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评论(第三辑)
18684900000017

第17章 区域开放模式(1)

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发展变化

——基于新贸易理论发展视角的理论综述

肖光恩

提要:尽管主流经济学忽视对地理区位问题的研究,但一些杰出的经济学者对经济地理研究作出的重大贡献,特别是一些经济学家从新贸易理论的角度对新经济地理问题作出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很多完善的新经济地理模型,使经济地理与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生产转移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新经济地理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键词: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理论;新贸易理论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的区位、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经济地理学又分为经济地理学通论、区域经济地理学和公司地理学。经济地理区位在现实经济中非常重要,但主流经济理论却长期将其拒之门外。尽管主流经济学理论不将经济地理区位作为研究对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仍有一些杰出的经济学者对经济地理区位进行研究,并试图将其纳入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框架之中。

一、经济地理区位因素的历史考察及其重要意义

(一)经济地理区位因素的历史考察

经济地理区位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发生的地理区位问题,即经济活动为什么会在一定地理区位上发生,经济活动选择在一定地理区位上产生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地理区位选择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效应等。经济地理区位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因为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一定的地理区位上发生。

尽管经济地理区位在现实和理论上都很重要,但经济地理区位研究却长期处在主流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外围,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长期忽视经济地理区位问题,基本不把经济地理区位问题作为一个基本的研究对象,甚至根本不提。“看看最新的经济学原理教材: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的《经济学》。这是一本受到广泛好评的教材,要是有点美中不足的话就是它无所不包,全书有1100多页。然而索引中根本没有出现区位或空间经济学这样的词,仅仅在一处提到城市,那是在讨论欠发达国家中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时出现的。”对地理区位的忽视,被马克·布劳格(Mark Blaug)称之为“重要的不解之谜”,他后来用“历史的偶然事件”来解释;克鲁格曼认为:经济地理区位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主要是空间经济学本身的某些特征(存在收益递增时的市场结构),使得它从本质上就成为主流经济学家掌握的那种建模技术无法处理的领域。因此,主流经济学对空间问题的处理方法就是置之不理,从不考虑区位问题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也不考虑在现实世界中,城市系统像经济学中其他任何系统一样有章可循。正如地理学家们因为知道手中没有可以解释山脉成因的模型,所以不会认真研究山脉的位置那样,主流经济学们也因为知道无法把空间因素模型化,而不去研究经济空间方面的问题。正是由于经济地理区位无法模型化,因而被主流经济学拒之门外。

尽管经济地理区位研究在经济学理论中被边缘化的具体原因还有很多,对之的探讨也十分复杂,到目前为止仍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仍有许多杰出的经济学家曾将他们的关注视点转入这一领域。

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利益学说,李嘉图提出了比较利益学说,其中都涉及生产的分工、专业化和区位问题;到了19世纪30年代,古典区位理论的创始人屠能(Thunen)最终将空间区位引入到经济学领域加以研究,屠能在其代表作《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创立了农业区位论,他假设空间区位是均质的,推导出在一个孤立国的模型中,由于运输成本因距离不同而变化所导致的农业分带现象,即农业围绕中心城市而呈现出同心环带状分布的特点,即着名的“屠能圈”。

屠能圈的分析模型不仅用于农业生产的布局分析,也适用于工业布局问题的分析。屠能圈不仅包含了边际主义的思想(屠能也因此被认为是边际主义的创始人),而且也包括了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的基本思想。尽管屠能的区位理论对经济学的贡献是巨大的,然而遗憾的是,屠能的区位理论却被忽略了一个多世纪。

构建了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了空间外部性的概念,即行业外部规模经济,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厂商地理集中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是因为:

第一,行业地理集中能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工业部门对所需设备的专门化水平要求就越高,各个环节的生产设备都要由专门的厂商来生产和供应。而大量的厂商集中在一起,可提供一个足够大的市场来维持专业化供应商的生存;同时,专业化供应商的聚集,也分散了专业化设备的开发和供应成本,单个厂商可以集中精力干他们最擅长的专业分工。因此,密集的专业化供应商网络的存在,使行业聚集地区的厂商比其他地区的厂商拥有更大的优势,这会进一步强化行业地理集中的趋势。

第二,行业地理集中可促进劳动力市场共享。行业地理集中会导致一个稳定的人才市场,从而对劳动力的供需双方都有好处。可见,当其他条件一定时,行业地理集中可增加工人的预期工资率,而劳动力的地理集中可增加厂商的预期利润率。因此,行业地理集中所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共享对工人和厂商都是有益的。

第三,行业地理集中能促进知识外溢。如果许多厂商都在同一个地区,厂商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了新设计或新想法就会与别人交流,这种想法就会得到普及,同时该设计者在与其他人的交流中也会获得改进的建议来完善自己的设计。因此,行业地理集中所导致的人才集中有助于技术外溢和普及,节约成本的技术会迅速推广,当地厂商在与其他国家同类厂商的竞争中就会居于有利地位。

