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走进大学的殿堂已有两个多月了,合川的饮食住宿、大学的生活规律也都已经慢慢适应了。大学没有高中时的紧张与压力,因此我的心境也由苦闷渐渐转向了怡然。生活舒坦了,诗词创作却就此懈怠了下来。我生怕自己的诗歌功力反不如初,便向珂姐述说了这一烦恼,并希望她能出题考验一下自己。于是,姐姐就规定了内容,限制了条件,让我完成。要求是:体裁七律,压ang韵(她还不知道ang韵在平水韵中分上平声江韵和下平声阳韵),内容为思念丽丽,格调为淡淡的忧伤。
记得当时我是在上《政治思想》课的,因为内容无聊,所以课上不久便和姐姐短信聊天,说起自己的诗歌退步。姐姐出了题后,我便进行构思酝酿。最后整节课上完,七言八句也完成了。
丽丽,初三同学,长得秀色可餐,惹人怜爱,当时对之不免垂涎。
这个曾经跟姐姐提及过,所以她出了这样的内容要求。
红叶萧萧倚晚阳,飞鸿千阻杳茫茫。
四时微笑连晴翠,一载同窗惹粉殃。
病体还思身影倩,多情谁解我心伤?
低吟泪罢空回首,寂寞偏闻淡菊香。
自释
红叶萧萧倚晚阳——枫树靠着斜阳,它的叶子为风所吹,正发出萧萧的声音,轻轻飘坠。“红叶”指的是深秋时枫树的叶子。“萧萧”,拟声词,形容风吹叶落的声音。“倚”,倚靠,靠着。“倚”字在句中,使句子有了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如上;第二种解释便是我本人倚着晚阳,看到萧萧的红叶。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典型的秋意图,在写景的同时,也衬托出了情感的哀愁。
飞鸿千阻杳茫茫——到了深秋,本该有大雁飞来,但我重庆这儿,本就是山城,周边又多崇山峻岭,鸿雁受到阻隔是来不了了。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写鸿雁不能来,等于是说我和丽丽音信不通。正是这音信不通,勾起了下面的思念之情。
四时微笑连晴翠——丽丽一年四季都微笑着,而且微笑起来特好看,那笑容仿佛和晴光下的草原连在了一起。“晴翠”,晴天阳光下的绿草,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诗有“晴翠接荒城”。这一句写我想到了丽丽的娇美可爱,句中没有直接刻画容貌,但丽丽的美貌自然显露,甚至还透露出了她性格的乐观、真纯。
一载同窗惹粉殃——我和她做了一年的同学,结果倒好,惹来了相思之灾。前一句写丽丽的娇美可爱,这一句便理所当然地写到了我对她的一份心动。“粉殃”是臆造的一个词,意为粉红色的灾殃,借指相思之灾。
病体还思身影倩,多情谁解我心伤——现在虽然生着病,但仍时刻想着她那优美的身影;我因为多情而心伤,可这又有谁能理解呢?
这个“病体”,并非真的身体不好,而是指相思成病。姐姐要求此诗的格调为淡淡的忧伤,这两句感情较为浓厚,已经超出了“淡淡”的要求了,但因前面一联较为开朗、俏皮,淡化了这一联的忧愁,所以综合来看,还是符合要求的。
低吟泪罢空回首,寂寞偏闻淡菊香——面对秋景,想起丽丽,我吟诵、哭泣了一番;哭罢,我回过头去不再看那晚景了;可这一回头,却偏偏又闻到了一阵阵淡淡的菊花香。这尾联进一步抒情,“低吟”指自己看到“红叶萧萧”这副晚景时,口中轻微的吟诵;“泪罢”指想起丽丽来,内心伤痛,忍不住轻声哭泣。“低吟”与“流泪”之间,有一个时间递进过程。“寂寞”句提到菊,菊也为秋时景象,同首联中的“红叶”、“飞鸿”相照应。
自评
此诗具有应制性质,难避造作的痕迹,如颔联中出现“病体”、“心伤”字眼,显得有些矫情。但全诗意脉清晰,出语清畅,竟也颇有可观。难怪乎姐姐看后深表满意,说我的水平没有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