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天空的自由飞翔者:鸟
18701700000002

第2章 自然雕饰——鸟的特征(1)

当你看到鸟儿长时间在空中翱翔的画面时是不是感觉很奇妙?

那你知道鸟儿为什么能在空中飞翔吗?只是因为它们长有羽毛的缘故吗?那么,有些长有羽毛的动物为什么不能飞翔呢?随着一连串的疑问你是不是对鸟类这一类精灵似的动物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呢?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鸟类到底具有什么特异功能吧!

第一节个性展现——鸟的飞行

在上一章中我们了解到,原始的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主要区别是因为在鸟类的体征上出现了能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比如身体呈流线型,并且体表长有轻巧的羽毛,有两个翅膀,骨骼中空且比较坚固、轻便而多有节,最重要的是具有气囊和肺。气囊是供应鸟类在飞行时有足够氧气的器官,肺是供应鸟类大量呼吸的来源。

因此,鸟类能够飞翔是和它自身所具有的翅膀、肌肉、骨骼、气囊等有很大关系的。因为只有当这些元素都具备了之后,鸟类才具有飞行的条件。

1.鸟的翅膀

当我们失去自由的时候,就会常常幻想自己也能有一双像鸟儿那样的翅膀,那样我们就可以自由地在空中飞翔。可是,如果鸟儿没有翅膀,它们就不能在空中翱翔。

在很早之前人类就开始了模仿鸟儿飞翔的行动,制造出了一些飞行工具,比如飞机、滑翔机等。鸟的翅膀是可以上下扇动并且可以形成多角度的,是由前肢进化而来的,趾缩小,脘骨加长并连接起来,起到支撑飞翔的作用。

活动的肩关节和锁骨将翅膀与骨骼连接起来,锁骨对于翅膀拍打时的弹性,以及鸟在改变方向和突然变速时掌握平衡和协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鸟的翅膀呈特殊的翼形,上表面突起,下表面凹陷。这样的形状使空气流经上表面时比流经下表面的流程长、流动快,翅膀上方的压力得以减轻。在鸟的翅膀上长有飞羽,当翅膀展开时,每根飞羽的外侧羽片,就覆盖在相邻飞羽内侧羽片的边缘上。有着这样的排列,每根羽毛都略有旋转能力。因此在翅膀上升时空气就可以自由地通过各飞羽间的空隙。在翅膀下降时,飞羽就形成了连续不断的平面,对空气产生很大的阻力。所以两个翅膀地不断上下扇动,就会产生巨大的下压抗力,使鸟儿快速地向前飞行。

但是,鸟儿只靠一双翅膀是不能完成飞翔动作的。鸟的身体外面覆盖着轻而温暖的羽毛,羽毛不仅具有保温的作用,而且还是使鸟儿能在蓝天上飞行的必要条件。羽毛使鸟的身体呈现出流线型,在空气中运动时受的阻力较小,有利于它们的飞翔。

2.鸟的肌肉

鸟类在飞行的时候,需要很大的动力,你看它们不仅要用力去扇动翅膀还要注意保持体态平衡。而这一动作的完成,主要是靠两翼的上下振动产生的。两翼的上下振动主要与胸大肌和胸小肌有关系。鸟的胸骨非常发达,因此,附着在胸骨上的胸肌,使其上有一个高耸的突起,叫龙骨突,它为强大的胸肌提供了宽大的表面。

胸大肌发达了,肌肉的收缩能力就增强了,这样能使翅膀的下压速度非常有力,从而增大了空气对翅膀的反作用力,加快了鸟类的飞行速度。所以,只有在胸大肌强有力的收缩下,才能使鸟的双翼扇动得快而且有力,才能有助于鸟类的飞行。

3.鸟的骨骼

既然鸟类是高等动物的一种,那么它肯定有一定的骨骼结构,但是这些骨头类的东西会不会增加它飞行的难度呢?恰恰相反,因为鸟类的骨骼坚薄而轻,骨头是空心的,里面充有空气,并且鸟类的骨骼高度愈合,其头骨是一个完整的骨片,脊椎相互愈合成若干块联合椎骨,不像哺乳动物的脊椎骨间那样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自由活动。

鸟类骨骼的这种高度愈合不仅有利于提高鸟类的骨强度,而且还能减轻骨骼的自重,使鸟儿适应飞翔的生活。另外,鸟类没有牙齿,尾骨退化,前肢骨细而长,并且有龙骨作支撑,使整个鸟的骨骼显得结实、轻便。鸟类骨骼的这些结构特点,既减轻了自身的重量,又加强了支持飞翔的能力,不愧是大自然精雕细琢的杰作!

