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探究式科普丛书)晶莹剔透的雪
18699300000009

第9章 世界雪场及雪上运动(3)

几千年前,人类的生产条件还很落后,为了更好地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于是发明了可以代替行走的滑雪板,这一应用不仅使得人类可以在浩瀚的森林中驰骋自如,还更有助于追捕猎物。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北欧大半岛,包括挪威和瑞典两个国家以及芬兰的一部分)是滑雪运动的起源地,并在这里迅速发展起来。“回转”就是一个挪威词,可译为“在倾斜的路面上滑行”。1924年,国际滑雪联合会成立,且将北欧滑雪项目列入了1924年在法国沙莫尼举行的第一届冬季奥运会。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如挪威、瑞典、芬兰,还有西欧的阿尔卑斯山脉周围的国家,如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德国和瑞士,以及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都是世界滑雪运动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通常情况下,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北欧滑雪项目上占有绝对优势,而阿尔卑斯山脉周围的国家则在高山滑雪项目上独占鳌头。

4.单板滑雪

单板滑雪,也可称滑板滑雪或是冬季的冲浪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源于美国,它的产生与冲浪运动有关。1965年,舍曼·波潘把两个滑雪板绑在一起,不经意间就创造了两脚踩踏在一整块板上的新“滑雪板”。

一般而言,单板滑雪选手用一个滑雪板并非一双滑雪板,利用身体和双脚来控制方向。

20世纪80年代初期,滑板滑雪开始在美国风靡一时,随后又传到欧洲。1982年,在美国举行了全国锦标赛,1983年,又举行了首届世界滑板滑雪锦标赛,1990年成立国际滑板滑雪联合会,1994年国际滑联将滑板滑雪定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上首次举行了滑板滑雪比赛。

平行大回转

场地长达936米,平均坡度18.21°,坡高290米。高度差为120~200米,三角旗门交替放置在左右,大约有25个旗门,旗门之间至少间距8米。起点旗门(高1.10米,底座宽1.30米)的两个立柱高度不同,中间有一面三角旗。比赛开始时,自动开启出发门,两名选手同时出发。选手穿越旗门的瞬间,把压力集中在脚尖上,胸部向前挺穿越,通过冲力将压力集中在脚跟上。主要技术动作有左右回转。大回转用靴与滑雪靴相似,但具弹性。滑板坚硬、狭窄,有利于转向和高速滑行。比赛以滑行速度评定名次。正式比赛时,选手抽签每两人一组,在平行赛道上进行两次预赛,第二次预赛时要交换赛道。第一次比赛中落后的选手延迟出发,延迟的时间为第一次比赛落后的时间。第二次比赛中率先抵达终点的选手取胜。规则规定两次比赛成绩相加排名前16名的决赛晋级,随后进行淘汰赛,16进8、1/4决赛、半决赛和决赛。

U型池

场地为U形滑道,长120米,宽15米,深3.5米,平均坡度18°,滑板较软,较宽,靴底较厚。比赛时运动员在音乐伴奏下在U形滑道内一边滑行,一边利用滑道做各种有难度系数的动作,一般要做5~8个造型,5名裁判员根据完成的动作难度和效果评分,每人最高分不超过10分,5个得分之和为该选手本轮比赛得分。比赛共有两轮预选赛,首轮预选赛前6名选手直接晋级决赛。其他选手参加第二轮预选赛,前6名选手也获得决赛权。然后12名决赛选手进行两轮比赛,根据两轮决赛中的最好成绩排定最后的名次。主要动作有跃起抓板、跃起非抓板、倒立、跃起倒立、旋转等。

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增加单板滑雪越野赛,比赛场地高度差为100~240米,平均坡度为14°~18°,路线长度为500~900米,赛道宽度大约40米,比赛时间大约是40~70秒。比赛沿途分布着雪丘、跳跃点和急转弯,往往会发生碰撞,单板滑雪的参赛选手要通过自己的各种技术越过障碍,完成比赛。比赛结果以到达终点的时间来判定。

都灵冬奥会上有男女选手各32名,两轮资格赛上,每个选手单独出发,按照完成时间长短排定名次,前16名选手,可入围1/4决赛。从1/4比赛开始,每组会有4名选手参赛,排在前两名的选手,就可以进入下一轮竞赛。

2003年,中国的单板滑雪正式立项,以U型场地雪上技巧项目为主。由于中国在体操、武术等项目上的优异成绩,而且中国的单板滑雪项目选材非常得当,在5年时间内发展极为迅速:2005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中国选手潘蕾为中国队摘得国际比赛的首枚单板滑雪银牌,中国队在该项目上还获得了两个2006年都灵冬奥会的参赛资格。

2007~2008赛季,中国17岁小将刘佳宇脱颖而出,连续两次获得世界杯金牌,并一度跻身世界第一的位置。2009年1月,在韩国举行的世锦赛上,中国队实现历史性突破,夺取U型池团体和个人冠军,中国队的团体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希望中国队可以获得新的佳绩。

单板滑雪不仅较年轻,而且还有冲浪的自由洒脱和流畅优美,更有滑板驰骋雪海的刺激震撼。

在纯天然的雪原,快感随着速度直线上升。单板滑雪就是这样的,是一项刺激的单人运动。一旦亲身经历过,一定会感到妙不可言,回味无穷。其他冬季运动,例如滑雪,因为大众喜爱而得到广泛发展,而单板滑雪,更是一项老少皆宜的有趣活动,故此得到普及。

