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倾听·人生”版创办于2000年,本书是其十年来所记载的小人物口述历史的精品结集。记得是1999年9、10月份,我和同事李玲芝去了一趟西安。那时《杭州日报》的专刊和副刊改版需要思路,我们要做日报、下午版两张报纸的专刊和副刊,加起来每周有二三十个版。那次考察结束时,我们在一个小旅馆里等回家的机票,闲着无事,就开始商量版面,想名称、想栏目。我们一口气想了四五个新版的计划,记在一张便签上,其中一个就是“倾听”。
当时,《北京青年报》安顿的口述实录文学正红。我们把安顿的书《绝对隐私》拿来看了一下。这本书里面全部是情感实录,喜欢看它的读者不少,想来原因有三个:第一,社会上对情感的看法正处于开放后的恐慌期,中国人禁锢了多年的男女情感得到了社会承认,许多人都面临着情感方面的困惑、诱惑或恐惧,而且男女情感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大众的阅读热点。第二,这些事即使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真实,也是现实的真实,它满足了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窥视欲。第三,这种口述实录的形式在报纸上不多见,它像新闻,又像文学,是一种真实的故事,当它以第一人称出现时,给人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
这种真实感和这种形式,我们很喜欢。但《杭州日报》是党报,办这样的版面,是否符合我们的报纸定位?北方人一般性格外向,善于口头表达;而南方人大多比较保守,不会轻易倾诉隐私,他们愿意敞开心扉吗?
我们分析了浙江人的特点:浙江人草根性强,遇事爱琢磨,喜欢个人奋斗,肯吃苦,做得多,说得少,但闯世界的本领是中国一流的。他们属于给点阳光就灿烂,有点水滴就发芽的类型。浙江人是有故事的,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业史、奋斗史。他们情感细腻,对生活有很强的感受能力。改革开放后,他们走南闯北,全世界只要有人住的地方,一定就有浙江人在做生意。他们的命运和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只要肯讲,他们的故事一定会很好听。
我们最终决定,要办一个讲个人命运故事的版面。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和别人的一模一样的,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活法。每个人在看到别样的人生时,一定会有所反思和对照。活得不如意的,看到有活得比自己更难的人,会有一种心理安慰;活得平淡的,会更珍惜自己的生活。每个生命都是一滴水,每滴水中都有太阳。
这个版面的名称是我取的。我不喜欢用“讲述”这样的名称,觉得“讲述”是一种和读者平等的姿态,而“倾听”是一种比读者更低的姿态。党报需要这种姿态。
我们给这个版面定了三条原则:第一,不写“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只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可以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件影响人生的事。第二,必须是真实的故事,可以把真实姓名隐去,但事实一定要真。第三,以第一人称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即采用口述实录体。
“倾听·人生”在办了半年之后,出了二十多期,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评上了杭州市新闻系统的优秀栏目。关注它的读者越来越多,来说故事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些第一人称的讲述,真实直观。一个吸毒者的口述实录,比专家和医务工作者讲一百遍道理来得有用;一个慰安妇的口述实录,比教科书更触目惊心。那种亲身体验的细节,跨生命时间的长度,具有很强的历史感。更重要的是,每个讲述者的体验,都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小人物也可以反映大时代,因为这是一个小人物可以有大作为的时代
在当今中国,个人的作用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鼓励和认可,当一个农民或者许多个平民可以创造奇迹的时候,中国人的命运已有了极大的改观。他们的经历、他们的奋斗故事,就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细节。他们的创业史,就是改革开放这面大旗下的地基。
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经历,有歌有忧、有喜有泪、有血有肉,关注他们,就是关注当代中国的最底层,他们的故事无不折射着时代的光点。“倾听·人生”的宗旨就是把目光放在小人物身上,希望通过小人物的命运和故事来反映时代的变化。比方说有一篇叫《大三线》的文章,什么叫“大三线”,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
这是一段特殊的历史。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因战备需要,将容易受到攻击的沿海沿边的重要工厂陆续内迁,按照“靠山、分散、隐蔽、进洞”的原则在西南、西北等战略纵深地区另建新厂。一个1949年参加工作的老技术工人在45年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妻别夫,子别母,大批建设者响应政府号召,从工作和生活环境相对优裕的大城市,远去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施工困难、生活艰苦、物资匮乏之地,他们都是成分好、出身红、技术棒的专业人才。可是10年、20年、30年后,这些建设者及其家人的人生际遇又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没有一份历史记录可以详细到个人的生活。一个从“大三线”回到杭州工作的普通技术工人的命运故事,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某一段历史。记得《大三线》刊登出来之后,有许多人打来电话,满怀感慨地讲述他们的家庭、亲戚朋友的有关“大三线”的故事,久久不能放下话筒。
“倾听·人生”中曾经获得中国新闻奖副刊金奖的《二次插队》,讲的是一个当年的知青在回城三十多年后又下乡创业的故事。这名老三届初中生,当年响应号召到农村做知青,到大返城的时候,知青成了工人,十几年后,他又变成下岗工人,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走投无路后,他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当再也不用为生计奔波,钱多得这辈子用不完的时候,他又回到当年插队的地方,萌发了报答乡亲的念头——他开展了第二次乡村创业。在那些上山下乡的知青中,很多人都像他一样——回到城里,顶父母的职,千难万难进了工厂,没想到在农村贡献了青春,回到厂里贡献了中年,临到最终白发上头时却下了岗。而一个敢于再次创业、懂得感恩的知青,他的故事引起了多少人的感慨!
