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地球的血管:河流
18699900000013

第13章 人类文明的展望——河流探索篇(1)

第一节影响河流的自然灾害

1.旱灾

水循环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调节地表不同区域内的水分总量,但因各个区域地质环境、植被覆盖、人为活动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不同,地表各个区域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并不平均,有些地区甚至差异很大。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段内水分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这一自然现象称为干旱。干旱现象的程度各有差别,发生的区域也不尽相同。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用各种经济指标来衡量干旱的程度,将因水资源不足而导致的工农业损失称为旱灾。

旱灾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农业灌溉需要大量的水,在过去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人们一直受到旱灾的困扰。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社会经济始终受到旱灾的巨大影响。

自公元前206年(西汉王朝建立)至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155年间,中国各类史书上就记录了较大程度的旱灾1056次,几乎每两年就发生一次大旱灾。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大旱,史载旱区“树支草皮食尽,人相食”。这次大旱灾也成为明王朝最终崩溃的原因之一。

2.洪水

众所周知,洪水是江河、湖泊、沼泽和人工水库等地表水体中所含的水量超过多年平均水量的一种自然现象。一般而言,洪水发生于历史平均水量较大的地区,不过也有例外,和年降水量丰沛的地区会出现干旱现象一样,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也会出现洪水现象。

洪水发生时,由于水量迅速增加,常会出现水位陡涨,流速增大,水面加宽及冲毁岸堤、淹没土地等结果,它们都会给附近地区的人员和财产造成损失,人们将这一后果称为洪灾。

由于洪水起因不同,洪灾也有各种各样的类型。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河湖主要通过大气降水进行水量补给,所以流域内一段时期内连续降水或若干场暴雨都有可能导致洪水发生,称为暴雨型洪水。相对而言,小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水量调蓄能力较小,因此有时一次暴雨就能形成一次洪水,并且水位暴涨暴落。大型河流流域面积大,水量调蓄能力强,只有长时间的连续降水才可能形成洪水。但大型河流往往能够在流域各处形成多次洪水,彼此互相影响,洪水期长,水位的升降相对较缓。我国南方的洪水多为暴雨型洪水,由于降水的原因,洪水期多在夏、秋两季。北半球中高纬度的一些河流在冬季河面会大面积封冻,春季来临时,气温转暖,冰雪消融,但此时有些河段可能尚未解冻,水流被大量阻挡。一旦冰层消解或被冲碎,阻挡区域以下的河段就会出现洪水,称为凌汛,我国北方的黄河时常会出现凌汛现象。以冰川作为主要补给水源的河流,在每年春季冰川大量融化之后,都会形成洪水,称冰川型洪水。冰川型洪水的季节性很强,发生很有规律,有时甚至对人们的生产活动十分有利。

3.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当山区的河流突遭暴雨侵袭,水量会迅速增大,这种类型的洪水称为山洪。山洪具有突然性和暴发性的特点,当它流经一些地质不稳定区域时,常常能够挟带大量泥沙和石块共同涌向下游,这一地质现象称为泥石流。

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它是高浓度的固液相颗粒流,泥石流流体中固体物质的体积含量达30%~80%,流体容重在1.5~2.3吨/立方米左右。也正因为如此,泥石流的冲击力比单纯的水流要大得多,冲击过后,沉积的泥沙和石块还会将所经之处掩埋。

泥石流是一种威力巨大的地质灾害,它的形成通常需要以下三个条件:

(1)需有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通常岩层断裂、岩石强烈风化以及松散沉积物大量堆积的区域都能够提供丰富的固体物质。

(2)充足的水量来源。只有大量的来水才有力量搬动巨量的沙石,而山洪正好提供了产生泥石流所需的水量。

(3)陡峭的河谷沟床。陡峭的河谷沟床有利于汇集各方来水,同时也能使巨大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我国是泥石流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全国有23个省区的200多个市县曾经遭受过泥石流的侵害。

4.河流污染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河流污染是指直接或间接排入河流的污染物造成河水水质恶化的现象。其主要特点:①污染程度随径流量而变化。在排污量相同的情况下,河流径流量愈大,污染程度愈低;径流量的季节性变化,带来污染程度的时间上的差异。②污染物扩散快。河流的流动性,使污染的影响范围不限于污染发生区,上游遭受污染会很快影响到下游,甚至一段河流的污染,可以波及整个河道的生态环境(考虑到鱼的洄游等)。

