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冷兵器时代的终结者:枪
18706100000001

第1章 轻型身管射击武器——枪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枪的概述

自从火药发明以后,人们便开始在竹竿里塞进火药和石子,通过点燃火药把石子发射出去,这就是最原始的枪。后来枪械和火炮采用点燃火药把石子发射出去的原理,逐步进行改进均是朝着更快、更方便、更准确地发射子弹目标进行。在点火的方式上,从最初直接用明火点燃演变成用击针撞击底火发射。原来的竹竿变成了现在各种各样的金属枪管,原先发射的石子也变成了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的弹头。

概括地说,枪是指利用火药燃气能量发射弹丸,口径小于20毫米(大于20毫米定义为“火炮”)的身管射击武器,以发射枪弹、打击无防护或弱防护的有生目标为主,是步兵的主要武器,也是其他兵种的辅助武器。在民间,它还广泛用于治安警卫、狩猎、体育比赛等。

枪的组成零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是根据枪的种类、原理和适用地点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枪的种类、原理和适用地点不同,枪的组成也不同。枪的零件越少,结构就越简单,当然也就容易维护和保养,同时出现故障的几率也就越少。例如54式仿托卡列夫手枪,该枪的零件很少,日常维护和保养维修时,仅仅分解为8个零件就可排除大部分故障。在我军,装备各种手枪的部队都需要学习武器的拆装、分解和日常维护与保养。这样可以使战士能够熟练掌握手中的武器,达到人枪合一的境界,使枪支在战场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威力。

子弹对人体造成的杀伤主要是靠子弹射入人体后的穿透性和翻滚释放能量,形成瞬时空腔和永久性空腔(就像葫芦一样,口小肚大),以及带来的切割和吸入效应来实现的。而小口径步枪(如三八式9.8毫米步枪)的子弹口径与长度的比值太小,弹体在人体内不容易翻滚,因此它的杀伤力不强。

子弹击中人体后,人会有一种“蒙”了的感觉,并不会马上感到疼痛,之后才会感到剧痛。普通人中枪后,常常因为疼痛失血而昏迷、休克。未被击中要害,意志坚强的人或反应很慢的人是可以保持清醒意识的。总的来说,人未被击中要害部位并不会立即死亡,但必须实施紧急救治,例如止血和吸氧等,如果不紧急救治,中枪的人便有生命危险。

第二节19世纪以前的枪

1.中国古代的枪矛

枪矛是中国古代的兵器之一,属于一种长柄的刺击兵器,由古代兵器——矛演变而来。

枪的长度相当于人体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使用者的性别、年龄不同,枪杆的粗细也就不同。枪缨的长度一般超过20厘米。枪术的基本动作是拦、拿、扎。

2.欧洲骑士枪

西方文化发展出的枪矛(Lance)被称为骑士枪,主要在中世纪至近代被欧洲骑兵使用。西方对枪矛概念的理解与东方人对枪矛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骑士枪的造型看起来像西洋剑的加大版,继承了西洋剑的特征。它一般无锋,呈4~5米长的圆锥形,也有方形带边锋的改进的版本,上尖下粗,底端有一个护托,内部为枪柄。

3.火枪

枪是士兵手中最基本的战斗武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任何战争都离不开它。沿着枪产生、演化的轨迹,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幕幕悲壮的人类战争发展史。

步枪的老祖宗是火门枪,从第一支火门枪诞生到现在,步枪已经演变为九大种类,分别是火门枪、火绳枪、转轮打火枪、燧发枪、击发枪、连珠枪、半自动步枪、自动步枪和突击步枪。手枪是与长枪同时产生和并行发展的,先后经历了火门手枪、火绳手枪、转轮发火枪、打火手枪、燧发手枪、击发手枪、转轮手枪、自动手枪等几个发展阶段。

南宋时期,火药的使用逐渐普遍了,相应地,火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南宋的军事家们不断改进武器来抵御金兵的侵扰。南宋初,一个叫陈规的军事学家,发明了一种管形火器——火枪,它是用长竹竿做的,竹管里装满火药。打仗的时候,两个人拿着它,点着火发射出去,用它烧敌人。

火枪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管形火器。把火药装在竹管里做成火枪,这是火药应用史上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用抛石机发射火药,不容易准确地击中目标。使用管形火器后,人们可以比较准确地发射和适当地操纵火药的起爆了。

