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海洋上的卫兵:航空母舰
18700800000004

第4章 世界各国航母博览(2)

“企业”号是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也是美国历史上第8艘使用企业号为名的船只,同时还是美国海军、乃至世界第一艘使用核反应堆作为动力来源的多用途航空母舰。该航母1958年至1960年建造,当时造价为4.5亿美元。1961年11月开始加入大西洋舰队服役。1965年至1990年部署在太平洋舰队,1990年至1994年进行为期4年的更换核燃料和现代化改装,之后加入大西洋舰队。目前母港设在弗吉尼亚州美国最大的海军基地诺福克。

1964年8月至10月,“企业”号航母在核动力导弹巡洋舰“长滩”号和“班布里奇”号的护航下,组成世界上第一支全核动力特混舰队,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途中没有进行加油和再补给,历时65天,总航程30216海里,充分显示了核动力的巨大巡航力。

该舰保持了14年的“世界第一战舰”的美誉,直到1975年美国“尼米兹”级首舰服役。它对美国第二代核动力航母“尼米兹”级的设计建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企业”号的自卫武器虽然看上去十分简单,但这是建立在舰载机和护卫舰艇提供的严密保护的基础之上的。敌来袭兵力必须首先突破这两层障碍,才能有机会面对航母,也只有在这个时候,航母上的自卫武器才能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提供保护作用。“企业”号1961年服役后编在大西洋舰队,1962年6月在美东海岸和地中海区域活动。由于它的高续航力和环球航行能力,1965年11月将其调入太平洋和印度洋活动,并直接参加了侵越战争,成为第一艘参与战争的核动力航母。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加里·拉夫黑德上将表示,希望将美军现役航母中最老的一艘“企业”号的退役时间提前3年,即到2012年。

最初,“企业”号是计划在美海军新型航空母舰“福特”号2015年服役后再退役的。但随着飞机武备的改变,携带智能炸弹和瞄准吊舱,使得美国海军相信即使企业号退役,剩余的现役航母也能够完成任务。拉夫黑德表示,“企业”号航母还会最后进行一次作战部署,然后便准备退役。到目前为止,美国海军已经有好几艘核动力水面舰艇退役,包括20个世纪90年代的9艘核动力巡洋舰。它们的退役都是因为其运行及升级费用过于昂贵。

6.“尼米兹”号

“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是继“企业”号之后的第二艘核动力超级航空母舰。它是以二战时期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命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级航空母舰“尼米兹”级的首制船。该舰由美国纽波特纽斯造船公司建造,1968年动工,1972年试水,1975年5月加入大西洋舰队服役,1987年转入太平洋舰队。其母港设在布雷默顿。

1998年3月进入位于诺福克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进行历时3年的大修。“尼米兹”号标准排水量为74042吨,满载排水量为91487吨,总长333米。它的飞行甲板宽76.8米,由2座A4W型压水式核反应堆提供动力,航速可达30节以上。它更换一次核燃料可连续运行13年,续航力达80万~100万海里,可载各型舰载机90~100架,编制舰员5930人,服役时间可长达50年。1997年9月5日至1998年2月28日,“尼米兹”号搭载第9舰载航空联队,从美国西海岸的圣迭戈出发,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在炎热的波斯湾执勤3个月,参加了对伊拉克的空袭作战;然后又穿越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大西洋,抵达美国东海岸的梅波特海军基地,在175天内环球航行一周。

另外,“尼米兹”级航空母舰自身也有强大的防卫体系,包括导弹、火炮、电子对抗系统、“海麻雀”导弹发射装置。由雷达导航的“海麻雀”导弹属短-中程导弹,可攻击飞机和截击敌方的巡航导弹。

它的近程火炮系统有自动搜索和瞄准雷达,20毫米近程火炮系统每分钟能发射3000发以上炮弹,能有效地防御敌方飞机和导弹的近程攻击。

7.“艾森豪威尔”号

“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是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里的二号舰,舰名取自带领美国走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第34届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艾森豪威尔”号于1970年开始动工建造,1975年下水,1977年开始服役美国海军。该航母造价为20亿美元。“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的飞机起飞速率很高,飞行甲板上装有4座供飞机起飞用的蒸汽弹射器,弹射率为每20秒钟一架,7~8分钟即可起飞一个飞行中队。

