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五彩缤纷的海洋生物
18705100000006

第6章 陌生的朋友——丰富的海洋动物(5)

鳐鱼并不凶悍,也不主动伤人。但它往往把自己半埋在沙泥中,潜水者一时觉察不到,如果不小心踩到它们身上,结果会很糟。因为有些鳐鱼的尾巴上有毒刺,刺入人体会造成难以忍受的疼痛。如果踩上电鳐会把人击昏。

鳐鱼多数生活在海洋中,体长约1米,属小型软骨鱼类。游泳时,鳐鱼宽大的胸鳍上下波动,使身体向前进。世界上有鳐鱼438种。电鳐具有能产生电力的巨大器官,它们位于头部的两侧,能够放出200瓦的电力,足以击昏猎物和吓退捕食者。最大的发电量甚至能把一个成年人击倒。

鳐鱼除了分布在南太平洋和南美洲东北沿海外,在世界所有的温带和热带的浅水中都有分布。

普通的灰鳐可以长到超过2米的长度。幼年的鳐鱼以生活在海底的动物如蟹和龙虾为食。当它们长大以后,主要猎捕乌贼等软体动物。捕食的时候,鳐鱼主要靠嗅觉捕猎。鳐鱼卧在海底时利用特殊的闭口呼吸法尽量避免吸入泥沙。鳐鱼在呼吸时,水通过头顶的管路吸入,最后穿过腹面的腮裂流出。

15.长寿的短尾信天翁

短尾信天翁曾广泛分布在北太平洋一带,不过现在已特别稀少。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沿海各省,种群数量甚稀少。在台湾北部钓鱼岛及赤尾屿也有,过去也见于澎湖列岛。迁徙时见于山东,在东部沿海有记录。

一般情况下短尾信天翁在海洋表面栖息,善于滑翔飞行,偶尔跟随船只。常在远洋空中翱翔,终日不倦,不怕暴风,也能潜水。叫声洪亮。脚短,在陆地上活动时显得十分笨拙。食物以软体动物为主,如鱼类、乌贼,磷虾等,一般在清晨或日落的时间进食。

短尾信天翁全长大约是92厘米。全身以白色为主,头顶、枕沾橙黄色,翅、肩和尾灰褐色,内侧翼上覆羽白色,外形似海鸥。头大;嘴长而强,由许多角质片覆盖,上嘴先端屈曲向下;鼻成管状;颈短;体躯粗壮结实;尾短;翅狭而特大,长达55厘米以上。

也许你不相信短尾信天翁的寿命可以活40~60年,不过确实是真的,它们在海洋动物当中算是很长寿的了。它们可以在海上飞5年之后才回到它出生的岛屿陆地。配对为终身,一般在6岁时开始。每年在10月底回到同一个地方见面,以沙、灌木枝和火山岩筑巢。一对只生一个蛋,父母轮流孵蛋,约65天孵出。5月底6月初,小鸟几乎长成的时候,父母抛弃鸟巢和小鸟。小鸟会很快自己练习成功飞翔。

16.叫声响亮的玉带海雕

玉带海雕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叫声特别响亮,响亮到了有一种聒噪的感觉,就是它翱翔云霄时几公里之外都能听到它的高唳。这种响亮的叫声在繁殖期间会变得更加聒噪。

玉带海雕属于大型猛禽,全长约90厘米,体重在2500~3760克。体长80厘米左右,但嘴稍细,头细长,颈也较长。空中展开双翅的玉带海雕长度可以达到2米长,张着一双凶光毕露的眼睛。雌鸟羽毛和雄鸟很像,不过雌鸟的体型稍大于雄鸟。

玉带海雕上体暗褐色,头顶是赭褐色,尾羽的主要颜色是暗褐色,但是在中间具有一个宽阔的白色横带,宽度大约是10厘米,很像一条飘飘的玉带,并因此而得名“玉带海雕”。

玉带海雕的主要食物是鱼和水禽,它经常在水面捕捉各种水禽,如大雁、天鹅幼雏和其他鸟类,有时候也吃蛙和爬行类。捕鱼主要在浅水处,也吃死鱼和其他动物的尸体,有时偷吃家养水禽和偷窃其他鸟类的食物。经常长时间地站在树上或岸边,一动不动的观察着猎物的活动,一有机会就立刻出击。

它特别喜欢吃身体肥硕滚圆、肉质细嫩、有“油条子”之称的旱獭幼仔。常在旱獭的洞口外面10多米远的地方等候,而且非常有耐心,有时会一动不动地等上1~2个小时。一旦那些没有经验的旱獭幼仔从洞口中跑出来,就立即扑过去将其捕获。它们起飞时的声响很小,因此捕食的成功率很高。在外贝加尔地区生活的玉带海雕主要以鱼为食,兼吃一些鼠兔和鸿雁。到了鱼类洄游产卵的季节,它就会成群地来到河流或湖泊的沿岸附近去捕食鱼类。

玉带海雕没有亚种分化,在国外分布于亚洲中部、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伊拉克、印度、缅甸等地。在我国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黑龙江、西藏、四川等地。但是在各地的分布都比较少,很少能见到它们。

