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北美洲——古巴
18708200000005

第5章 社会主义道路——古巴的政治与经济(1)

古巴人民不仅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把共产主义的精神贯彻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从古巴的经济制度和居民的生活状况,都可以发现社会主义道路带来的福利。

第一节 自强与民主——古巴政治

古巴共和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是社会主义阵营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解体或者改制,古巴人民则抵住风云突变的国际政治风浪,以社会主义国家的良好风貌步入新千年。

1.政治机构

根据1976年颁布的宪法,古巴成为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共产党是唯一的合法政党。

古巴实行委员会制,立法机关分为两院,上院称国务委员会,下院称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行政机关为内阁(又称部长会议),内阁从属于国务委员会,古巴的国家元首既有权力召集国务委员会,又有权力主持内阁会议。

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享有修定宪法和立法权,每届任期为5年。国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休会期间的常设机构。国务委员会主席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革命武装部队总司令。

内阁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由国务委员会提名任命,国务委员会主席兼任内阁总理。

1992年7月,第三届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通过宪法修改草案:把马蒂思想与马列主义并列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直接选举全国和省级人民政权代表大会的代表;授予国务委员会主席必要时宣布在全国或部分地区实行紧急状态的权力。

古巴最新一次的宪法修改补充法案于2002年6月26日颁布,其主要是针对1976年宪法进行的完善。新法案进一步确定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可更改性。宪法修改补充条款规定,古巴决不允许资本主义复辟,古巴永远不会在威胁、压力和胁迫的条件下与其他国家发展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等。宪法修改补充条款自通过之日起开始生效。

2.执政党建设

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中断了古巴同一些国家的密切关系,古巴处于前所未有的困难境地。西方传媒纷纷预言,这一次古巴政权是必垮无疑。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声称,他已经听到“古巴大厦即将倾覆的吱吱作响的声音”。然而,数年后,古巴社会主义航船终于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局势趋于稳定并逐步好转。这一绝处逢生的变化堪称当代世界史上的奇迹,古巴社会主义政权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古巴社会主义政权高举民族独立的旗帜。在东欧剧变、美国加紧颠覆活动的内忧外患时刻,古巴召开了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并提出“拯救祖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口号。古巴人民都坚信,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革命以来的建设成果,也就没有独立而自由的祖国。

古巴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在宪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制。古巴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和总统制不同,是议行合一的国家体制。它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有不同之处,除全国一级外,地方(省、市)两级的人代会既是权力机关,又是行政领导,它们领导辖区内直属的经济、生产和服务部门,帮助不属于领导范围的单位。在古巴,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大事地讨论和重要法律的制定。古巴的政治组织很多,除了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外,还有古巴工人中央工会、妇女联合会、保卫革命文员会、全国小农协会、大学生联合会等十余个重要组织。凡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法律文本,包括党代会的中心文件的初稿,都要提交给这些组织进行广泛而充分的讨论,以征求意见。由于每一个公民总是属于这个或那个组织,因此,实际上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包括重要法律)都是经过全民讨论而制定的,此为古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由于有了一整套民主政治机制,当今的绝大多数古巴人对政治都是比较满意的。

总之,在古巴,广大的民众有了自己可以信赖的领头人-古巴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古巴人民实现了几百年来的梦想:取得民族独立;提高国际地位;公平地享受全社会所创造的劳动成果;显着改善自身的文化素质;广泛地参与和管理国家的事务。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这种种成就绝非外来者的恩赐,而是全体古巴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所取得的。

3.中古关系快览

1960年9月28日,古巴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

江泽民主席曾于1993年和2001年两次访问古巴,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也于1995年和2003年两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关系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2004年11月,胡锦涛主席对古巴进行国事访问。2005年4月,古巴共产党中央第二书记、国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兼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劳尔·卡斯特罗访华。2005年5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对古巴进行友好访问。2008年11月,胡锦涛主席对古巴进行国事访问。2009年9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对古巴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中国和古巴于1960年、1961年和1962年分别签署文化合作协定、邮政协定和电报通讯协定、电台和电视协定。1961到1967年八年间双方签订文化交流年度执行计划,但随后文化交流中断。1987年9月,两国重新签署文化协定,恢复文化交流计划。

目前,双方在艺术团访演、展览、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效果甚佳。古巴国家芭蕾舞团曾四次访华演出。2004年7月,第4届中国文化节在古巴举行。10月,首届古巴文化节在华举行。2004年11月,两国签订2004至2007年度文化交流计划。

除了文化方面的交流外,中国和古巴在教育方面交流也很紧密。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与古巴之间就展开了互派留学生的计划,但由于受到政治方面的影响,该计划于60年代末期中断,近十年的时间,双方没有交流。1954年,随着两国关系的缓和,互派留学生的传统得到了恢复。2004年11月,双方签署教育交流协议,中国每年向古巴提供30名留学生名额,并派遣20名留学生赴古巴学习。2006年2月,双方商定将每年互换留学生的名额由30个增至100个,古方还表示愿意向中国提供单方奖学金,以资助1260名中国中、西部省份高中毕业生赴古留学。2008年,古方共有70名留学生来华学习。

2002年底,哈瓦那大学成立汉语教学中心并开设第一个汉语班。

2004年9月,中国派遣三名教师赴哈瓦那大学开展第一期汉语教学,期限1年。2005年9月,中国另派两名教师赴古开展第二期汉语教学合作,同意第一、二期汉语教师工作延期,并再派两名汉语教师赴古开展第三期汉语教学项目。该项目目前仍在继续展开。

至于体育方面的交流,2002年4月,双方签署体育合作协议。目前,两国排球、篮球等体育项目交流频繁。

中国与古巴的科技合作历史悠久,在1960年1966年和1989年,两国先后签署三个科技合作协定。1990年3月,双方在北京召开科技合作混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签订1991-1992年度科技合作计划。

此后每两年举行一次混合委会并签订双年度合作计划。这种合作对中国和古巴的发展都产生了有利的推动作用,截止到2010年,双方已经举行了九次科技混合委员会会议,促进了二者间双边贸易的发展。

在旅游方面,2003年7月,双方签署了《关于中国公民组团赴古巴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同年11月正式生效。现已有多批中国公民赴古巴旅游。

军事上,自1984年中国与古巴恢复外交往来后,两军的关系也开始正常化,1984年12月,中国恢复派常驻古巴武官。近些年,古巴各重要军事领导先后来华访问,加深了双方间的军事合作。

4.改革开放

古巴的政治、经济在进入90年代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方面,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发生震荡;另一方面,虎视眈眈的近邻美国加紧了策反古巴政权的步伐。20世纪60年代开始,古巴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建立了紧密的对外关系,甚至仿效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70年代到80年代之间的古巴,虽然受到美国政治孤立与经济封锁,而无法参加世界性的经济组织,甚至得不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贷款和资助,但是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下,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曾一度高达百分之十以上。不过,由于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外贸依赖严重,古巴的对外经济关系极为单一。