每天能出动200多架次飞机,执行远距离攻击任务。“艾森豪威尔号”采用核动力,因而比其他大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具有更大的战斗效能和威慑力。

“艾森豪威尔”号美中不足的是单舰自卫能力较弱,要依靠编队中的其他战舰护航。舰上武器装备主要有3座八联装“海麻雀”中程对空导弹发射装置和3座口径为20毫米6管的“火神-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为提高防护能力,“艾森豪威尔号”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确保舰体结构坚实。其飞行甲板是封闭式的,机库甲板以下的船体是整体的水密结构。双层船体采用高强度钢,中间层是水箱和泡沫灭火设备。这种结构能在舰体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对全舰起保护作用。全舰设有23道水密横舱壁和十道防火舱壁,将全舰分为2000个隔舱,安全设备十分先进。

8.“罗斯福”号

“罗斯福”号航空母舰是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四号舰,以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命名。“罗斯福”号航空母舰于1981年开始建造,1984年正式下水。“罗斯福”号航空母舰虽然列属于“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但由于在它之前已经积累了一些“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建造经验,所以“罗斯福”号航空母舰在建造时,在其性能和规格上都有了大幅度的变动,排水量有所增加,满载排水量增至97574吨。因此,常常也有人称呼这六艘新舰为“罗斯福级”核动力航空母舰。

该舰与热衷领土扩张的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样富有“进攻性”。该舰曾参加海湾战争,1999年又参加了科索沃战争,在同级舰中实战经验最为丰富。目前搭载第8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舰载机80架,并由2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2艘核潜艇和1艘快速战斗支援舰担负护航。

“罗斯福”号航空母舰上有自己的电视台、大洗衣房,设备先进的医院、牙科诊室,若干个大厨房、快餐店、健身房,还有一家银行。

它有自己的消防队、警察局和禁闭室,有教士,也有图书馆、邮局、理发店、超市和非常先进的核电站。

9.“林肯”号

“林肯”号航空母舰属第5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它是以美国的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名字命名的。“林肯”号于1984年11月开工建造,1988年2月下水,1989年10月建成服役。在建造过程中,该舰继承了前4艘航空母舰的优点,并在技术性能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使其更加现代化。“林肯”号航母舰总长为332.9米,水线长为317米,舰宽为40.8米,满载排水量达10.2万吨,吃水为11.9米。其吨位不仅远超过常规重型航空母舰,而且与已建成的前3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满载排水量(约91487吨)相比,也要大1万余吨。

航空母舰通常被称为“海上活动机场”,主要用于搭载作战飞机。

“林肯”号航空母舰沿用了美国传统的大甲板航母的基本舰型及结构,即全舰采用封闭式飞行甲板。舰面甲板宽阔而平坦,由斜角甲板和直通甲板组成的整个飞行甲板包括着舰区、起飞区和停机区三大部分,其面积达1.8万平方米。其中,斜角甲板为着舰区,布置在左舷,长为237.7米。其斜度与航空母舰中心线的夹角约为12度。“林肯”号飞行甲板上设有4部长94.3米的高性能、大能量C13-2型蒸汽弹射器。它们以舰上主锅炉产生的蒸汽为动力,具有极大的加速度和“力气”,能够将目前最重的舰载机弹射出去。每部弹射器20秒钟可弹射一架飞机,比一般航空母舰缩短10秒。4部弹射器同时使用时,可在1分钟内将8架飞机送上天空。飞机的着舰间隔为35秒至40秒。

另有4部舷侧升降机,左舷1部,右舷3部。升降机用铝镁合金制造,每部重105吨;尺寸为长23.5米,宽15.9米,面积374平方米,垂直行程为11米,具有在1分钟内升降1架重型飞机的能力。

“林肯”号的建造合约在1982年12月27日由新港纽斯造船公司所取得,并于1984年11月3日安放龙骨。它在1988年2月13日下水,并在1989年11月11日进入服役状态。

