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朝鲜
18708000000003

第3章 神秘之国(2)

以姜健综合军官学校为代表的培训排职军官的院校,主要进行军队排、连两级军官的军事专业训练。朝鲜人民军技术军官的培训,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招收11年制义务教育毕业的青年学生,到相当于大专基础教育的军事物理大学学两年,结业后分别到各专业的工程和医务院校进行二至三年的专业技术教育,毕业后担任各类专业技术军官。朝鲜军队院校的教学内容,注重政治和军事、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强调以革命思想武装学员,培养吃苦耐劳以及无私奉献精神;强调实战性、军事应用特色较为突出。另外,朝鲜军队院校注重学员组织领导能力的培养,学员在校期间轮流担任班、排长,以便毕业后能很好地胜任领导工作。

小百科

朝鲜特种兵

朝鲜的特种兵数量为世界之最。全朝鲜的武装力量不包括民兵,仅特种兵的数量就达到130多万人,超过了正规军的1倍。虽然装备差,但人员素质不逊于美国等国家。朝鲜是具备军事潜力的国家。

朝鲜还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坦克约170万辆,其中包括着早被国际社会认为已淘汰的主战坦克。

第四节 苦难的行军-朝鲜经济

自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末,朝鲜在南北竞争中一直处于上风,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创造了“千里马”速度。从1994年开始,朝鲜连续3年遭遇了严重的水涝、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严重困难,人民生活陷入窘境。2000年以来,朝鲜增加了对基础工业部门的投资,大规模调整各经济部门的生产流程,并且对设备进行保养及维修,工业总产值比有所增长。

1.“看”朝鲜经济

朝鲜素有“产金国”和“有用矿物博物馆”的称谓,矿产资源丰富,矿藏种类繁多。

已经探明矿产300多种,其中,有用矿200多种。石墨、菱镁矿储量皆居世界前列。铁矿及铝、锌、铜、金、银等有色金属和煤、石灰石、云母、石棉等非金属矿物储量丰富,其中位于中朝边境咸镜北道地区的茂山铁矿已探明储量50多亿吨,可开采量30亿吨。

朝鲜的水力与森林资源也很丰富。

朝鲜战争后,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朝鲜政治稳定,外交上与苏联以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结盟,经济发展迅速,当时人民生活普遍优于韩国,至80年代末,在国际上朝鲜的工业以及生活消费品也常能见到。然而由于结构单一,经济政策等原因,80年代以来,朝鲜处境日益艰难。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朝鲜和这些国家传统的贸易往来中断,美国等西方国家加强对朝鲜的封锁和制裁,经济援助停止,朝鲜进入了一个经济严重困难的时期,而且自1995年以来,朝鲜连续遭到特大洪水、高温、海啸等自然灾害,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粮食、能源、原材料等严重短缺,造成了严重的粮食危机,经济相当困难。朝鲜长年进行“苦难的行军”,与经济困难进行斗争。

尽管朝鲜进行了经济改革,但仍然保持“计划经济原则不变”。国有工业生产了几乎所有的加工品,政府大力发展重工业及国防工业。

朝鲜工业主要有机器制造、化学、采矿、冶金、纺织和食品加工。矿产有煤、钨、石墨、磷酸盐、铁、锰、铜、铅和锌。其中煤矿、钨矿和石墨比较丰富。朝鲜约有一半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经营以大型集体农场为主。农产品有稻、玉米、蔬菜、小麦、大麦、油菜、甜菜、粟和高粱等。还有畜牧业、林业及渔业。

朝鲜实施经济改革后,新义州和开城两个接近边境的城市逐渐发展起来,工业等也有一定起色。农业产品虽然有所增长,总体实力仍然很弱。由于严重的肥料短缺,连续的自然灾害及较少的可耕种面积造成国家的粮食产量比国家所需要的粮食最低标准低了100多万吨。

后来朝鲜农业实行承包制度,经济改革后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朝鲜的商业几乎全由国家控制。商店分便民店、国营店及外汇商店。

外汇商店出售各种进口商品,包括食物、家具和电器等。外汇商店只接受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种货币。经济改革后,外汇商店的美元标价全改为欧元,但仍然可使用美元。外国人在朝鲜使用朝鲜圆需要出示外汇兑换证明。朝鲜的国营商店全部是本国产品,常年缺货。朝鲜便民店的东西则多数从中国大陆进口。在朝鲜,便民店以外的商店里购物的人非常少。

