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朝鲜
18708000000010

第10章 朝鲜人的多彩生活(5)

清晨祭祖仪式后,朝鲜族每家都会带上水果、肉食与米饼去扫墓,扫墓不仅要把墓地打扫干净,还要在墓顶铺上新草皮,在墓周围也铺上草皮并且植上树。寒食节这天要吃冷食,禁止生火。

这项习俗源于中国春秋时代介子推的故事。介子推是晋国时期深受百姓爱戴的一位忠臣,对晋文公有“割股啖君”之恩义。因其在晋文公成就霸业后不肯受禄,而退隐山林,为逼他出山,晋文公下令放火,结果他抱树被烧死。

晋文公为悼念他,定该日禁火寒食。

流头节

“流头”是通常所说“东流头沐浴”的省略句,该节日起源于新罗时代。流头节在六月十五日,这天人们要寻找流向东方的溪水洗头沐浴,以求洁净,还要行流头祭,设流头宴,吃流头面。流头祭就是要备好米糕、冷面、香瓜及水果等食品去寺庙祭祀。“流头宴”指带上酒肉佳肴到风景秀丽之地饮酒作诗。这天特意吃些水丹、干丹与冷面等,叫做“流头面”,有延年长寿之意,有的还把新做的米糕扔在田间地头,向流头爷(田地爷)祈求丰收。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九为阳数,两阳数重叠而得此名,起源于三国时期。据史载,新罗在这一天举行国宴,君臣共饮。李朝时举行“耆老宴”,百官与文人登山赏菊,吟诗作画,民间以菊花煎与花茶相送。

开天节

农历十月三日为开天节,是朝鲜人独有的节日。相传公元前2333年农历十月三日,朝鲜人的始祖檀君建立了最初的民族国家古朝鲜,这一天举行了祭天仪式。“三日”象征着吉日,“十月”含有喜庆丰收之义,朝鲜人民把三日和十月组合起来,意味着秋收后的良辰吉日行祭开国始祖檀君,感谢祖先带来丰收。

冬至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亚岁,朝鲜人有在这一天喝赤豆粥的习惯。据传说,不喝冬至的赤豆粥就易衰老,而喝了则可预防疾病,并会延年益寿。

第四节 “药”食同步

朝鲜素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不论是朝鲜主食、副食还是茶酒,都非常注重营养的搭配与健康。朝鲜人的寿命长与此也有关系。

1.“吃”出来的健康

朝鲜半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兼具海洋性气候特征,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朝鲜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在吸收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创造了独具朝鲜特色的饮食文化。

朝鲜的主食以大米为主,冷面与米糕也很受欢迎。在炎热的夏季,家家户户都会吃冷面,即使是在冬季,冷面也依然会受到很多朝鲜人的青睐。米糕常用来待客,种类很多,打糕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打糕是朝鲜族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时招待宾客时所不可缺少的主食。

冷面以平壤冷面最为知名,到朝鲜旅游的游客如果没有吃“平壤冷面”,那将是很大的遗憾。平壤冷面不仅味道好,且药理价值特别高,故被誉为长寿食品。冷面的主要原料是荞麦。荞麦里的叶绿素能增强平壤冷面的味和香。还有,荞麦里的氨基酸含量高、富含矿物质钾和有机成分-芦亭、分解酒精的胆硷,因此,对脑出血、出血性疾病、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疗效不错。

朝鲜人喜欢吃打糕的历史很悠久,自古以来每逢年节、老人寿诞、小孩生日、结婚庆典等日子,打糕是必不可少的食品。打糕不但用来自己食用,还是招待客人的上乘食品,更是亲朋好友间互相馈赠的礼品。打糕通常用糯米制作,方法是先把米放到水里浸泡三四个小时后,捞出来洒少量盐水,放到锅里蒸熟,再将蒸熟的米放到木槽或石槽里,用木槌反复捶打,直至打碎饭粒形成面团为止时即打糕。食用时将打糕切成小块,用捣碎的熟小豆或炒熟的大豆面当做佐料,拌着佐料吃。