③污染危害大。河水是主要的饮用水源,污染物通过饮水可直接毒害人体,也可通过食物链和灌溉农田间接危及人身健康。

河流的污染程度与河流径流量密切相关。在排污量相同的情况下,径流量越大,河流的污染程度越轻。河流具有流速快的特征,污染物因此也很容易扩散。但同时,河水更新快,自净能力强,水体范围相对较小,污染程度也较容易控制。

此外,很多河流都是生活、渔业、工业、农业等的主要水源,一旦污染,影响波及面很大。

5.水土流失现象

我国曾经一度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结构松散破碎,随着水的流动而逐渐散失的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运动和人类活动都会造成水土流失现象。

自从地表出现液态水后,水土流失现象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冰川和河流的运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今天地表无数的沟壑峡谷就是地质历史时期因水的侵蚀作用而水土流失的结果。从这个角度看,水土流失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然而,自然状态下水土流失过程极其缓慢,那些壮观的峡谷都是经过亿万年的演变才逐渐形成的。人为因素则完全不同,人们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使水土流失的速度迅速加快,有时几天或几个月之内就会流失掉上百年间形成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说,灾难性的水土流失现象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现象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首先,它直接破坏了土壤资源,导致可耕作的土地面积减少。

其次,流失的泥沙物质进入江河、湖泊和水库,造成大量淤积,从而给相关的地表径流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我国北方的黄河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泥沙使下游河段的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表,成为地上悬河。此外,因长期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地荒漠化,又带来了沙尘暴等其他形式的自然灾害。

我国的黄土高原现在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高原上植被稀少,沟壑纵横,流失的土壤进入黄河,使之泥沙剧增。但历史上的黄河流域并非今天的模样,几千年前,那里森林密布,气候湿润,最初的华夏文明就诞生在这一地区。此后,一方面因为自然气候的变化,降水逐渐减少;另一方面,也因为过度的开发,森林等地表植被迅速消失,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因为过度的土地开发,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反过来,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又导致耕地或牧场的减少。长期来看,过度开发不仅不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收益,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生态环境危机。

目前,我国北方和西北内陆等生态脆弱地区普遍存在的过度开荒和过度放牧现象是造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人工河流

1.水上长城——京杭大运河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我国的骄傲。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

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大运河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从公元前486年始开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组成,全程可分为七段:①通惠河;②北运河;③南运河;④鲁运河;⑤中运河;⑥里运河;⑦江南运河。京杭大运河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清朝末年,自京汉、津浦等铁路修建以后,清朝政府不关心运河的命运,任其荒废。运河河道越来越窄,最窄处不足10米,运输能力大减,不少河段不能通航。

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已淤成平地;即使水量较大,通航条件较好的江苏省内河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

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改造大运河的计划,对运河很多区段进行了疏浚、扩展,沿河建设了不少航闸,两岸改建和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码头。目前,大运河虽不能全程通航,但季节性通航里程已达1100千米,对分担津浦铁路的货流,特别是承担煤炭、建材、盐、日用工业品、粮、油和其他农副产品的中短途运输任务,对发展地区经济,加强南北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今天,大运河将作为南水北调的主要路径,古老的大运河必将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2.灵渠

灵渠是秦始皇出于军事需要而于公元前221~前214年开凿的一条运河,它沟通了长江支流湘江和珠江支流桂江,所以又称湘桂运河,因它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故又名兴安运河。

湘江的上源海洋河发源于广西东北部灵川县境内的海洋山,自南向北至兴安县城附近才称湘江。桂江的上源大溶江发源于兴安县北的苗儿山,向南流到大溶江镇称为漓江,到阳朔以下才称为桂江。

漓江的小支流灵河和湘江的小支流双女井溪都在兴安县境内,两河相距最近处只有2千米左右,水位差不过数米,中间的分水岭是相对高度为20~30米的山岗,对劈开分水岭,沟通两个水系十分有利,灵渠就是利用这个有利地形开凿而成的。

灵渠的主要工程包括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和北渠、斗门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