火枪发明以后,它被人们不断地改进。到了南宋末年,有人在火枪的基础上发明了突火枪。突火枪是用粗毛竹筒做成的,竹筒里放有火药和一种叫“子窠”的东西。用火把火药点着以后,开始发出火焰,接着“子窠”就射出去,发出像炮一样的声音。这种“子窠”很可能就是一种最早的子弹。

火枪的作用只是用火焰烧人,突火枪比火枪又先进了一步,它能发出“子窠”打人。火枪和突火枪都是用竹管做的原始的管形火器,虽然威力不大,但它们是近代枪炮的老祖宗。近代的枪炮就是从它们开始慢慢发展起来的。

公元13世纪,中国的火药和金属管形火器开始传入欧洲,使火枪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5世纪初,西班牙人在火枪的基础上研制出了火绳枪。这种枪从枪口装入黑火药和铅丸,转动一下杠杆,把用硝酸钾浸过的燃着的火绳头移近火孔,就可以用手点燃火药进行发射。16世纪20年代在西班牙出现的“穆什克特”火枪是比较有名的火绳枪。火绳枪的口径在23毫米以内,枪重8~10千克,弹丸重约50克,射程约250米。装填弹丸的方法是用木制或铁制的通条从枪口装填,装备“穆什克特”火枪的步兵被称为火枪手。火绳枪有很多缺点,包括火绳雨天容易熄灭,夜间容易暴露,弹药装填的速度慢,并且容易暴露目标。

后来,火绳枪被中国明朝仿制,称为鸟铳,清朝叫鸟枪。

16世纪以后,燧发枪逐渐取代了火绳枪。公元1525年,意大利人芬奇发明了燧发枪,将火绳点火改为燧石点火,这克服了气候的影响,简化了射击程序,提高了射击精度,可随时发射。燧石枪是一种枪口装弹的滑膛燧发式武器,最初的燧石枪是轮式燧石枪,用转轮与压在它上面的燧石摩擦发火。后来又出现了撞击式燧石枪,利用燧石与铁砧撞击迸发火星点燃火药。与过去的火绳枪相比,燧发枪射速快、口径小、重量轻、后坐力小,主要有步兵燧发枪和龙骑兵燧发枪两种样式。燧石枪在军队中使用了约300年。

同时,身处战争中的人们也发现了火绳手枪的许多缺点,为此,人们研制了一种转轮发火手枪。

后装枪(即从后部装子弹的枪)的发明是19世纪枪械的一次重大变革,史书上称为“开辟了轻武器和步兵战术的新纪元”,结束了步枪出世500年都是从膛口用通条把弹丸装进枪膛内的历史。

手枪经过了约500年的漫长发展、演变过程,逐渐具备了现代手枪的结构和原理。现代手枪诞生的标志是美国人塞缪尔·柯尔特于1835年发明的左轮手枪(转轮手枪)和奥地利人约瑟夫·劳曼于1892年发明的自动手枪。

第三节未来的枪

1.现代枪的发展趋势

枪和其他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样,从19世纪下半叶至今,枪械技术在不停地发展。尽管枪的种类很多,但并不能完全满足未来战争的需要。目前各国和地区的兵器专家都在探索枪械发展的新路子,有的国家和地区把研究成果大量应用于部队装备。现代枪械的发展动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口径小型化

在现代化战争中,交战距离日益缩短,步兵多为短兵相接,近战制胜全靠士气和火力优势。因此,杀伤力强、重量轻、精度高的小口径步机枪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已经在使用50多种4.3~5.56毫米的小口径步机枪,德国已经在使用4.7毫米无壳枪弹。手枪也在向小口径化发展,俄罗斯已装备5.45毫米的小口径手枪。

(2)结构系列化、通用化、枪族化

枪械装备形成系列,撤装传统的冲锋枪、步机枪,合一成为新型单兵战斗武器。新枪族可以点、面杀伤,既是进攻武器,又是轻型支援武器。枪族的形成方便了维修,达到了同级武器结构形式统一、主要零部件能互换、弹种可以通用。这样对有故障的武器可随时随地修理,也减少了班用弹药的品种,减轻了战士的负担,大大提高了机动性、勤务性和经济性,尤其在战场上有力地保障了战斗力的提高。