1990年9月,“林肯”号移动到太平洋。它在西太平洋的首次部署就遇上了1991年5月28日爆发的海湾战争,“林肯”号随即出发前往波斯湾。

当“林肯”号朝向印度洋时,碰上当时菲律宾吕宋岛上的品纳土玻火山爆发。林肯号与其他23艘军舰一同参与了撤离任务,从苏比克湾海军基地撤离超过45000人至宿务岛的港口。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在和平时期的军事撤离任务。

完成撤离任务后,“林肯”号继续前往波斯湾。在那里,“林肯”号进行事先的侦查任务和战斗空中巡逻任务,以协助美军和其他盟国部队参与海湾战争。

1993年4月28日,“林肯”号成了有史以来第一艘接纳女性飞行员的航空母舰。

1999年,“林肯”号参与了几次美国海军的内部演习。接着,再次前往波斯湾协助南方守望任务。

当“9·11”恐怖攻击事件发生时,“林肯”号正待在港口里。

2002年7月20日,“林肯”号前往支援“恒久自由行动”,并再一次支援了南方守望任务。之后,“林肯”号前往拜访了澳大利亚的珀斯,在那里“林肯”号接获命令前往波斯湾参加美伊战争。

在美伊战争中,“林肯”号的机队和其战斗群一同参与了最初对伊拉克的轰炸行动和空袭。

“林肯”号在2004年10月15日再次出海。当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发生时,“林肯”号正停留在香港,为了协助正在进行的国际性救济和救援行动,“林肯”号前往受灾严重的苏门答腊西海岸以提供人道救援。

10.“华盛顿”号

“华盛顿”号航空母舰性能与“林肯”号一样。它于1992年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舰队,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目前,它隶属于第2巡洋舰驱逐舰大队。“华盛顿”号搭载第17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飞机78架,在地中海执勤,由导弹巡洋舰“诺曼底”号、驱逐舰“布里斯科”号和“加农”号、护卫舰“辛普森”号、核潜艇“安纳波利斯”号和“阿尔巴尼”号、快速战斗支援舰“供应”号担负护航。

“华盛顿”号航空母舰是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六号舰。它以美国开国总统、美国国父的名字乔治·华盛顿命名,因而也颇有些与众不同的“领袖风范”。

其航母舰队中也有“华盛顿”号战列舰,属于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二号舰。它于1938年6月14日在费城海军港开工建造,1941年5月15日开始服役。它装有9门406毫米主炮,20门127毫米副炮。

特别是该舰装有先进的雷达,夜战能力很强。“华盛顿”号排水量达38000吨,最高航速每小时28海里。在瓜岛海战中,该舰在夜间利用雷达瞄准,一举击沉日本战列舰“雾岛”号,从此名声大震。

1941年12月,“华盛顿”号成为威尔考克斯海军少将的旗舰,指挥第六战列舰分舰队和大西洋战列舰编队。1942年4月4日,“华盛顿”号加入英国本土舰队,与英国战舰一起护送船队,将战争物资送往摩尔曼斯克。1942年9月15日,“华盛顿”号抵达17特混舰队在太平洋上的集结地,加入以“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战斗群。在第四次萨沃岛海战中,“华盛顿”号和“雾岛”号的战斗成为太平洋战场上战列舰之间的第一次交战。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华盛顿”号的战斗经历从北极圈一直延续到西太平洋。

它一共得到13枚战星奖章。

11.“斯坦尼斯”号

“斯坦尼斯”号航母是“尼米兹”级的第7艘。它是为了纪念为美国海军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参议员约翰·斯坦尼斯而命名的。“斯坦尼斯”号于1995年12月服役,是实现网络化的现代航空母舰。它的核动力装置得到进一步改进,一次加注核燃料可连续运行23年,因此在45~50年的服役期内只需要换一次核燃料。该舰加入现役后先部署在大西洋舰队,1998年8月转入太平洋舰队,母港也由梅波特移至圣迭戈海至基地。“斯坦尼斯”号全长317米,宽40.8米,吃水11.9米,标准排水量79973吨,满载排水量10550吨,载航空燃油9000吨。它的飞行甲板长332.9米,宽77.8米,面积超过了3个足球场。它的舰内从机库甲板以上分为9层,其中5层在岛式上层建筑内,机库甲板以下除双层甲板外又分为8层。

整个舰从龙骨到桅顶高为76米,相当于20层的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