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晨雨集
18690400000014

第14章 菩萨蛮

庚寅年辰月改定

题解

高三下半学期,是我填词的一个高峰期,在那短短不到一百天的时间里,我却填有七八十首词。只是当时填词尚在初学,句律未熟,不懂斟取,又贪多务得,所填之词质量未免低下。虽也写出诸如《忆秦娥》、《采桑子》这样较为优秀的作品,但更多的还是不成功之作。

然而,甚可注意的是,有些作品,就通篇而言,固然不是很成功,但词中却不乏有出人意表的好句子。此词改高三旧作,也是看到高三原词颇有可取处,舍之可惜,因此稍作修改,使之完篇。庚寅年辰月,也即2010年农历三月。

高三原词是这样的:

举头一览天宫殿,融融日暖金波炫。随性白云移,飞空燕子低。春光无限好,只被愁丝绕。赏景终归休,低头寒泪流。

原词就格律而言,基本上是没差错的(只第七句“终归休”犯了三平调)。就通篇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而言,应该说也还过得去,写景之“随性”两句淡纯可观;而“春光无限好,只被愁丝绕”两句,化用李商隐的诗句,使全词思想艺术更加突出,应该说是较为不错的。但词中“举头一览天宫殿”、“赏景终归休”这类句子显得很笨,造成了通篇的失败,这是十分可惜的。我对此词进行修改,虽对几个词句都做了换新,但就通篇之思想意境而言,则仍是保持旧有的。

风晴偶步湖堤上,落花都在湖心漾。随兴白云移,痴情彩蝶追。春光无限好,只被愁丝绕。旧梦已成秋,低头泪欲流。

自释

风晴偶步湖堤上,落花都在湖心漾——在一个风暖日晴的日子里,有一次我偶尔到湖堤上去散步;散步时,看到许多花瓣被风吹落后,在湖心荡漾着。“偶步”,偶尔有一次出去散步;“漾”,漂浮、荡漾。

“偶步”的原因当然是为了散心。“落花”一句写景虽美,但给人有落拓索寞之感,这为全词奠定了基调。

随兴白云移,痴情彩蝶追——白云在天上悠闲自在地飘移着;几只痴心的彩色蝴蝶在相互嬉闹着。“随兴”,任着兴致,非常随意、悠闲;“痴情”,多情达到痴心的程度。“痴情”句有多意性,“痴情”用拟人手法写蝴蝶飞舞之缠绵,原可以理解;但“彩蝶追”三字就不好解释,它既可以理解为几只蝴蝶之间相互在追飞游戏,也可以联系前面的句子,说成是彩蝶在追白云,甚至是追落花。追白云一意,固然在有意无意之间,但却显得奇巧。何以见得?白云在天上飘,其态度悠闲,根本不知下面蝴蝶的痴心,且她高高在上,终究也非蝴蝶所能攀及,因此蝴蝶虽痴情而追,但这无疑是一场注定了的悲剧。

春光无限好,只被愁丝绕——春天里的景色虽然美好,但是我因心中不快,因此感觉无限好的春光也好像被愁丝缠绕着。这两句化用李商隐《登乐游原》诗中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面目自出,意思并不相同。玉溪之诗原在惋惜即将逝去的美好事物。而我这两句染情于景,重在抒发内心的愁意,当然也说明一个道理,即人们看待事物往往会受心情好恶的干扰,因此心情愉快时,粗茶淡饭亦觉有味,而心情不好时,再好的东西也觉讨厌。

旧梦已成秋,低头泪欲流——昔日那美好的梦想,即将破灭了;想到这里,我最终低下头来,忍不住要流出泪来。“旧梦”指素有的梦想。高三第二学期,高考逼近,我自知偏科定势,难以考取名校;而感情上,亦终是痴情空想。因此说是“梦已成秋”。此词本写春天之景,但这里突然钻出一个“秋”字来,“秋”字有萧条肃杀、明日黄花及尘埃落定之意蕴,借以表达我当时悲观、失望的心境。旧梦即将破碎,此心也痛到了极处,这份痛早已不是散散步、赏赏景能消得掉了,因此最终低下了头,流出了泪。

自评

落花在湖心荡漾,白云在天上飘动,蝴蝶在痴情追飞,这些景致就表面看来当然是很美的。但若仔细索味,便会发现,这些景致中实在隐含着一种无奈和悲感。而这种无奈和悲感,恰是我高三第二学期时的真实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