朝鲜是典型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实行“住房免费”(改革后有些改变)”、“医疗免费”、“教育免费”,这是朝鲜人引以为豪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可是也有人指出:在物资匮乏的朝鲜,“医疗免费”等福利实际上形同虚设。稳定的国际粮食援助对满足朝鲜人民的基本生活食品需要格外重要。目前,中国是朝鲜最大的援助国,每年都向朝鲜提供大量的粮食与燃料等援助。

2.经济进行曲

1984年,朝鲜颁布《合营法》以来,政策上一直在探索符合朝鲜国情的新经济开发战略。1991年底,朝鲜设立了第一个经济特区-罗津先锋自由经济贸易区(后改称罗先经济贸易区)。2008年10月,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发表了《关于根据建设强盛大国的要求改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文章,吹响了朝鲜调整经济政策及振兴经济的号角。

朝鲜除了在20世纪90年代初设立罗津、先锋两个自由贸易区,除颁布了《外国人投资法》等重要法规之外,90年代中期以来还采取了一些措施改善投资环境,包括立法规定外国投资者租用土地期限最长可达50年;向世界各国航空公司开放领空;允许美国商品进口与船只进港;开放金刚山作为旅游观光区等。为打破计划经济时期孤立的局面,朝鲜在对外政策上也作了较大调整并取得了可喜成就,特别是在南北关系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动了朝鲜的对外开放。近些年来,到朝鲜寻求发展的外国投资者渐渐增多,投资方式包括合资、合作或独资经营,投资领域从工业到农业、能源、通讯及各种基础设施建设。

最近几年,朝鲜逐步放松经济政策,开始了有限度的经济改革。

虽然直到前不久,朝鲜“革新经济”的时间不长,但调整放松经济政策却早就开始了。

国家管理经济的体制也作出了微调。将党政分开,过去劳动党一切都管,现在是采取“政务院中心制”,扩大政务院经济管理职能。为使政务院专心致志地组织与领导经济工作,将原来直接负责的国防工作交给了人民武装力量部。虽然朝鲜依旧在搞计划经济,但在中央财力、物力不足的情况下,改变了以往统一管理和一刀切的做法,提倡合乎时宜地发展优势经济,允许采取灵活多样的生产经营方式。另外,政府开始重视利用经济杠杆,比如价格、利润、利率成本核算等经济管理政策,也开始强调物质激励。

目前,朝鲜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先军政治”的指导下,奉行优先发展国防工业,同时发展轻工业与农业的经济路线,着力改造电力、煤炭、金属工业与铁路运输等国民经济四大先行部门。2006年以来,朝鲜国家预算比2005年增加了3.5%,并陆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管理改善措施,先后对工资、物价及汇率等进行了大幅调整,给予企业更多自主经营权,并且设立了开城工业区、金刚山旅游区等。这些措施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使朝鲜经济在近几年始终保持恢复性增长。2009年底,朝鲜更改了货币,新旧货币的兑换率是1:100。

第五节 在岁月中穿行

朝鲜是亚洲东部的文明古国之一,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居住。朝鲜半岛历经磨难,在古朝鲜时期实现了三次大统一,但是在近代却屡屡遭遇帝国主义的侵略,最终以三八线为界,划分为两个国家-北部的朝鲜与南部的韩国。

1.历史回眸

朝鲜人类活动开始于50万年以前。近年来,考古学的一些发现证实朝鲜人的祖先是由最先居住在朝鲜半岛上的居民及新来民族-阿尔泰族构成的,朝鲜的文化也是由先民与新来民族共同创造的。

在朝鲜,关于起源问题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是“檀君神话”。檀君是神话人物,据传说他是4000多年前建立朝鲜的始祖。

据《三国遗事》记载:帝释(佛教的诸天之主)庶子桓雄贪求人世,得天符印三枚,率三千徒,降于太白山顶神檀树下,称“桓雄天王”。命风伯、雨师掌人间农事、生老病死、善恶刑罚等300多件大事。恰巧有一只熊与一只老虎也希望变成人。桓雄便给它们一束艾草和20瓣蒜,并且告诉它们如果能在洞里待上100天不出来见太阳,便可以变成人。结果熊做到了,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熊女进而要求生儿育女,于是桓雄就同其结婚,生下了檀君。檀君把许多原始部落联合在一起,于公元前2333年建国,定都平壤。后来檀君隐居白岳山阿斯达,在位1500年。檀君入山成仙,活了1908岁。

