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程程访问
18690000000002

第2章 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1)

李开复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他11岁留学美国,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同学(曾经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角落里,因为都沉默寡言)。苹果、微软、谷歌,在国际型的大公司担任管理职位,响当当的职场经历,他因此又被称为IT界的红人。但是他最钟情的却是教育。他,就是李开复博士。2008年12月底,杭州的室外气温接近零度,但浙江理工大学的文化中心里气氛却非常的热烈,当时的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正在这里演讲。主题涉及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也涉及2009年的就业问题。现场不仅是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越来越多的学生被这场演讲所吸引。但全场最享受这场演讲的也许还是李开复本人,面对大学生,他有太多的话想说,他的热情甚至有些令人惊奇。在他演讲的间隙,我们《程程访问》采访了他。

精彩对话:

程程:经常会做一些演讲,针对大学生而且还有一个开复学生网,现在叫做“我学”网络,就是感觉到你每年会花很多的时间出来做讲座、做演讲啊,会跟大学生做一个直接的交流,你统计过到现在为止多少人直接地听过你的讲座?

李开复:可能已经逼近百万了,几十万吧,好几十万。

程程:为什么喜欢跟这么多的学生做接触?

李开复:因为我觉得中国的学生,大学生,他们非常地优秀,非常地努力,非常有潜力,但是他们同时有很多困惑。因为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啊,也许受的教育过程中有一些困惑,或者是社会里有很多诱惑啊,所以他们有很多疑问。那如果说能够做一个指路人,能够帮他们发挥他们的潜力,能够帮他们解惑,这个对做人来说,我觉得这个能是发挥我影响力最大的一件事情。

程程:也就是说其实您还是非常希望在这个世上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李开复:对对对,没有比帮众多学生找到心中的声音更重要的事情。

程程:包括您自己的事业吗?

李开复:当然。

程程:当然?就是所有的这些事情加起

来都比不上影响那么多人来得重要?

李开复:对,对,对。

从下午的1点开始,到晚上的10点,从杭州东面的下沙到西面的小和山,李开复这一天要连续在杭州的三所高校做三场演讲。不仅全都不收取任何费用,甚至连用餐都不麻烦校方来安排。今天的李开复看起来非常享受与大学生的交流,而且也很擅长这样的交流,听他演讲的学生们个个聚精会神,很是入迷。但是如果时光倒退30年,回到1979年,人们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里,看到的是一个很害羞的、完全不知如何与人沟通的李开复。

程程:这个美国新当选的总统奥巴马,竟然跟您在一个班上。

李开复:曾经读过。

程程:曾经同班同学过啊,而且说你们俩是最害羞的人。

李开复:我当时感觉是这样。

程程:你是第一个害羞,他比你还要害羞?

李开复:他比我还害羞啊。

程程:真的啊?可是现在他是总统,他到处发表演讲,很棒啊。

李开复:他比我棒多了。

程程:您觉得这些能力是怎么提升起来的呢?那时候您看到过未来他是总统吗?

李开复:没有看出来,我觉得他其实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一个好的榜样。

在大学毕业之后,虽然我没有跟他保持联系,但是我们可以跟踪他的这个事业,我们可以看到他回到了芝加哥,然后在那里从事了他最热衷的帮助少数民族,帮助弱势群体的一种发出他们声音的工作。然后我认为是因为他找到了他自己心中的声音,他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让他把他那种其实可能隐藏在他的心里的那种演讲的能力,沟通的能力,然后他的激情、热情发挥了出来。那么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说他从他的毕业一直到今天,他都是有这样的一个理想,一个追寻,那么当他做自己有理想、有追寻、有兴趣的事情的时候,他就会激发了他所有的潜能。

李开复,1961年出生于台湾,1972年到美国读中学。1979年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最初学的专业是政治科学,与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是同班同学。两年后他终于认识到自己对计算机技术更感兴趣,因此转到计算机专业。27岁,李开复获得计算机学博士学位。此后他曾在苹果、微软等公司任不同的管理职位,2005年他离开微软加盟谷歌,现任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程程:您觉得什么是成功,怎么定义?

李开复:我的第一本书《做最好的自己》,其实就是我对成功的一种定义,就是每一个人有自己独特的成功,不能够把全世界人的成功都定义为功、利或者金钱,而应该是多元化的来衡量。有些人他成功可能是影响世界,有些人的成功可能是抚养非常好的孩子,有些人的成功可能就是让朋友快乐,有些人的成功可能就是体验世界,所以我觉得每一个人要找到那些他能够最喜欢的,最有意义的,是他能够希望留在这世界上的东西,这是第一个成功。第二个呢,是独特的,就是不要和别人相比,不要攀比,不要做不必要的竞争,每一个人应该有他自己成功独特的方式,和自己的过去比,我觉得做最好的自己的定义就是说,每一天要让自己比昨天更好,而不是说今天要击败什么人。我觉得一个人如果在学习、成长,做他对自己有意义、有兴趣的事情,那么他就成功了。

李开复还有一个座右铭,是说“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在他看来,目前的经济环境是不能改变的现实,大学生们只能接受并用智慧去应对。

程程:其实呢在今年的这种经济形势之下,很多人都非常关注我们的大学生就业的状况会怎么样,您对现在以及对于近两年,大学生就业的状况有一个大致的预测吗?

李开复:我觉得短期确实会有些挑战,好的工作选择会更少,那么他的薪资待遇可能会有下降的情况,这些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我们看长远一点呢,任何的经济呢,它都是一个这种,就是会上会下的,那么毫无疑问的经济危机会过去的,而且毫无疑问的中国在全世界来说,还是相对比较看好的。所以我觉得这一两年我会把它看作一个短期的一个挑战,那么迟早会度过的。

大学生毕业之后,我认为不要那么担心我比去年的一个月少赚了几百块钱,更重要的要看,我能不能找到一个企业,它是一个值得学习的企业,支持我的学习培养成长的企业,能不能找一个好老板,能不能找到一个我喜欢的公司。职业,还有就是说要给自己做一个职业规划,让自己知道五年后,我想做什么,那么想做到五年后的工作,我今天该做什么,来最大化我五年后得到的那个工作。所以我觉得这些综合的因素呢,要比待遇更重要,那么如果考量这些综合因素呢,它不会被金融危机太大的影响,所以我觉得还是要综合的考量这些种种不同的因素。

程程:在您的这个职业建议当中啊,我印象特别深的一点就是您觉得人要做的事情,必须是自己最喜欢的,这样才能激发自己最大的热情,那么您觉得现在的大学生,包括我们目前正在从业的一些人,可能都会有一些疑惑,那怎样发现自己最喜欢什么呢,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或者有什么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