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景泰蓝
18695200000001

第1章 解读景泰蓝(1)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金属工艺与珐琅工艺的复合工艺品。景泰蓝多以紫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金线或铜丝掐成各种花,中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景泰蓝既运用了青铜和烧瓷的传统技术,又吸收了传统绘画和雕刻的技法,制作而成的工艺品造型特异,工艺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富丽典雅。它的制造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明代景泰年间最为盛行,又因为它多用蓝色,因此取名“景泰蓝”。

第一节美丽高雅的名称

一、惊艳世博会

景泰蓝变化多姿,造型淳厚,纹饰典雅,技巧精湛,色泽悦目,在我国数千年的工艺美术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成为载誉世界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珍品之一。

现存的景泰蓝,年代最早的是明代宣德年间的产品。而景泰蓝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明代宣德时期遗留下来的景泰蓝制品技艺已相当成熟,风格淳厚粗犷,自然豪放,纹样质朴有力。

金碧交辉、光彩夺目的景泰蓝,不仅享誉华夏,几百年来博得了国人的珍赏,而且还走出国门,受到世界各国人士的高度赞美和喜爱。早在1904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民间商号“老天利”生产的“宝鼎炉”获得一等奖,后来又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再次荣获一等奖。自此,景泰蓝在国际上声誉大振,各国纷纷前往争购。

世界博览会

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又称“国际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世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世界博览会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世界博览会因此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1851年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为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展期是1851年5月1日至10月11日,历时23周,参观者超过了630万人次,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展区占地9.6万平方米,展览用的桌子总长约有13公里,14000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刚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这次世界博览会不仅是一次“眼花缭乱、丰富多彩”的陈列,而且开创了今后数十年的自由贸易的先驱,向人类预示了工业化生产时代的到来。

二、因色定名

“景泰蓝”的命名,历来有多种解释。从广义上说,包括所有铜胎珐琅制品,比如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等;狭义上说,则指铜胎掐丝珐琅。

景泰蓝的正名是“铜胎掐丝珐琅”,俗名是“珐蓝”,是一种在金属表面用玻光釉料进行豪华装饰的特殊的、高级的珐琅器工艺品。

这种珐琅器工艺品之所以习称“景泰蓝”,主要是因为在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1457年),它无论是在器形、纹饰、色彩等方面都已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淡白微绿的天蓝,好似琉璃般凝重的钴蓝,像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均无一例外地用来做底色,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风格。

中国工艺美术“四大名旦”

景泰蓝与玉器、牙雕、漆器合称中国工艺美术“四大名旦”。这四种工艺品出身高贵,气质典雅,工艺精美,在古代多是专供皇宫贵族享用,是作为权力与地位象征的珍贵艺术品。

这种以蓝色调为主的工艺品色彩清新雅丽,给人以高贵华美的审美享受,因此被人称为“景泰蓝”。现在虽然各色俱备,但仍然使用以前的名字。因为“景泰蓝”已经变为一种工艺的名称,而不是颜色的名称。

另外,景泰蓝的名称虽然和明代的“景泰”年号有一定的关系,但它并非始创于景泰年间。我国元代以前即有珐琅制品,只是到了景泰年间,景泰蓝得到了高度发展。在艺术手法、制作技术、工艺质量等方面都有新的提高。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是先用铜作胎,而后用细铜丝轧扁后以手工制成各种图案焊贴在胎体上,再点上色彩鲜艳晶莹的珐琅釉料,经过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而成。

景泰蓝小史

据史料记载,13世纪下半叶,蒙元军队远征,横扫欧亚大陆,俘虏大批有专业技能的西亚工匠,专为蒙古贵族制造奢华的日用品。阿拉伯地区流行的金属胎珐琅制品也在那时由阿拉伯工匠带入中国,这种器物是在铜器表面以各色釉料涂成花纹,四周嵌以铜丝或金银丝,再用火镀烧而成。史料称其传入之初有“大食窑器”(我国宋元时期称阿拉伯为“大食”)、“发郎”、“佛郎嵌”等叫法,但很快与中国传统风格融合。

从元末开始,宫内无论祭祀用品还是玩赏摆设中都开始出现景泰蓝。如今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兽耳三环樽、勾莲鼎式炉等便是元晚期作品。据《日下旧闻考》记载,明景泰年间,宫廷设有制作景泰蓝的作坊御用监,出品在质料上取得空前发展,炼出许多新的釉料色,景泰蓝在明代有了奠基式的发展。到了清代尤其是康乾年间,小到皇室成员手上的扳指,大到桌椅、床榻、屏风甚至佛塔,景泰蓝制品无所不在。如今从故宫珍宝馆和承德外八庙小布达拉宫大殿的陈设中仍可看到那个时期对景泰蓝“铺天盖地”的使用。

三、“景泰蓝”的寓意

“景泰蓝”的命名,早已超出了“大明景泰”这层意义,而被赋予了和谐、高雅、祥和等美好的内涵。“景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个祥和与和谐的字眼。明代宗朱祁珏定国号“景泰”,也是看中了它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家和万事兴”的和谐寓意。

“景泰蓝”的“蓝”,则蕴藏着更多的历史。首先,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发掘利用的金属,蓝、绿的釉料都是铜的化合物。早在唐宋时期我国最早提炼出了氧化钴蓝釉料,色泽纯然,蓝中透绿。另外,景泰蓝的“蓝”,不单指蓝色调,也不单指蓝釉料,而是把所有釉料统称为“蓝”,因此又逐一衍生出“点蓝”、“补蓝”、“崩蓝”、“烧蓝”、“蓝工”等特有名词。

款识

款识是指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后来在装饰品底部或其他部位,往往有代表年代、人名、堂名,或者表示赞颂、祝愿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器底或器里有某种识别性的图案,这些统称为“款识”。一般说来,款识是装饰品的附属物,好的款识与装饰画面相配,可以增强器物的艺术性。

现存明清掐丝珐琅器的款识形式归纳起来,大致有铸錾、掐丝和刻款三种。明宣德时期珐琅器的款识形式有铸錾款、双勾款和珐琅釉烧成三种。款识书体有楷书和篆书两种,其中以楷书占绝大多数。字数有“宣德年制”、“宣德年造”四字款和“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款识排列形式有直单行、直双行、直三行和横排。这一时期的款识位置有的在器底,也有的镌刻于器物的口沿、盖沿或内边缘处。款识书体庄重隽秀,与同时期的金属器和瓷器款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