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探究式科普丛书)晶莹剔透的雪
18699300000004

第4章 雪灾及其防御(2)

雪盲也属于一种高山病。由于阳光中的紫外线经雪地表面的强烈反射对眼部造成严重的损伤。开始的时候,患者有两眼肿胀难忍,怕光、流泪、视物不清的现象;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者可见眼前黑影,严重的时候,视力会受到暂时影响,常被人们误以为“盲”。

对于一些登山运动员和在空气稀薄的雪山高原上工作的人来说,是最容易患此病的。所以,他们在工作的时候,会配备一些能过滤紫外线的防护眼镜,以起到预防作用。

5.全球各地的大雪灾害

2008年的雪灾天气,不仅给我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而且席卷了整个北半球,甚至于北回归线以南的部分地区。大雪给世界各国和地区带来了相当大的危害,致使众多人员死亡。

2008年2月3日,在北纬20°下了一场30年未见的大雪。新年伊始,暴风雪一直向南直达大约在北纬20°的墨西哥中部地区。为此,已经习惯生活在温暖气候中的当地人,只好靠点火炉来取暖。

同年1月2日,暴风雪又来到墨西哥伊达尔哥州山区。对于极少见到雪的当地居民来说,这是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想想看,清晨推门一看,屋顶、街道、树木,满眼一片白茫茫,这是何等的令人惊讶。

当地媒体声称,这样的雪已10年未遇。然而据当地老人们说,这样的雪至少已经有30年没下过了。对于墨西哥人来说,虽然可以一饱眼福,但也带来了很多不便:公路上的雪结成冰,路面上横躺着被雪压断的树枝,人们为了外出观赏数十年难遇的雪景,还发生了好几起车祸。

另外,强冷空气的南下也让很多墨西哥人尝到了寒冷的滋味。

杜兰戈州的洛西亚村温度居然一下子降到史无前例的零下18℃,与我国海南相同纬度的墨西哥城也突然降到2℃,突然的低温天气还传出冻死人的消息。

处于北纬33°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此次也遭遇了罕见的雨雪天气,并将其称为“传说中的雪”。

巴格达于同年1月11日降下了百年一遇的一场雪,为这座久经战火的古城带来意外之喜。由于巴格达人民经历了长达5年之久的战争,似乎对什么都已见怪不怪。然而,当他们一觉醒来后,便无一不好奇地睁大眼睛,感叹这奇异的大雪。即使雪花落地就化,但在空中飘飘扬扬的景致也异常赏心悦目。据一位63岁的退休老人说:“我这辈子第一次看到巴格达下这样的雪。”

据当地媒体报道,雪大约从当天拂晓前就开始下,一直到上午9点多。

虽然在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山区也时有降雪,但是对于巴格达以及周围地区的大多数居民看来,雪是极为罕见的。有些巴格达本地市民对记者说:“我们只在电影中见过雪。”所以,他们把这场罕见的降雪称为“和平的预兆”。

11日,大雪光顾了伊拉克邻国沙特阿拉伯北部地区,但不及巴格达的来势凶猛。暴风雪以大约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席卷而来,于是当地气温骤然降到0℃以下。据当地媒体报道,沙特要熬过2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

除此之外,以色列也出现了降雪天气。其北部山区积雪深达7米,造成房塌人死的事件。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积雪深达0.5米,城市的主要公路关闭。约旦由于积雪,引发了200多起交通事故。黎巴嫩由于大雪的到来,有6人死亡。由于此次降雪带来气温骤降,加上中东地区人民未做丝毫准备,缺乏防冻经验,使得中东地区的医院人满为患,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借助他国的援助,才能够应付这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

1月初,美国西部地区同样遭遇了来势凶猛的雨雪天气。7天以内,加利福尼亚州的降雪量竟然超过了2007年总和,有很多峡谷在一夜之间积雪就深达2米。内华达山脉的积雪约为1.8~2.5米。

在华盛顿州,发生了一场雪崩,掩埋了两辆正在行驶中的汽车,还因此造成9条州际公路阻塞;在俄勒冈州,有5名游客被大雪困在一辆旅行车中,被警方发现并及时解救。

此外,美国东北部地区也遭遇了同样的严寒袭击。为此,纽约州有很多学校暂时停课,由于风力强劲,掀翻了行驶的车辆,刮倒树木、电线杆和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造成两名建筑工人一死一伤;俄亥俄州的狂风导致一列火车出轨,造成重大损失。

