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生物界中数量最多的动物:昆虫
18701600000004

第4章 源远流长——昆虫的起源与分类(2)

2.中国已知多少种昆虫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跨越两大动物地理区域的国家,因而是世界上昆虫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一般来说,我国的昆虫种类占世界种类的1/10。我国定名的昆虫应该在10万种左右,可目前我国已发现定名的昆虫只有5万多种,而世界已定名的昆虫种类为100万种,要赶上世界目前的水平还任重而道远。况且,世界的昆虫种类应该在300万~1000万种,所以我国应有昆虫30万~100万种。由此可见,我国还有太多太多的昆虫新种等待着有志研究昆虫的朋友们去发现、命名、描述它们。

3.最大与最小的昆虫

从重量来说,热带美洲的巨大犀金龟(鞘翅目犀金龟科)是世界上最重的昆虫。这种犀金龟从头部突起到腹部末端长达155毫米,身体宽100毫米,比一个最大的鹅蛋还大。其重量竟约有100克,相当于两个鸡蛋的重量。

另外,巴西产的一种天牛(鞘翅目天牛科)体长也有150多毫米。但从体长来说,最长的昆虫是生活在马来半岛的一种竹节虫,其体长有270毫米,比一支铅笔还要长。

膜翅目缨小蜂科的一种卵蜂是世界上最小最轻的昆虫,体长仅0.21毫米,其重量也极其轻微,只有0.005毫克。折算一下,20万只才1克,1000万只才有一个鸡蛋那么重。

4.昆虫生活在哪些地方

昆虫种类这么多,因此,它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场所必然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有些昆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本能的表现很有研究价值。可以说,从天涯到海角,从赤道到两极,从高山到深渊,从海洋、河流到沙漠,从草地到森林,从室内到野外,从天空到地面,到处都有昆虫的身影。不过,要按主要虫态的最适宜的活动场所来区分,大致可分为五类。

(1)在空中生活的昆虫

这些昆虫大多是白天活动,成虫期具有发达的翅膀、发达的口器,成虫寿命比较长。如蜜蜂、蜻蜓、苍蝇、蚊子、蝴蝶、马蜂、牛虻等。昆虫在空中活动阶段主要是进行迁移扩散、寻捕食物、婚飞求偶和选择产卵场所。

(2)在地表生活的昆虫

这类昆虫或有翅但已不善飞行;或无翅,只能爬行和跳跃。有些善飞的昆虫,它们的幼虫期和蛹期也都是在地面生活。一些寄生性昆虫和专以腐败动植物为食的昆虫(包括与人类共同在室内生活的昆虫),也大部分在地表活动。在地表活动的昆虫占所有昆虫种类的绝大多数,因为地面是昆虫食物的所在地和栖息处。这类昆虫常见的有步行虫(放屁虫)、蟑螂等。

(3)在土壤中生活的昆虫

这些昆虫的食料都是植物的根和土壤中的腐殖质。由于它们在土壤中的活动和对植物根的啃食而成为农业、果树和苗木的一大害。这些昆虫最害怕光线,大多数种类的活动与迁移能力都比较差,白天很少钻出地面活动,晚上和阴雨天是它们最适宜的活动时间。这类昆虫常见的有蝼蛄、地老虎(夜蛾的幼虫)、蝉的幼虫等。

(4)在水中生活的昆虫

半翅目的负子蝽、田鳖、龟蝽、划蝽等,鞘翅目的龙虱、水龟虫等昆虫终生生活在水中。有些昆虫只是幼虫(特称它们为稚虫)生活在水中,如蜻蜓、石蛾、蜉蝣等。水生昆虫的共同特点是:体侧的气门退化,而位于身体两端的气门发达或以特殊的气管鳃代替气门进行呼吸作用;大部分种类有扁平而多毛的游泳足,起到划水的作用。

(5)寄生性昆虫

这类昆虫的活动能力比较差,体形比较小,大部分种类的幼虫都没有足或足已不再能行走,眼睛的视力也减弱了。有些寄生性昆虫终生寄生在哺乳动物的体表,依靠吸血为生,如跳蚤、虱子等。