这就是朝鲜家喻户晓的“檀君建国”的故事,因此朝鲜在每年的10月3日会举行开天节,目的就是为了纪念檀君建国。

继檀君之后,朝鲜半岛又经历了“三韩时代”,即由许多部落发展成的马韩、辰韩和弁韩三个部落集团。其中以辰韩的经济最为发达,已经能建房、养蚕、织绸、使用铁器、种植五谷和役使牛马。马韩相对落后。

公元前1世纪,辰韩内部矛盾激化,政治危机加剧,统治机构逐步走向瓦解,于公元1世纪中叶被百济吞并。

约公元1世纪左右,朝鲜半岛上出现了新罗、高句丽和百济三个封建制国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据称,公元前57年,朴赫居在朝鲜半岛东南部的庆州建立了新罗王朝。4世纪末以后,高句丽与百济间连续交战,而这时的新罗则在乘机扩张领土至洛东江等地,吞并伽倻。

至6世纪真兴王时期,领土已扩展到汉江流域、洛东江流域和东海岸地区。为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新罗发展了独特的花郎组织,对象是贵族出身的青少年,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宣扬儒学、佛教的基本信条,并且以武术锻炼身体,以歌舞陶冶情操。花郎作为一种相对严密的组织,对新罗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对外推行领土扩张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朝鲜军队仍然有名为“花郎”的军事演习。

新罗国力日益强盛,在中国唐朝的帮助下,先后征服了百济和高句丽,于公元668年统一了大同江以南的地区。公元735年,唐朝承认大同江以南的领土属于新罗。它是第一个统一朝鲜半岛的国家,这一时代一直延续了267年。由于佛教的广泛传播和对佛教哲学的深入研究,将佛教定为国教,并且以精湛的建筑艺术建造了石窟庵和佛国寺,成为当时佛教在新罗社会生活与文化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象征。儒学在新罗时期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建立高丽王朝之后,936年再次统一了朝鲜半岛,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1388年,武将李成桂发动兵变,控制了高丽王朝的实权,于1392年废除高丽的末代皇帝,自立为王,定国号为“朝鲜”,并将都城迁到汉阳(今首尔)。

1864年,李氏王朝国王哲宗驾崩,因没有子嗣,故由太后选择王族李是应的次子李熙继承皇位,号高宗。高宗年幼,实权掌握在明妃(明成皇后)的手中,明成皇后被日本浪人刺死之后,高宗把国号改为大韩。1875年,经过明治维新的新兴工业国家日本,逼迫朝鲜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朝日修好条规》,因签约地点在江华岛,也称为《江华条约》,从此打开了朝鲜的大门。此后,日本逼迫朝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对朝鲜进行殖民统治。1910年8月2日,日韩两国签订了《日韩合作条约》,此后不久,日本正式吞并了朝鲜,延续了519年的李氏王朝此告一段落。

2.惨痛的记忆

19世纪60年代以后,欧美列强将侵略矛头对准朝鲜。1866年,法国舰队侵入汉江,美国商船侵入大同江,但是皆被朝鲜人民击败。

1876年,日本以“云扬号”事件为借口,派出舰队,侵入江华岛一带,强迫朝鲜政府签订不平等的《江华条约》,开始了朝鲜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

《江华条约》签订后,日本开始向朝鲜倾销商品,大量掠夺农产品,朝鲜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激起朝鲜人民的强烈反抗。1882年6月,对日本侵略与政府回扣军饷不满的朝鲜士兵发动“壬午兵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这以后,日本加紧侵略,欧美列强也以通商为名,相继侵入朝鲜。此时朝鲜统治阶级内部产生“开化派”和“守旧派”的斗争,后者试图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时期的统治权力,前者则想使朝鲜开化发展,但采取的是依靠日本侵略者的错误思想。内部斗争激烈,双方都不肯接受对方的想法,“开化派”遂于1884年发动“甲申政变”,并夺取政权,但三天后宣告失败。日本侵略者以此事件为借口,逼迫朝鲜签订不平等的《汉城条约》,攫取到在朝鲜的驻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