打糕,关键是打,打时多为两个人面对面地站在槽边,相互交替捶打,或由新婚夫妻二人,丈夫捶打,妻子在下面翻动糕团使之捶打均匀,两人借劳动增加感情,极有情趣。

朝鲜族的副食最能体现他们的饮食特点,此种鲜明的特点大概可用腌、生、烤、辣四个字来概括。

朝鲜人的最爱是用盐或酱来腌制泡菜。在以勤劳智慧而着称的朝鲜族妇女的手中,几乎所有蔬菜都能腌着吃,如腌白菜、腌萝卜、腌桔梗、腌黄瓜、腌小青椒、腌紫苏叶。经过科学配方精心腌制的菜,味不是很咸,辣而微酸。朝鲜半岛海产品资源丰富,人们将鱼类、贝壳类也用盐和辣酱腌了吃。朝鲜人比较常吃的鱼贝类腌制品有腌明太鱼、腌鱿鱼、腌虾等。

自古以来,朝鲜人每顿饭都少不了腌制的泡菜。

朝鲜人认为饭桌上没有泡菜,就吃不出饭的味道来。

因此,一年四季其他的菜可有可无,但泡菜是不能缺少的,这也成了朝鲜人民固有的饮食习惯。泡菜是乳酸菌发酵食品,富含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素,在以饭为主食的朝鲜人体内,起到中和碱性物质的作用。一般认为,从泡菜的味道中可看出主妇做菜的手艺,因此,可以说做泡菜的手艺代表这一家有母亲传授的做菜手艺。所以,泡菜又被称为是“腌制出的母爱”。泡菜是朝鲜民族独有特色的饮食,世人称之为“朝鲜的杰作”。

生食、生饮是朝鲜饮食的一大特色。朝鲜半岛温泉与矿泉较多,水质好,男女老幼不仅习惯于喝生水,也喜欢生吃蔬菜,比如白菜、菠菜、洋葱、萝卜等,多用来生吃。不但如此,就连平鱼、马哈鱼、鳗鱼、海参和贝类也用来生吃,尤其喜欢吃生牛肉。生吃食物时讲究很多,调料也很丰富,用大酱、辣酱或酱油、香油、辣椒油和盐等制成混合调料蘸着吃,味道特别鲜美。

朝鲜人还喜欢吃烤制食品,鸡、鸭、鱼、肉都能用来烤着吃,特别是烤牛肉更是朝鲜人的拿手好菜。

朝鲜人的祖先原是东夷血统的游牧民族,他们爱吃的“炙”是一种先加调料后烤的串烤牛肉,就是今天朝鲜人烤肉的原形。高丽王朝时,由于受蒙古人食肉习惯的影响,烤肉开始成为朝鲜人的一种名吃。发展到现在,烤肉不但用料讲究,炉具也有了非常大的改进。基本的烤制方法是将鲜嫩的牛里脊肉或肋间肉割成薄片,加酱油、葱丝、大蒜泥、生姜末、白糖、梨汁、香油等作料后,放在炭火烤架上面烤。烤完的牛肉用生菜叶包着吃,招待宾客时,还附加烫好的洋松茸、芦荀及皮豆等炒菜。

无辣不成席,朝鲜人爱吃辣,不论是主食还是副食,辣椒酱、辣椒丝、大蒜等都是朝鲜人不可缺少的调料。此外,在朝鲜饮食里酱是除了辣以外必不可少的主要佐料,几乎所有菜肴的味道都由它来决定。朝鲜有句俗语:菜肴的味道就是酱的味道。特别是大酱,营养价值很高。大酱同时也是主要的副食品,用大酱做成的大酱汤是朝鲜族具有代表性的饮食之一。

朝鲜族还是一个爱吃狗肉的民族。他们认为吃狗肉能够清热解毒。

用狗肉来烹制菜肴,是朝鲜族烹饪中的一大特色。

2.茶酒文化

朝鲜人的茶道源于中国。“茶”被朝鲜人看做是有助于修行的饮料。

喜欢饮茶始于朝鲜人统一新罗时期,此时,中国的茶刚传入朝鲜半岛。伴随着佛教文化的日益兴盛,高丽王朝时代开始形成茶道,介绍饮茶文化。到了朝鲜时代,中国的儒教思想在朝鲜半岛逐渐占据支配地位,佛教开始衰退,饮茶习俗也因之而消减,久之,人们便将具有药用价值的各种汤当做茶,这便是朝鲜人“传统茶”的前身。同中国茶不同的是,朝鲜人的“传统茶”不放茶叶,也不用开水冲泡,而是放多种材料,把原料长时间浸泡、发酵或熬制而成。一般加入蜂蜜或糖,成为一种强调天然与健康的甜饮。