近代对区位理论研究作出较大贡献的当属德国区位几何学派。产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德国着名的经济学家阿弗尔雷德·韦伯在1909年发表了世界第一部近代工业区位着作《工业区位论》,提出了着名的“费用最小的区位是最好的区位”的观点,他认为小企业不能影响由一个完全竞争市场所决定的销售价格体系,因此,企业家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产品到市场的距离以及产品加工中原料(或产品)的重量,以取得最大利润。运费是各种费用中最主要的费用,它与距离及所运送的货物的重量成正比,为了节省运费,企业应设立在运费最小的区位。1936年胡佛(Hoover)拓展了韦伯的经济思想体系,他考察了更多复杂的运费结构、生产投入的替代物和规模经济。

1940年产业区位理论的集大成者洛施(L迸sch)进一步拓展了区位理论的应用范围,他将贸易流量与运输网络中的“中心地区”的服务区位等问题纳入研究范围,提出了“中心地理论”。他把产业区位分析的对象拓展到多种产业,并分析了规模经济差异导致空间集中的现象。除了以上学者外,对区位经济学理论研究做过杰出贡献的经济学还有克里斯塔勒(Chris taller)等学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日益被一些着名的经济学者所关注。克鲁格曼认为有两次将空间经济学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划时代的努力。第一次努力由着名学者艾萨德(Isard)所领导,他发表了巨着《区位和空间经济学》,在该部着作中,他把屠能、韦伯、克里斯塔勒和洛施等人的理论放在一个易驾驭的框架之中,他把区位问题重新表述为一个标准的替代问题:可以把厂商看作是在权衡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就像它们作出其他任何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的决策一样。尽管艾萨德的理论模型缺乏系统的均衡分析,对主流经济学理论也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他却创立了一个折中的学科——区域经济学。

第二次将空间经济学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努力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主要是由新城市经济学的出现所推动的。该理论主要研究城市内部结构问题,经典模型假设只有一个单一的中心城市,在该城市中有一个一部分人不得不每天都去一个外生给定的中心商业区,商业中心决定了其周围土地的使用情况和地租,即决定了中心商业区周围土地的分配。但是该理论并没有说明商业中心区位的决定因素,只是说明了如何围绕商业中心形成城市。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发生了革命,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第一次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来研究和发展竞争模型,特别是在1977年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将张伯伦的垄断竞争模型规范化,垄断竞争的一般模型从而成为该领域划时代的丰碑和巨着。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大量的经济学家开始把产业组织理论这一新的分析工具运用到国际贸易理论模型之中(产生了新贸易理论),几年之后,这一工具同样运用到技术变化和经济增长理论之中(产生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进展不断加快。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将他们的研究兴趣集中在经济地理区位上,其中的着名学者有卢卡斯(Lucas)、克鲁格曼、贝克和默菲(Becker and Murphy),对经济地理研究兴趣的增加,一方面是基于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经济影响的现实,如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深入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另一方面是经济学新研究工具不断产生,特别是产业组织理论、数学模拟仿真技术、数学建模技术的提高等,使得一些对综合经济理论感兴趣的经济学家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和模型,他们开始关注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竞争问题。

在这些学者的推动下进而产生了所谓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或是“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被称之为继“新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新经济学”浪潮。

(二)经济地理区位因素发现的意义

有关经济地理区位的最基本理论问题是规模报酬递增在地区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假设生活在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世界中(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经济学理论仍这样假设),则很难理解为什么经济不是以“后院资本主义”(Backyard Capitalism)为特征(假设世界经济地理是均质的,存在规模报酬不变,运输成本等于零,则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是非常均匀的,此时每个居民和小生产集团都为自己生产商品,该种经济活动是个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称之为“后院资本主义”)的,但是必须承认:现实经济地理空间是不均匀的,人口密度是不平均分布的,贸易可能因自然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不均匀而产生,因此,现实世界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特别是经济聚集在特定地理区位上的现象非常突出,比如城市经济等。而这一切都涉及报酬递增的不同形式,所以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可能是自我加强实现的。

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规模报酬递增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经济活动布局的影响。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企业选择区位使自己的福利和利润达到最大化,但不同经济力量会影响福利和利润的分配,并促使和推动人们或企业选择一个特定的地点,这种力量主要由外生力和内生力所构成。

外生力量,主要是企业认为一个地区中能影响他们区位选择的一些既定因素,主要包括:(1)地理和环境的自然特性,如气候、港口、水资源和土地质量,这些自然特性在所有城市并不相同;(2)历史特性,如民族、宗教信仰、经济制度选择、首都形成等,历史特性与该国家或政府的秩序有关,无形的贸易壁垒,如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等会限制商品与服务的跨境流动和区位决策;(3)国际体制特性,主要指该国所处的国际制度环境,如是否是国际组织成员、是否加入了国际管理框架或国际法律体系等,还包括显性贸易壁垒如关税等,这些也会限制商品和服务的跨国流动。

内生力量,主要是组织、企业和个人能实际控制的一些因素,并且对这些因素的控制会影响其他企业或个人的区位决策。这些因素包括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利率和税率等;内生力量又分为聚集力和离散力,聚集力和离散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吸引或驱使经济活动在一个地理区位(如城市)上的高度聚集或是分散分布。聚集力主要包括以下因素:(1)距离的远近和交通便利所带来较低的运费。较低的运费对市场规模有效扩大时的专业化有利。(2)高度聚集带来的规模和范围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