17.具有弹性喉囊的鹈鹕

鹈鹕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它那大而具有弹性的喉囊。它的这个大皮囊可是用处大得很呢,鹈鹕用像小捞网似的大喉囊捕鱼而食。鹈鹕不是用喉囊储存鱼,而是立即把鱼吞下。鹈鹕编成队形而游泳,将小鱼群驱向浅水处,在该处用喉囊捕鱼。鹈鹕的嘴长30多厘米,大皮囊是下嘴壳与皮肤相连接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是它们存储食物的地方。鹈鹕栖息在全世界许多地区的湖泊、河流和海滨,是现存鸟类中个体最大者之一,某些种类体长可达180厘米,翅展可达1米,体重可达13千克。

鹈鹕在野外生活,它们经常成群生活,每天除了游泳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岸上晒晒太阳或耐心地梳洗自己的羽毛。鹈鹕的目光锐利,善于游水和飞翔。即使在高空飞翔时,漫游在水中的鱼儿也逃不过它们的眼睛。

如果成群的鹈鹕发现鱼群,它们便会排成直线或半圆形进行包抄,把鱼群赶向河岸水浅的地方,这时张开大嘴,凫水前进,连鱼带水都成了它的囊中之物,再闭上嘴巴,收缩喉囊把水挤出来,鲜美的鱼儿便吞入腹中,美餐一顿。

鹈鹕的种类不多。在全世界8种鹈鹕中,北美洲的白鹈鹕和褐鹈鹕是较典型的品种。我国的鹈鹕共有2种,分别是斑嘴鹈鹕和白鹈鹕。一般情况下人们见到鹈鹕浮出水面的时候,总是尾巴先露出水面,然后才是身子和大嘴。而且,鹈鹕一定要把嘴中的海水吐出来,才能从水面起飞。鹈鹕从水面起飞的时候,它先在水面快速的扇动翅膀,双脚在水中不断划水。在巨大的推力作用下,鹈鹕逐渐加速,然后,慢慢达到起飞的速度,脱离水面缓缓地飞上天空。有的时候,吃得太多,显得非常笨重,就不能顺利地起飞,只能浮在海面了。

18.海鸬鹚

一般来说海鸬鹚主要栖息在温带海洋中的近陆岛屿和沿海地带,也见于河口和海湾。

常成群停息在露出海面的岩礁上和海岸悬崖中的突出部位,以及岩顶和峭壁间,有时多达数十只,密集地站在一个小块的岩礁上。活动时多沿海面低空飞行,或在海岛附近海面游泳,并且频频地潜入水中觅食。有时也能见到少数个体在海岸附近的沼泽地带活动。主要以各种鱼类为食,也吃虾和其他甲壳类海洋动物。觅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潜水,在水下追捕猎物。有时也常站在岩石上等候食饵的到来。休息的时候,如果受到干扰,就会急促飞起,并将胃内没有消化的鱼骨、鱼鳞等食物用一个黏液囊反吐出来,用来减轻体重,加快飞行,以便迅速逃避敌害。这时就会有成群的海鸥紧随而来,将这些食物残渣一一取食,进行“废物利用”。

海鸬鹚是大型水鸟,体长在70~77厘米之间,体重1180~2200克。全身羽毛是黑色,头、颈部具有紫色光辉,其他部分有绿色光辉。在繁殖期间,头顶和枕部各有一束铜绿色的冠羽,而且额部覆有羽毛,肩羽和覆羽为铜绿色。另外两胁各具一个大的白斑,喉部和眼周的裸露皮肤呈暗红色。虹膜为绿色。嘴较为细长而稍微侧扁,嘴槽的两边如同镶嵌着两把利刃,锋利无比,呈黑褐色,脚短而粗,为黑色。黑色的尾羽共有12枚,呈圆形。冬季的羽色和夏羽基本相似,但头上没有羽冠,颈部也没有白色的细羽,嘴基和眼周裸露皮肤的红色较为暗淡而不明显。

19.产燕窝的金丝燕

产燕窝的金丝燕大都分布在印度、东南亚、马来群岛,群栖生活。

居住在马来西亚的方尾金丝燕,仅在尼亚海滨的一个大崖洞里就有200万只以上,可算是金丝燕数量最大的集居点。

我国西部、西南部以至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均产有短嘴金丝燕,但它们不出产可供食用的燕窝。海南省的大洲岛上爪哇金丝燕可生产食用燕窝,但数量有限。

金丝燕一般都是轻捷的小鸟,比家燕小,体质也较轻。雌雄之间长得很像。嘴细弱,都是向下弯曲;翅膀尖长;脚短也很细弱,四趾都朝向前方,不适于行步和握枝,只有助于抓附岩石的垂直面。

上身的颜色是褐色到黑色不等,都带金丝光泽,下体是灰白或纯白。

有一些金丝燕是已知的鸟类中能像蝙蝠那样用回声定位法在黑暗的洞穴中找路的,它们能在全黑的洞穴中任意疾飞。它们的巢是小托座状,有时有一点蕨类和树皮,可以黏附在树或峭壁上,但通常建在山洞或海岸洞穴中。一群鸟可多到100万只。你知道吗,金丝燕用以造巢的唾液一经风吹就凝固起来,形成半透明的胶质物,即名贵的滋补食品——燕窝。燕窝分白燕窝、毛燕窝、燕根等。白燕窝是金丝燕初次做的窝,质纯而洁白,被荐为是燕窝中的上品。

也许你不知道金丝燕不会站立,只会挂在巢外。一个燕窝一般由雌雄两只金丝燕共同筑造,一般一次产2个蛋,但要隔约3天才产第二个,蛋的长度约2厘米,宽1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