茶道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茶礼。朝鲜人的传统茶礼种类繁多,其形式用日本茶道颇为相似,基本是对茶的冲泡和饮,而五行茶礼则大大突破了传统模式,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内涵丰富,成为最高层次的茶礼仪式。五行茶礼的核心是祭扫中国“茶圣”炎帝神农氏,茶礼中的五行均为东方哲学。在朝鲜古代历史上,茶叶是“功德祭”与“祈雨祭”中必备的祭品,而五行茶礼则是高丽茶祭的最高仪式,祭坛的设置相当肃穆壮观。

在日常生活中,民间的茶礼通常按名茶类型区分,主要有“末茶法”、“饼茶法”、“钱茶法”、“叶茶法”四种。

叶茶法的程序如下:

有宾客光临,主人要到大门口去恭迎,且以“欢迎光临”等语句迎宾。

宾客们要以年龄高低顺序随进。进入茶室,主人要立于东南向,向来宾再次表示欢迎,然后坐东面西,而客人则坐西面东。沏茶前,主人先将茶巾收拾和折叠好,置于茶具的左边,然后把烧水壶中的开水倒入茶壶,温壶预热,再把茶壶中的水分别平均注入茶杯,温杯后即弃之于退水器中。主人将壶盖打开,用茶匙捞出茶叶置于壶中,再把茶壶中冲泡好的茶汤,按照从右至左的顺序,分三次缓缓注入杯中,茶汤量以斟至杯中的六七分满为宜。季节不同,投茶法也不同。

通常春秋季用中投法,夏季用上投法,冬季则用下投法,一般一杯茶投一匙茶叶。茶沏好后,主人以右手举杯托,左手把住手袖,恭敬地将茶捧到客人面前的茶桌上,然后回到自己的茶桌前捧起自己的茶杯,对宾客行“注目礼”,口中说“请喝茶”,而来宾答“谢谢”后,宾主即可一起举杯品饮。在品茗的同时,可以品尝各式糕饼、水果等清淡茶食用以佐茶。

近年来,朝鲜人兴起了“复兴茶文化”的运动,一些茶文化组织与茶礼流派应运而生,传统茶礼得以复兴并且迅速发展,并且日趋专业化。

传统文化与茶礼所倡导的团结、和谐的精神越来越得到朝鲜人的尊崇与弘扬,成为现代人文的一道风景。

朝鲜人尤其是男人爱喝酒。酒源于上古时期,由中国传入,早在三国时期,朝鲜半岛的酿酒业就已经相当发达。最早的酒是浊酒与清酒,是把糯米、大米、小麦、大麦或玉米等捣碎,制成酒曲晾干,然后配以一定比例的水放入缸中,置于室内发酵。几天后,形成上下两层,下层带渣滓而浑浊的即为浊酒,上层略呈黄色清亮透明的,经过过滤便成为清酒。李朝后,人们又将清酒称为药酒。烧酒是经过蒸馏制造出来的,由中国唐朝时传入,高丽时期盛行,是朝鲜人最喜欢喝的酒,也是招待宾客的必备饮品。

在朝鲜族的民俗中有不少关于酒的说道。比如,在农历正月十五的清晨喝一口清酒可明耳,能在一年当中听到好消息,因此叫做明耳酒或者聪耳酒。还有一种时令酒,是在正月的头三个亥日酿成,称为“三亥酒”,因成酒正遇上柳絮缤纷的三月,所以又称柳絮酒或者春酒。目前,在朝鲜半岛流行的传统民俗酒当中,文杯酒、杜鹃酒、法酒、安东烧酒,以及梨姜酒、小菊酒、红酒等较知名。朝鲜人讲究酒道。古时到农历十月,儒生们都会择吉日,守礼数,设宴款待大家,通过这种“乡饮酒礼”来传授酒席上的礼节知识。那时,晚辈只有得到长辈的允许才能同他们一起喝酒,但到了能够喝酒的年龄,和成人仪式一样,长辈们也会教给他们“酒道”。如今,尽管朝鲜人的“酒道”已经不再那么繁琐刻板了,但是还有一些“酒道”是人们须遵守的。朝鲜人说“干杯”,是表示心里高兴愿意相互分享愉快,碰一碰杯烘托酒宴气氛,而不是中国人碰杯就代表全都喝完的意思。朝鲜人不习惯续酒,一定要一杯全部喝完之后再添酒,且不喜欢“自满”。朝鲜人酒席上还有一种重要的酒礼,就是交换杯子,发端于祭祀上喝一口祭祀酒之后要将酒杯重新呈给长辈的风俗。朝鲜人将自己的酒杯呈给长辈是在表达一种尊重,现在已拓展到平辈之间,将自己的酒杯递给同伴或初者次见面的人是在表达感情与亲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