币值就会上升。当货币需求减少时,货币流通速度就会加快,物价就会上涨,币值就会下跌。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每个人来讲,其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之间存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比例关系,由此推及,对整个社会来讲也是如此。为直观表述,庇古提出以下方程式:

P=KR/M

式中,P代表每一货币单位的价值;K是整个社会以货币形态保持的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R表示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实际总收入;M是货币数量;KR是用货币形态所保持的财富;KR/M表示每一单位货币的价值。

倘若将P定义为物价,则方程式就变成:

P=M/KR

罗伯逊后来对庇古的方程式进行了修正,使之变成:

M=KPY

这就是着名的现金余额数量方程式,又称剑桥方程式。式中,M表示货币供给量;K表示以货币形态持有的名义国民收入的比例;P表示一般物价水平;Y表示一定时期内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价值;PY表示名义国民收入。

(二)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在该书中他提出了独特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

1.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所谓流动性偏好,就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现金和活期存款而不愿持有股票和债券等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由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所共同决定。在分析这些动机尤其是分析投机动机的过程中,凯恩斯完成了其独特的货币需求理论。

(1)交易动机

凯恩斯认为,个人和企业为进行日常购买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为交易动机层面上的货币需求,这种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收入和支出之间间隔期的长短、企业的产量以及这一产量经过多少程序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等因素。如果人们的收入多而且收支时间间隔较短,则交易动机层面上的货币需求就小;反之,如果人们的收入少而且收支时间间隔较长,则交易动机层面上的货币需求就大。

(2)预防动机

凯恩斯认为,未来是不确定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常有各种意外情况出现。为提防有不虞支出,或有未能预见的有利进货时机,人们除了在手边持有日常交易所需货币之外,还必须再保留一定量的货币余额。这为预防动机层面上的货币需求。它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未来交易水平的预期,而未来交易水平又与收入成比例,因此,凯恩斯认为预防动机层面上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比例且同向变动。

对于以上两种动机层面上的货币需求,凯恩斯认为,其大小取决于持有现金的相对成本。

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两个层面上的货币需求基本与利率无关,而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的大小,并且与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动。用函数式表示为:

M1=L1(Y)(3)

式中,M1表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所引起的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L1表示M1与Y的函数关系。M1与利率无关,所以是一条与货币需求横轴垂直,或与利率纵轴平行的直线。

(3)投机动机

凯恩斯假设,人们只能在货币和债券这两种资产间选择其财富的持有形式。

由于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向变动,因而,预期利率上升者将保存货币,以便在债券价格下跌后,能以低价买进债券从中获利;预期利率下降者将保存债券,以便当利率下降时能以高价卖出债券,从中获利。这种为投机目的而持有的货币余额为投机动机层面上的货币需求。由于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主要取决于当前利率的高低,当前利率越高,预期未来利率越低,当前利率越低,预期未来利率越高,因此,投机动机层面上的货币需求是当前利率的反函数。其函数式表示为:

M2=L2(i)(4)

式中,M2表示投机动机层面上的货币需求;i表示利率;L2表示M2与i的函数关系。

将式(3)和式(4)合并,则得货币需求总函数:

M=M1+M2=L1(Y)+L2(i)=L(Y,i)

式中,M表示货币总需求;L表示货币总需求M与收入Y和利率i的函数关系。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另一显着特点就是当利率降至一非常非常低的水平后,货币需求则会变为无限大。换言之,没人再愿意持有债券,所有的人都只愿持有货币。利率降至i0后,货币需求曲线变为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该直线部分即为着名的“流动性陷阱”。凯恩斯本人认为这是一种可能性,在实际经验中并不常见。事实上,“流动性陷阱”这一名词也是后人所撰,并非凯恩斯所创。

2.对凯恩斯理论的发展

凯恩斯将货币总需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两个层面上的货币需求组成;另一部分则是投机动机层面上的货币需求。前者取决于收入,基本与利率无关,后者取决于利率水平。在这种理论中,投资者只能在货币和债券两种资产中任选其一,而不能两者兼有。这种理论的缺陷既与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状态不符,同时也不能解释投资者在实际行动中所遵守的资产分散原理。因此,一些专家学者对其理论进行了发展。较着名的有:

(1)鲍莫尔模型

鲍莫尔(W.J.Baumol)认为人们持有用作交易媒介的现金,同企业持有存货一样,也要耗费成本。因为现金(指钞票和活期存款)并无利息收入,持有现金也就意味着负担相当该笔资金可投资于有价证券或其他资产而获得利息收入的机会成本。所以,人们在保证正常交易需要的情况下,有尽量减少作为交易媒介的现金余额的理性动机。假设T为某人的月收入;C为每次兑现数额;b为每次买卖有价证券的手续费;i为市场利率;那么一个月中某人兑现次数为n=T/C;每月买卖证券的交易成本为nb=(T/C)·b。由于每次兑现C之后都以稳定的速度将其支出,因此两次兑现期间所持平均余额为M=C/2,则其间持有现金所丧失的利息收入即机会成本为i·(C/2)。设X代表持有现金余额的总成本,则有:

X=Tb/C+iC/2

任何有理性的经济主体都希望将总成本X降至最小,我们通过求一阶导数,并令该导数函数为零,可求出使总成本X最小的C的数值:

C=2Tb/i

所以,最适度的用作交易媒介的货币平均余额为:

M=C/2=Tb/2i(5)

式(5)就是着名的鲍莫尔模型,也称“平方根公式”。它说明最适度的平均现金余额与收入和交易成本的平方根成正比例关系,而与利率的平方根成反比例关系,说明了出于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同样受利率因素的影响。

(2)惠伦模型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惠伦(Whalen)论证了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函数关系,得出惠伦模型,即立方根定律。

惠伦认为,与交易性货币需求有一个最佳持币量的道理一样,预防性货币需求也有一个能够使持币总成本最小的最佳持币量。惠伦认为,这个最佳的持币量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非流动性成本,指因低估某一支付期内的现金需要,持有货币过少或流动性过弱而可能造成的损失。二是持有预防性货币余额的机会成本。这是指持有这些现金而舍弃的持有生息资产的利息收益。三是收入和支出的平均值和变化的情况或变现的可能次数。这一因素的提出来自对未来支出和收入差额的不确定性的考虑,不同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分析中以收入和支出的确定性和可预料性为前提的情况。

上述三个因素中,第一个因素(以资产变现的手续费代表的非流动性成本)与第三个因素(变现的可能次数)的积为预防性货币要求的非流动性成本总额(相当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分析中的交易成本);第二个因素(舍弃的利息收益)与持有预防性现金余额的积为预防性货币需求的机会成本总额。两种成本之间的关系为:当人们为预防不测而多持有现金余额时,就减少了非流动性成本,但却增加了机会成本;相反,当人们为追求利息收益而少持有现金余额时,就减少了机会成本,但却增加了非流动性成本。最佳现金持有量的选择是在两者相加的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

(3)托宾模型

美国着名经济学家托宾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选择理论,这一理论被认为是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重要发展。

托宾认为,任何一种证券投资都具有收益和风险两重性。一般说来,收益的增加意味着投资者效用的增加,风险的增加则意味着投资者效用的减少。而收益和风险又是呈正相关的,如果投资者承担较大的风险,就能期待较大的收益。保持利率不同的证券意味着将承担不同的风险。决定投资者资产组合的基本原则是预期效用最大化。投资者在选择其资产组合时,既要考虑所获收益的多少,又要考虑所冒风险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