2007年12月,加拿大遭遇了60年以来最大的暴风雪。其中有很多省份损失惨重。公路关闭、一些地区断水断电、上百个航班被迫取消。直到2008年1月,这种状况仍然继续。由于强风伴随冻雨和大雪从西至东横扫加拿大全境,很多地区气温骤降,北部努纳瓦特地区的最低气温降到零下60℃。

2008年1月29日,由于雨雪天气的影响,温哥华西部地区造成7车连环相撞的事件,其中还有一辆公共汽车被卡在路边的沟渠边,幸运的是,由于发现及时,并没有人受伤。

与此同时,在萨斯克斯东部原住民保留区内有一名3岁和一名1岁的女童被冻死。由于极度寒冷,此地气温下降到零下50℃。

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南部的图瓦共和国和阿尔泰共和国部分地区一般常温为零下40℃。受到此次天气系统的影响,温度骤降,最低气温降到零下45℃,中小学不得不作出停课的决定。

在与图瓦共和国毗邻的阿尔泰共和国,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也降到零下40℃左右,五个地区的中小学校被迫停课。

在欧洲其他地区也出现了此种雨雪天气,西班牙出现了罕见的大雪,不仅造成陆上交通堵塞,而且海上交通也受到了很大影响;罗马尼亚部分地区积雪深达50厘米,该国东南部交通受到严重影响;在土耳其到处可以看到汽车在堆满积雪的路面上难以进退。

第二节有备无患——如何预防雪灾

1.暴雪来临前的准备

(1)最好待在室内,不要外出。

(2)如果在室外,要远离广告牌、临时搭建物和老树,避免因建筑物的倒塌砸伤。路过桥下、屋檐等处时,要小心观察或绕道通过,以免因冰凌融化脱落造成伤害。

(3)对于非机动车而言,应给轮胎少量放气,可以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确保行驶安全。

(4)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服从交通疏导安排。

(5)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和交通信息,避免因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停航或封闭而耽误出行。

(6)驾驶车辆时要慢速行驶并与前车保持距离。车辆拐弯前要提前减速,避免急踩刹车。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安装防滑链,佩戴有色眼镜。

(7)如果出现交通事故,应在现场后方设置明显标志,以防发生连环撞车事故。

(8)一旦发生断电事故,要及时向电力部门报告,以便迅速处理。

2.雪天安全行车措施

冰雪寒冬临近,对于雪天行车的一些技巧,交警提出以下贴心提示:

(1)要遵守法规安全行车

在雪天驾驶时与周边车辆保持一定车距是确保安全的前提。从主观上来说,要集中精力驾车,遵章守法、安全礼让、适速行驶车辆,不超载、不超速行驶、不违法超车、不空挡滑行是保证安全的关键。

(2)要用技巧驾驶

起步、行车要合理使用挡位,慢抬离合器,轻加油,平稳起步;双手握稳方向盘,轻(慢)打方向,尽量保持车辆直线行驶;车辆在正常行驶中,严禁突然加油、收油、猛打方向、猛踏刹车,因为这样极易引发事故。

(3)遇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

有障碍或转弯时提前减速,充分利用发动机的牵制力换低速挡控制车速,轻踩刹车;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侧滑或跑偏时,要及时减油,同时往侧滑方向打轮,轻点刹车,以调正车身;突遇障碍物,要踏死刹车不松开,掌握好行驶方向,尽量使车轮推着事故物件前移,以免车轮转动轧过事故物件,造成更大伤害;驾驶机动车时要尽量远离自行车,以防其滑倒发生事故。

3.农业生产防雪灾措施

(1)及早地采取有效防冻措施,抵御强低温对越冬作物的侵袭,尤其是要防止持续低温对旺苗、弱苗的危害。

(2)加强对大棚蔬菜和在地越冬蔬菜的管理,避免连阴雨雪、低温天气的危害。在雪后,应该及时清除大棚上的积雪。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减轻塑料薄膜的压力,还有利于增温透光;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各类冬季蔬菜、瓜果的储存管理。