要的是典型、真实、历史性和悦读性强的故事
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小人物,并不是什么都能拿来做文章,在选择人物和题材时,我们注重了四性。
第一,选取人物的典型性。要么是事情典型,要么是经历典型,总之选取的人物一定得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很有代表性的。比方说我们曾经选择了一个下岗的政工干部,写他下岗后怎么就业。政工人员,是颇具时代特色的。这样的同志从部队复员,转业到地方,在工厂里当政工干部,组织、人事、宣传、办公室,成了“万金油”干部,最先是动员别人下岗,做他们的政治思想工作,以为自己是不会下岗的,待轮到自己下岗,到人才招聘市场拿出自己的政工师证书,一把就被扔了出来。那个打击大啊!想想革命了一辈子,最终落到这样的下场,觉得特别受不了。但下岗的政工师最终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拿出自己的特长——能说会写,当了企业报的主编,当了老总的助手,最终还是得益于自己的政工经历。他的求职经历和下岗心态比一般人更复杂和可看。当我们以《政工师》为题写下这篇口述实录的文章时,一个老干部写了很长的信来,讲述他的儿子——一个有类似经历的政工干部下岗后,他这个抗战干部差一点就怀疑自己的革命信念的事。现在他看了这篇文章后,再也不在家骂娘了,他把这篇文章给他的儿子看,鼓励他不要怨天尤人,要大胆地闯。
第二,选取人物事件的真实性。这类栏目的生命力在于呈现原汁原味的人生故事。不仅讲述的事情要真实,而且语言表述也要符合讲述者的身份。
在采写中要尽量隐去记录者的个人观点,绝对不用描述性的语言。如果编辑有话要说,可以加编者按。记录者对讲述者的人生故事的选择,就是我们的编辑立场,你选取什么样的材料,把故事的哪一面展示给读者看,就是你的编辑意图,不需要编辑更多的评论。一个人的人生之路,走对的、走错的,要真实地告诉读者,相信读者会有分辨能力的,他们会从中看出各种不同的经验教训,用不着我们在旁边喋喋不休当导师。读者远比我们聪明,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这一点。
第三,把握好历史性。要关注大事件中的小人物命运,着眼于大历史、大事件背景,在其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物,要尽可能地把口述实录这样的栏目办得有历史感。比如我们选择的一个典型是钟点工。家政服务行业走过了将近十年的路,很艰难,但越走越好了,在提供社会服务、再就业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有许多下岗女工成了家政业的主力军。杭州最大的家政公司——三替公司的老总本人就是下岗女工。然而在选择典型时,我们没有选取这位老总,因为老总不具有代表性,几万个下岗女工中能有几个老总!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这样的才能和机遇,再说她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了。我们整整花了半年时间寻找,最终选择的这位讲述者也是从下岗工人变成钟点工的,从开始的偷偷摸摸怕见人,到后来为了做钟点工和要面子的老公离了婚,最后又因为当钟点工找到相爱的人。她做钟点工,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有拿着闹钟跟在后面,走一步都掐时间的;也有拎了保暖拖鞋让她一定要换上的。一个钟点工也许没有多大的新闻性,但她的命运是这个天翻地覆的改革时代中的小人物的命运,她反映了最真切的百姓生活,所以,《钟点工》这篇作品最终得到了中国新闻奖的肯定。
第四,挖掘文章的故事性。“倾听·人生”毕竟不是为个人树碑立传的版面,讲一个人的故事,目的在于对更多的人有所启发。人的一生,会有很多传奇,这是我们当记者、编辑的人坐在办公室里想不到的。我们的任务是找到这些故事,把它们细细地挖掘出来,尽最大可能展现它们的真实面貌。这些真实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千万不能把它们剥皮抽筋变成抽象的道理。也用不着为那些事情加上很多大道理,要相信读者会从中读出他们所需要的人生意义的。
一个时代一定有耀眼的金星,当然应该记载;但支撑这个时代的一定是无数的小人物,关注他们,倾听他们,把他们刻进时代的华表,是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作为媒体人的责任。
这些故事背后的支撑者
一个能够理解百姓苦楚、能够倾听他人故事的编辑,对于这个栏目很重要。
中国人的命运,无不和时代、和许多的运动连在一起,一个没有阅历的编辑可能在理解这些运动、理解一个经历过多次社会变革的人生方面有所欠缺。讲述者把一段伤痛、一段悲情或者最难忘的经历托付与编辑,编辑要承受得起,理解得了,分辨得清。
一个栏目最终的质量是和编辑连在一起的。从副刊的角度来说,编辑的水准决定了版面的水准,有什么样的编辑就会有什么样的版面。即使有好的创意,没有好的编辑也不行,但如果有好的编辑,就可以创造出更好的版面,而且好的编辑会令创意更出色。
十年来,“倾听·人生”的编辑,前四年是戎国彭,后六年是莫小米。戎国彭是一个阅读面很广的资深记者,莫小米是全国知名的作家,他们两人都非常出色。
他们为这个版面竭尽全力,费尽心血:手机24小时开着,聆听每一次长久的讲述、倾诉甚至是哭诉。
十年如一日。
他们是热爱生命且富责任感的人。他们在一次次的聆听中成为心理治疗师,挽救过许多濒于崩溃的心灵,为民工、代课老师、下岗工人等等找生活、讨援助。
他们有敏锐而丰富的生活阅读能力,能在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故事中寻找真实,在无数个漫长的生命历程中发掘精彩。
他们推心置腹地与每一位讲述者交流,讲述者得以袒露心怀,把一些从来没有告诉过父母、伴侣的故事说给我们听。
正因为有了他们尊重历史、珍惜信任的认真态度,才有了这个栏目长久的质量,才有了今天你所看到的从五百多个故事中精选出来的篇章。
这些文章,基本以报纸原作为主,我们在成书时对个别文章的篇名和内容做了必要的修改,以使其更加完整。
徐晓杭
2010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