4.鸟的气囊

对于鸟类飞行最有帮助的其实是它们的呼吸系统,因为,鸟儿在飞行的时候需要很大的呼吸量。鸟类的呼吸系统包括肺和气囊。

在鸟儿的体内有一对红色的体积不大的肺,它是由一系列分支精细的气管构成的,气管进入肺后形成初级支气管、次级支气管和三级支气管。因此,鸟类的呼吸系统与众不同,具有特殊的双重呼吸。

鸟的呼吸除了和肺有关系外,还与遍布全身的气囊密切相关。气囊是由薄膜组成,并且与肺相通,分布在内脏、肌肉之间。

鸟类的气囊不少于9个,与呼气有关系的气囊叫呼气囊,与吸气有关的气囊叫吸气囊,呼气囊和吸气囊都是鸟儿呼吸的重要器官。

鸟类的双重呼吸可以充分利用吸入的空气,气体的交换率相当高,所以尽管鸟的肺体积很小,但是,由于气囊的辅助作用,足以保证鸟类飞行时对氧的高需求量,满足较高的新陈代谢对氧的需求。

其实,除了上面我们说的几个方面和鸟类的飞行有关系外,鸟的生殖和排泄系统在鸟类的飞行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鸟的繁殖有一定的季节之分,在繁殖季节鸟的生殖系统会变大,非繁殖季节就会缩小。在鸟的排泄系统中,只有一个肾,另一个肾自然萎缩,鸟类以不溶于水的尿酸为主要代谢物,并且体内无膀胱,肾脏生成的尿可及时排出体外。总之,无论是生殖系统还是排泄系统,它们的机能构造都趋向于减轻鸟类自身的体重,增强飞翔能力,使鸟能克服地球吸引力而展翅高飞。

第二节美丽展示——鸟的羽毛

鸟儿是美丽轻巧的象征,之所以说它美丽就是因为它拥有五颜六色的羽毛。它们的羽毛不仅是外表美丽的展示,也是它们不可或缺的保暖外衣。不过,虽然不同的鸟儿所穿的外衣不一样,但是它们衣服的结构都是大同小异的。

1.羽毛的结构

当我们拿到一片羽毛的时候,在同一片羽毛上会感觉到不同的质感,有的羽毛很硬,有的羽毛很软,这是由于羽毛的结构不同造成的。一般鸟的羽毛按结构可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状羽。

(1)正羽

正羽是覆盖在鸟类体表的大型羽片,它主要附生在鸟翼、躯体和尾巴上,生长翅膀和尾部的正羽又分别被称为飞羽和尾羽,飞羽能拨风飞翔,尾羽飞翔时起着舵的作用,这也就是通常所见到的鸟尾。

真正的尾骨已经退化,最后几块尾骨愈合成一块尾综骨以支撑扇形的尾羽。

正羽由羽轴和羽片组成,羽轴下面中空透明的部分叫羽柄。羽轴下面不具羽毛的部分叫羽根,羽根是长在鸟的皮肤内的部分。羽片是由许多细长的羽枝所构成的,羽枝两侧又密生有成排的羽小枝,羽小枝上有钩突,使相邻的羽小枝相互结合起来,构成结实而富有弹性的羽片,用来扇动空气和保护鸟体。

(2)绒羽

绒羽是在正羽下方像棉花一样柔软的羽毛,鸭绒就是绒羽。

绒羽的羽轴较短,羽支柔软,丛生在羽轴的顶端,绒羽密生在正羽的下方,羽小枝不具羽小钩,不形成羽片,因此,羽枝比较蓬松。

绒羽有保温、护体等作用。

(3)毛状羽

毛状羽是羽毛的一种,形状和头发很相似,细长并且很软。羽轴细而长,几乎没有羽枝,生在羽轴顶端,大部分是无羽小支。毛状羽分布在鸟的口、鼻等地方,或者是散生在正羽和绒羽之间。毛状羽只有在把正羽和绒羽拔去之后才能看得到,就好比我们在拔鸡毛时最后剩下的那些小绒毛一样。毛状羽具有感觉和护体的作用。

2.羽毛的功能

我们知道鸟的羽毛是鸟能飞行的重要元素,那么,羽毛除了能支撑鸟儿飞行外还有哪些功能呢?其实,它除了能支撑飞行外,还具有保温护肤、保护色、装饰以及在繁殖期间向异性求偶炫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