(3)要趁雨雪间隙及时做好“三沟”的清理工作,降湿排涝,以防连阴雨雪天气造成田间长期积水,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中耕松土,铲除杂草,提高其抗寒能力,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4)及时给作物盖土,提高御寒能力,若能用猪粪牛粪等有机肥覆盖,保苗越冬则效果更好。

(5)要做好大棚的防风加固,并注意棚内的保温、增温,减少蔬菜病害的发生,保障蔬菜的正常供应。

4.必知的雪灾常识

首先,要了解信息,防寒保暖,注意安全。

要注意关于暴雪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要准备好融雪、扫雪工具和设备;车辆尽量不要外出;要了解机场、高速公路、码头、车站的停航或者关闭信息,及时调整出行计划;要储备食物和水;要远离不结实、危险的建筑物;及早地为牲畜准备好粮草,并且将野外放牧的牲畜赶回;对农作物要采取防冻措施。

一旦发生雪灾,不必恐慌,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要做好道路扫雪和融雪工作,居民和商铺也要积极配合,“各人自扫门前雪”是必要的;外出时要采取防寒和保暖措施,在冰冻严重的南方,尽量别穿硬底鞋和光滑底的鞋,给鞋套上旧棉袜,是很多人在防冰雪灾害中摸索出来的好办法;驾车出行,慢速、主动避让、保持车距、少踩刹车、服从交警指挥和注意看道路安全提示是关键;给非机动车轮胎放少些气,以增加轮胎与路面摩擦力,防滑止溜。

如果遭遇了暴风雪突袭,除了上述注意事项外,要特别注意远离广告牌、临时建筑物、大树、电线杆和高压线塔架;路过桥下、屋檐等处,要小心观察或者干脆绕道走,因为从上面掉落的冰凌,在重力加速度作用下,其杀伤力不次于刀剑。

其次,应对雪灾天气必须特别注重膳食营养。

对于人体而言,寒冷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会影响到肌体激素调节,促进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的代谢分解加快,特别是脂肪代谢加速分解;第二,还会影响到肌体的消化系统,使得人体的食欲以及消化吸收功能突然提高;其三,影响肌体的泌尿系统,排尿会相应增多,这样一来,钙、钾、钠等矿物质的流失也随即增多。

所以,这些人体变化都需要相应的营养素进行合理调节,以防肌体在寒冷环境中出现上述一些生理变化而产生不适症状,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多摄入一些御寒食物

在萧条的冬季,人们往往会因为寒冷而明显感到身体不适,甚至还会有人因体内阳气虚弱而特别怕冷。因此,冬季的时候要适当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温补和调养,以起到温养全身组织、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防寒能力、维持肌体组织功能活动、抗拒外邪、减少疾病发生的作用。在冬季宜吃一些性温热御寒并有补益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甲鱼、虾、鸽、鹌鹑、海参、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

(2)增加产热食物的摄入

通常情况下,冬季寒冷干燥,肌体每天为适应外界寒冷环境,会消耗很多的能量,所以一定要增加产热营养素的摄入量。产热营养素主要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所以应尽量多食一些富含这三大营养素的食物。

相对而言,要特别增加脂肪的摄入量,如在吃荤菜时应增加肥肉的摄入量;在炒菜时,应多放些烹调油等。

(3)补充必要的蛋氨酸

蛋氨酸通过转移作用,可以给人体提供一系列适应耐寒所必需的甲基。寒冷的气候会增加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脂肪代谢也会相应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线粒体内氧化释放出的热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应尽量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籽、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4)增加富含维生素类食物的摄入量

寒冷的气候,能够加强人体氧化产热,致使肌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如果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可以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

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量,不仅可以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还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因为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食物,维生素C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食物,所以要多食一些这类食物。

(5)补充适量的矿物质

人体的抗寒能力与肌体摄入矿物质的量有一定的关系。例如,钙在人体内的含量,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多摄入一些钙,可提高肌体的抗寒力。牛奶、豆制品、海带等都是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此外,食盐对人体御寒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增强人体的产热功能。因此,在冬季调味多以重味辛热为主,不过也应适可而止,不可过咸,每日摄入盐量以6克为宜。

(6)注重热食

为了使人体更好地适应外界的寒冷环境,尽量多吃热饭热菜,用餐的时候要趁热进食,以摄入更多的能量御寒。餐桌上应以热菜、热汤为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食欲,亦可消除寒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