直到几年前,冬季单板滑雪运动只有极为少数却又执着的爱好者,技术尚未过关。那个时候,仅有几家滑雪场允许单板滑雪者在其雪坡上运动,似乎这项运动永远是冬季的冷门运动。今天,单板滑雪已成为全球的流行运动,其发展迅猛是充满激情的热衷者也始料未及的。据国家体育运动用具协会对世界范围的评估,最近几年单板滑雪人数猛增,占到滑雪场总人数的23%。

如今,大多数的滑雪场都友好地接待单板滑雪者。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滑雪场创办了单板滑雪专门学校,配有专业技能扎实的教练、专门的滑雪区域和U型滑道,同时还有可供出租的滑雪用具。

单板滑雪被认为是一种主流运动,这意味着单板滑雪将充分享有舒适便利的运动条件,使得这项运动安全性能更高、更易于接受、更充满乐趣。从此以后,这项运动不再是拥有激情的青少年所独享的领域。但随着这项运动的迅速普及,其他的各个年龄段的人们也开始接受并喜爱上这项运动。另外,单板滑雪也不再是男士的专有运动,现在已有约三分之一的单板滑雪爱好者是女性。为此,人们设计出更多的优质单板滑雪装备和服装来满足这一部分人的需求。与此同时,还为孩子们生产了儿童尺码的酷装备——服装和安全保护用具等。

第三节娱乐必备——各种雪地器材

1.雪镜

雪镜是一般都凿有两条窄缝的木片,是因纽特人用以预防雪盲的一种雪地工具。时至今日,雪镜已经从原始简单的功能,发展出了更多、更酷的娱乐休闲甚至是装饰的作用。

刚开始,雪镜仅仅是为了防止雪盲。随后,为了防止眩光又加入了偏光的技术,以及防紫外线辐射功能。与此同时,雪镜架的结构也日趋完善。例如,现在的镜片镀膜已经增加防雾、防刮擦、防冲击等多项功能,镜片数量也由最初的单层发展为现在的双层或更多层。

镜片和镜架,是雪镜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一些介绍。

(1)雪镜镜片

镜片通常有以下几个形状:柱面镜片和球面镜片。由于球面镜片更先进,更符合人体学工程,于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柱面镜片。

镜片分为两种:单层镜片与多层镜片。最常见的是双层镜片,因为它可以在两层镜片中间预留一定的空间,更有利于雪镜内部空气循环,可以有效地防止镜片表面雾化。

至于镜片的材料,目前常见的有两种:普通的树脂镜片和Pc镜片。最好使用Pc镜片,主要是因为它防冲击力超强,即便以300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向地面,镜片也不会产生碎裂或爆开的现象。

(2)镜片不同的颜色及其作用

①灰色,属于一种自然色彩。适宜在晴天或是阳光较强的时候佩戴。可见光透视率为20%,偏光为99%。

②黄色,在早晨、傍晚、多云或水流等光亮较暗的时候使用最佳。

可见光透视率为40%,偏光为95%。

③灰绿色,如果在强光下,可以保持眼睛的舒适度。可见光透视率为25%,偏光98%。

④褐色,具有较强的对比度,适宜在早晨、傍晚、多云或光线不足时使用,能够保证视野清晰。

可见光透视率为30%,偏光95%。

⑤银色,建议在强烈的阳光下使用,可减轻光的耀眼程度或雪中的反光。可见光透视率为15%,偏光为98%。

⑥红色,光线不足时使用,能够调整肉眼对暖色系列的鲜明度。可见光透视率为24%,偏光95%。

(3)镜片镀膜

评判一款滑雪镜的档次或价位的高低,离不开对它的镀膜检验,这是因为镜片镀膜技术要求十分复杂。根据不同作用以及繁多的种类,这里只列举一些常见的以供参考。

①加硬膜,也就是在镜片表面镀上一层膜,以防刮擦或撞击而产生划痕。

②防雾膜,用以防止因镜框内外温差较大而在镜面的内部产生水汽致使视线模糊。通常可分为两种:单层防雾和双层防雾。

前者,仅在镜片内(靠近脸部的一面);后者,两面都有镀膜。对于双层镜片来说,需要两块镜片都要镀膜,所需成本相对较高,价格也会随之增加很多。

③防UV膜,主要用于防护紫外线对角膜和视网膜的侵害,不过因品牌的不同防紫外线效果自然也不一样,另外,树脂的材料也参差不齐,其实这可以通过价位的高低一目了然。

从技术上讲:较为常见的有镀水银,分为浅水银、中水银、全水银,作用自然不用多说,防强光眩光等,使得光线更加柔和。最重要的是镜片表面看起来如镜子一般。由此可见,它对光的反射效果也是相当不错的。除此之外,如镀五彩蓝、镀彩虹等,不仅外观视觉效果很好,而且光学性能也超强。

镜框的知识:大多数的雪镜框架都有着配合镜片起到保护眼睛和美观的作用,一般还设计有通风孔。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识别镜框质量的好坏?

实际上,这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