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秦帝国的野蛮成长
186858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中国,两千二百多年前,一阵阵惊雷从西部滚向东方。

随着一阵阵惊雷滚过,韩国、赵国、燕国、魏国、楚国、齐国等东方大国先后被击灭……

那一阵阵惊雷,就是被称为“虎狼之师”的秦军。

惊雷滚滚,历史的车轮滚滚……

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将王贲率军从燕地进发,突入齐都临淄。秦国以五百里封地当诱饵,钓得齐王田建出降,而后把他迁至共地,“处之松柏之间,饿而死”。

在齐地百姓“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的歌声中,一个时代结束了。

随着战国七雄中之齐国灭亡,天下一统为秦朝。

那位站在时代最高峰的秦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庄严宣告: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历史对这个预言给予了无情的嘲讽,秦始皇帝建立的帝国只存在了15年。如果说千年一瞬的话,15年在历史长河中太短暂了。几乎是话音刚落,秦帝国便土崩瓦解了。

可是秦的历史却不只是15年。因为秦朝的前史很长,而亡后的历史又时时看到他的身影。

如果把秦朝比作一个生命的话,他在胎中的时间比他在世的时间长。

秦朝的胎儿时期应该从秦立国开始,而秦得以立国,却与周幽王烽火戏诸候的故事有关:周幽王用褒姒废太子,立褒姒子为嫡,数欺诸侯,诸侯叛之。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

“数欺诸侯”就是指褒姒烽火故事。周平王东迁,在公元前770年,这一年秦正式成为周王朝之诸侯国。秦国这个胎儿就是这时形成的。此后至公元前221年,经过550年的发育成熟,瓜熟蒂落,落地为秦朝。这五百多年中,它经历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诞生于腥风血雨之中。秦朝的诞生,有着复杂的时代背景,有着艰难的奋斗经历,这一段历史比秦朝建立后的历史更为漫长,更为曲折离奇。本书作者为大家详细讲述了这段故事,并对他的生成发育进行了仔细剖析。

秦的真正崛起从秦孝公开始。经历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至秦始皇时国势日盛,形成对战国诸雄绝对的优势,终于“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此即后人羡称的“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在这个过程中,秦国明君贤臣辈出,猛将云集,他们没有辜负历史赋予的使命,叱咤风云,完成了天下一统的伟业。秦之天空群星闪耀,那些彪炳史册的众多英豪之士,在这本书里一一与读者见面,他们的功业令人惊羡,令人深思。

如果说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复杂曲折,那么秦朝建立后的历史虽然只有十几年,却更有意义,影响更加深远。秦朝短暂的历史具有独特的魅力,他吸引了多少历史学家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入探讨,有多少着作对这段历史的剖析细致入微。

然而本书的作者自有其独到的分析和见解。凭借哲学专业背景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作者对秦朝盛衰的经验教训进行了高屋建瓴般的归纳总结。他让我们知道,秦朝其兴也缓,其亡也速,其中都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败问题,历史总是有其规律可寻。这些不必赘言,读者通过自己的阅读自会获得对这段历史更加深入的认知。

秦朝灭亡了,但其精神和灵魂却在。有一首歌一直在历史的长河中回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那尚武好战的秦风,终于凝铸为阵容强大的车马兵俑,而成千上万的车马兵俑现今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读一读祝和军的这本书,再去观赏秦兵马俑,历史将给我们无限启示。

2009年7月31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