有的则寄生在动物体内,如马胃蝇。另一些昆虫如小蜂、姬蜂、茧蜂、寄蝇等,寄生在其他昆虫体内。这些昆虫对人类有益,可利用它们来防治害虫,称为生物防治。在寄生性昆虫中,还有一种叫做重寄生的现象,就是当一种寄生蜂或寄生蝇寄生在植食性昆虫身上后,又有另一种寄生性昆虫再寄生于前一种寄生昆虫身上。有些种类还可以进行二重或三重寄生。这些现象对昆虫来说,只是生存竞争的一种本能。

第三节脱胎换骨——昆虫怎样生活

1.短暂的一生

有些动物的一生要经过几十年,昆虫的一生很短暂,往往只在很短的时间里度过。一个个体(无论是卵还是幼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再到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世代也就是从出生到死亡(非意外死亡)的整个发育过程。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更确切地说,从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经过,称为生活年史,简称生活史。

各种昆虫在一年内能完成的世代数不同,完成一个世代所需的时间也不同。有的昆虫一年只完成一代,就称为一化性昆虫。一年发生两代以上的,称为多化性昆虫。二化螟、三化螟的名称就是根据它们一年发生的世代数而命名的。有的昆虫一年内能完成很多代,危害棉花的蚜虫一年可完成20~30代。另外一些种类完成一个世代则往往需要2~3年,最长的甚至要十几年,如17年蝉。

2.昆虫的变态是怎么回事

一只昆虫从卵孵化出来后,到发育为性成熟的成虫,需要经过一系列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变态。昆虫经过长期的演化,随着成虫、幼虫态的分化、翅的获得以及幼期对生活环境的特殊适应,发生了不少变态类型,主要有五种基本类型,即增节变态、表变态、原变态、不全变态和完全变态。由于其中绝大多数昆虫都是完全变态和不全变态,因此我们主要介绍这两种形态。

(1)不全变态

这种变态类型只有卵期、幼虫期和成虫期三个虫期。成虫期的特征随着幼期的生长发育而逐渐显现,翅膀在幼虫期的体外发育。不全变态与原变态的主要不同点为:成虫期不再脱皮,幼虫期为寡足型(只有3对胸足,无腹足)。典型的不全变态类昆虫有:直翅目、等翅目、竹节虫目、螳螂目、蜚蠊目、革翅目、啮齿目、纺足目、半翅目、同翅目等。

这些昆虫的幼虫陆生,称为若虫。蜻蜓目、绩翅目的幼虫水生,因而其幼虫比较特殊,称为稚虫。蟋蟀、螳螂和蟑螂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2)完全变态

这种变态类型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期。完全变态类的幼虫不仅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与成虫完全不同,而且生活习性也常常不同。

例如,蝴蝶的幼虫为多足的毛毛虫,取食植物的叶子;成虫则是美丽的蝴蝶,大多取食花蜜和水。在完全变态中,有些昆虫的幼虫在各龄之间的生活方式迥然不同,因此,在体形、结构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差别。这种发育过程显得更为复杂,所以另称为复变态。复变态是某些寄生昆虫所特有的现象。芫菁是复变态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3.昆虫吃什么

不同种类的昆虫对自己的食料有明显的选择性和适应性。危害白菜的菜青虫,不会去吃玉米;玉米螟不会去吃小麦;黏虫不会危害白菜;松毛虫不会去吃柳树的叶子。有些仓库害虫不会到大田中去危害,某些危害皮毛的害虫不会去吃粮食。

昆虫身体的大小、食量及颜色和它们的食物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偷吃粮食的米象、豆象,危害时整个身体要钻到粮食粒里去,它们的身体就绝不会超过粮食粒的大小。一只芫菁幼虫的食量不能多过一块蝗卵,不然,它们就完不成幼虫期的生长发育阶段,甚至被饿死。

玉米钻心虫、高粱条螟、天牛幼虫、吉丁虫幼虫等,由于它们幼虫期阶段都是在植物茎秆里蛀食生活,不接触光线,身体的颜色就多半是白色或者灰白色。

食料对昆虫的生活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昆虫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

秋末冬初,寒风萧瑟,危害庄稼和在地面活动的虫子不见了,是被寒冷的气候冻死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每当寒冬来临,大多数昆虫便纷纷进入过冬期,不再活动了。无论昆虫在一年中能发生几个世代,但当环境条件对它们不利时,就会有一段生长发育停滞的时期,这个时期往往是在酷热的夏季或严寒的冬季,因而通常称这段时期为越夏或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