(3)功能点面杀伤、破甲一体化

枪榴弹可以直接套在步枪的枪口装置上用普通枪发射,实现近战威力武器破甲、杀伤合一。

在消灭有生力量、压制火力点、摧毁轻型装甲、对武装直升机进行射击等方面,它具有其他武器不可比拟的战斗威力。

(4)瞄准具全天候化

枪械把光学瞄准镜、夜视器材和测距瞄准合一,并配置了白光、微光昼夜可视的高倍率瞄准装置,有效地提高了枪械的夜间瞄准精度,从而提高了射击精度和杀伤力以及步兵的夜战能力。此外,新型瞄具还可以发现对方所使用的红外光源及其他光源。

2.目前出现的新式枪

(1)摄像枪

美国生产的“斯威特”万能摄像枪是一种专门用于特种作战、防暴、反恐及解救人质的特种武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枪身配有摄像机,表尺部位装有10厘米的平面液晶监视器。

摄像头可根据需要左右旋转,观察视角左右180度,上下220度。这种枪可以使隐蔽的突击队员从监视器上准确清晰地探测到对方的情况,如敌人的数量和位置、携带武器情况等,也可以使枪手通过监视器准确瞄准,一举消灭目标。

(2)电磁枪

电磁枪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电磁炮中的轨道炮,金属弹丸放置在两条平行导轨之间,利用流经旋转弹膛的电流与流经导轨的电流之间产生的电磁力赋予弹丸10米/秒以上的初速度,从而使它具有强大的动能,可以射杀敌方有生力量,穿透轻型隐蔽工事、武装直升机、步战车、坦克装甲等。但是电磁枪便携性差,因为电磁枪发射时需要的电能往往相当于几个核电站输出功率的瞬间脉冲电流,因此各部分机件体积大,目前仅仅安装在坦克、飞机、舰艇等作战平台上。

(3)反导枪

反导枪被命名为“金属风暴”,是由51岁的澳大利亚人迈克·奥德怀尔发明的。该枪没有一个活动部件,也没有传统枪械的复进机和击针,子弹的发射是由枪膛中的导电金属条以电流引燃底火的方式实现的。这种以电子方式发射的“金属风暴”射速快,需要的时候可以筑起一面“金属墙”,保护航空母舰、机场、指挥机关及其他重要目标不受导弹和飞机的攻击。

(4)制导枪

制导枪是由美国空军研制的,其原理是通过枪身配备的激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激光束引导特制的自适应子弹击中目标的。自适应子弹的结构非常独特,弹头部分安装了一个内置传感器,能够自动寻找激光信号,传感器外附一圈压电陶瓷棒。当激光束追随目标移动时,传感器给某一侧的陶瓷棒施加电流使其变长,从而赋予弹头飞行偏角,以此导引子弹沿激光束飞行并精确击中目标。这种制导枪射程远、精度高、作战用途广,可以用来射杀敌方警戒人员、战场指挥员及其他武器装备操作人员,击毁敌坦克观察孔、夜视器材、雷达天线以及其他特种装备,还可以用来解救人质和特种作战。

(5)万能手枪

目前已申请专利的万能手枪属于进攻防御武器,具有射击、电击、催泪、刺杀、特种弹发射、照明、通信、喷火、自锁、验钞、全球定位、自动呼救、电讯报警等多种功能,属于单手持用的综合性全能轻便武器。万能手枪是传统技术、现代高新科学技术与发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改变了过去那种一枪只有一种用途,作战时不能应付复杂场面,和平环境里无用武之地,平时佩带保管不安全等弊端。万能手枪体积小,便于佩带,功能多而互不干扰;结构精巧,操作简便灵活;其功能多达15种以上,多种功能可同时开启使用。它可用于战场、和平环境和日常生活,是一种理想的现代化武器。

(6)微型枪

当有人把挂在钥匙扣上的小手枪指向你时,千万不要不以为然,因为它可能是貌似玩具手枪的真手枪!瑞士制造的世界上最小的左轮手枪就能产生“以真乱假”的效果。这款世界上最小的左轮手枪仅长两英寸,射程达110多米,子弹时速可达432公里,足以在近距离内致人于死地。有报道指出,虽然制造商强调这种迷你手枪仅供个人收藏,但它可能会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的利器。

把手机改装成手枪,不但能用于通信而且还内藏子弹,足以取人性命。这种“手机”可从机身中部错开,内藏4颗子弹。虽然结构粗糙、简单,但这个装置在机身滑开时,手机仍能做其他工作。

(7)特种枪

特种枪是非常规枪械,用于暗杀、防卫和收藏,主要被各国和地区军事、安全、情报、警察部门和各种犯罪组织及个人使用。

特种枪用途特殊,因此结构差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